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手册.pdf

根据《关于进行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

的要求,我校将组织专家对教务处和院部进行抽查,现安排如下:

一、成立专家组

成立8个专家组,分别对教务处、院部进行检查。每组设组长1人、

成员2—5人,秘书1人。

1、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组

组长:李敦清

成员:仇祯绪、李心机、陈莉军

秘书:金秀梅、张宏萌

2、基础医学院组

组长:迟华基

成员:庄泽澄、李建秀、石俊英、赵兴连

秘书:艾邸郭威

3、药学院组

组长:张兆旺

成员:刘铠、王浩、吕文海、张甦颖

秘书:康怀兴

4、针推学院组

组长:王道全

成员:李强、赵丽华、刘更生

秘书:王琳

5、护理学院、体育部组

组长:李震

成员:刘家义、孙秀梅、张柏华、姚红燕

秘书:于海芳吴素芹

6、临床学院组

组长:邹积隆

成员:黄启金、邹延昌、郭瑞华、高巧林

秘书:潘月莉

7、人文社科学院组

组长:朱凯

成员:陶汉华、周恭勤、陈建国、李峰

秘书:王丽莎

8、教育信息与技术中心、中医文献研究所组

组长:朱翠玲

成员:刘持年、王际莘、梁中天、史周华

秘书:袁浩

二、抽查内容及日程

1、教务处组

听自评汇报、检查课程建

教务处1202

设情况

11月14日上午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质控办1203

与运行情况

听自评报告、看材料

1、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建设

情况;

2、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

11月14日下午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1205

实验中心教材、教案、讲稿等);

3、实验课开设情况(包括

教学日历、实验项目实施

报告等)。

实验

11月15日听实验课、抽查实验室

教学计划管理、专业建设、

综合科11月16日上午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推进1203

情况

教材科教材建设情况401

教学运行、考试管理规章

教务科11月16日下午1204

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检查实习教学管理等方面

的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情

实习管理科11月17日上午1202

况(重点是毕业论文的质

量控制)

中期检查自评情况、新办专业开办情

11月14-150基础医学院

况(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

11月16日上午内经选读金匮要略选读相应教研室

11月16日下午温病学医古文、、

11月17日上午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

11月17日下午生物化学病理学、、

11月18日上午组织学与胚胎学临床营养学、、

11月14日全天药学院

况(药学)

11月15日上午仪器分析药用植物学相应教研室

11月15日下午中药炮制学有机化学

11月16日上午无机化学中药商品学、、

11月14-15日中期检查自评情况针推学院

推拿手法学

11月16日上午相应教研室

针灸治疗学

中期检查自评情况、新办专业开办情体育部

11月14日全天

况(运动人体科学)护理学院

抽查每个教学部门上年度的教研室集

体备课、活动记录和教案、讲稿5%(教

11月15-16日教务处

研室、授课教师总数),具体教研室、

教师名单由专家组确定

每个教学部门抽查上3门课程、每门

11月17日教务处

课程抽查两个班级的试卷(上学期)

院部中期检查自评情况(自评报告、

11月18日教务处

材料)

11月14日中期检查自评情况临床学院

中医骨伤科学

11月15日上午相应教研室

中医儿科学

中期检查自评情况、新办专业开办情人文社科

11月14-15日

况(英语、应用心理学、法学)学院

11月16日上午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相应教研室

11月16日下午思想道德修养医用普通心理学、、

11月17日上午中医英语英语精读

教育信息与技术中心、中

11月14日全天中期检查自评情况

医文献研究所

11月15日上午物理学版本学相应教研室

11月15日下午校勘学训诂学、、

三、评价标准

1、重点课程和新办专业评价标准严格按《山东中医药大学课程质

量综合评价标准》、《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建设评估标准》的要求执

行。

2、试卷抽查内容与评价标准严格按《山东中医药大学考试工作条

例》、《山东中医药大学试卷核查规定》、《山东中医药大学试卷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执行。

