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通用3篇)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妇产科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痔的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费用,同时又能保证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不足:
2.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极度匮乏
⑴认识缺乏,可导致患者合作性下降。因此,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就向其讲解临床路径的意义、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到这项新项目中。
⑵部分专业术语,患者不能很好理解,可以改进临床路径表中文字,变医学术语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参与信心。
⑶存在变异时,当医护人员解释时,部分患者不能理解。加强医护沟通与交流。
4.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以及传统的用药习惯,导致抗生素使用与路径规定有差别。处理:加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管理。
我院从xx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不断深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至今,全院共11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共28个病种,分别为骨科、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内科、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老年科、肿瘤科、昆机分院,其中只有3个病种进入单病种付费管理,由于我院收治的病人以老年病人居多,多种疾病共存,导致能入径病人数很少,或因为变异提前退出路径,xx年进入临床路径人数为46例其中:鼻骨骨折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0例,尺骨桡骨远端骨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5例,腹股沟疝2例,Grawes病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1例、轮转病毒感染性腹泻3例,手足口病4例,异位妊娠手术治疗1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共2例。
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虽已1年余,但实际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分析如下:
1、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认知不足
临床路径主要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最终目的在于使医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处置,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因种种原因产生的变异情况,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虽短住院天数,帮助患者对所患疾病多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有一部分医护人员仍然不了解其最终目的,不明白入径对象如何选择,如何入径,何为退径,何为变异,对医患双方有何意义,从而降低了入径率,甚至有些病种没有入径患者。
2、医患有效沟通有待加强
进入临床路径,并非医务人员自己为之,还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有个沟通的过程,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何为临床路径,进入了临床路径对于他们自身有什么实际意义,以及进入路径后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增强治愈的信心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欠缺规范化、信息化平台管理
针对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不足,我科也做出相应计划,以期能对临床路径的开展有所助益:
1、xx年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加强对新进医务人员的入职培训,并进行全员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临床路径的真正意义;
2、在信息化平台不完善的情况下,尽力把临床路径各项数据收集齐全;
3、积极和科室沟通,讨论临床路径各病种的可行性,及时更新病种,以利于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
自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分病种完成例数列表如下:
一、经验及体会:
⒊临床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有利于医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按临床路径培训新的医护人员,使之在短期内掌握医护规范,避免处置失当。
5.严密监控医疗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医疗延误,并可及时吸收医学科技新进展融于治疗计划,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6.缩短住院天数,可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浪费,增加经营效益。
6.随着经验的积累,应制定更多的临床路径。
二、存在问题:
1.科室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对实施临床路径目的认识不清,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在下医嘱时,出现较多的操作错误。
三、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的宣教工作,研究并开发临床路径的应用,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高效运用医疗资源。
⒉适期进行临床路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增加新的文本,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