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注意到,陶某的执业机构为民营医美门诊部,并非取得抖音医疗健康认证的医生。按抖音平台规则,不能使用“医生”的身份科普,不能做医疗科普,但可以做健康科普。红星新闻注意到,陶某曾多次发表不符合科学的伪科普内容。
——1——
多部门发通知纠正涉医领域不正之风
抖音推出“热点内容核实机制”
5月27日,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规范直播带货,净化网络环境。加大对涉医网络直播带货、信息内容、传播秩序等的监管力度。持续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严肃追究散布不实信息责任人,不断完善健全治理涉医网络直播联合处置工作机制。
同一天,抖音安全中心发布公告:为维护良好的社区生态,落实“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工作要求,切实打击“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违规行为,抖音即日起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具体分为热点事件当事人核实和疑似演绎内容核实两项。
——2——
网红医生虚假摆拍未注明“演绎”
被抖音无限期封禁
据报道,陶某账号的视频还有凌晨半夜参与抢救“喝农药女子”“颅内出血”“吃烧烤打架”等内容。
抖音安全中心在公告中称,陶某曾在视频中透露自己为安徽某整形机构医生。经卫健部门和网信部门调查,陶某执业的整形机构负责人承认,陶某称该视频是“自己在家自编自导的”。陶某虚假摆拍并且未注明“演绎”的行为,违反了抖音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平台决定对其账号“老陶说真话”“我最勇敢”无限期封禁。
红星新闻注意到,陶某账号并没有认证,也没有注明机构和身份。红星新闻查询医生执业注册信息发现,陶某确为执业医师,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现在的主要执业机构为上海某医疗美容门诊部。
天眼查显示,该医美门诊部涉及多起法律纠纷,4起行政处罚,为失信被执行人,据法院公告,其已被一家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3——
陶某言论曾被指“反智”
MCN称“正经科普难获流量”
红星新闻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视频片段中看到,陶某曾发布“国产牛奶都不能喝”“打了九价HPV疫苗的女性怀孕概率下降40%”“无籽西瓜有害”“体检做不得”等言论,几乎每个视频都言辞激烈、语气激动。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去年8月曾对陶某的言论辟谣,指其反智,双方“开战”。
有网友指,陶某此前曾做其他自媒体内容,后来以一个“被排挤的医生”形象出现在网络,还多次直播带货。
医疗自媒体运营孵化从业人员“运营先生”向红星新闻表示,陶某深谙受众喜好,抓住了“流量密码”,迎合观众口味,而不是做正经科普。
有接近国家卫健委人士向红星新闻透露,卫健部门也注意到了健康医学类“伪科普”、谣言等不实信息。对于医生,着力通过其所在的公立医院加强约束,但泛健康类内容,平台更多的是红线思维,卫健部门还需联合其他部门整治。
——4——
平台加强涉医账号管理
禁止非认证用户使用“医生”身份
目前,抖音对于个人账号仅允许部分三级医院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或国医大师认证。
上述抖音沟通会还表示,针对认证医生/医疗机构发布的内容,平台引入审核团队同步审核。针对普通用户发布的健康科普,平台则设置了审核模型,对违规进行医疗科普的行为和内容进行严厉打击。
陶某这种非认证号,“运营先生”指出,他虽然塑造医生形象,但多在日常场景着常服出镜,没有穿白大褂,也不涉及很专业的科普,如某个专科或某种疾病的详细知识,规避了平台认定的医疗内容。这也不是个例。他“擦边”发一些受众爱看的涉及医疗的故事,不直接触及平台红线。但他这次穿手术服、出现在“手术室”,还摆拍,就被作为触及红线的典型封号。
《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则明确禁止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以职务身份直播带货。
2023年4-5月,“抖快红”三大平台都曾集中表示整顿网红医生和医疗MCN,主要针对医疗健康认证账号。“运营先生”对红星新闻提到,近期,抖音封禁了一批“挂靠”大医院取得认证的民营医院医生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