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带孩子找心理咨询/治疗?不了解这些乱象,很容易被忽悠!催眠咨询师心理学武志红心理治疗心理问题

02、大量心理咨询师违规接待精神障碍患者

03、主流心理流派的低效是硬伤

一直以来,国内心理咨询行业都存在不少的问题,甚至是乱象丛生。

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女孩葛菲,坚持接受了6年的心理咨询,最后却选择了跳楼自杀,离开人世!

导致葛菲自杀离世最直接的原因,是其心理咨询师错误地对她进行“脱敏疗法”,反复激活她的重大心理创伤,又不懂得科学处理,令葛菲感到极度痛苦、绝望!

这在客观层面导致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流派五花八门,缺乏规范的管理,国内整个心理咨询行业的水平令人担忧。

其实,另外一个深层的原因是心理咨询行业自己也不争气,不仅无法满足来访者和家属的期待,而且人云亦云,根本没有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我是一名执业精神科医生,在临床中已经执业26年了。我还获得国家人社部颁发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参加过许多心理学培训。

我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但我现在不是一名普通的精神科医生,更不是一般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而是一名精准精神心理医生。

而且因为我接受过很多心理学的培训,在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领域闯了这么久,我对心理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非常了解,知道很多患者、家属因此上当受骗。

看到心理咨询行业的乱象,我再也无法坐视不理,而且我有绝对的临床实力,我决定站出来发声!

这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因为我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并没有利益竞争关系。

他们能解决的个案,一般不会严重到要找我们求治。而我们收治的个案病情复杂,都是疑难杂症,北大六院搞不定的那种,他们没能力接,也没有资质接。我们是河水不犯井水。

而且,我们因为有了绝对的临床实力,能利用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真正地、快速地停药康复,我们不需要通过故意贬低别人来换取利益,更不怕别人的攻击或者诋毁。

下文指出国内心理咨询界的乱象,只是想让患者、家属、包括社会大众能提高辨别能力,解决精神心理问题时避免走弯路、甚至被忽悠;

如今,国内心理咨询界的乱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此图为AI生成

第一,很多心理培训机构传授的知识非常低效,专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的韭菜,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很多人都意识到,心理咨询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大幅度增加。

但很多人“入了行”之后才发现,如果想真正从事心理咨询,或者应聘到心理咨询机构,光有资格证是不够的,还要参加各种心理学的培训。

于是,各类心理咨询师课程,心理学流派培训班应运而生。

国外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是所谓的“心理学大师”,尤其是精神分析大师意识到,中国的心理学培训行业就像一片金矿,纷纷来国内“淘金”。

但参加了这些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完全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学到了先进的心理学知识;有的则意识到了精神分析流派的低效和牵强,但不愿意承认自己吃了亏。

很多心理咨询师还会参加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主的“心理学大会”、“心理研讨会”,所谓的专业交流其实对解决精神心理实际问题作用不大,主要是“自嗨”。

既然国外的“心理大师”能来国内割韭菜,那肥水何必流外人田?国内很多心理咨询师也盯上了“心理培训”这块肥肉。

而且,国内很多心理咨询师很快发现光靠接个案,是很难养活自己的,因为总是解决不了来访者的实际问题,消费者不愿意为低效的心理服务买单。

于是,当他们拥有一定的“头衔”和名气后,往往也会考虑转型,成为“心理培训讲师”,开始收学徒、讲课等等。

这种方式不但来钱快,还能让他们的名气提升,扩大影响力,前来报课和预约咨询的人都会增加,这又会进一步给人一种“这个专家很厉害、很难约”的感觉。

所以,市面上的心理培训看上去很繁荣,但其实良莠不齐,而且收费高昂。

很多对心理学充满热忱的人付出了大量的金钱,虽然收获了很多证书、头衔,但其实没学到多少实用的知识和技巧。

当这些人走向一线心理咨询的岗位时,咨询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部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会为了钱,而刻意夸大效果,甚至作出不当的行为。

这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会过分抬高自己的能力,过分包装自己的履历,并利用来访者及家属“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夸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

如果来访者、家属对心理学流派和心理咨询行业乱象不了解,就很容易被这种天花乱坠的吹嘘说服,掏钱“充值”,并不切实际地期待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可是咨询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之后,来访者、家属发现心理问题根本没有明显的改善。他们会非常失望,甚至盲目抵触所有的心理治疗、心理干预。

像上文提到的真实例子,葛菲接受了整整6年心理咨询,但精神心理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在以往,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有一条“界线”: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只能局限于心理咨询/治疗和心理咨询/治疗室;

这个“界线”的设定有一定的意义,能避免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跟来访者产生个人利益、感情纠纷;

也能避免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过于依赖,对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生活造成困扰。

不过,这个“界线”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当来访者出现情绪波动时,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无法及时介入,很容易导致悲剧的发生。

可是,部分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利用这个方法频繁联系来访者,希望来访者对自己产生依赖、好感,进而继续支付费用。

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故意与异性来访者发生肢体接触,比如拥抱、牵手等,有意无意地传递出暧昧信号。这都是严重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

