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医生、皇家医学院院士、先生……
在新加坡,对医生的称呼,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那么,
新加坡医院的各种医生头衔,
该如何去辨认呢?
有些医生名字后面的头衔是好几行,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来八一八。
本文原创作者:徐传辉
新加坡承袭的是英联邦体系。英联邦的职称情况一般相同,培训体系也相同,包括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缅甸、中东、埃及等国家。
新加坡医学院学制通常为5年,毕业后授予MBBS学位,全称为:BachelorofMedicine,BachelorofSurgery(内外科学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的医学本科学位。
英联邦体系的postgraduate教育(研究生教育)非常强大,是大多数国家承认的教育体系。所以,有相应的医学硕士教育、专科培训、学位文凭。
如下图:我们能看到这位医生的本科文凭是新加坡的MBBS(内外外科学士学位文凭)
一英联邦/新加坡的职称晋升路径:
1.HouseOfficer(HO):
2.MedicalOfficer(MO):
3.Registrar:
4.AssociateConsultant:
助理顾问,相当于副主任医师。
5.Consultant:
6.SeniorConsultant:
高级顾问医生,相当于国内的高年资主任医生。
7.Professor:
新加坡很多公立医院都是大学的附属医院,所以很多专科医生也是大学的客座教员。很多人头衔前都会写着:AdjunctProfessor(客座教授)。但在新加坡评上Professor(教授)是非常难的,所以看到很多SeniorConsultant(高级顾问医生),也还只是AdjunctAssistantProfessor(客座助理教授)。
总结:HO>MO>Regi>Consultant>Professer
再看刚刚这位医生的职称是Consultant(顾问医生)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新加坡医院里的外科主任都会被称为Mr.xx(某某先生)。我刚来的时候很不解,为什么称呼人家为Mr.(先生),而不是Dr.(医生)呢?有同事告诉我,因为医院里Dr.满天飞,一个普通第一年毕业生被称为Dr.,大外科的主任岂不要彰显一下自己的异人之处?所以,他们都被称为Mr.,也不知是真还是假。但这似乎与我们称呼杨绛为杨绛先生有相通之处。
二英联邦复杂的皇家系列:
接下来就是英联邦复杂的皇家系列,这个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不知道多少医生为了考取这些头衔,孜孜不倦,皓首穷经,衣带渐宽。
例如:
MRCP(MembershipoftheRoyalCollegesofPhysician)皇家内科医师
MRCS(MembershipoftheRoyalCollegesofSurgeon)皇家外科医师
MRCOG(MembershipoftheRoyalCollegesofObstetricianandGynecologist)皇家妇产科医师
等等
这些“Membership(会员)”在香港也被官方翻译成“院士”。(怎么样?有没有感觉更高大上了?)
再看刚刚这位医生的硕士文凭是MMEDO&G(新加坡国立大学妇产科医学硕士)
三GP家庭医生的考证之路:
因为新加坡特殊的分级医疗体系与中国不同,一般情况不会特意去看专科医生,而是会先去社区诊所或者私立小诊所看GP(GeneralPractitioner家庭医生),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诊断与治疗,如果需要更进一步的高级检查和专科治疗才需要医生refer(推荐)到大医院专科或者专科医生诊所,无需病人自己判断需要去挂哪个科。所以新加坡对素质过关的GP有着大量的需求。成为合格的GP,还需要以下的头衔:
1.GDFM新加坡国立大学家庭医学文凭
GraduateDiplomainFamilyMedicine
·医生获得MBBS后,申请参加家庭医学培训
·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认可的文凭
2.MMedFM新加坡国立大学家庭医学硕士
MMedFM=MasterofMedicineFamilyMedicine
·需要获得GDFM之后再培训2年再通过更严格的考试才能取得的学位·另外也有familymedicine家庭医生培训项目,可以跳过GDFM,直接从M.B.B.S通过考试升级为MMedFM
3.FamilyPhysician注册家庭医师需要获得GDFM或者MMedFM,并工作一定年限才有资格申请。
下图分别显示两位医生的GDFM文凭和MMed文凭
此外,还有进一步的皇家系列,MRC系列的升级版,FRC系列,就是membership(院士)升级成fellowship(荣授院士)。
当然还有更多更神秘的diploma、fellow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称谓在一种程度上体现了医生经历的严格培训与学术进阶,体现了医生在专业水平上的求实求精,对医学和患者的敬重;另一个方面,医学更是一个实践学科,即使没有高大上的头衔称谓,但心系患者,兢兢业业为患者利益工作在一线的所有医生,都有一个最高大上的头衔:医者!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不慎侵权,请联络删除。
睿意集团(RHAHoldingsPteLtd,简称“睿意”或“RHA”)是专注于医疗保健领域教育及服务的新加坡本地机构,睿意健康国际联盟(RayasiaHealthAlliancePteLtd,简称“睿意联盟”)和睿意学院(RHAAcademyPteLtd)同属睿意集团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
睿意联盟致力于搭建新加坡与中国及亚太国家、地区医疗管理与服务交流的平台,包括医疗研修和赴新加坡医疗保健服务两个部分。睿意学院获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并获CPE认证,并与英国、新西兰领先的教育机构合作,在医疗管理、专科护理特别是老年化护理、公共卫生等领域,致力于协助新加坡及亚太国家与地区在上述领域改善和提升,应对老龄化的挑战。睿意学院目前立足新加坡本地,并承担着睿意联盟针对中国市场的部分医疗研修短期课程。
睿意集团从2013年至2019年底,已为中国大陆200多家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提供了各类研修交流,遍及中国17个省、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自治区。
新加坡的医疗概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CCESS健康国际基金会主席威廉·哈兹尔廷先生的专著《价廉质优》,介绍和赞誉新加坡医疗服务体系,并认为优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医疗品质、管理和服务方面,新加坡共有18家医院和专科医疗中心拥有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每年吸引着全球14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名宾客慕名而来,接受保健和医疗服务,被誉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医疗中心。JCI在亚洲的总部设立于新加坡。
2019年,美国《新闻周刊》评出全球10大最佳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位列第三。2017年,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状况全球排名第一(《柳叶刀》)。2016年,医疗与卫生状况全球排名第二(《柳叶刀》)。2014年,最有效率的国家医疗体系排名全球第一(美国彭博社)。2012年,全球最健康国家排名第一(美国彭博社)。2009年,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全球排名第四(《世界竞争力2009年年鉴》)。2003年,医疗体系被评为全球第三(全球政治经济风险顾问公司(PERC)报告)。2000年,医疗保健体系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报告)。
睿意集团价值观:合作、创新、发展、奉献
地址:No.2BukitMerahCentral(新加坡红山中心2号)#01-04/05,Singapore15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