3、教案、讲稿抽查内容与评价标准按《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教师

授课教案和讲稿暂行要求的说明》、《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案、讲稿质量评

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执行。

4、实验课授课评价标准按《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估表》

的要求执行。

5、各教学部门中期检查评分按《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中期检查评

分表》执行。

研室进行。各专家组要认真学习评价体系,评分公平、公正。检查结束

后,各组要召开会议,对检查过程、发现的先进典型、存在的问题、意

见和建议等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写出书面总结送教务处教学质量

控制办公室。

附:山东中医药大学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手册

二00五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教学期中抽查安排意见

发:各部门、各单位,各专家组成员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2005年11月10日印发

山东中医药大学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手

mnn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编印

二00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建设管理条例及新办专业建设评估标准..........1

二、山东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及评价实施方案............................13

1、山东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指标体系.................................16

2、山东中医药大学课程质量综合评价标准.............................17

三、山东中医药大学考试工作条例.......................................21

四、山东中医药大学试卷核查规定....................................29

1、山东中医药大学试卷封面........................................32

2、课程代码......................................................33

3、专业(方向)代码..............................................38

4、山东中医药大学考试(查)试卷核查表............................39

五、试卷装订顺序.....................................................40

六、山东中医药大学试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1

七、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教案和讲稿暂行要求的说明.......................43

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案、讲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8

九、《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估表》...............................49

十、期中教学检查评分表...............................................50

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建设管理条例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新办专业建设,保证新办专业尽快达到相应要求并健康发

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

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关于做

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字[2001]5号)、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

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字12005)1号)

及我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

(校教字[2001]39号)、《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2008年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专业结构调整、新办专业建设在我校从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

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校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

教学单位和学校职能部门必须把加强新办专业建设,提高新办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来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规模、

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统一,以保证我校办学规模和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专业建设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增设新专业要坚持主动面向社会、主动适应社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

则,以有关社会调研为依据,坚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发挥已有教育资源优势相结

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位点建设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

教学改革整体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我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指

导下有序进行。

2、专业建设要本着重点支持新办专业与同时搞好传统专业建设相结合原则,

以全面提高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加强师资队伍及办学基本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新办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持,确保新办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教育部有关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筑稳

学科专业良性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第五条新办专业的建设期为:自专业批准设立并开始招生起,至毕业生达到

3届止(学制四年的专业建设期为7年,学制五年的专业建设期为8年,依次类推)。

第六条各新办专业均需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主要应包括建设

背景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设定位、建设目标和主要指标、建设措施和实施计划

等内容。

对于背景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在全面了解国内相同专业建设情况的基

础上,客观分析我们的优势与不足,为确定专业建设定位、目标和措施奠定基础。

定位要科学准确,既要符合学校关于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又要突出专业特色。

(部、中心、所)自身的条件及专业未来发展确定,要与定位相吻合。新办专业建

设期满后,教学工作应基本达到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优秀水平。

建设措施和实施计划要具体,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档案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第二章增设新专业的程序

第八条各院(部、中心、所)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在初步调研和

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每年3月底前提出当年增设新专业的具体方案,报教务处汇

总。

公会研究确定增设专业的年度计划。

第十条有关院部在确定增设专业的范围内,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拟制

新上专业申报材料,开展相应的条件建设。

第十一条教务处负责新上专业申报的组织工作,负责审核申报材料,检查督

促各项准备工作,并负责筹备迎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新上专业检查评估。

第三章新办专业建设措施

第十二条建立校、院、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组织

领导。

1、学校成立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隶属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

检查和评估我校的专业建设工作,特别是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校专业建设指导委

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办理。

带头人组成,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新办专业建设规划,全面负责和协调本单位专

业建设工作。

3、各专业均设置专业主任特聘岗位,具体负责专业建设(包括新办专业建设)

般由3—5人组成,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任务和分工,其职责是负责制定本专业的

建设规划、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等。

第十三条进一步强化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1、学校和院部在制定有关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要根据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整合优化和人才引进,加强新办

