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州是我国的大型城市之一,人口众多,疾病谱较广。为了探讨我院急诊内科疾病就诊规律、就诊特点及提出相应的医疗管理措施,特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l2月31日的急诊内科病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298117例急诊内科就诊患者,无性别、年龄限制。

1.2调查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急诊内科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在2008-2012年期间,在我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共298117例,其中男性患者168347例,女性患者129770例,男性多于女性。以14-30岁组的青年为多,61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人数也相对较多,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详见表1

2.2急诊内科患者就诊日期的分布

在2008-2012年期间,我院急诊内科病人就诊的高峰期分为3月(28417人次)、7月(28149人次)和12月份(26895人次),而9月份(21535人次)的就诊人数最少,从9月份起,就诊人数逐渐增多,12月份再达小高峰,详见图1。

图1:2008-2012年我院急诊内科患者就诊日期分布

2.4患者的主要病种分类

在2008-2012年期间就诊急诊内科29811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所占的比例较少。详见表2:

3讨论

3.1根据急诊内科就诊人群特点做好相应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急诊病人年龄分布特点以14-30岁组的青年患者居多,这部分人群占总数的37.38%,可能为青年患者白天上班、上学,集中在夜间急诊就诊;而中老年患者由于机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免疫力不断下降,生理状况也逐渐衰退,容易受到病原体入侵,同时,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也导致中老年患者在急诊内科就诊人数增多。因此,应根据急诊内科就诊人群特点做好相应措施,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救治水平[1]。

3.3急诊内科医师培养方向需根据疾病谱变化而调整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急诊疾病谱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合占全部急诊内科的70%以上,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2-4]。呼吸系统疾病虽然排在首位,但根据5年的比例分析,未见明显增长趋势,这跟近年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和人们注重呼吸道卫生有一定关系。而心血管疾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和近年生活水平上升,过量喝酒吸烟,高脂饮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所以在急诊科的医师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既要注重培养全科医师,又要突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做到一专多能,力争在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上有所进展和突破,进一步完善急救诊疗常规及抢救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5,6]。

参考文献:

[1]于启林,朱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0):599-601.

[2]陈永惠,李文,谢菁,等.28826例急诊病谱的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2):152-153.

[3]李继光,朱玉森,万建华,等.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4):219-221.

[4]LindaF.McCaig,M.P.H.Nationalhospitalambulatorymedicalcaresurvey:2000emergencydepartmentsummary[J].AdvanceDateFormVitalandHealthStatistics.326.

[关键词]高龄病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实验方法

1.2.1研究组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2.2对照组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该院进行治疗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在选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对照组患者整理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况。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调查表法进行调查,再保证采用一对一单独填写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不能不识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帮组患者进行问卷填写。填写完毕后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联系。

1.3统计方法

将该实验的所以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数治疗进行t值检验。

经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发现,高龄患者患有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人数为46人,两种疾病并发率为92%。对照组患者中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为29人,两种疾病的并发率为58%,P

2.2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

对100该研究进行探究分析的研究对象患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进行探究发现,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人数为34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人数为42人,患有肺癌的人数为12人,其他疾病14例。所以发现呼吸系统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是本地区患者患病率较高的几种疾病。

实验发现,高龄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疗高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时应该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

[参考文献]

[2]赵俊,陈敏,明凯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免疫状况及免疫干预[J].广东医学,2010(6):747-749.

[3]李彦芳,沈小梅.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319-1321.

[5]张化冰,向红丁,杨玉芝,等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及消化系统死因分析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9):2529.

[6]陈萍,兀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16(17):58-59.

