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中医名家专访|沈敏鹤教授:看病积善,读书悟道

7月31日,我院“访谈中医名家,传承治学精神”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的三位成员在陶方方副院长、黄宏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沈敏鹤教授家中进行了采访。

沈敏鹤,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省级名中医。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良村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第二批中医研修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重点学科和浙江省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维持治疗学科带头人,曾任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一职。

先生精神饱满,亲切和蔼,待我们一行抵达后亲自出门迎接,先生热情招待了我们,侃侃而谈,由奥妙的医理谈至临床的治法方药,通过生活中常见事物做比喻,彰“大道至简”。访谈小组成员们深受触动,也非常感动于沈老对中医的热爱和付出。

#1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要想学好中医,离不开国学的熏陶。“不通国学,无益以医学”。就如字的笔锋走势、画中动植物的分布与平衡、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意象、武术中的刚柔无一不是阴阳大道的展现,而每年一度的膏方节中,医者须以毛笔书写膏方,相应地就要求医者有一手好字。故而,在国学的熏陶中体味阴阳之理、变化之妙对医者临证有莫大的帮助。

除了国术之外,我们还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红利。以消化内镜为例,消化内镜所摄影像和病理实为中医医者肉眼望诊,从宏观向客观与微观延伸,丰富了医者的精准辨证。

#2

经典为基,知行合一

“重经典、强国学、多临床、常游学”,四大经典是中医临床的基石。我们在研究生阶段至少专攻一门经典。在书籍的选取方面,沈老建议先从5版的教材入手,这些5版的教材均是出自中医大家之手,很多都配有相应的古籍出处,研究价值比较高,然后再去研究明清医家的著作,再去拜读唐宋与以前的中医古籍。读古籍,与古人进行学术交流,更能增进中医人的知识与智慧,形成良好的中医思维。

此外,沈老建议大家多临床、反复临床。“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很多久病的患者医学经验远比初出茅庐的医师丰富,很多投石问路或者西医叫诊断性治疗的策略其实都是在向患者学习的体现。

我们要常游学、跟名师,向不同的名家学习经验。学会在读书中思考,到临证中体悟,通过自我感悟的方式将知识转变为智慧,此乃治学之要。

#3

虚怀若谷海纳百川

先生认为,临证之中,当须讲求“心治为君,药治为将,食治为相”。古人有云:三分药治,七分心治,所以行医之中一方面需要医者安抚患者,抚慰他们创伤疲惫的身心,另一方面需要医者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文化素养,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若患者对医者毫无信任可言,就甭提用药的依从性问题了,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在做人治学的方面,先生讲求“学不嫌多,问不嫌丑”,“谦和”、“仁德”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优秀的品质。只有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才能海纳百川,不断地虚心学习各种知识来丰富自己,服务好每一个病人。

(与沈敏鹤教授合影。前排左起:陶方方、沈敏鹤;后排左起:张瑞迪,来伟栋,黄宏,蔡璐璐)

