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医生,成为你的网友....慢病慢性病家庭医生医疗服务医者仁心

密集加班的打工人,突感不适,一时慌张无措;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数日都消化不良,不知如何是好;年轻的多囊患者,备孕颇感压力,急需舒缓.......

除了去医院,还能找谁呢?

国内传统的就医环境里,由于家庭医生角色的缺位,患者们的大小问题都只能前往医院。于是,一边是医院“压力山大”,一边是患者愈发觉得看病难、看病贵。

因为就医麻烦,一项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医,近三成居民应住院而不住院,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去医院。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国外早已发展成熟的“家庭医生”。

医生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服务,熟悉用户身体健康状况的专业人士,患者能够与自己的家庭医生频繁交流健康情况,甚至是心理状态的变化。

家庭医生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减少疾病风险,同时也提高社会的医疗效率。

以德国为例,当地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在健康问题上最信任的是家庭医生,其次才是专科医生和综合医院的医生。

德国至少八成的就诊者,是在自己的家庭医生那里得到稳妥治疗。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慢性病患者增多、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等一系列难题凸显,“家庭医生”的理念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2024中国居民家庭医生需求调研及发展报告》显示,高达99.15%的调研对象均希望有固定的家庭医生为其和家人提供服务,充分彰显了当下社会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强烈渴望。

需求明确,但现实无奈。

中国的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1:950的医患比例,相当于全国平均1000人对应1个医生,又何谈家庭医生?

无法复刻海外的模式,那就走出中国的特色之路。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发展,线上问诊、购药等就医服务日渐成熟,国人对于家庭医生的需求也在提升,通过线上提供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正在成为中国式家庭医生的破解之道。

只是,线上的家庭医生看不到也摸不着,能随时找到吗?是专业的吗?会不会只是个摆设?如果在互联网上,真的有个最了解你健康状况的医生“网友”,生活会是怎样的?

“关键时刻,我能找到专业医生吗?”

所有人面对就医问题,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随时随地找到专业医生,线下就诊难,那线上就能解决吗?

位于郴州的李伟(化名)今年35岁,曾因肺部感染住院,康复出院后因头晕乏力求助于线上的家庭医生“平安家医”。

呼吸内科的顾小燕医生通过细致的问诊及检查报告分析,发现肺部的感染外,其心脏也存在隐性的问题,立即指导患者紧急就医。

线上家庭医生的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患者随时随地可以就医,患者只需在家中打开电脑或手机,即可与医生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提高了就医效率。

速度要快,线上的医生足够专业吗?

以平安家医团队为例,医生均为原三甲医院的副高及以上专家,人均拥有平均20年的从业经历,拥有北大医疗国际医院认证、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培训认证。

目前,平安健康拥有覆盖29个科室的5万多名内外部医生团队,围绕八大专科成立了23个专病中心,并涵盖海外医疗资源;

同时,其和超过4000家医院进行实时合作,体检供应商超过2000家,合作药店达到23万家。

专业医生之外,平安家医有一个庞大的AI“智脑”,基于五大数据库(疾病库、处方治疗库、医疗产品库、医疗资源库及个人健康库),构筑全球领先的医疗领域知识图谱,训练出“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可实现更个性化、更精准的健康管理与诊疗服务。

久病无需成医

“家庭医生真的这么了解我吗?”

很多人对家庭医生的了解,来自西方国家,因为是对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综合医疗服务的主治医生,家庭医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

线上的家庭医生,做得到吗?

以慢病患者为例,我国有高达4亿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对症用药,每年有至少20万人因不合理用药而死亡。

一天晚上深夜10点,家属紧急与平安家医的慢性病专家桂红珍联系。

桂医生在详细询问过往病史和用药情况后,立马嘱咐家属将阿司匹林换成对胃肠黏膜损伤小的药物,并对王先生的慢性肝炎给出了专业诊断和治疗建议,避免了病人病情的恶化,既缓解了患者的不适,也减少了因疾病加重可能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

在西方国家,之所以重视家庭医生制度,就是认为其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就医次数,降低医疗费用,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50%的医疗成本去向5%的重症,在国内有近三分之二的医疗费用花在人生的最后一个月,疾病的过程管理往往得不到重视。

在中国,大量的亚健康人群,还存在慢性病多发、重疾年轻化、专业管理少、费用负担大、治疗等待久等难题,由于健康意识薄弱、缺乏专业指导、看病求医麻烦等原因,广大群众的健康迫切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为了更精准匹配不同患者需求,平安家医在服务设计上,通过人群精细划分,打造了“主动健康管理、数字慢病管理、疾病全程管理”三位一体的医健服务体系,并建立了一个O2O到线、到店、到家的三到网络。

