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深圳医疗水平不如三线城市三甲医院数量少

日前,记者在深圳新闻网“我说深圳事”的论坛上看到这样一条帖子,标题为《深圳的医疗水平甚至不如一个三线城市》。网友“讲究真实”说,从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名单,可以看出深圳医疗水平不高,不用说跟广州比,跟内地很多省会比,都差距很大。

他以河南省会郑州市、江西省会南昌市、湖北省会武汉市、湖南省会长沙市为例,这些均有10家以上的三甲医院。帖子的发表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有的说“医生缺乏经验”,有的表示“缺少名医和名科室”,还有的认为与“深圳非省会城市”有关。

深圳的医疗服务水平是否如网友所说的“不如三线城市”,记者连日来进行调查,从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不足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来了解深圳的医疗水平。

据行业人士分析,医疗水平,尤其是优质医疗水平的高低,主要与这个城市解决大病、重症的水平有关。2010年,全市公立医院收治CD型病例(危重病例)的比重从2005年的32.8%提高到42.4%。同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比例为1.16%。,比2005年下降64%。

市卫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病不出深圳”基本实现。“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一大一小”卫生发展战略,深圳已确立了能够满足千万以上人口医疗服务需求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达到了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由于大型医疗机构建设周期较长,预计5年后,我市优质医疗资源将会大幅增加。

调查1:三甲医院数量为何较少

我市医疗资源总量明显不足

记者从市卫人委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全市共有医院114家,含妇幼保健院和专科防治院,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1.58张(全国2.75张),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资源总量明显不足;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59名(全国为1.55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19名(全国为1.22名),刚达全国平均水平。从医疗服务效率来看,全市医生人均担负诊疗人次为13.39(全国同比为5.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区、街道医院病床使用率分别为114.8%、94.4%和85.0%。这证明医疗机构和医院人员工作强度和负荷较大。

达不到平均水平原因有二

深圳目前只有6家三级甲等医院,其中南山区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均是近两年才通过省卫生厅的评审,加上原有的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这个数字显然无法与北京的53家三甲医院,上海的38家三甲医院,广州的35家三甲医院相比较,也比不上很多省会城市。

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为什么达不到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记者调查发现原因有二。首先,1998年根据卫生部要求,广东省暂停了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时隔12年后才在今年启动,而深圳的大多数医疗机构为近10年内新建。

市、区级医院均要达“三甲”

与社康中心相比,医院的建设周期要长得多。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开始,我市开始谋划以城市功能组团为单元配置区域医疗中心,市政府以原特区外的资源薄弱地区为重点,立项新建、迁建9家三级医院,对所有的公立医院实施改扩建。

市卫人委医政处处长廖庆伟表示,深圳要利用医院等级评审重启的机遇,实现现有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2015年,使所有市、区级医院都达到“三甲”水平。我市与香港大学合作开办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即市滨海医院)将复制香港大学的专科强项,引进先进管理制度和人才梯队,力争在10年内将这家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医院。“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扶持民营医院达标上等,以等级评审的标准规范促进医院内涵提升,着力建设几家国内一流的民营医院。

届时,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至少在20家,将实现每个城市功能组团都有一家三级医院,新增床位1.5万张,千人医生数达到2.6人,千人病床数达到3.4张,基本解决优质卫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调查2:深圳医院为何无缘“全国十佳”

对照网络上热传的“全国10大最佳医院排名”,在综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口腔科、儿科等15个方面,深圳没有一所医院和一个科室上榜。反观与深圳紧邻的广州,就有18家次医院荣登排行榜,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在综合类排名中分列第2、第9位,广州南方医院的消化内科在同科系中全国排名第一。

我市目前有53个市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在帖子里,网友“fuyongzhen”说,看病原则应当是看医生(至少是科室)的口碑,而不是看医院牌子大小。除了医院数量外,医疗服务水平还与专科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前,我市有53个市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目前省市级重点学科正重新审批中),其中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别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市二医院骨科、市中医院中医肝病科、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科和深圳华侨医院手外科。以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科为例,目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1.0%,窒息死亡率降至1.6%。,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今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选中,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新生儿专业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我市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

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就医体系

市卫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我市重点学科和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实施了规范化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到今年年底,累计招录将达到1200名。实施了高级专科医师、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每年选拔年轻骨干到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进修。此外,各医院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资助学科骨干带徒、带教,改善了学科团队结构。我市继续加快了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

同时,启动了优势重点学科群建设规划,集中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优势资源,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重点学科群,医院必须按国家、省、市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完成重点学科(群)建设,在一个评审周期内,重点学科建设达标率100%。全面实施“提质增效”战略,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合理就医体系,逐步推进普通门诊与专科门诊分离,到2015年,大医院专科门诊总量占门诊总量的70%以上。

