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岱翰:倡投清解,常配化痰,消淋巴瘤
周岱翰(1941-),广东汕头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工程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于1998年即著编《肿瘤治验集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国内第一个中医肿瘤专业,自己亲自撰写并组织人员编写全套教材,乃我国最早的中医肿瘤教育家,并以门诊收入设立肿瘤教育将学金,为国内外培育了大量中医治肿瘤的高级人才。周老认为肿瘤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即全身为“虚”,局部属“实”,而热毒内蕴为“实”是最主要病机,因血遇热则凝为瘀,津遇火则炼成痰,痰浊、瘀血与热相结形成热毒,壅塞脏腑经络结聚成瘤,故其强调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除痰散结、活血化瘀等法,结合不同癌瘤的病理特点和脏腑辩证,拟定出抗癌解毒十法。
1.通窍解毒法用治鼻咽炎、头颈部癌或颈部肿块的疼痛者。先用穿山甲、守宫、蜂房、石上柏、天葵子、苍耳子、夏枯草、鱼腥草、山慈菇、海藻、昆布等。
2.启膈解毒法适于食管癌、纵隔肿瘤者。常用守宫、蟑螂、浙贝母、法半夏、南星、急性子、七叶一枝花、威灵仙、乌梅、旋覆花、赭石等。
3.清肺解毒法用治运气管肺癌、胸部肿瘤的气促胸痛者。选用鱼腥草、沙参、天冬、葶苈子、石上柏、浙贝母、守宫、地龙、泻白散、苇茎汤等。
4.和胃解毒法适用于胃癌、贲门癌脘痛食不下者,多用半夏、郁金、莪术、田七、水蛭、鸡内金、生蒲黄、五灵脂、积实、金刚藤、藤梨根、肿节风等。
5.泻肝解毒法适用于肝、胆、胰腺癌见肝热血瘀者。多选茵陈蒿汤、龙胆、半枝莲、柴胡、抓获、田七、川楝子、溪黄草、土鳖虫等。
6.理肠解毒法用于肠癌、腹膜播散癌的腹痛、下痢赤白者,先用苦参、槐花、金银花、地榆、败酱草、大黄炭、抓获、黄芩、五倍子、罂粟壳、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等。
7.固肾解毒法适用于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炎、睾丸炎的小便淅沥、尿血鲜红、下腹痛者。选用猪苓、小蓟、龙葵、马鞭草、车前草、仙鹤草、益母草、半枝莲、水蛭、杜仲、山茱萸、桑寄生。
8.消癥解毒法适用于乳腺癌肿块硬实、子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带下赤白、臭秽、下腹癥瘕者,可选山慈菇、穿山甲、猫爪草、蜂房、当归、柴胡、七叶一枝花、莪术、苦参、蛇莓、血竭、地榆炭等。
9.除痰解毒法适合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的消瘦、发热、肝脾肿大者,多用土鳖虫、鳖甲、僵蚕、蜈蚣、半夏、南星、莪术、海藻、昆布、连翘、夏枯草、猫爪草、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蒲公英等。
10.凉血解毒法用于各类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急性发作者,选用青黛(研冲)、生地黄、牡丹皮、茜草、仙鹤草、墨旱莲、白花蛇舌草、天花粉、麦冬、西洋参、六神丸等。所拟治癌十法,挽救了不少患者生命。
【医案1】何男,49岁。1986年2月初因右胁疼痛,食少腹胀、消瘦,在香港公立医院经CT、术前超声检查(BUS)等,发现肝右后叶及肝左叶多处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AFP)>3900μg/L,诊为原发性肝癌,Ⅱ期。2月底来门诊治疗,自觉潮热胁痛,纳少眠差,口干溲黄,体检见消瘦,面如蒙尘,有肝掌与蝴蝶痣,肝大于右锁骨中线胁下3cm,剑突下4cm,舌绛紫,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热血瘀。治以清热解毒,疏肝祛瘀。徐长卿、仙鹤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生大黄、丹参、山楂、抓获、土鳖虫、栀子,三七,蜈蚣4条,人工牛黄,另选用莲花片,每次5片,每日3次。配合西洋参,早上煎服;冬虫夏草和鸭适量,每周炖服3~4次。