虽然这两人确实有可能是被冤枉的,但这也暴露出心理咨询师无法真正深入地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反而容易跟来访者产生纠纷。

第三,市面上的心理咨询师很多很多,但能够高效、深入地解决精神心理问题的,几乎寥若晨星,而且很多人违规接待精神障碍患者。

很多心理咨询师掌握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都非常低效,对于病情严重的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作用微乎其微。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因此,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只能接待有“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健康人群,但不能接待精神障碍患者。

医院中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也只能在精神科大夫的指导下,才能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而且,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都无权下诊断和开处方,只有精神科执业医师才可以作出诊断和开具处方。

但是,在事实上,很多心理咨询师没有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经常违规接待精神障碍患者。

当来访者表明他们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时,他们根本不会拒绝。

这种行为不但违反了精神卫生法,而且心理咨询师对患者的病情不了解,对精神障碍的专业知识也不足,很容易使用错误的方法和流派,反而令问题更复杂。

比如上文提到的李松蔚,他是国内有名的心理咨询师,前几年,一位叫冬妮的来访者公开指控李松蔚利用心理咨询过程,对她性侵、精神虐待。

这件事后来因为证据不足而调查无果。李松蔚也说这些都是不实指控。

如果李松蔚是清白的话,这说明这位叫做“冬妮”的来访者不只有心理问题那么简单,她还很可能有妄想,尤其是钟情妄想,这是精神病性症状。

李松蔚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他应该懂得识别精神病性症状,并了解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属于精神科大夫的接诊范围,而不是他能够接待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李松蔚没有性侵、PUA来访者,但他也有很大的不足。

实际上,如果真有金刚钻,能够深入而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又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无论你的身份是啥,来访者和家属都会认同。

第四,部分机构借着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名义,做着反道德、反法律、反人道的事。

随着社会发展,同性恋早就不被视为一种精神障碍。

但有些心理机构不尊重同性恋者的意愿,只是一味满足父母的意愿,强行对同性恋者采取所谓的“矫正”,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曾有同性恋者遭受到了这种非人的对待,并将这类心理机构告上了法庭。

还有一些情感咨询师(实际上也是心理咨询师),他们将一些心理学知识与恋爱技巧相结合,教学员快速俘获别人的心,玩弄感情,成为PUA别人的“渣男”或“捞女”。

这不仅仅违反了职业道德,还践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应遭受到严厉的谴责!

还有一些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找不到出路时,会转向“玄学”,大搞“灵修课程”,但实际上是对学员实施PUA,收取高额培训费。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灵修”类的违法机构,希望大众不要再上当受骗。

上面分析的“乱象”,主要源于很多心理咨询师的“人品问题”,唯利是图。

但除此之外,主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还有另一个“硬伤”——对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帮助不大,更别说解决精神障碍了。

很多心理咨询师就算兢兢业业、人品高尚,也没法深入、高效地解决来访者的实际难题,只能给予来访者一些安慰、心理支持和陪伴。

比如我们经常批评的精神分析流派,它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低效,进行几十次、几百次、甚至上千次都不见得有效果。

而且,精神分析流派的说法很容易令来访者采取完全外归因模式,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还容易导致青少年仇视父母,恶化亲子关系。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精神分析流派已经式微,使用率不足5%,但在国内仍大行其道。

国内有一个知名的精神障碍患者互助康复平台“渡过”,其创始人是原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张进老师。他曾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

张进老师患病后,一直积极寻求各种治疗手段,找过不少有名的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

但他很快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精神分析师,理论说得很玄乎、很深奥,但无法真正帮助他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个流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着眼于利用奖惩规则、练习来改变人的行为。

葛菲的心理咨询师粟超非常崇尚行为疗法,一味强调自律、练习,但忽视了葛菲的内心痛苦。

而且,一旦行为主义走了极端,将会非常可怕,无异于对人施加酷刑,利用精神暴力、肢体暴力来迫使个体改变表面行为。

最典型的就是“电击狂人”杨永信。他利用电击治疗带来的巨大痛苦来惩罚、恐吓青少年,迫使他们作出改变。

但是,CBT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而且AI时代已经到来了,很多青少年、年轻人涉猎广泛、见多识广,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独到的个人见解。他们很容易觉得认知行为治疗师就是在讲大道理,甚至跟对方陷入诡辩。

不少认知行为治疗师被这些来访者说得哑口无言,CBT根本进行不下去。

主流的三大心理学流派中,还有人本主义疗法。它注意个体的情感需求与内心感受,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这个流派容易过分地强调“爱与自我成长”,呼吁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在这种引导下,父母容易溺爱、纵容孩子,无底线地接受孩子的决定。

而且,过分强调来访者的自我成长,人本主义治疗师不积极干预,这也导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很低效。

还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常见的催眠疗法,很多人以为催眠很神秘,以为它是修复心理创伤、快速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但其实,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催眠疗法是“催眠下暗示治疗”,催眠深度较浅,催眠治疗师的处理也很表面,主要是引导来访者利用想象,暗示问题得到了解决。

来访者、患者一开始接受这种催眠暗示疗法时,觉得挺放松、挺舒服,有一定效果。但因为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没得到修复,效果很快就消失了。

反复几次之后,来访者、患者也对这种催眠疗法失去了信心。

对于上面4种常见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我们后续还会专门对每一种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网友们深入了解。

心理咨询界的乱象多,国内心理学的发展也相对落后,这是事实。但如果找对了努力方向,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那么真正的出路在哪?

