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宇宙背后,谁在制造和贩卖互联网的健康焦虑?

神医宇宙背后,谁在制造和贩卖互联网的健康焦虑?

最近,B站短视频《神医宇宙》袭来,让伪神医们处心营造的“神坛”瞬间分崩离析。这些在地方台拼命卖药的“假专家”们,正逐渐从传统媒体蔓延到了线上平台。而灰色产业链背后,到底是谁在黑化“现代医学”?又是谁在批量制造“网红医生”?用户又应该如何在信息洪流中避坑?

编辑|董婧

中国有两大传统文化遗产,一直以来毁誉参半:一个是武术,另一个则是医术。

半年前,B站网友,曾凭“鬼畜”之力,端了不讲武德的“马大师”。最近,又一个短视频《神医宇宙》袭来,瞬间让伪神医处心营造的“神坛”分崩离析。

视频中,30多位“神医”以老专家的身份出现。他们有的身着民族服装,有的看似德高望重,但话术都几近统一。

每个人都对着镜头义正言辞地说着:“我翻来覆去地思想斗争一个月,最终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的秘方无偿奉献出来,让药厂批量生产,这样就算我不在了,这个秘方还能继续救人!

△网友剪辑的“神医宇宙”集合视频

韭零后们对这样的画面一定不会陌生,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在地方台经常看到的“假药推销”吗?

然而,时代变了,坏人也变了。

他们已经开始转移阵地,逐渐从传统媒体蔓延到了线上平台。紧紧跟随他们步伐的,还有那批割不完的“老韭菜”。

谁在黑化“现代医学”?

十年前,曾经是“神医”当道的年代。

有了消费群基础,张悟本开始编著成书。他那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卖了400万册,版税千万;同时,他还创办了“悟本堂”,月入百万。更神乎其神的是,他被冠以“京城最贵中医”,看病不议价,一律3万起步。

此后,另一位业界新代表刘洪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014-2017年间,她至少捏造了9个身份,在多个电视台上演着百变专家秀。诸如“高级营养师”“祛斑专家”“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兼任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苗医传人”“根治糖尿病的北大专家”“专攻失眠的老中医”“蒙医后人”等身份,全都来因不明。

时至今日,医药界的骗子仍不断在违法边缘试探。近日,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的荣誉院长张文荣也跌落神坛,遭到免职。据不完全统计,他在节目中卖过的药有数十种,包括蛮龙液、张氏心脑方、国药505、百花定喘丸、臻天源鹿茸粉、道家黑药等等。营销文案大同小异:“用上30秒,疼痛立刻消,只需30天,疾病从根好”;甚至吹嘘“脑血栓3天下地,30天生活能自理”。

据《2020抖音数据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活跃账号占比78.5%,累计发布视频超过3万条,获得4.4亿次点赞。

几亿数据的面上,摆着一个谁都无法忽视的事实,短视频平台在健康科普领域的垂直影响力已然十分显著,但其当前走向却令人堪忧。

相对于复杂的专业药理,这些“偏方”和“伪科学”大多听起来效果神速,操作便捷。在缺乏辨别能力的情况下,观众很容易被伪医生的话术洗脑。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当伪医生在近乎狂热地制造和贩卖养生焦虑的同时,一些真医生却在不停为他们收拾烂摊子。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令真医生们心寒,也降低了公众享受现代医学服务的质量。

如何批量制造“网红医生”?

之所以“伪神医”这个行当一直能够死灰复燃,其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国人对“权威主义”的扭曲崇拜,被各类投机倒把的权力资本所利用。

比如,李一道长和王林大师。其中的纠葛和传闻这里不加赘述,想吃瓜的朋友们可以自行了解。

总之,正是畸形的文化土壤和经商观,让“伪神医”野蛮生长。

南方周末曾在报道《假医生横行,真医生也参与:“神医宇宙”是怎样炼成的?》中暗访到“养生圈范围不大,专业演员就是那么些人,根据面相、气势、说话流利程度等,每天酬劳在500元-5000元不等。有的人,已经在这个圈子混了二十多年。”

而各大社交平台上,那些未认证的健康科普博主实际上也是灰色产业链的一环。这些账号从来不表明具体信息,身份也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就算平台设置了准入门槛,还有代认证机构可以暗箱操作。如果是非三甲医院和民营机构要进行抖音身份认证,大约需要支付一万左右的费用。

据《2020短视频平台医生KOL生态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Q1季度,抖音平台个人医生类KOL账号有941个,活跃账号739个,发布总视频条数32550条,相当于每个账号季度更新视频45条。

看着这样一片数据蓝海,不少MCN机构、药企蠢蠢欲动,对“网红医生”的商业指数抱以满怀期待。除了知识付费、在线问诊、橱窗带货和直播打赏外,这些角色的其他举动,正在搅动着市场的格局。

健康科普怎样“去伪存真”?

目前,也有一些平台在进行正规运作。如腾讯医典、卓正医疗、怡禾医疗等机构,都在科普上投入不菲,这些平台上的内容都需要同行评议,由多位医生共同审核后才能发布。

除了要规范创作、传播环节之外,源头上的监管也不可缺位。

未进行抖音认证的账户,发布健康科普类视频将无法投放或被限制流量。

如何避免一分钟健康科普视频沦为下一个“百度问诊”,不仅有赖于平台完备的审核制度,还需要提高全民的卫生素养水平。

结语

5年前,94年出生的青年魏则西,患有滑膜肉瘤,因误信莆田系医疗机构,延误了治疗,最终早早地结束了人生。

5年后,经历着疫情的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知,社会也面临着更严重的“老龄化”趋势。

