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

学术前沿|【壮丽70年·医学热词篇】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指引规划

2019-11-0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学。通过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珍贵数据资料,为国家疾病防控、健康管理策略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高血压

早在1958年,对部分省市的调查就提供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高血压患病数据,显示其患病粗率为5.11%。而真正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是1979-1980年由吴英恺教授引领的对29省市15岁及以上401万余人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7.5%。

1991年,陶寿淇教授对30省市15岁及以上95万余人进行了第二次全国高血压普查,显示患病率升至9.4%。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开展,高血压患病率为12.3%。

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CHS)结果于2018年2月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该项由高润霖院士和王增武教授等进行的对31省市18岁及以上45万余人的调查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估计总患病数达2.45亿。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与既往调查相比均明显提高,这也提示了高血压防控工作的成效。

二、糖尿病

首次全国范围糖尿病调查的开展在1980年,涉及14省市30万人,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4年后,潘孝仁教授领衔的19省市约21万人的调查显示,25~6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51%。该结果1997年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Care)杂志。

随后全国范围糖尿病调查陆续开展。1996年,对11省市4.2万人的调查显示,20~7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3.21%。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18岁以上城市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

2007-2008年,杨文英教授带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14省市进行调查,其结果于2010年3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JMed),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再次调查了我国31省市9万余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流行情况,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65%。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对298个监测点的17.9万人调查发现,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由这先后开展的7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可见,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三、癌症

单纯依靠死因统计不能满足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为加速推广我国肿瘤登记工作,2002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诞生。2008年,NCCR、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首次利用肿瘤登记资料,发布了对我国城乡人口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按地区类别汇总分析的年度统计结果——《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04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自下而上逐步将肿瘤登记纳入常规工作,反映城乡人口发病与死亡情况的第一部肿瘤年度报告,表明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步入一个新时期。2011年8月,原卫生部下发通知成立国家癌症中心。

2015年10月,陈万青教授团队在《癌症通讯》(CancerLett)首次发表了我国2011年的癌症患病数据。2016年1月,中国癌症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首次登上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CancerJClin,2016年度影响因子为187.04)。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一期全国肿瘤统计数据,即2015年NCCR登记分析,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癌症防控形势严峻。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我国首个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2007年发表于《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AmJRespirCritCareMed)杂志。该项目1995年起在钟南山院士带领下起步,主要负责人是冉丕鑫教授。对我国7个城市2.5万名40岁以上成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2%。基于该数据,原卫生部在2012年将慢阻肺正式纳入我国重点防控慢性病。

2018年4月,《柳叶刀》(Lancet)发表“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首项成果,进一步揭示了我国慢阻肺流行状况。该研究始于2010年,负责人是王辰院士,其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10省市5万余名城乡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及肺功能检查。研究首次对我国20~40岁年龄段人群进行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全国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约1亿人。这显示慢阻肺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最常见慢病,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

五、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K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前期调查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研究人群及方法也不统一,难以代表全国患病情况,直至2012年3月,王海燕教授牵头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柳叶刀》(Lancet)上刊出,终于有了全国性数据。这项涉及13个省市的全国性横断面研究共计调查47204人。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CKD患病率为10.8%,据此估算我国CKD患者约1.2亿例。

2014年我国启动“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hinaKidneyDiseaseNetwork,CK-NET),并于2017年在《美国肾脏病学杂志》(AmJKidneyDis)增刊上发布了第一部年度报告,主要描述了2014年我国CKD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2019年2月,“2015年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在《国际肾脏》(KidneyInt)和《国际肾脏增刊》(KidneyIntSuppl)发表。结果显示,2015年CKD住院患者数占住院总人数的4.80%,住院CKD患者的最常见病因是糖尿病肾病(26.96%)。研究者建议加快推动建立全国性的肾脏疾病监测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工作,提升我国尤其是基层地区透析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六、口腔疾病

为科学制定口腔疾病防治策略,我国从1983年起,约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1983年,在原卫生部领导下采用WHO的方法进行了全国中小学生口腔健康调查,年龄为7、9、12、15、17岁,共13万余人。1995年,第二次全国调查年龄为5、12、15、18、35~44、65~74岁,共调查14万人。2005年,第三次调查样本来自30省市1080个调查点,分5、12、35~44、65~74岁年龄组,共9.38万人。

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选择3~5、12~15、35~44、55~64和65~74岁5个年龄组,共调查31省市17.2万人。结果显示,儿童龋病流行处于低水平,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0.86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86颗)。但与10年前相比,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和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分别上升了7.8和5.8个百分点。结果还显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向好,中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仍有待提升。

数据指引规划,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多学科专家及各登记点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中,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数据越来越丰富、精准,我国的疾病防控规划也越来越全面、具体,向着健康中国目标前进。

