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的病因病机与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偏方秘方

喉头梗介梅核症,查验百般迹难寻。气结当用行气法,铃解还须系铃人。

梅核气,是指患者自觉咽喉异物梗介感,仿佛炙脔,或如梅核,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即如《南阳活人书》所说:“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然而在检查咽喉、食道、气管及其它各处,均无异物及其他病变可见。

梅核气患者,除咽中有异物感外,还可伴有口干咽痒等症,此类不适感觉,每遇情志波动则作,繁忙无暇则消;吞咽唾液作梗明显,饮水进食却也通畅无妨;多数患者唯恐癌变,对咽中感觉倍加注意,则梗阻感亦因之加重。

诊断梅核气,须在对口舌、咽喉、气管、食道乃至全身有关器官作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病变之后。切不可一见喉头作梗,即草率断言,否则若有他变,岂不贻误病家哉!

气机郁结,乃是梅核气之病机关键,治疗梅核气首重理气一法。心气郁结,乃作脏躁,悲伤欲哭,时时太息者,宜宁心缓躁,选甘麦大枣汤加远志、合欢花、郁金、丹参等;

肝气郁结,胸闷肋胀,性情抑郁或急躁易怒者,宜疏肝解郁,选用逍遥散;

脾气不健,痰湿中阻,频频咯痰,脘痞腹胀,大便不实者,宜健脾理气化痰,选用半夏厚朴汤;

“六郁”兼见,面赤胸闷,吞酸呕吐,食少腹胀者,宜疏解六郁,选用越鞠丸。

由于情志因素在梅核气发病中很重要,因此,治疗梅核气不仅要用药,而且重在精神治疗,劝导患者,解除疑虑。若使七情协调,气机通杨,往往不用药治,病亦能愈。此外,有些患者不必投以汤药,只取焦麦芽、玫瑰花之类泡茶服之,往往也很有效。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慢性咽炎是西医病名,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是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患者咽部有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沥泡隆起等表现,多在用嗓过度、气候突变、环境改变、饮食不慎时加重。

不过您可能想不到,在中医的范畴里会有这样一种病症,在表征上与慢性咽炎有一定相似,但其病因、治法却又完全不同,这就是“梅核气”。

强调一下,“慢性咽炎”与“梅核气”并不是同一种病,某种程度上二者或有相似类似,也让很多梅核气患者都认为自己的是慢性咽炎,按照慢性咽炎的路子用药看诊自然无功而返。

什么是梅核气

梅核气在中医里属于“郁证”范畴,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不出、咽不下,时发时止,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易发于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的气郁质人群。

中医所说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乍看不过是七种情绪罢了,但七情对应五行的系统,又划分为五志,木-肝-怒,火-心-喜,土-脾-思,金-肺-忧(悲),水-肾-恐(惊)。所以,当看到“七情”和“五志”两个名词时,中医统称之为“情志”,相应的疾病也就称为“情志病”。

梅核气被归类入情志病的范畴与其特点有关: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在诊断上与慢性咽炎也有明确的区别。

梅核气的诊断

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其他咽喉疾病引起的不适,基本无梅核气现象,且可检查出咽喉内病灶。

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方法可直接观察到病灶状况,这是诊断要点。揉摩时异物感同时消失,可作为肯定性诊断的凭据之一。

梅核气与慢性咽炎的区别

慢性咽炎

①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②无胃部不适和情绪精神方面问题

梅核气

①喉部异物感,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②肚子胀,打嗝,胃内有气往上顶

③肠胃蠕动不正常,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反胃,反酸。

④情绪方面: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周身乏力,严重失眠。

如果您能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区别话还是能比较轻松的区别“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所以以后看医生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描述清楚哦!

中医如何治疗梅核气

1痰气郁结

证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可以用半夏厚朴汤对应治疗。

2肝郁气滞

证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对应治疗。

3肝郁失音

证候: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抑郁愈甚,症状愈重;亦有因情绪激动后声音突然嘶哑;或语音全无,短数小时,长者可数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时却发声正常。可以用诃子汤对应治疗。

以上方剂都是经过前人大量使用的有效验方,在治疗时辨证使用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请千万不可以自行判断、自行用药。