譬如,针对亚健康人群,主要围绕疾病筛查,开展更细致的管理;

针对慢病人群,主要致力于规范管理,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工具和物联网,提供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及精准指导,改善指标;

针对疾病人群,开展覆盖诊前完善健康档案、诊中陪诊、诊后上传病历和提供康复指南等服务的全病程管理;

针对轻症人群,提供7x24小时秒级响应问诊咨询服务以及300+常用药买贵就赔服务。

“健康主动管、慢病能管好、疾病管全程”,当线上家庭医生更专业、更了解自己病情时,有人管、有人问,患者就会发现,原来久病,不需要自己成医。

陪伴,不做摆设

“除了求医问药,其他时候是摆设吗?”

由于基层医疗资源的瓶颈,加上医疗的低频属性,很多人对家庭医生的感知并不强烈,换到了互联网上,会不会更是个摆设?

夏夏的亲身经历,打消了这种顾虑。

今年28岁的夏夏,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因为体重不足备孕困难,她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都处在低谷。

为了帮助夏夏度过难关,程佳时常与她通话,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随时监测夏夏的状态变化。最终,夏夏备孕成功。

一个真正的家庭医生,不只是在“诊”的环节,更应以暖心的疏导与关怀,为患者重拾信心,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康复。

正如澳大利亚最大全科医生协会的阐释,家庭医生的服务,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医院为中心;是对病人持久的健康照护,而不是一次性的医患关系;

是对病人身体全面状况的了解,而不是哪不舒服检查哪;是对病人从生理、心理到社会生活所受影响的综合考察,而不是只了解和处理身体的不适。

透过平安家医服务的患者,不难看出对每一个个体而言,线上的家庭医生,打破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时空桎梏,医生从患者角度出发,也能设计出更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高效治疗方案。

家庭医生成了日常健康真正的监护者。

纵观行业,线上“家庭医生”也已具备了发展壮大的条件。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拥有十分庞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市场规模接近9万亿元,且保持着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

实际上,医疗健康支出是继食品、教育之后的中国家庭第三大消费支出,市场规模庞大。此外,随着老龄化加深,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补位需求同样将促进家庭医生的发展。

从供给端来看,以平安家医为代表的家医服务提供方已进入成熟阶段,服务质效已经得到市场检验。

截至2024年中,平安家医会员已覆盖近1400万人,家医服务人均使用频次4次,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用户问诊五星好评率超98%。

2023年,使用平安健康医疗服务的客户数突破2000万人,平安客户累计使用医疗健康服务超过8千万次,使用健康服务客户的加保率比不使用服务的客户提升了3.9倍。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端同样对家庭医生模式持鼓励态度。

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到203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75%以上。

卫健委也发文指出,要将互联网诊疗纳入整体医疗服务及监管体系,引领互联网医疗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供给与需求不断匹配、优化,家医服务能力的持续进化,中国特色家庭医生的故事,正待蝶变。

