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产品组成分析和优势的建立医疗服务医药互联网医院医保

从事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年头也不短了,做过慢病的健康管理产品,负责过互联网医院整条产品线的建设,也参与过AI健康检测硬件产品的设计。

行业中互联网医疗行业中一些公司在对外的宣传中也衍生出了数字医疗、数智医疗等新名词,无论是服务于医生、还是医院或者是药企或者是保险,最终落地或者说绕不开的都是C端患者。那么,如今市面上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成分都有哪些呢?

一、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谈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前,我们先用一小段介绍下人体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

1.人体五脏六腑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腑”是指空心的容器。

人体五脏包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

人体六腑包含:小肠、胆囊、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五脏和六腑的关系: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2.人体的八大系统

人体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八大系统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整个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以保证人体生存和种族绵延。

二、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成分

不多说了,下文进入正题,看看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上文中提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属阴;“腑”是指空心的容器,属阳。

那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中(下文中简称为“产品”)的五脏六腑PM大白如何定义呢?

1.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五脏”2.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六腑”3.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八大系统”

上文中选择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中的几个重要模块定义为其“五脏六腑”,那互联网医院C端产品中将这“五脏六腑”串联起来的八大系统又有哪些呢?其实本质是各个维度中的供需关系的维护。

三、互联网医疗产品的优势在何处建立

上文我们介绍了互联网医疗产品的核心组成模块,但是好像现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并没有迎来爆发期或者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产生价值,那又是为何呢?

之前我在生物实验室工作,那个时候社会上就说生物行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可期;后来我转行到了互联网医疗行业,身边的朋友又说,互联网医疗可是互联网垂直行业中的朝阳行业,可是互联网医疗这个朝阳一直在海平面附近起起落落,一直没有升起来,更不用说什么日到中天的趋势,反而是不温不火。

如何在现在的这个行业处境下默默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才是正道,那么互联网医疗产品的优势在何处建立呢?其实有两个方向:资源和技术(也许对从事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大家来说,这就是大白话)。

1.资源型

1)数据优势

定义:这里提到的“数据”仅指患者在所有医疗、健康活动中产生的用于组成患者健康档案的数据。

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坚持统筹布局,深化共建共用,增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以构建大平台、大系统、大目录为导向,加大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巩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成果,进一步破除数据共享壁垒,畅通数据共享通道,推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数字健康服务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推动每个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我们选取了腾讯医疗官网以及腾讯医疗面向C端用户的一款产品:腾讯健康(小程序),看看对方在数据建设方面的的产品。

①腾讯官网

产品服务对象划分为了两类:医疗机构与患者、区域医疗。

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腾讯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面向医疗机构与患者,解决方案有:

②腾讯健康小程序

进入首页是不是发现与其他互联网医疗APP呈现的内容有所不同呢,腾讯健康既没有直接呈现大量的医生和科室,也没有直接呈现各种医疗服务包,金刚区显示的是“医保电子凭证”和“防疫健康码”,首页还还在功能区显示了“我的医保”入口,以及在服务推荐区1号位显示“本地医保码”领取和查看入口。

2)知识优势

形式:直播、短视频、音频、图文。

目的:培养患者的健康习惯、提供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科学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各方面的认知以及自我治疗和线下就医的各种渠道和流程信息,对产品来讲是前期的流量入口。

我们选取百度健康官网和腾讯医典APP,看看同行在医疗健康知识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所做的努力:

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健康的PC端官网没有一个医生,没有任何线上问诊等其他医疗服务入口,展示的是不同形式的疾病知识,其中包含短视频、直播、图文等形式,其实百度健康是用它的“医典”模块作为的PC端官网,如果不是百度健康搞错了,那就足以看出百度健康认为健康知识这块的重要程度;还有就是腾讯很早就做出了一款定位医学科普知识的产品——腾讯医典。

