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秉承科室几代人形成的“患者至上,最优方案;中西结合,抗癌攻坚”的理念,以冯利主任提出的“传承创新厚德济生”为科训,形成了中西并重的“扶正解毒”治则治法以及“平衡阻断”疗法的特色诊疗优势:

1、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主导作用,进行癌前病变的防治:针对临床常见的高危癌前病变如: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经过影像精准分析、血浆蛋白组分类研究及中医辨证,给予化痰祛湿、化瘀解毒、理气结散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治疗经验。

2、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协同作用:在对肿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同时,给于中医药治疗,减毒增效,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科室重点病种为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肝癌、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多个病种。

3、发挥中医药在肿瘤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针对肿瘤患者治疗后复发率高,抗肿瘤治疗后身体机能损伤,通过中医经方维持治疗,调整阴阳及机体免疫平衡,改善体质,阻断肿瘤转移途径,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很多患者达到长期带瘤生存,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发明专利及院内制剂:

益肾骨康方或益肾祛痛颗粒: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口服中药,北京市药监局院内制剂批号:京药制备字Z20200072000。专利号:ZL201310582907.9。已完成成果转化。发明人:冯利

骨痛贴:一种治疗癌性躯体痛的外敷中药,专利号:ZL201410415620.1。发明人:冯利

柴桂解郁祛乏方:预防及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ZL202111462261.1

科室发展历程: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是建国以来最早开展恶性肿瘤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病研究与临床的中医科室,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声誉,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关心关爱患者,与患者携手共同战胜癌症。肿瘤患者在这里能够得到最前沿并专业的中西结合治疗和最优并暖心的医疗服务。

借助国家癌症中心高水平的国际化合作平台,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我院孙燕院士领导的中西医结合团队,从50年代就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果,并研发了贞芪扶正制剂等多项专利上市中成药,牵头研发的全球第一个中药单体小分子免疫调节抗肿瘤(肝癌)药阿可拉定(淫羊藿素)软胶囊,2022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在中药分子靶向抗肿瘤方面产生突破性成果。科室历代成员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始终奋战在防治恶性肿瘤的一线,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医力量。

科室发展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尤其是2016年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人才引进冯利主任担任中医科主任以来,在冯利主任的带领下,科室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和发展,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招生和培养资格,形成了结构稳定、组成合理、团结向上且富有朝气的人才队伍。中医团队包括总院及五个分中心、两个紧密型医联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山西医院、河南医院、辽宁医院、深圳医院,北京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北京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总院目前有主任医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其中硕导1名,副主任医师资格1名,主治医师2名,在读博士后2名,博士5名,硕士7名,进修医生多名。总院、分中心及紧密型医联体,中医病床合计400余张,诊疗特色鲜明,临床疗效突出,病床使用率90-100%。外地及海外患者占比80%。

获得成绩及科技成果奖励:

党建及抗疫成绩:冯利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中医内镜ICU党支部获得:国家卫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7),2021年度中心/医院党建考核优秀奖,冯利主任支部书记讲党课“书记讲党史”精品党课:《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党史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优秀奖。中医内镜ICU党支部获得2021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2020年2月9日至3月25日,中医科党员安宇医师等我院4名医务工作者,赴武汉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援鄂抗疫医疗检测队,执行东西湖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工作,圆满完成了抗疫医疗工作。安宇医师所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援鄂抗疫检测团队获得国家卫健委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称号。安宇医师本人获得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2020年“读讲一本书”优秀个人表彰。

科室专家:

临床擅长: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治疗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及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中医药对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减毒增效,治疗癌性疼痛、骨转移、疲乏、消化不良、手足麻木、胸腹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预防复发转移。中医药治疗肺结节、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

叶霈智,男,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好大夫在线”/中国好大夫峰会:2020年度“中国好大夫”称号。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联合公关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的等多项科研项目,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前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分会常务理事;北京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中国医药导报》审稿专家等多项社会兼职。

田爱平,女,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毕业,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北医院中医科副主任,2021年获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发的“首都中医榜样人物-学术创新榜样”称号,2019年在深圳分院轮岗时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2018年度获国家癌症中心青年骨干人才称号及国际交流先进个人奖。曾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十病十药研发、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专项等十余项课题,科研经费三千余万元,参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多项科技进步奖,获批专利1项并已完成成果转化。

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北京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理事、国际华夏医药学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预防与保健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医院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任职。

殷玉琨,女,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师从冯利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

擅长中医治疗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等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减轻放化疗、手术副作用,提高疗效,中医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术后体虚、感染,放化疗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损伤,免疫、靶向治疗副作用,癌因性疲乏,癌性疼痛,情志疾病等,同时对癌前病变等良性疾病的中医治疗预防有丰富经验并进行专题研究。

从事乳腺癌骨转移、癌性疼痛、肿瘤治疗并发症等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世界中联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理事、女医师协会委员、肿瘤中西医结合学会生命关怀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医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发表SCI期刊论文多篇,参编专著及指南多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杨宏丽,女,副主任医师资格,博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2011年获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主要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致力于中药防止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研究。

江正龙,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师承老师:冯利教授。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学习期间及工作后有幸跟随多位国家知名专家学习,吸收众名家之经验,擅长中医经方灵活用于肿瘤治疗的各个阶段—手术前后,放化疗前后,肿瘤治疗后恢复期及纯中医药控制肿瘤预防复发治疗等。此外,对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消化道息肉等也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

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第四届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历任科室主任