THE END
1.中医膏方调治恶性肿瘤组方原则与组方思路探析*摘要(Abstract):挖掘历代中医膏方特点,以中医膏方组方特点、优势与中医膏方治疗恶性肿瘤理论基础为出发点,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借鉴近现代名老中医膏方经验及龙砂医学流派膏方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中医膏方调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组方原则、组方思路、经验用药、注意事项。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02049783.html
2.中医肿瘤学杂志“不断扶正”指扶助正气要贯穿在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强调首先要恢复脾胃的纳化功能;“适时祛邪”指在患者正气恢复后,可以配合应用具有祛邪(抗癌)作用的中药,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助祛邪”;“随证治之”意在随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的变化,灵活应用相应的药物来处理出现的证候。临床实践表明,运用该法则治疗肿瘤,可增强抗癌http://zyzl.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3
3.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癌症6种:《高手过招·中医临床实战录》《起死回生·治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癌症6种:《高手过招·中医临床实战录》《起死回生·治疗癌症的108个方法》《陈宝树中医防治恶性肿瘤临证经验举隅》《我治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临证实录》《中医肿瘤食疗学》《杜建治疗肿瘤经验集萃》 作者:余浩 等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http://shop.kongfz.com/148599/1933698063/
4.孙桂芝实用中医肿瘤学名家经典PDF电子书下载致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首先感谢有些朋友的慷慨相助让此小站得以坚持至今,其次本站电子书籍以中医类书籍为主,且以“古书”为主,中医理论亘古至今没有太多的变化,而很多早年出版的中医书籍依然有其价值,这类书籍往往目前都没能继续再版,专业书籍又是中医类目确实无利可图,我们的初衷也是整理这部分内容供中医爱好者学习传https://www.med2.cn/view/22577.html
5.王三虎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海白冬合汤泽泻汤),中医实战医案王教授虽是中医名家,但对中药治疗肿瘤存在着弊端,毫不遮掩和袒护,而是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撰写出“抗癌中药毒副作用论”给予揭示和匡正。在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病例中,他始终以人为本,衷中参西,绝不排斥手术、放疗和化疗,着眼肺癌脑转移的潜在病理基础,从中医上找出治疗思路,稳扎稳打,以辨病辨证论治为主,“谨守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35962.html
6.让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绽放异彩记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解英走近她丰富的内心,历数30余年的从医之路,让人惊叹于那步伐之坚实,成绩之斐然,原来女性的职业生涯可以如此瑰丽而丰盈;她云淡风轻而沉敛蕴籍,她成果丰硕却谦逊朴实;她以中医之精深丰富着肿瘤医学的内涵,她以责任之勇毅带领一个团队顽强成长,在肿瘤治疗领域纵横捭阖,开疆拓土,为中医在肿瘤治疗中赢得一片天地。她,就https://www.sxzlyy.com/Html/News/Articles/1720.html
7.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的经验总结,赶紧收藏吧~~我们都听说过很多关于该吃什么和该做什么来预防癌症的事情。所以,现在让我们听听肿瘤中医名家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如何说的: 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的经验总结 一、病因 痰、瘀、毒、虚。 二、禁忌 1.禁排斥现代医学的手术、放、化疗。 2.禁单纯补益,以免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27/16/1094083413_1094083413.shtml
8.中医大咖实至名归省中医“最美名家名医”出炉今年72岁的李家康,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我国知名中医伤寒病泰斗李培生,从小受家学影响及中医理论熏陶;他精读中医书籍,研读本草,精专针灸。从事针灸临床40余年,针药并用、内外夹攻、标本兼治是李家康的绝活,对各种中老年疾病治疗提出“补肾祛瘀”大法,开发补肾舒筋膏、补肾壮腰膏等多种院内制剂。 https://www.hbhtcm.com/view/5489.html
9.广东俊耀中医药研究院创始人杨俊耀医生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尤其擅长诊治内、妇、皮肤科疑难怪病重症,虽常临繁证而心中自有平仄,屡起沉疴。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杨俊耀将中医整体辨证观念细化到证的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五性。杨俊耀成为当今在全国中医出诊第一人,打破了中医不出诊http://zjbktv.com/newsdetail_3198413.html
10.中医名家中国中医名家网中医名家-白福云 详情介绍: ★写给癌症患者的肺腑之言一一癌肿瘤不是绝症!中医有奇方妙法,堪称癌症克星;专治中.晚期癌症★治疗方法独特,治愈实有可能。★ 老中医白大夫临床治病三十多年,用中医中药内服并结合病根穴位挑治或埋线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疼,银屑病白癜风等疑难杂症多有心得体验,治疗效果殊佳。http://www.zgzymj.com/?list_41/9909.html
11.中医药治疗“肺癌”名家经验荟萃处方中医药治疗“肺癌”名家经验荟萃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都非常快,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今天我们跟随名老中医的经验,共同学习一下“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郁仁存先生治疗肺癌的经验 郁老以中医理论作指导,根据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扶正与抗癌相结合的http://www.zgmjyxw.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8518
12.孙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亦早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历代医家也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李东垣的《脾胃论》则对脾胃学说作了更进一步和系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脾胃学说”这一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脾胃学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https://www.ytzyy.cn/news/800.html
13.扒扒中医那些事儿之所以导致古代人均寿命如此低下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医学对各类疾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基本上一无所知,而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等进行猜测和想象。而“取象比类法”则更带领我们领略中医的“神奇”:乌龟头像阴茎,且善于伸缩收敛,所以乌龟能壮阳;穿山甲善打洞,破https://www.pd1.cn/kangaizhishi/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