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新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战略布局,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勇于实践,开拓作为,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为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为社会承担责任,为大众呵护健康,让百姓享受红利”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医改持续向深水区挺进,如何“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市二医院迈出了坚定步伐:以“1+3”模式,即全面提升三甲综合医院——市二医院诊疗质量为基础,建立宜昌市肿瘤医院、宜昌市老年病医院、宜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个专科龙头,充分发挥补充、比较优势,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目前,在医共体发展中,医院立足西陵主城区,全力打造“西陵区老百姓家门口的三甲医院”、“老百姓满意的三甲综合医院”,扎实做好医疗服务;持续推动宜昌市老年病医院建设项目,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成立老年疾病及肿瘤急性期医疗诊疗中心,以此为中枢向外围辐射,全方位建设阳光园区、夕阳园区、肿瘤园区、康复园区这四大园区,四位一体扩大医疗型服务的供给协作,共建区域疾病及肿瘤防治服务网。
蓝图已绘就,逐梦惟有笃行。该院搭建起“四梁八柱”,即以细心、爱心、责任心、耐心为“四梁”,以优质服务、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经济运行、合理规划、品牌宣传为“八柱”,撑起宏大格局。
优质服务之柱:
真正融入患者心里
2019年以来,市二医院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扣“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任务,把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落实“六心服务”,优质护理贯穿医疗全周期。医院将“六心”优质护理活动进一步推进,促进护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以争创“六心”优质护理优秀病区为抓手,激发护理人员人员自觉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热情。通过宣传培训、明确奖惩、颁发流动奖牌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达到不断优化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流程,规范护理行为,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提升医院社会形象的工作目标。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使群众就医更方便。医院主导搭建开发了“智慧二医”系统,患者看病从预约、挂号、候诊再到缴费、查报告等实现互联互通,均可凭借一部手机搞定,大大方便了患者。此外,院内安装的一批具备排号、缴费、打印验单、社保信息查询等功能的自助机,实现了医院“去窗口化”的“一站式”就诊模式。
搭建医联体,使诊疗急救更高效。2019年11月18日,市二医院与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技术协作单位签约挂牌。市二医院将重点发挥“三甲医院”人才技术优势,协调管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疗养、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建设好西陵区老百姓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未来,市二医院将不断探索和实践医联体新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医联体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认真总结经验,为推进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疗质量之柱:
守牢医院发展的生命线
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加强学习和考核,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制意识、医疗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将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全过程。2020年,将重点强化院感控制,层层压实责任。
坚持行政、业务查房,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监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追踪、反馈,并限期整改。
促进平安医院建设,提高应急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安保机制,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诊疗环境。
专科建设之柱:
差异化发展崛起龙头
“到2020年末,初步建成立足宜昌市,带动“宜荆荆”,辐射三峡城市群的医疗协作服务体系。”这是我市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在此规划下,市二医院积极创建重点专科,着力提升诊疗水平,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
医院肿瘤科、肛肠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心内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一批品牌科室纷纷跻身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刚刚过去的2019年,医院挂牌“湖北省肿瘤医院协作医院”、湖北省“防治卒中中心”、PCCM;成立湖北首个地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宜昌市癌症防治中心;该院肾病内科和老年病科被评为市临床重点专科。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市二医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措施,加大重点专科创建力度,深入实施精准帮扶,履行帮扶责任,促进分级诊疗,提升区域内诊疗水平,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
人才培养之柱:
重在定位准使命清
在医院这种科技、知识密集型的单位,尊重人才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对此,市二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除了副院长、胸痛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王庆海,副院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主任张继红,市管专家、肿瘤放化疗科主任尹宜发,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吴相柏,肝胆外科主任宋文军,泌尿外科主任杜丹,市中医名师毛成健,内分泌科主任徐瑾,儿科主任张利华等一批名医“坐镇”、引进高级人才以及选送在职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等措施外,医院策划培养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中青年人才,如史钰芳、胡忠贵、夏伟、席久龙、乔洪源、张帅、张波、汪靖、江蓉、张斌等,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人力支撑,从而合理完善该院“老、中、青”的人才梯队。
科研教学之柱:
求真务实谱华章
在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中,医疗为中心,教学科研为两翼,无论是从个人角度、学科角度,还是医院发展角度,科研教学工作均为重中之重,市二医院群策群力,共同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实力。
医院积极开展科研创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争取获得更多省、市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协作攻关,瞄准本专业的尖端领域,寻求国内外合作,力争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立项数量和质量均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三基”培训,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本科、研究生教学管理,教学相长。邀请三峡大学等学术机构高水平师资来院授课,采取理论讲授与技能培训的方式,重点培训科研文献检索、医学统计方法、循证医学方法、科学问题筛选、科研项目设计、动物实验方法、科研方案实施、高质量科研论文撰写、科技奖励申报等内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经济运行之柱:
开源节流造福桑梓
另外,根据医院整体运行总情况与大思路,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把各项项目的成本核算清楚,进行分析,有效地配置人力与资源,做好医院未来的建设规划与经济管理。
项目规划之柱: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激烈的竞争下,没有计划和准备就不能取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将现实和规划相结合而得出的定位并不断完善是医院发展的关键。
据统计,宜昌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1万人,占总人口的23.6%,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六个百分点。为此,2019年,市二医院主导建设宜昌市综合养老示范项目的子项目——宜昌市老年病医院。该院位于市肿瘤医院院内,建筑面积52262平方米,包括新建10层门诊楼、9层老年专护楼、9层老年专科楼各一栋,设置老年医疗和养护床位500张,预计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该医院将成为鄂西地区最大的集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一体的老年病专科医院,“医+护+养”的综合服务能力功能将得到充分展示。
2020年,市二医院地块将扩容提质,将原三峡艺术高中校舍用于医疗用房。截至目前,该院整体布局规划还在不断完善中。
科普宣传之柱:
凝聚人心促发展
全媒体时代下,医院宣传作为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是塑造医院形象、打造医院品牌、扩大医院影响、密切医患关系的渠道,对内是凝聚人心士气、人员思想教育、激发主体意识、构建人文医院的桥梁,对医院发展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12月,市第二医院从第三届全国卫生健康品牌传播年会上,捧回了“年度品牌活动最佳案例”和“年度健康传播优秀团队”两个奖牌。近年来,该院创新输出渠道,运用不同媒体平台进行医疗知识科普;创新多种形式,举办多样化的健康科普活动;创新特色内容,面对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向科普,贵在守正、重在创新、成在实践,引导群众全面提升健康素养。
以“1+3”模式(即三甲综合医院市二医院,宜昌市肿瘤医院、宜昌市老年病医院、宜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个专科龙头),充分发挥补充、比较优势,全力打造“西陵区老百姓家门口的三甲医院”、“老百姓满意的三甲综合医院”,扎实做好医疗服务,让医院品牌亮起来、活起来。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市二医院发挥三甲医院的“1+3”比较优势,奏响“健康梦”“小康梦”的“协奏曲”,在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中彰显二医担当!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宜昌市肿瘤医院宜昌市老年病医院
副院长,心内科、胸痛中心主任王庆海(右一)带领团队正在进行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