3)服务优势

定义:这里提到的服务主要指线上的问诊、开药、健康管理、挂号、等需要医生或其他专业医疗健康从业者或医疗机构参与的业务。

目的:医疗健康服务是最直观的能让患者感受到当前产品所具备医疗健康价值的模块,也是能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需求的重要模块,对定位于互联网医疗的产品长期发展来讲,医疗健康服务必定是后期的主要盈利入口,互联网医疗也必然会像现在的线下医疗体系改革一样摆脱以药养医的依赖。在所有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中,好大夫便是聚焦服务和坚持线上医疗服务为主要方向的一款产品。

4)商品优势

目的:在患者对线上医疗健康服务付费接受度还没有那么高时,采取的一种盈利生存手段;如果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是靠药品、保险或其他非服务产品维持发展和成长的话,医疗服务型产品只是为这些盈利手段服务的话,也许会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但是个人宁愿将这类公司直接称之为医药电商公司、医疗设备提供商,而不是今天全篇讲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或产品);目前在京东健康上的药品收入与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接近7:1。

2.技术型

1)检测技术

大家去线下就医见到医生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各种抽血化验等检查,检查前的医生问诊只是为了缩小检查范围。

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如今没有设备检查,没有具体定量的检查指标,医生可能都不会下诊断,这也不能怪医院或医生,西医就是这个流程:检查-诊断-给药或手术,而这个流程中哪些是可以在线上真正解决的呢?我想应该只有“给药”了,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医疗公司以药品为突破口的原因之一。

说到第一步:检查,互联网医疗是无法在线上做到医院要求的各种指标检查的,所以最终线上问诊,医生给出的结果多是“可能”、“建议线下就诊”等结论,同时也是现在线下问诊开药不支持首诊的原因,因为在没有线下确诊的情况下开具处方药是有很大风险的。

SO如果患者不用去医院就能完成医院要求的部分疾病确诊的核心指标的检测,理想情况下那是不是互联网医疗就可以实现部分疾病的检查-诊断-给药的流程了,特别是常见的慢性病或者季节性疾病。

这就依赖于便携式家庭健康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了,例如:血管纳米机器人,全体24小时记录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指标。

2)沟通技术

患者另一个不愿意接受线下问诊治疗,或不相信在不去医院的情况下,就可以给出一个满意的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原因是——信任的力量。

因为每个患者的语音表达力都不同,很有可能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并不是真实的疾病表现;更何况线下就医,患者都有可能去多家医院咨询问诊。

这种线上的沟通方式与面对面的沟通相比,以及加上患者早已习惯的线下就诊方式,新的沟通问诊形式让患者对另外一头医生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文字沟通到语音再到视频,问诊沟通方式在不断进步,但还不够,与线下相比越真实越好,越趋于线下面对面的体验越能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许目前比较火的虚拟现实、元宇宙在沟通方式上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态。

3.小结

以上提到的案例基本并不会在单一维度努力去沉淀自己的产品优势,而多会综合去发展,但是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范去选择建立优势的方向。

例如做医药电商的建东健康,也在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家庭医生方面的产品;专注做医生问诊服务的好大夫也有在向药店、医院合作方面发展;上文还未提到的平安健康更是在医疗服务、医药、健康险等方面同时发力(目前平安健康财报显示其在医疗服务和医药上的营收占比已接近1:1)。

其实上文提到的这些维度大致可以分为:基础能力建设层(数据+技术)、知识引流层、医疗服务层、医疗商品层。

四、总结

医疗医药医保医健康,诊前诊中诊后整闭环;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医院医生医护医全家;上有政策,下找对策,ToGToBToCToallin;深挖坑,广积粮,医路漫漫修远兮!