【关键词】肺;院内感染;真菌

[Keywords]lung;nosocomialinfection;fungal

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06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例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47~99岁,平均年龄75岁。

12诊断标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2006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作为依据[2]。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无变化:临床症状和肺部阴影均无变化。恶化:临床症状加重,肺部阴影增多。

14研究方法本组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史资料、易患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

15统计学方法有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计算百分比及统计列表等。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427例,其中54例发生了院内肺部真菌感染,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38%。其中确诊病例3例,临床诊断病例51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6%。

21基础疾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本组资料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分别占222%和111%,

24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上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有无色透明的“拉丝”样痰42例(778%),口腔内颊黏膜、舌表面可见白色斑点30例(556%),肺部真菌感染在X线胸片或胸部CT上的表现也无特异性,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类似,常见3种类型,即肺炎型16例(296%)、支气管肺炎型27例(500%)、炎性结节型4例(74%)。

25治疗和预后已发生了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全部接受抗真菌治疗,51例用氟康唑治疗,3例用伊曲康唑治疗。5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痊愈或好转49例(907%),无变化2例(37%),恶化死亡3例(56%)。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可发生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其中以COPD(占518%)最为多见,肺炎及哮喘也占重要位置,分别占222%和111%。在感染的易患因素中常见的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也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因素。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多为老年人,这些患者年龄大,多有反复肺部感染,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损,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多种问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本组资料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可能易患因素的患者就有46例,占852%。由此可见,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特别是有严重基础疾病,同时存在多种易患因素的患者极易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

本研究发现,培养出的真菌中酵母菌属最多,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11%,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3%,其他酵母菌占204%,另外还发现曲菌3例。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相似[3,4]。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表现以及胸部X线表现上无特异性,并且因多是继发感染,常与肺部原发病很难完全区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在原发病的诊疗过程中,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发热、白细胞增加;影像学提示有新的不能解释的肺部浸润影;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用一般细菌感染不能解释的病例应考虑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合格的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可做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2]。

在治疗方面,目前针对真菌感染治疗可选择的药物不多,主要有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5-氟尿嘧啶和制霉菌素等。国外资料认为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病例特别是全身真菌感染者应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5],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本组资料中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酵母菌属,对于51例患者我们选择了同样对酵母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但相对毒性低,半衰期长、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在组织体内分布广泛的氟康唑治疗,痊愈或好转47例,有效率为922%。3例曲霉菌感染患者用伊曲康唑治疗,有效率667%。我们在抗真菌治疗同时亦积极的控制原发病,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指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积极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因此,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及时应用高效的抗真菌药外,积极控制原发病和易患因素的综合治疗对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同样极为重要的,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钱小顺,朱元珏,许文兵,等.12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7):417-419.

2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3李从荣,彭少华,李栋,等.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485-487.

【关键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影响因素;探究分析

1.2方法

1.3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通过对本组患者接受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探究分析,认为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分为三点,其一是患者自身因素,如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差、对护理工作配合性差等,其二是护理人员的因素,如责任意识差、护理水平不高等,其三是来自社会的因素,如医疗保障政策普及性差、办理手续繁琐、实用性差等。因此我院针对上述因素,改进了护理模式,而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0%、18.3%,P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而且由于不少疾病属于慢性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数还需要进行住院治疗,进而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影响极大[2-3]。而对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对病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本组探究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了临床探究,从而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改进了临床护理模式。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患者自身,笔者认为,不少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会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心理,因此不注意自身的保护,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而对于上述问题,我院则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日常护理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加强了健康知识的临床宣教,采取多种形式来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要点,增加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其次结合心理护理,纠正患者消极的负面心理,提高护患间的配合性,再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确保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护理技能可以胜任该项工作,最后则加强对医疗保障问题的讲解与普及,减少患者就医负担。而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1]黄伟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3,19(3):121-122.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2000人拥有一名全科医生才能满足新世纪的健康需求。我国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全科医生,以满足《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要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目前最有效的培养方式之一[1]。本院是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地之一,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呼吸内科专业是内科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全科医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基础课程。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本科临床带教医生对转岗全科医生进行针对性培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体现全科医学理念与特色,明确呼吸系统专业培训的要求

2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结合

转岗培训的全科医师多来自城市社区和乡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知识不够全面,经验不够丰富,社区服务技能缺乏,服务意识淡薄,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和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6]。据统计[7],来本院培训的全科医生的学历和基础参差不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为73.6%,中专学历为26.4%,工作3年以上约为52.1%,3年以下为47.9%。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全科医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结合,具体方式如下。