1、20世纪80年代以前

吴爱茹,女,教授,妇科主任兼中医科主任。

2、20世纪80年代以后

马育红,女,教授,中医科为综合科下属三级学科。

3、2016年1月至今

冯利,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医科成为独立二级学科后首任科室主任。

THE END
1.中医膏方调治恶性肿瘤组方原则与组方思路探析*摘要(Abstract):挖掘历代中医膏方特点,以中医膏方组方特点、优势与中医膏方治疗恶性肿瘤理论基础为出发点,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借鉴近现代名老中医膏方经验及龙砂医学流派膏方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中医膏方调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组方原则、组方思路、经验用药、注意事项。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02049783.html
2.中医肿瘤学杂志“不断扶正”指扶助正气要贯穿在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强调首先要恢复脾胃的纳化功能;“适时祛邪”指在患者正气恢复后,可以配合应用具有祛邪(抗癌)作用的中药,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助祛邪”;“随证治之”意在随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的变化,灵活应用相应的药物来处理出现的证候。临床实践表明,运用该法则治疗肿瘤,可增强抗癌http://zyzl.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3
3.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癌症6种:《高手过招·中医临床实战录》《起死回生·治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癌症6种:《高手过招·中医临床实战录》《起死回生·治疗癌症的108个方法》《陈宝树中医防治恶性肿瘤临证经验举隅》《我治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临证实录》《中医肿瘤食疗学》《杜建治疗肿瘤经验集萃》 作者:余浩 等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http://shop.kongfz.com/148599/1933698063/
4.孙桂芝实用中医肿瘤学名家经典PDF电子书下载致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首先感谢有些朋友的慷慨相助让此小站得以坚持至今,其次本站电子书籍以中医类书籍为主,且以“古书”为主,中医理论亘古至今没有太多的变化,而很多早年出版的中医书籍依然有其价值,这类书籍往往目前都没能继续再版,专业书籍又是中医类目确实无利可图,我们的初衷也是整理这部分内容供中医爱好者学习传https://www.med2.cn/view/22577.html
5.王三虎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海白冬合汤泽泻汤),中医实战医案王教授虽是中医名家,但对中药治疗肿瘤存在着弊端,毫不遮掩和袒护,而是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撰写出“抗癌中药毒副作用论”给予揭示和匡正。在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病例中,他始终以人为本,衷中参西,绝不排斥手术、放疗和化疗,着眼肺癌脑转移的潜在病理基础,从中医上找出治疗思路,稳扎稳打,以辨病辨证论治为主,“谨守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35962.html
6.让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绽放异彩记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解英走近她丰富的内心,历数30余年的从医之路,让人惊叹于那步伐之坚实,成绩之斐然,原来女性的职业生涯可以如此瑰丽而丰盈;她云淡风轻而沉敛蕴籍,她成果丰硕却谦逊朴实;她以中医之精深丰富着肿瘤医学的内涵,她以责任之勇毅带领一个团队顽强成长,在肿瘤治疗领域纵横捭阖,开疆拓土,为中医在肿瘤治疗中赢得一片天地。她,就https://www.sxzlyy.com/Html/News/Articles/1720.html
7.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的经验总结,赶紧收藏吧~~我们都听说过很多关于该吃什么和该做什么来预防癌症的事情。所以,现在让我们听听肿瘤中医名家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如何说的: 中医名家治疗肿瘤的经验总结 一、病因 痰、瘀、毒、虚。 二、禁忌 1.禁排斥现代医学的手术、放、化疗。 2.禁单纯补益,以免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27/16/1094083413_1094083413.shtml
8.中医大咖实至名归省中医“最美名家名医”出炉今年72岁的李家康,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我国知名中医伤寒病泰斗李培生,从小受家学影响及中医理论熏陶;他精读中医书籍,研读本草,精专针灸。从事针灸临床40余年,针药并用、内外夹攻、标本兼治是李家康的绝活,对各种中老年疾病治疗提出“补肾祛瘀”大法,开发补肾舒筋膏、补肾壮腰膏等多种院内制剂。 https://www.hbhtcm.com/view/5489.html
9.广东俊耀中医药研究院创始人杨俊耀医生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尤其擅长诊治内、妇、皮肤科疑难怪病重症,虽常临繁证而心中自有平仄,屡起沉疴。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杨俊耀将中医整体辨证观念细化到证的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五性。杨俊耀成为当今在全国中医出诊第一人,打破了中医不出诊http://zjbktv.com/newsdetail_3198413.html
10.中医名家中国中医名家网中医名家-白福云 详情介绍: ★写给癌症患者的肺腑之言一一癌肿瘤不是绝症!中医有奇方妙法,堪称癌症克星;专治中.晚期癌症★治疗方法独特,治愈实有可能。★ 老中医白大夫临床治病三十多年,用中医中药内服并结合病根穴位挑治或埋线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疼,银屑病白癜风等疑难杂症多有心得体验,治疗效果殊佳。http://www.zgzymj.com/?list_41/9909.html
11.中医药治疗“肺癌”名家经验荟萃处方中医药治疗“肺癌”名家经验荟萃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都非常快,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今天我们跟随名老中医的经验,共同学习一下“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郁仁存先生治疗肺癌的经验 郁老以中医理论作指导,根据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扶正与抗癌相结合的http://www.zgmjyxw.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8518
12.孙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亦早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历代医家也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李东垣的《脾胃论》则对脾胃学说作了更进一步和系统的论述,从而形成了“脾胃学说”这一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脾胃学说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https://www.ytzyy.cn/news/800.html
13.扒扒中医那些事儿之所以导致古代人均寿命如此低下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医学对各类疾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基本上一无所知,而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等进行猜测和想象。而“取象比类法”则更带领我们领略中医的“神奇”:乌龟头像阴茎,且善于伸缩收敛,所以乌龟能壮阳;穿山甲善打洞,破https://www.pd1.cn/kangaizhishi/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