THE END
1.2024年医药行业膜性肾病专题:200万人以上大病种,未被满足需求庞大CKD 合并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发 病率高、致死率高,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CKD 所致伤残负担亦日 益加重。根据 2015 年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统计数据,我国 CKD 透析患者 发病率为 122.19 人/百万人。ESRD 患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增加,45-64 岁死亡 率 31.57 人/千人年,65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3441956c4c22ebb65c2f3934e.html
2.医师报近日,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发布第二份中国肾脏病年度数据报告(Kidney International.2019,3:501),该报告基于2015年监测的全国住院患者数据,全面描述了中国肾脏疾病的流行特征与疾病负担。2014年,CK-NET开始系统监测我国慢性肾脏病数据,并于2017年在AJKD期刊发布了第一份报告,与第一份报告相比,本次报告内容更https://www.mdweekly.com.cn/index/article/detail?id=23811
3.长城证券56、根据2015年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统200万人以上大病种计数据,在我国CKD患者中,有27%的患者是糖尿病肾病、208%是高血压肾病、156%是梗阻性肾病、151%是肾小球肾炎。 57、图未被满足需求庞大表6:我国慢性肾病病因构成资料来源: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注:数据统计于2015年肾小球疾病http://huiyunyan.com/doc-baa36b726d87deea66b52bee36bbebc7.html
4.《中国肾脏疾财学报告(第2版)》出版2021年5月,《中国肾脏疾病科学报告(第2版)》在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隆重出版问世。本书是全国性肾脏疾病大数据分析报告的第二版,主要依托“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的多中心合作平台和数据资源,由国内顶尖的肾脏疾病领域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数据科学家和统计学家共同编写。 https://bynews.bjmu.edu.cn/zhxw/2021/458b42cf117041918e6b7949bf8a87c0.htm
5.ChinaKidneyDiseaseNetwork(CKChina Kidney Disease Network (CK-NET) 2016 Annual Data Report 中国肾脏病网络(CK-NET)2016年度数据报告 相关领域指南 文档 中国 肾脏疾病 腹膜透析 医学 临床实习 最佳实践 透析 血液透析 重症监护医学 业务 家庭医学 内科学 病理 政治学 计算机科学 程序设计语言 法学 https://www.ablesci.com/assist/detail?id=G8E9rE
6.肾脏病领域的公共数据库dxy_8l20itv 麻醉学其他学科医学生 你好,请问CK-NET是可以获取的吗?需要怎样申请呢?2023-09-03IP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8366623
7.《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19》发布: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以此推算中国约有 1.2 亿例 CKD 患者。 中国CKD 监测数据系统—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汇总来自全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登记的 3 级医院 >18 岁的住院患者的病例数据。 CKD 诊断来自于病例首页的 ICD 编码。2014年度报告及 2015 年度报告显示,两年总入院患者中分别有 4.5% 和 4.8% 合并 CKD。其中,http://www.cr-voice.com/news/459.html
8.学术交流学术研讨,科技融合丨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此外,在会议间歇还召开了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会(扩大)会议,该会议由专委会副秘书长、北大医院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杨超副主任主持并做工作汇报。 赵明辉教授围绕我国慢性肾脏病的负担与对策进行了精彩演讲 数智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路霞教授介绍了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的建设进展以及https://www.pkufh.com/Html/News/Articles/57475.html
9.和hif变革与希望:HIF与CKD贫血的“相遇之道”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本届会议上关于CKD贫血的相关内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围绕新一代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罗沙司他的临床新数据。 1 从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看罗沙司他在CKD贫血管理中的地位 在本届CSN的会议上,陈崴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些今年10月在ASN年会上发表的主要来自欧美、基于非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257799/article/details/112640242
10.《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22》要点解读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2016年度报告显示,合并CKD诊断的住院患者占该年度总住院患者的4.86%;不同疾病患者的CKD患病率不同:CKD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为13.90%,在高血压患者中为11.41%,在CVD患者中为7.96%[81]。 2.5 代谢综合征 2002年及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纳入https://www.360doc.cn/mip/1093866220.html
11.慢性肾脏病“非一日之寒”,肾友们需多条战线共同防治同时,在慢性肾脏病全病程规范管理的过程中,已经确诊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不仅要关注肾脏本身,更要共同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终末期肾病透析的患者中,由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肾病逐渐位居前列。数据显示,有30%-50%的肾功能衰竭是由糖尿病引起[8],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排糖的同时警惕心肾风险,治疗上综合考虑“糖心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89842
12.中国中药杂志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足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作用和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科学内涵,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http://zgzy.mob.cnki.net/WKE3/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3&st=10
13.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2014年,王海燕教授提出了在我国建设“肾脏疾病数据共享平台”的构想,经反复斟酌后定名为“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 CK-NET的宗旨与发展 CK-NET的宗旨是契合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战略,借力国家级数据平台、整合多源肾脏疾病相关数据,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为肾脏疾病各个层面的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肾脏疾病的有效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97bc165412cc
14.作用1291种,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和解毒?肪组织吸引,并沉积在那里,导致身体反复刺激和炎症,导致身体疾病和退化。 既然分析出疫苗成为含有氧化石墨烯,那看看它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呢? 氧化石墨烯进入人体会导致肾脏、肝脏损伤,还可能会引起血栓、肺纤维化等。 1、肾脏、肝脏损伤:氧化石墨烯是一种由石墨形成的材料,会引起剂量依赖性毒性,该化合物 https://www.cnblogs.com/qianck/p/16976629.html
15.检索某期刊是否为网络版期刊可以使用数据库的高级检索,通过选择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以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2013年https://www.shuashuati.com/ti/ca66eb1e56564e3a8abc473891402041.html?fm=bdbdsf7a6262b9ee7e26887190023223e6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