2.1临床具体病例讲解

全科医生参与病房病例管理,选取合适病例,实行负责制,参与讨论,带教老师对每个病例进行诊治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讲解,包括该种疾病临床注意事项、风险及预后评估,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对疾病有较明确的认识,并且与其他系统疾病相联系,分清异同,不过分强调专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体现出全科医学的理念及思维模式[8]。如胸腔积液的病因,要让学员了解多种系统的疾病均可能导致胸腔积液,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胸腔积液的性质、辅助检查,初步判断最可能的病因,作相应的处理。

2.2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视频,能更直观地了解呼吸系统专业的有关内容,除了呼吸系统体格检查、胸腔穿刺、血气分析、肺功能等基本操作的视频外,还包括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更专业的学习[9]。另外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等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和比较。让他们掌握检查和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检查。对呼吸系统基本操作,多次看视频,熟悉操作程序,在标准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最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实际操作。

2.3门诊教学

2.4其他培训方式

如每月1次的疑难病例讨论,每周1次的业务学习,定期的社区实践、义诊、健康宣教等,都是学习的好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诊断思维都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

关键词:健康教育;呼吸系统;护理

健康教育史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针对危害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1]。在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下,在卫生部提出的"三好一满意"的引导下,整体护理的逐步深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在患者整个患病过程中,结合其生理特点、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年龄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根据呼吸内科各种疾病患者的特点,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使患者掌握用药知识、各种检查的目的及防病常识,养成了良好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习惯,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500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年龄约在21~90岁。男患者310例,女患者190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52例,中学268例,小学71例,文盲9例。

1.2.1病因教育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因有生活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继发性疾病等[1]。吸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因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改善生活工作的环境,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降低疾病发生的关键。应对上述患者重点实施病因教育,告之患者所患疾病及常见病因、诱因。

1.2.2疾病及用药知识教育如为什么要做支气管镜、肺功能、胸部CT等检查、应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什么;如肺结核的患者目前主要用药、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何副作用等,强调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慎用博来霉素、乙胺碘酮可能引起肺纤维化、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导致支气管痉挛、氨基甙类抗生素可引起呼吸肌肌力降低等。

1.2.3饮食教育指导根据不同疾病及不同病期给予合理适当的饮食。气管炎:①不吃刺激性食物: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之物;②菜肴调味也不宜过咸、过甜。肺炎:①禁食坚硬食物;②禁食油腻肥厚食物;③禁食过甜过咸食物。肺癌:①忌烟、酒;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等;③忌油煎、烧烤等热性食物;④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肺结核:①忌食茄子、无鳞类和不新鲜的海鱼、淡水鱼。无鳞鱼类有金枪鱼、鲐鲅鱼、马条鱼等。不新鲜的海鱼如带鱼、黄花鱼等。淡水鱼如鲤鱼等,以免在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过敏;②服用利福平期间,切勿同时进食牛奶等饮料;③服用异烟肼不宜用乳糖及含糖的食品。哮喘:①禁食寒凉;②禁食肥甘厚味;③禁食过咸过甜过酸;④禁食橘子;⑤禁食一切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调味品,如辣椒、花椒、芥末、咖啡、浓茶等,芹菜、韭菜也应不吃或少吃;⑥禁忌吸烟、饮酒;⑦呼吸困难影响咀嚼时,应供给软食,以便于咀嚼和吞咽。

1.2.4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复发。对恢复期带药出院的患者,指导其定期复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要随诊观察,定期做肺功能检查;肺炎患者应复查胸片,发现异常及时治疗;肺结核患者应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胸片。

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增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维持在95%以上。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日,降低了费用,患者再次入院率明显下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导言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患者年龄往往较大,病情变化迅速且病程长,在住院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与风险因素,增加了医疗过程的不安全性。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护理问题,例如用药问题、饮食问题等等,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制定出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5-2016年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为5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9±3.9)岁。

2.2方法

2.2.1调查方法。全部患者都应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在对患者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3.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呼吸科常规医疗服务方法进行管理,严格执行诊疗工作及护理工作规范。观察组则在日常医护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3.1加强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医护人员特别是新入室的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还有欠缺,安全操作规范有待提高,因此,应增强法律意R教育,通过讲解呼吸科工作特点、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及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使工作人员明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总结工作中风险事件高发环节及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风险判断、评估能力及防范意识;另外,安排科室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综合业务技能的培训,对新入室的实习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对全体人员实施集中学习和分批轮训,提高操作的规范性。