调查3:深圳护理水平到底如何

优质护理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把护士还给病人”,最大限度地让护士回到病床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市护理学会会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马晓华告诉记者,目前,深圳的三级医院已有80%的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已达到50%,一级医院也有40%。“而国家与省卫生部门的要求是仅在三级医院开展,在优质护理服务上,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医护比例2015年提高到1∶1.5

马晓华说,过去护士是配合医生工作,打针、发药都是“工匠活”;现在护士也需要“管床”,让护理工作变成了一项“技术活”。“现在护士每天都得了解自己管床的患者病情,制定护理方案,包括如何减少并发症,如何让患者尽早康复,这些都需要护士‘一对一’的护理。”

记者从市卫人委获悉,为了让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工作,该委从制度、人力、财力、流程上制定了配套方案,大幅度充实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队伍,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与实际床位比为2.5~3∶1,普通病房的护士与实际床位比应当≥0.4∶1,一级护理患者比例为60%以上的病房要增加护士数量。调整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队伍的比例,到2015年,将医护比例提高到1∶1.5。

调查4:医患纠纷信访量有无下降

成立仲裁院开全国先河

很多网友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也是影响医疗水平的因素。据悉,从2006年起,我市医患纠纷信访案件每年都超过1000宗。2009年和2010年,我市法院系统每年受理的医患纠纷案件都将近2000宗。

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客观公正、快速高效的解决医疗纠纷。近年来,我市开始闯出一条调解、仲裁、诉讼等多渠道解决医患纠纷的新路。据了解,目前我市12家公立医院(包括4家市属公立医院和8家区属公立医院)成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试点单位。

截至今年上半年,这12个试点单位的医患纠纷调解室、28名医患纠纷调解员共受理医患纠纷191宗,已调解成功137宗;受理群众咨询483件。自人民调解工作启动以来,把好了解决医患纠纷的第一道关,试点医院的“医闹”事件和医患纠纷信访量持续下降。

“专家断案”增强信任感

前不久,南山区发生一起妇科医疗纠纷,李女士在医院进行宫颈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找医院维权,院方一直推脱责任。张女士在仲裁立案过程中,选择了市人民医院原妇科主任作为仲裁员,仲裁员当即指出院方存在着手术方案不足的现象,判断出医患纠纷的责任方。

仲裁的“专家断案”令患者增强了信任感。郝忠贵表示,仲裁院聘任的24名仲裁员,都是医学专家和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律师,这为仲裁结果的客观、公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医学专家凭着专业知识提出关键问题,对整个事故的治疗环节就会非常清楚,能够快速判定事故责任,避免了过去医院用“专业”混淆事实,而执法人员无法判断的尴尬。

2023-11-30浏览(2801)

孕期由于孕激素水平的升高以及孕晚期子宫的增大,会导致女性出现便秘。

2023-11-03浏览(8681)

有一部分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发现自己的白细胞水平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比较担心。

2023-09-28浏览(4695)

肺结节的症状与结节的大小、数量以及部位等因素有关,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2023-08-06浏览(7670)

语音时长01:12

郭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

语音时长01:08

语音时长01:14

语音时长01:07

李立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

A:对于化疗方案的选取,还需具体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和疾病进展的阶段进行综合评定。建议患者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

宋丽丽主治医师佳木斯市肿瘤医院

A:平时多吃蔬菜水果,荤素搭配,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可以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增强免疫力。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A:可以改善视疲劳,但是对视力的影响不大。

任正新主治医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A:应该多饮水,多锻炼,不要吃刺激辛辣过于油腻的食物,戒除手瘾,并且应该注意配合滋补肾阴的药物对症治疗。