患者每月来广州治疗并带回港,治半年觉明显好转,同年9月在香港原就诊医院复查,肝右叶病灶缩小,肝左叶病灶液化坏死,AFP下降到1300μg/L,体重增加6kg。以上方辩证配四君子汤、二至丸、生脉散等加减;辨病配用莲花片合西药。同年12月再次复查CT及BUS等,未发现占位性病灶,AFP转阴性。
【医案2】催男,62岁。缘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1年余,在外院诊为霍奇金病,因不愿化疗,于1977年4月来院就诊。诉颈项强,转动牵掣感,偶胀痛,自觉痰多,疲乏短气,纳呆,时感寒热,苔白腻,脉濡滑。查体:颈部肿块左侧7cm×10cm,右侧5cm×9cm质硬实,凹凸不平,皮色如常,左腋下肿块2cm×3cm,有轻压痛,肝脏于右肋下锁骨中线2cm处触及,质中。诊为石疽恶核,属脾湿痰凝型,药用薏苡仁、夏枯草、党参、白术、茯苓、川贝母、僵蚕、露蜂房、土鳖虫、守宫合犀黄丸加减,连续服药逾800剂,每天或隔天1剂,犀黄丸每周服药5天,未用过任何化学药物,自觉病情逐渐好转。
1980年11月10复查,左腋下肿核消失,颈部肿块左侧3cm×4cm,右侧4cm×7cm,肝脏右胁下锁骨中线下1cm,遂改为每周服药2~3剂不等。至1984年5月发现颈部肿块增大,腋下、腹肌沟淋巴结及肝脾亦渐肿大,体质日衰,同年11月因全身衰竭并肺部感染而死。本例服中药后肿瘤明显缩小,治治生存7年半。
通过长期临床,将病因、病机及分型均纷繁复杂的运气管肺癌,不仅删繁就简的分成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及气阴两虚四型,且更一矢中的地指出:“肺癌的治疗离不开治痰。”同时还强调,随着病情的发展或好转,四型之间常可转变。其中肺郁痰瘀型少数偏于早期,脾虚痰湿与阴虚痰热型每见于中、晚期,且详述了具体证治:①肺郁痰瘀型,主证为咳痰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急,口干便结,唇舌黯红有瘀斑,苔白黄,脉弦滑。宜宜肺理气,除痰化瘀。②脾虚痰湿型,主证为咳嗽痰多,胸闷气急,神疲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胖印多,苔白腻,脉濡、弦、滑。应被中健脾,除痰宜肺。③阴虚痰热型,主证为咳痰少或带血,胸闷气急,盗汗潮热,便秘尿赤,舌红绛,苔花剥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予清肺滋肾,化痰散结。④气阴两虚型,主证为干咳痰少,音嘶夹血,面色晦暗,疲乏气短,纳呆肉削。舌嫩红或胖,苔白或无苔,脉细如丝。重在益气养阴,略参化痰。
在长期临床中,他发现放射线是外表的扫毒之邪,常损阴灼津,可用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胃;而化学药物多为峻猛霸道毒药,使患者多现脾虚蕴湿之证,当用香砂六君子健脾祛湿。在多次或大面积放疗后或晚期患者在全身化疗中,每可见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者,则选人参、党参、当归、阿胶、大枣、枸杞子、龙眼肉;而血小板久降难长虹者,当投龟甲、海马、紫河车、冬虫夏草等价昂、难购且疗效不确,甚至产生新不良反应的中药。其大医良心,由此可鉴!
南京市中华门中医专家门诊位于南京市应天大街339号,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先后隶属于南京铁路医院、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门诊走自身发展的道路,发挥自身优势,彻底走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为主兼顾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病为辅的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坚持做自己特色,重点开展中医肿瘤科、中医内科。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