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的创新与实效
——在缩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应用研究
申报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案例内容:
一、实施方案
(一)临床资料
抽取医院2022年6月~2022年12月内接诊的65例AUGB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诊治模式),另选2023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接诊的55例AUGB患者作为观察组(“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对照组男:女=40:25例,年龄范围在30~75岁,平均(52.5±1.58)岁;疾病类型:消化性溃疡3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8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0例,恶性肿瘤6例。观察组男:女=31:24例,年龄范围在31~76岁,平均(53.5±1.61)岁;疾病类型:消化性溃疡2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5例,急性胃粘膜病变9例,恶性肿瘤4例。纳入指标:符合AUGB疾病诊断标准;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指标: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等疾病;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者;依从性差者。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P>0.05)。
(二)实施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诊治模式,包括以禁食、抑酸、止血等治疗,并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予以“互联网+智慧型医院背景下”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智慧医院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
布局整体规划“12461”
临床知识中心——--数据应用
“三共享”:医疗信息全院共享:(1)结果共享;(2)医疗过程共享;(3)工作进度共享;
“一体化”:医护工作一体化、门诊住院一体化、争取实现医嘱&病历工作界面一体化
医院逐步在转变
现代化医院数字化转型
2、优化整合医护模式,建立一体化管理小组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成立“互联网+”一体化管理小组,由以往各自分工,护士听从医生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新关系。医护双方根据患者个体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评估,共商治疗、护理、教育和康复等整体目标,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整合医学模式,启动多学科之间的互动配合
4、应用循证医学护理,注重精细化管理
5、多种形式改革健康宣教方式
6、开展院外延续护理,不断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成效反馈
1、评估两组患者诊疗后的急救效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15%>80.00%),死亡率低于对照组(1.82%<12.31%),P<0.05,见表1。
2、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同对照组相比,结果均呈更低显示(P<0.05),见表2。
3、评估两组患者床位周转率、病床使用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比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测评,其床位周转率、病床使用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更高,P<0.05,见表3。
(四)经验总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作为临床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高等特点,随着病情持续发展,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或处理不当,可诱发大量出血、贫血甚至是失血性微循环衰竭、休克等病症,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项目基于“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优化整合医护资源,协同合作,在原有急诊科基础上成立急救中心,主要以“绿色通道”为基础,将“诊、治、疗”三位于一体,突破学科围墙,优化急救流程,严格依照急救步骤有序进行。
总之,在AUGB患者中开展基于“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死亡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病床使用率和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借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开展远程会诊与合作医、护联体会诊,不断扩大知识面,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专科业务水平及质量,形成一个实力过硬、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专家队伍,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另外,基于“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的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对于专业优势推动医院医疗护理服务专业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了医院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成果展示:
论文《“互联网+智慧医院背景下”医-护-患三维联动模式在缩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应用》,在中国医院物联网应用优秀论文推选活动中,荣获2024年度中国医院物联网应用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