THE END
1.心理医生常说的自我接纳,和现在的网络热词“躺平”是一个意思吗?前段时间春雨君身边的一个朋友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过一番疏导心理医生告诉他要学会自我接纳,后来这位朋友在跟春雨君聊天的时候提到了这些问题:什么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要原地躺平吗? 自我接纳&原地躺平 这两个词肯定是不能画等号的,先来展开说说他们的定义吧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96931/
2.现在网络上是不是有各种病毒流行的消息,一来自小儿外科裴医生小儿外科裴医生 24-11-13 21:25 发布于 广东 现在网络上是不是有各种病毒流行的消息,一会腺病毒、一会鼻病毒,一会支原体等等,是不是真的代表这些病毒感染很活跃呢?其实未必。以前咳嗽、发烧、喉咙痛什么的,到医院基本是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感冒,现在因为这些问题到医院,一上来就给查个几十种病原体,而感冒本来https://weibo.com/1829870212/P09ov1yhZ
3.说唱神曲《我是医生不是神》刷爆网络!全程高能,让你舍不得眨眼!陈小敏:医生不是神,希望这种轻松的表达形式与社会进行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医疗环境。 ? 记者:现在视频火了,有什么想说的话想借此给同行说? 陈小敏:就是在看视频的轻松之余提醒医务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辛苦也要守住医者灵魂,在现有医疗资源下,提醒群众理性就医吧。 https://sctcm.sc.gov.cn/sctcm/zyywh/2019/12/2/c718747d78824736a038b68e15df7f4d.shtml
4.医生明明那么忙,为什么还要做科普?李侗曾医生正在接受采访,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传染病更是如此。因为如果能够让大家知道不同的传染病有哪些特点,病人自己就能够及时发现,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不仅对传染病的防控非常有意义,还能帮助更多的患者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3160655.html
5.徐州中医院网络医院:降,中医的追求!网络在线咨询,让群众的检验、影像、病理检查结果和中草药咨询实现了与专家零距离交流;医生个人网站,让群众得到了专业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打开电脑就能咨询医生,很方便,”市民赵先生说,“工作总是很忙,网上查的资料跟自己的症状又总是不那么完全相符,时间一长身体总是拖了一堆毛病,现在工作空隙都可以直接打开电脑咨询https://www.qcdy.com/m/view.php?aid=26699
6.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3.0前往医院前,尽可能事先网络或电话了解拟就诊医疗机构情况,做好预约和准 路上,有症状的旅行者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路上打开车窗 就诊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是否接触过动物以及发病后接触过的人,配合开展相关调查。 https://www.caztc.edu.cn/yqzt/info/1007/1216.htm
7.2017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谈2017第3期文章汇总记者采访发现,像孟芸这样“有病问百度”只不过是网络问诊的“初级阶段”,更多人则在网上咨询“网络医生”诊断看病,甚至开药方。 记者实际体验发现,只要在网络上输入一些常见病名称,立刻就会弹出大量医疗机构链接,其中很多是医疗问诊网站。一些挂着“专家”头像的窗口不停抖动,众多诊疗广告扑面而来。 网上问诊比较流行的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708/80_37924.html
8.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许丽绵医生预约挂号许丽绵医生怎么样扫码进入医生网络诊室 医生排班 执业点 12/10 周二 12/11 周三 12/12 周四 12/13 周五 12/14 周六 12/15 周日 12/16 周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申请加号 上 午 下 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名医门诊 申请加号 上 午 下 https://www.91160.com/doctors/index/docid-200873513.html
9.手术不是上次手术的失败的理念5、 接受医疗模式转变的理念 当然也看见了个别多次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病人,这里面除了医疗费用不需要个人出的原因外,还有医生和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出了问题。过去我们奉行的是“生物医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人的疾病一定能够从人的身体上找见毛病。现在应该奉行的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通俗讲就是,除了人的躯体http://www.8888120.cn/editor/display.php?id=405d4c5b413k3g3g
10.好大夫在线10年: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医生品牌?除了在线上建立起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流程、帮助医生们形成团队协作外,这次我们还提出了中国品牌医生学院,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把品牌医生的成长过程和经验,快速复制给更多的医生和基层医生、县级医生、地市级医生。 现在,我们已经联合县域卫生杂志、心脏联盟、沃医医生集团、疼痛在线,建立起在心内科、妇产科、疼痛科三个方向https://36kr.com/p/1721077678081
11.改革2018也就是这个6月,江西省上高中医院影像科发起了一次远程会诊,网络这边是上高中医院的医生,另一端是北京医院的专家。 北京医院放射科行政副主任 陈涓:我们在外侧看到了一根非常粗大的一个畸形的血管,那这个血管正常来讲应该是不存在的。 远程会诊的同时,患者黎骁勋正焦急地等待着诊断结果。 https://www.shobserver.com/zaker/html/125334.html
12.女医生高烧不吃药发微博网络爆红不以美图取胜 靠文字风格蹿红网络 谁也没有想到,从上个周五到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她的风湿增长了11万!而记者从她微博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超人女医生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于莺,从1993年由上海来到北京上大学,至今已经有18年。 很少微博配图,常常百字以内见波澜,但总能一会功夫赢得500次以上的转发,令人觉得https://m.iiyi.com/bdxz/ks-20197.html
13.平安好医生青岛互联网医院“线上白衣天使们”的故事这只是刘清君成为“线上白衣天使”三年来服务的众多用户中的一个小案例,也是平安好医生医学团队众多案例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键盘敲下的字符,为平安好医生3亿多用户提供专业的就诊服务,值得钦佩。 网络那头的“白衣天团” 平安好医生中另外一位“线上白衣天使”的故事也让我们动容。2020年8月,青岛互联网医院中医科https://www.yilongnews.com/cms/show-2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