THE END
1.2023年中国三甲医院最多的十大城市哪个城市三级甲等医院最多一个城市的三甲医院数量通常代表着该城市的医疗资源总量、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地位等多个层面的意义。因为三甲医院往往比一般医院拥有更多的医疗设备、更多的床位数、更全的科室、更多的专家等。那你知道三甲医院最多的城市是哪里吗?本文盘点了中国三甲医院最多的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成都、武汉https://www.maigoo.com/top/440728.html
2.三甲医院数量最多的十大城市:1.?北京:有8来自股市婷婷三甲医院数量最多的十大城市: 1.?北京:有81家 2.?上海:有69家 3.?广州:有67家 4.?武汉:有62家 5.?成都:有61家 6.?天津:有52家 7.?西安:有46家 8. 沈阳:有43家 9.?哈尔滨:有40家 10. 郑州:有35家?北、https://weibo.com/7522637545/P1mxzAWJ1
3.全国三甲医院数量最多的20座城市一览表!武汉医疗深圳仅排第15:有30家三甲医院 可以发现,这些城市大多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反映出我国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广阔的县城和乡村,医疗资源还比较匮乏,老百姓看病就医还不是很方便,所以要不断进行医疗领域的改革,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时代发展的成果。https://dy.163.com/article/IKCHGKAO05562I83.html
4.36座重点城市医疗资源“摸底”:重庆医院最多,北京医生数第一从几项数据中能够看出,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各项医疗指标稳居前列。相比之下,深圳仅在执业(助理)医师数据上排进前十,而医院数量和卫生机构床位数深圳均处在36城中下游水平。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深圳在医疗资源上的底蕴尚不能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提并论,深圳卫健委也曾在公开场合坦言,深圳医https://city.sina.cn/finance/2024-01-04/detail-inaaimzf6337205.d.html
5.各个城市三甲医院的数量一、三甲医院分布不均匀,大家可以看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三甲医院的数量就越多,你看上海和北京还有广州,三甲医院的数量真的多,再看看东莞,只有五所。医疗服务体系分配不均衡,满足不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需求,不过这也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地方,人口更多,去医院看病的人多,所以上海和北京还有广州的三甲医院数量远远超过其他https://caijingku.net/hongguan/20220308245892.html
6.2020年北京市V.S.一线城市三甲医院数量2020年北京市V.S.一线城市三甲医院数量 此外,相比其它一线城市而言,北京市拥有的三甲医院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等,北京市三甲医院总量达到58家,是排名第二的广州市(36家)的1.5倍。https://x.qianzhan.com/xcharts/detail/0444a9e0fd41b4b6.html
7.中国重点城市三甲医院数量排名TOP36中国重点城市三甲医院数量排名TOP36 献花(0)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 类似文章 更多 中国拥有重点大学最多的9个城市 中国拥有重点大学数量城市排行榜 重点城市公立三甲医院数量36强,深圳有30所,提升空间巨大 图解城市:中国重点城市哪家强? 中国各城市区块链创业活跃度排行榜TOP10:北京第一,公司数量为175家 美国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819/21/9795028_1093118776.shtml
8.成都三甲医院数量达61家成都市三甲医院数量增加的同时,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都三甲医疗机构从特色专科、线上诊疗、分级诊疗等多方面为市民带来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先是三甲医疗机构专科特色更为明显,市二医院的皮肤科,市三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市五医院肿瘤科均成功立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https://www.wenjiang.gov.cn/wjzzw/c152333/2023-07/13/content_ef996b0d64884d75904b662347480584.shtml
9.东北地区三甲医院数量10强城市排名:沈阳以41家位列榜首,黑龙江省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虽然经济上已经被长春和大连赶超,但是在医疗领域,沈阳的三甲医院数量已经达到41家,处于东北各大城市第一,哈尔滨和长春紧随其后。 大连作为东北四大城市之一,虽然是副省级,但是毕竟不是省会,其三甲医院数量仅有18,处于第四。 从省份分布来看,黑龙江省的医疗资源处于第一,在上榜的10座城市中https://data.gotohui.com/list/161987.html
10.全国各省份三甲医院数量哪些城市医疗实力最强?医院医生床位数全国各省份三甲医院数量 哪些城市医疗实力最强? 医院、医生、床位数的多少,折射的是医疗资源是否丰富。 而三甲医院、百强医院的多少,代表的是医疗实力是否强劲。 这是全国各省份三甲医院排行: 全国三甲医院超过100家的省份只有广东、山东、四川三省,而内蒙古、贵州、吉林、甘肃、海南、青海、西藏、宁夏等均低于40家。https://xueqiu.com/3831321341/216096781
11.金华再添三甲医院全市总数已达10家下月起施行 金华物业“两金”实施细则出台 金华25条古道获评省一级 数量全省第一 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潮新闻客户端 浙江发布 金彩云客户端 健康中国 金华气象 健康金华 金华日报等 原标题:《金华再添三甲医院 全市总数已达10家》 阅读原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09312
12.广东各城市医院数量分析广东各城市医院数量分析 广东各城市医院数量分析 各城市拥有三甲医院数量分析 广州40深圳13佛山10东莞7汕头7珠海5湛江5中山4惠州3江门3 韶关2茂名2揭阳2清远2潮州1阳江1梅州1汕尾1肇庆1总计110 各城市拥有三甲医院数量直方图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汇总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汕头珠海湛江中山惠州江门韶关茂名https://wenku.baidu.com/view/dbf96112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4a.html
13.全国医疗资源排名,各省差距有多大?新闻频道如果粗暴地以人均拥有三甲医院数量来评估当地的优秀医疗资源供给情况,那么天津和北京分别位列全国第1和第2,青海、辽宁、黑龙江、上海、吉林、湖北、广西和宁夏排在全国前10。 进一步从城市来看,名医院的分布则更为集中地分布在除深圳外的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据《2018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国排名前50的医院中https://news.hexun.com/2020-03-18/200677727.html
14.佛山+佛山市口腔医院晋升“三甲”,让百姓口腔降更有“医靠”三甲医院的数量和质量彰显一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实力和医学科研能力。目前,佛山共有36家三级医院,其中13家为三甲医院。市口腔医院这一新军,势必有力提升我市公共卫生水平,更好惠及佛山乃至珠江西岸市民群众。 35载稳扎稳打,成就全省首家地级市三甲口腔专科医院 https://www.fsskqyy.com/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