3.2规范、细化操作流程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操作流程规范、专科操作守则、质量标准等操作规范与流程,并将其细化和具体化,制作流程图,详细备注易引起不良反应、意外事故等的关键环节,使操作人员加深理解,提高警惕,同时建立活动记录表,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实行全部医护人员参与的质控体系,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强质控力度,健全质量调查体系,设定专项管理人员,每月进行具体风险项目的跟踪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处理,从而实现动态监管,将安全管理贯穿于住院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尽早规避风险。

3.3加强对风险事件的事前控制与管理

对临床中危机事件进行评估,找出潜在因素,针对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方法,进行事前控制,做好安全意外管理。对意外事件的高危患者,入院时即加以评估,床头设立警示标志,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获得其配合;改善就诊环境,完善病房的床档等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在卫生间、热水房、走廊等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适当安装扶手等,保障患者人身安全;严格掌握诊疗、护理规范,熟悉各种适应证、禁忌症,在准确评估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操作;加强外出管理,对外出患者采取实名登记制,独立活动时均需家属或专门的医护人员陪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4强化对不良反应和院内感染的管控

建立院内感染管控小组,协同医院管理科进行管理,监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治疗进展及医护操作,记录院内感染发生和可能发生情况,每日总结,分析得出诱因,讨论应对策略并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宣导,确保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明确科室环境管理、器械管理、手卫生管理、抗生素使用管理等方法规范,对患者的不耐受情况、需特别注意情况设置标志,从而引起接班人员的重视,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4.安全管理对策

结束语

[1]胡婀娜,胡伟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04:91-93.

??医院医生进修工作总结

??在诊断方面,完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应包括三方面:①功能诊断;②病理诊断,包括性质与部位;③病因诊断,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等一般资料外,还有支气管镜、痰培养等特殊检查。对于一些临床表现非常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只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作出诊断,如COPD的桶状胸、心源性哮喘等,对于那些早期病症轻、症状不明显又无典型病史者,则需详细检查后方可确定诊断。

??20xx年5月我十分荣幸了参加了xx医院药剂科进修,在为期一个月的进修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颇有感触。

??1、先进的电脑系统软件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2、药品实行货柜号摆放。

??每个药品有自己的货柜号,货柜号存入电脑系统应用软件,当不知道或忘记药品的摆放位置时可以通过查电脑就知道位置了。有利于调配和盘点,降低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打印出来的医嘱单药品(货柜号标在药名后)以货柜号为顺序排列,这样就可以按照顺序一路配药,避免拿错多规易混淆的药品,也避免工作人员来回走动。也有利于新来工作人员和进修人员或实习生尽快融入工作。

??3、小针剂拆零摆放。

??空闲时对于常用的或用量大的小针剂拆零放在适当的大盒子,方便繁忙时药师调配,减少拆包装的麻烦。

??从这件事我得出的经验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理由多么正当,实际操作再好,该完善的手续还是得完善。记录要写好,没有记录不管你做得再好也枉然。检查的时候有些工作无法检查实际操作,只能检查书面形式,这时记录是工作到位的体现。不该写人家不好的,纠结了很久,可是还是觉得学习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进修的完成不是终点,而是你奔向新目标的起点,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最新技术通过实践运用到实际的治疗中去,为我院增添新的活力和技术。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

??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3、建议成立专门的呼吸内科,成立强大的胸外科,目前流行病学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第4位,在农村占第3位,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肺癌已超过癌症死因的20%,根据疾病谱及我院目前情况,为了争取这部分病员,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建议尽快添置支气管镜、胸腔镜等先进设备,并加快这方面人员的培养,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胸外科、呼吸科没有支气管镜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谈发展。加大及严格掌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危病人的适应症,可以挽救大部分呼吸科患者的生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重危病人(尤其是呼吸科的病人)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病情预后有更好的判断,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暂时可以开展胸膜活检、经皮肺穿等新业务,可以开展肿瘤的胸腔灌注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开展呼吸机治疗。