无论是电视卖药、网页问诊,还是视频科普,难题都在于信息洪流之中,虚假的个体难以辨清。而活用正向的医疗资源,或许才是后疫情时代里互联网为人类带来的最实际的福祉。

但愿,互联网医疗的真正元年,比健康危机的爆发到来得更早一些吧。

THE END
1.■焦点评说换脸张文宏直播带货AI监管何时到位充斥直播间带货的AI张文宏,气得真人张文宏想报警。不少网友反映,疑似知名医生张文宏在直播间售卖一种蛋白棒,家中老人信以为真、大量下单。就AI合成的带货视频,张文宏本人回应:除了向平台方投诉,也曾考虑报案,但对方账号不断变化,只能寄希望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https://www.lzbs.com.cn/xwpl/2024-12/16/content_506566160.htm
2.换脸名人带货监管何时到位口型对得上,音色独一份,带货画面是动态的,产品介绍是娓娓道来的……在许多老年网友乃至年轻网友的眼中,张文宏带货的一幕是那么真实生动。其实在AI的操控下,伪造这样一个能说会道的张文宏,简直易如反掌。依靠换脸技术,素人主播摇身一变成了张文宏;借助张医生的知名度,原本不好卖的食品、保健品、垃圾产品顿时销量大http://views.ce.cn/view/ent/202412/17/t20241217_39237428.shtml
3.网络医生变网红,降科普何时才能回归初心?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潮流席卷而来,越来越多的医生走上网络舞台,试图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医学知识。这样的趋势本意是为了增强公众的健康素养,将复杂的医学理论转化为切实可用的生活常识。然而,令人忧心的是,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身份的滥用和商业化行为却也随之泛滥。所谓的“网红医生”正在逐渐使健康https://m.sohu.com/a/837462690_121956423
4.“医学专家”带货?AI换脸下的信任危机:老年人成最大受害者他们出于对医生,尤其是像张文宏这样受人尊敬的专家的信任,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产品。据张文宏医生本人透露,在不同地方,这款“带货产品”的购买量颇高,更有甚者达上千件。这说明,这类伪造视频的危害性已经不容忽视,老年群体正成为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诈骗的重点目标。维权难,监管弱,互联网“蝗灾”何时休?面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88493840367539&wfr=spider&for=pc
5.这些年轻医生何以粉丝过百万?网红医生速成秘诀!网红医生速成秘诀!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传统的医疗业态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医生跟患者的沟通,更多的是医生诊断、患者聆听;如今患者开始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医疗信息,从去哪里看病、找哪位医生看诊、到采用怎样的诊疗,其参与变得越来越积极,这也意味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从院内逐步走向院外与线上,同时伴随着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35614377&efid=wV5EXaWfv51dv_ur23_Img
6.工人日报:不作流量奴隶,网红医生才有未来医生跨界成为主播,充分利用各种线上平台开展医学知识科普宣传,让医学专业知识不再遥不可及,本是好事一桩,可眼下一些账号显然成了流量的奴隶。一些账号所宣传的医疗科普知识都是照着网红孵化机构(MCN)提供的稿子念出来的,一些让人感动的“为患者加号”的事迹竟都有剧本,甚至会用“再不吃就要出问题”“医院里医生不https://m.gmw.cn/2024-08/15/content_1303822016.htm
7.起底!当医生涌向自媒体代运营机构批量制造“网红医生” 越来越多患者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医生科普信息前来挂号。董倩告诉记者,她今年体检查出肺部结节,在社交媒体上看了很多能治疗这方面疾病的医学科普,便考虑去挂这位医生的线上号。 不过,董倩后来发现,这位医生还在平台上科普妇科、心脏、骨科等内容,她有点不太放心。“现在医生都这么全能了吗https://mobile.my399.com/p/366612.html
8.36星将对话南方降傅泉:降IP崛起,医疗科普短视频凭什么爆火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千万级、百万级的网红医生,其实证明了两件事。一是证明他医术方面,他有好的医院,有好的学科的背景,有很好的学术方面的认知。二是证明他的医德,可以很明显发现他在不断帮助别人,会给患者一些关爱的话语,会调动患者安心的情绪。当然还有就是他自己自身方面一些特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万变不离其https://36kr.com/p/2420271482462983
9.网红医生强势入驻!问吧里还有这些“名医团队”等你提问近日,网红医生“强哥”——省人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尹志强正式入驻交汇点问吧频道。当天就在问吧里掀起了提问小高潮,半天时间15位网友提问“面子”问题,强哥半小时以内全部解答! [ 吧主资料: 尹志强,男,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容主诊医师。英国卡迪夫https://jnews.xhby.net/waparticles/8f60ac89af974677a5d761bdbe3be41f/Q4uKXtqe7DNICIpk/1
10.最近一周5位明星名人曝婚变,抓出轨闹离婚,每一对都很精彩4.网红医生连环出轨被抓包,宣布退出娱乐圈 来围观台媒头条了!一周前还在给妻子庆生,一周后就是人人喊打的“男小三”了,又一个好男人人设的名人塌了。https://business.china.com/ent/13004728/20240710/46825352_4.html
11.我们是权威医生,为何要在抖音做网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导语:我们在刷抖音的时候,经常会刷到各种医生的科普视频,口腔科医生、整形科医生、皮肤科医生、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各种科室的医生应有尽有,因此也收获了不少粉丝。作为专业医生,他们为何走上了网红道路?又是如何成为网红的?大量医生、医学作者通过短视频做医疗健康科普,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 https://www.woshipm.com/it/4520092.html
12.网红医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网红医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随着社交媒体和多媒体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在互联网上建立个人品牌,成为所谓的“网络名人医生”。那么,这些网络名人医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明确的个人定位是网络名人医生成功的首要条件。他们通常根据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明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目标受众,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健康信息,https://m.bohe.cn/hospital/yx/az_lk4un56kx12yq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