中医讲究的是辨体开方、因人而治,同一方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不同往往要经加减化裁后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THE END
1.中医怎么治疗喉痹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喉痹,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喉痹。 1、风寒袭肺:如果是因为风寒袭肺引起的喉痹,临床表现为咽部微痛或痒、黏膜淡红不肿、吞咽不顺等,可以使用六味汤加减来治疗。 2、风热外侵:如果是因为风热外侵引起的喉痹,临床表现为咽部微红肿、干燥灼热感、微痛或痒咳、吞咽不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3e1308395b0addcf94275aa27f8912ac.html
2.慢喉痹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汪宁波名中医工作室慢喉痹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慢喉痹是以咽干,微痛,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咽喉病。因脏腑虚损,阴液耗伤,虚火炎上所致。属虚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 【辨证治疗】 1.肺阴虚 临床表现:咽喉微痛、痒,咽燥,吞咽不顺,时有“吭”“喀”等动作,咽粘膜暗红,咽后壁少量淋巴滤泡;咳嗽少http://mzy.sxakzy.com.cn/show.asp?user=wangningbo&id=2148
3.喉痹辨证论治的方法喉痹中医治疗科普文章 喉痹,中医称为喉痹,是一种常见的咽喉疾病。中医治疗喉痹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喉痹的常见病因 喉痹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 外邪侵袭:如风热、风寒等邪气侵袭咽喉,导致咽喉红肿疼痛。 https://cont.jd.com/content/11834444
4.喉痹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证治分类)浙江省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考核考试时间延迟通知汇总!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中医妇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上文关于“喉痹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证治分类)-2020年中医医术专长”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https://www.med66.com/zhongyiyishu/beikaoziliao/ha2004275236.shtml
5.浅谈慢喉痹的辨证论治《北京中医》1991年05期浅谈慢喉痹的辨证论治,杨国安,王在孔,石姗妮-北京中医1991年第05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BJZO199105007.htm
6.喉痹现代中医喉科对“喉痹”的概念已逐渐统一,系专指急、慢性咽炎,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急性咽炎又可称为“风热喉痹”或“风寒喉痹”。病因 本病的形成,多因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致风热邪毒乘虚侵犯,由口鼻而入直袭咽喉,以致咽部红肿疼痛而发为风热喉痹。若因失治误治,或平素肺胃积热,则邪热传里而出现肺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6%89%E7%97%B9/2533283
7.拆解辨证论治的层次与境界学术交流石家庄市中医院我这几年看了许多报刊杂志、古代医籍中关于辨证论治的材料并将其中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东西都作了记录,结合我自己的认识,向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称作辨证论治的集锦,也可以称辨证论治的层次,也可以称辨证论治的境界。全文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辨证论治的层次与境界,另一部分是辨证论治的形成及其特点。 https://www.sjzzyy.com/show-28-949-1.html
8.急性咽喉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病症知识急性咽喉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1.风热喉痹 症状:咽喉干燥疼痛,吞咽不利,发热恶风,头疼体倦,口干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疏风清热汤加 2.风寒喉痹 症状:咽部微痛,吞咽不利,口淡不渴,头痛无汗,鼻塞流涕;舌淡苔白润,脉浮紧 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004.html
9.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经中医辨证,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属于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需要通过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方法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为西医诊断,是发生于口腔咽峡部的传染性疾病,由感染肠道病毒诱发。在中医领域,通常认为该疾病属于喉痹,即以咽部红肿、疼痛、有异物感、局部有颗粒状突起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多与湿热病邪侵入机体https://www.xywy.com/arc/291601.html
10.咽炎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咽炎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导读]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喉科疾病,咽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但本病常常累及气管,因此,咳嗽也是其主要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调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风热: 症见咽部红、肿、痛,吞咽不利,咳嗽,痰黄稠,伴有发热,恶寒,舌红,苔https://www.iiyi.com/d-13-26044.html
11.浅谈隆医良方秘制貼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诊断:梅核气、喉痹 治法: 慢性咽炎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养阴降火 可以用一些滋阴的药物。 2.阴虚火旺,肝郁不舒——清热解毒,理气生津. 3.胸中气机不调——理气,降逆,养阴,清热. 处方:A+姜貼 —— 天突穴 https://www.meipian.cn/1ul7vqtz
12.咽炎的中医辨证咽炎主要分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属中医风热喉痹范畴,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风热型、风寒型、肺胃热型。 风热型临床表现主要以初起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不利,其后疼痛加剧,咽部有阻塞感,查体可见咽部稍充血,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等特点。风寒型主要表现咽喉疼痛不甚、红肿不明显、吞咽不顺,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2167454/
13.旴江名医龚廷贤《寿世保元》喉痹论治思想初探其中,龚氏所提倡喉科吹药及刺血疗法,体现中医内外兼治、针药并用的特色,简便易行,取效迅速; 尤其对于喉痹急症,不但可以减少抗生素、激素及气管切开的使用,还能降低诊疗成本,减少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深入探讨龚廷贤以君相二火论喉痹,辨证虚实为纲,重视局部用药及针刺放血救治喉痹急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风格,对于https://xjyx.jxutcm.edu.cn/info/1059/1601.htm
14.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的9个方面中药止咳的经验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的9个方面中药止咳的经验。喉源性咳嗽以“咽痒作咳,不痒不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呈阵发性痉挛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学咳嗽、咽痒、喉痹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治法,往往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https://m.chengshunhe.net/zynei/5170.html
15.喉痹的辨证施治喉痹喉痹的辨证施治 一、风热外侵 证候:咽部微红肿,干燥灼热感,微痛,或痒咳,吞咽不利,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舌质正常或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主方:疏风清热汤(经验方)加减。方药: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赤芍、桔梗、浙贝母、https://m.zhzyw.com/zyebh/yhjb/hb/14918162HK352D2K1K8HKFB.html
16.54章浩军从少阳论治喉痹的经验(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2.龙岩市中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章浩军主任从六经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认为喉痹可从六经之少阳论治,少阳枢机不利,相火内郁,上聚于咽喉则发为喉痹。但因感受外邪与否、患者体质之不同,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之气不和,故将少阳之喉痹,再细化为“少阳-太阳合病”https://zhjwap.lyszyy.com/articledetail?id=786
17.喉痹中医辨证论治及方剂治法权威文章喉痹中医辨证论治及方剂治法 喉痹中医辨证论大多数分为肺脾气虚型、阴虚肺燥型、蕴热痰结型等多种,需要配合医生使用相对应的方剂治疗。 1、肺脾气虚型:会导致患者身体的肺脾功能亏虚,还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全身疲乏和胸闷,会诱发咽喉肿痛和吞咽不适等不良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独参汤、养阴清肺汤、补中益气汤药物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91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