[关键词]麻醉;高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Anesthesiaanalysisof200casesofelderlypatientsover70yearsold

TIANHengzhuo

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FirstPeople'sHospitalofZhengzhouCityinHenanProvince,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anesthesiamethodsandmanagementexperienceinelderlypatientsover70years.MethodsThe200casestreatmentinpatientsagedover70werereviewedandanalyzed,ofwhich40%ofpatientsunderwentpreoperativeexaminationrevealedthatassociatedwithotherdiseases.Thegeneralanesthesiaorcontinuousepiduralanesthesiawaschosendependingonthepatients'conditionandthetypeofsurgery.ResultsTheeffectsofthepatientsweredesirable,andvitalsignswerestableafteranesthesia.Duringperioperativeperiodnocaseofdeathwereduetoanesthesiafactors.ConclusionDoingpreanestheticvisit,accurateandadequateassessmentandpreparation;usingappropriatemethodsofanesthesia,strengtheningmonitoringanddoingpostoperativetimelyandadequateanesthesiamanagementandpreventionofcomplicationscanmaketheelderlypatientspassthroughtheperioperativeperiodsafelyandreducetheriskofanesthesia.

[Keywords]Anesthesia;Elderlypatients;Perioperative;Anesthesia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人口平均寿命日益见长。高龄老年人的增加导致高龄手术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大增。70岁以上老人机体耐受力下降,同时伴有多种疾病以及老年人重要器官功能减退,是其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这也对麻醉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前做好充分准备,采用恰当的麻醉方式,做好手术前、中、后的监测,对确保高龄患者围术期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200例外科高龄手术患者,将其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200例老年患者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70~98岁,平均76.8岁。美国麻醉学会分级(ASA)Ⅱ~Ⅲ级。手术前全部患者均有1种及以上内科疾病,其中ECG异常者124例(62.0%),冠心病61例伴有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30.5%),高血压79例(39.5%),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哮喘等)73例(36.5%),脑梗死27例(13.5%),糖尿病44例(22.0%),脑出血20例(10.0%),严重贫血14例(7.0%),低蛋白血症8例(4.0%)。

手术种类:本组患者手术种类较为广泛,按手术部位分为:颅脑手术26例(外伤性硬膜外或下血肿、高血压性颅内出血),胸科手术13例(食管癌、肺癌根治术),普外手术93例(甲状腺、胃癌、消化道出血、胆道探查术、胆囊切除术、前列腺电切术等),骨科手术57例(全髋、半髋关节置换,骨折切开复位,截肢),妇科手术11例(全子宫或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切除术)。

1.2术前准备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措施

呼吸内科护理需要面对呼吸系统疾病这一常见多发病,从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学结果看,在城市的死亡原因中占13.1%的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国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保障制度过程中,针对日益上升的呼吸内科住院人数,就需要提供给这类患者快速有效合理的内科护理[1]。依据笔者内科护理多年的经验,对其存在的风险与措施做总结报告如下。

1呼吸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1.1护理人员自身问题。

1.1.1缺乏足够风险意识。

(3)缺乏专业性记录。护理人员交接班期间,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一些观察项目没有记录下来。

1.1.2缺少专业护理知识。

(1)对特殊病人护理不够。那些肺性脑病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后常有躁动出现,导致漏出药液现象,若处理不及时,可能有局部性的肿胀产生,有的可能有皮肤坏死发生。

(2)缺少无菌观念。当吸痰过程中,若护理人员戴着无菌手套将吸痰器开关打开,细菌会也就可能随吸痰器进入患者身体,面对的是肺脓肿化患者,就能导致其感染加重。

(4)未进行皮试就使用抗生素。

1.1.3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对患者呼叫应答不及时应;没有做好到位的示范工作。比如通过拍背能够让肺炎患者咳出痰液,而护理人员自己不操作,仅仅告知家属。

1.2医院管理制度问题。

1.2.1不完善的护理制度。因缺乏经验,护理人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全方位进行护理。

1.2.2不完善的护理教育制度。一些护理人员从业实践短,经验少,技术水平亟待提高,而医院缺少良好的教学气氛。

1.2.3不完善的病房护理制度。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经常为呼吸内科患者开窗,让其呼吸新鲜空气。没有及时清理或消毒床单、被子、走廊垃圾等,以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1.2.4不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有效期不及时核对,用药安全无保证。