在于让主流心理学变得真正科学起来,绝对不能走向“玄学”或“哲学”!也不是走向生物意义的所谓的脑科学!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精准化找到主要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深入、高效地修复,真正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困惑。

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还要帮助来访者塑造出高逆商、提升认知维度、改善家庭系统,整个人如获新生,甚至收获精彩的、有意义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找到积极的人生意义,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THE END
1.后悔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但是如果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考虑是否出现精神疾病,这个时候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是有好处的,一旦发现https://www.ziyimall.com/ask/9292733/
2.杀人大学生临刑前后悔没有去看心理医生“后悔没有去看心理医生” 记者问:“你希望家里人来看你吗?” “不希望。”蓝庆庞回答得很干脆。 “为什么?” “家里人来了,他们会伤心。” “听说你的父母都是老师,你应该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对不起我妈妈……” “爸爸呢?”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02/id/197117.shtml
3.千万不要去看心理医生心理论坛网友 千万不要去看心理医生 2024-12-12 14:29:14 咨询师张空寒 您好 2020-04-02 14:16:33 咨询师许倩倩 您好,公婆的态度伤着孩子了。 2020-04-02 14:17:32 咨询师谢军 您好 2020-04-02 14:17:44 是的 咨询师伍凤芝 0? 您好,你现在二婚,遇到前后两家人,三个孩子,各种利益关系,让你很https://www.geilixinli.com/question/369249.html
4.降体检中心9、检查出问题还得去看医生,只会更麻烦? :NO,讳疾忌医绝对会因小失大。及早筛检出异常状况,可尽快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正是健康检查最重要的功能,千万不要视为麻烦,以免将来后悔莫及。 10、年纪大了,如果有毛病一下子不走了,何必烦恼这么多? :NO,年纪大了、身体有毛病,并不表示就会立即死亡而免于https://www.gmrmyy.com/tszlzx/info_33.aspx?itemid=135
5.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疫指南家中隔离时,若有情况变化,请参考以下一项条目(在线医疗咨询),随时通过网络咨询有专业资质的医生。年轻人如果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家人须尽力开解母亲,不要把责任归到母亲没做好。若母亲出现心理状况问题,请及时要因为无根据的恐慌,就随便遗弃或摔死您的猫狗,否则若最后确证没有通过猫狗传播的情况,您会很后悔。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69612015124554
6.不要轻易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不要轻易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有网友来信问: 唐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上初一,和《乖巧努力的女孩为什么成绩不好?》文中的女孩子有部分类似的情况,您归纳的情况和他也很贴近,最重要的是他很做事不专注,粗心大意的情况非常严重,我很发愁,听说粗心是属于心理问题,我是否应该带他看看心理医生?——一个焦虑的母亲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531/11/13706969_758466784.shtml
7.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好不好39问医生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有好处,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因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人际关系复杂化,很多孩子面临着学业压力大、社交困难等问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干预。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或存在自伤行为,则应尽快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家长在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时,应注意选择正规的心理机构,并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https://wapask-mip.39.net/question/101644517.html
8.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会对他造成打击吗真实医生问答已认证 解答医生:陈瑶 主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问题描述:好的,谢谢,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会对他造成打击吗 病情分析:意见详情:建议先带孩子至心理行为门诊或儿保门诊进行咨询。祝好!患者咨询记录 医生回复仅为建议,进一步确诊请到线下医院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您好,我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治医师,陈瑶医生 你好,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7r2l_d1FfIscPCfKmCdhwQ/
9.心理测试试题及答案(精选10份)14-25分,你在精神方面有些疲劳,应该减少工作量。或通过休假或休闲的方式改变情绪。应该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 26-30分,是警告,有可能患了神经症性心理疾病。所以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https://www.ruiwen.com/shiti/1169529.html
10.带孩子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焦虑也是一种病带着儿子成都军大心理咨询中心看心理医生,跟心理医生聊了很多,我才知道,原来焦虑也是一种病。 很难受孩子之前经历了怎样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很懊悔带他来看的这么晚,但是我现在坚信孩子能走出来,我们也会更用心陪着他,一起度过这段时光。 我们家孩子的焦虑是在高一下学期发作的。他告诉我,当时他在教室,突然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305577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1.14岁学霸突然抑郁,心理医生:孩子出现这些变化要警惕让她没想到的是,女儿上了初二以后,整个人都变了,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原本以为只是有点情绪,觉得带孩子看几次心理医生就好了,没想到已经严重到得了抑郁症。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张女士想不通。 “这个阶段出现抑郁障碍的孩子,其实我们临床中经常会碰到。就这个病例而言,也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家人很难在非常早期的时候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3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