好了,就写到这吧~

专栏作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THE END
1.2018内容提示: 2018- -4 2024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现状研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目录)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文档格式:DOC | 页数:18 | 浏览次数:3 | 上传日期:2024-12-11 09:47:01 | 文档星级: 2018- -4 2024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现状研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目录)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https://www.doc88.com/p-90990192485661.html
2.2022年中国在线医疗降服务消费报告调研显示,用户线上医疗行为主要集中在线上问诊、电子挂号预约以及互联网药品等服务,调研范围内,在线健康咨询/线上问诊是最受用户看好的服务类型,使用人群占比达到59.1%,其次是线上挂号预约,占比33.3%。除此之外,健康管理、在线体检报告解读、消费医疗等服务也受到用户的关注。https://zhuanlan.zhihu.com/p/603381203
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升级互联网医院?服务全生命周期改善医疗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医疗机构应该精心打造的“金招牌”。我们挖掘北京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的宝贵经验,展示医院实践,为各地提供有益的参考。 自2018年在医院APP上线图文咨询功能以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gxODAzOA==&mid=2650639275&idx=1&sn=69ab9f30d584eed59d12b1e70c9227c4&chksm=8970ecd771b6f51394db1aab36f0cb01f96e4bb504ed797ace5b5fc37bd48b2a96697990ed59&scene=27
4.「重磅发布」2023年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数据研究报告震撼来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正成为医疗领域的新焦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格尔智慧研究院精心整理了2023年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数据,并撰写了详尽的行业分析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梳理了过去一年中互联网+护理服务市场的变化,还深度挖掘了用户需求、行业痛点以及未来可能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415190976948195&wfr=spider&for=pc
5.投资热点中国医疗互联网深度调研报告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医疗互联网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医疗互联网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8770855.html
6.2024年移动医疗市场调查报告(最新)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优惠价:7360元 移动医疗是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医疗咨询、健康管理、远程诊断等服务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移动医疗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目前,市场上的移动医疗应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涵盖https://www.cir.cn/2014-02/YiDongYiLiaoShiChangDiaoChaBaoGao/
7.2024互联网医疗技术创新动态 7二、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应用 8三、智能化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8第五章消费者需求与市场趋势 9一、消费者行为分析 9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10三、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11第六章业务模式与盈利途径 12一、主流业务模式解析 12二、盈利模式探讨 12第七章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3一、行业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3769769.html
8.互联网(APP)(精选十篇)无线互联网+医疗App调查报告 篇2 移动医疗app,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医疗类应用软件,目前已有多款移动医疗app,主要提供寻医问诊、预约挂号、购买医药产品以及查询专业信息等服务。在互联网越发普及的现在,互联网app融入走进我们的生活,对于医疗app来说也是越发越普及,有人对中美的医疗app做了对比研究,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ws8i8u.html
9.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2021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2021-2022年度) 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为集成在软件产品中的中间件以及服务器、配件 和网络设备等配套硬件,代表企业有: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瑞康永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中游为医疗信息化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https://xueqiu.com/8965749698/257046536
10.互联网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章互联网+5G智慧医疗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第二节项目发展概况 一、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二、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三、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四、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https://www.ruiwen.com/word/hulianwangyiyuankexingxingyanjiubaogao.html
11.用户调查报告用户调查报告2 一、调查的背景、对象 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深入改革已逐步构建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体系框架。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主体尤其是政府做了积极的努力与探索,城市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下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421113721_6917941.html
12.优秀调研报告(通用14篇)通过这次深入农村的实践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基于以上的调查报告,觉得农村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待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存在问题严重的还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村民的医疗保障这方面,政府可以在师资方面加重些力度,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给孩子们一片可学的天堂,也让家长们可以看到未来和希望。目前,国家对三农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23691.html
13.中国在线医疗市场运营趋势行业调查市场全景调研报告2025年2025-2031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全景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的浓缩部分,您若想对在线医疗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在线医疗相关行业,完整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订购详情见报告最后附件。 冠状病毒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在线医疗平台的潜力和价值。作为线上与抗疫最“对口”的领域,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这次疫情中为数不https://www.gelonghui.com/p/1491335
14.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经济环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整体营收超过7万亿元,到2021年将达8万亿元,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预估数值达到9万亿元。医疗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领域,中国互联网医院业务与中国医疗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业务涵盖医https://www.iimedia.cn/c400/81955.html
15.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6)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数据交换)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 (7)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调查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考核与评估。 (8)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http://www.nncdc.com/html/2016/flfg_100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