2应对措施

2.2举办护理交流会议。可以每周日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护理人员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每周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查找问题,总结经验。

2.3改善病区环境。可以指派专门人员为患者定时打开病房门窗并对走廊及病房内垃圾及时处理,对被单、床单等每周定期清洗。

2.4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协助胸痛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对患者使用放松技术让患者注意力分散,使其病痛减轻。

[1]洪克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0):141-142

[2]刘蓉蓉.论科学内科护理的具体手段及重要意义[J].健康天地,2010,(48):73-75

THE END
1.呼吸内科疾病查询呼吸内科症状查询呼吸内科治疗问医通呼吸内科文章专门为呼吸内科患者提供呼吸内科疾病查询及呼吸内科医生等多方面的资讯信息。https://mwenda.familydoctor.com.cn/article/keshi/30/
2.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呼吸内科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所导致,比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等https://www.bohe.cn/iask/view/e2ndvf83ik01xlr.html
3.内科包括哪些常见病?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看什么病?那么,内科包括哪些?内科包含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血液科、风湿科、肾内科等次专科。广义的内科学更包含了皮肤,复健,精神,环境及职业病等非用外科方式治疗之专科。接下来,就来了解下内科可以看哪些病,哪些常见的疾病症状需要去看内科。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0249.html
4.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疾病有很多,每种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欢迎阅读。 第一节 肺炎护理常规 一、一般肺炎的护理 1、执行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及采取半卧位。 https://www.yjbys.com/edu/nakezhuzhiyishi/165685.html
5.呼吸内科病的常见症状及常规检查(全文)关键词:呼吸内科 咳痰 叩诊 胸部影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6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89-02 1 呼吸内科的常见病的症状表现 1.1 咳嗽。咳嗽的具体表现根据疾病的不同有所区别。上呼吸道炎症为急性发作的刺激性干咳,慢性炎症的咳嗽多在寒冷天发作https://www.wenmi.com/article/pxqb6v03esmb.html
6.呼吸内科常见症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病情分析:呼吸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或者是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果是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话,一般都会表现出来,流鼻涕,咽痛咽痒,嗓子有痰,打喷嚏,如果是出现了下呼吸道感染的话一般都会有气胸,胸闷,咳嗽,气短等等,所以我们要根据一下患者的症状来进行治疗。找到是https://mip.pingguolv.com/ask/xBDCDCxT.html
7.呼吸内科常见病有哪些4. 肺部肿瘤性疾病:包括多种类型的肺癌等,症状早期可能没有明显表现,或者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预后与肿瘤类型、病变部位、分期、分级密切相关。 建议患者一旦出现与呼吸内科疾病相关症状,或者检查结果提示呼吸系统异常,应前往呼吸内科专科就诊。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03c5b294942c05ddb7f50929fa83171a.html
8.呼吸内科疾病都有哪些通常呼吸内科疾病有上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气胸、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疾病等。 1.上呼吸道疾病 包括急、慢性的鼻炎、咽炎、喉炎等,以及气管、肺部的炎症。 2.支气管哮喘 多数是由于接触了过敏性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而导致的疾病。 3.气胸 气胸多数因为肺大疱自行破裂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破裂,由于气体逸https://m.chaonei.com/mip/news/14397493.html
9.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有哪些呼吸内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结核、肺癌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了解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疗。 一、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它涵盖了多种呼http://czrb.bohaitoday.com/pc/content/202404/27/content_126316.html
10.呼吸内科常见病支气管炎哮喘名医在线呼吸内科频道为大家提供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知识,支气管炎,肺炎,感冒,哮喘相关疾病的病症,预防,治疗方法。名医在线聚集了就医看病,疾病预防等健康方面的内容http://hx.myzx.cn/
11.呼吸内科包括哪些疾病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肺结核、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脓肿,气胸以及胸腔积液等疾病。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是包括咳嗽、咳痰、喘憋、呼吸困难,甚至咯血,那么部分患者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疾病的表现。呼吸系统的疾病最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230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