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学科带头人培养为重点,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不断优化

学历、学缘、年龄等项结构。

2、在人才引进、进修培训等方面向新办专业教师倾斜,尽快解决新办专业教

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加大引进力度,引进急需的高学历、高层次的优秀专业人才;

积极创造条件,对教师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使专任教师队伍知识

结构更加合理;适度引进或特聘高水平教师,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通过引进和培

养等措施,建立稳定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队伍。

第十四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1、深化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科学构建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2、重点课程立项,要向新上专业倾斜,通过重点支持,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桥梁,促进新办专业尽快形成特色骨干课程和精品课程。同时,

要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建设,全面提高新办专业的课程建

设水平。

3、鼓励新办专业开设富于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在保证本专业教学需要的前提

下,逐步将这些课程向全校开放,以优化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新办专业的特色课

4、有关院部要制定新办专业教材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加强新办专业教材建设。

鼓励有关教师开展教材研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结合我校的教育特色,组织编写

本专业适用的高质量、高水平教材。

第十五条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学校在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时,对新办专业

采取倾斜政策,优先解决新办专业所需教学设备。各院部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新

办专业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步落实,保证新办专业教学正常

进行。

第十六条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和院部在制定有关规划时,要充分

由各院部负责落实。

实习教学基地设置的数量和质量标准,要依据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并需履行考

察、论证、报批等手续。

第十七条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学校和院部在制定有关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新

办专业图书资料建设的需要。图书馆购置图书资料时,要优先考虑新办专业所需。

一般情况下,每年50-70%购书资金要用于新办专业图书资料建设,以满足新办专业

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要。

第十八条设立新办专业建设专项基金。学校制定新办专业建设专项基金管理

办法,规范新办专业经费使用。一般情况下,新办专业开办费投入20-50万元,之

后,在专业建设初期的3-5年,每年投入10-20万元的初期建设资金。初期建设目

标实现后,视专业建设情况,后期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投入。

第四章建设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第十九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

原则,建立新办专业专项评估制度,每1—2年进行一次评估检查,以构造专业建

设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十条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要科学合理,明确职能部门和院部的责任,对院

部和职能部门关于加强新办专业建设的措施和成效分别评价,以保证新上专业建设

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对于人才需求量大、办学条件好、人才培养质量高,在新办专业

评估中排名前3位的专业,给予扶持和奖励;对于疏于建设,在新办专业评估中排

名落后的专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于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进行

“黄牌”警示或暂停招生,并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新办专业建设期满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

专业进行正常发展;验收不合格的专业由专业所在院部负责整改,一年后再接受复

评,仍不合格的专业要停止招生。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原有文件有关精神与本条例有悖者,以本条例为准。

第二十四条本条例由教务处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一、指标名称及其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名称权重名称权重

1.1*专业建设的规划及实施方案0.05

1.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0.1

1.2改革思路与措施0.05

2.1*培养目标0.2

2.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0.12.2*教学计划0.4

2.3*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大纲0.4

3.1师资培养0.05

3.2*师资结构(职称、年龄、专业方向、学缘、学历)0.05

3.师资队伍0.2

3.3*主讲教师0.05

3.4专业教师水平(课题、论文、获奖)0.05

4.教学条件及利用0.14.1专业经费使用情况0.04

4.2教学基础设施与功能0.04

-6-

4.3图书资料0.02

5.1*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效果0.05

5.2*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0.04

5.教学建设与改革0.25.3*实践教学0.04

5.4教材建设0.03

5.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0.04

6.1管理制度及教学文件0.4

6.教学管理0.1

6.2*教学质量监控管理0.6

7.1教师风范0.02

7.2学术、教研活动开展情况0.03

7.教风、学风建设0.1

7.3学习风气0.03

7.4学生违纪比例0.02

8.1近3年学生成绩及总体评价0.02

8.专业建设效果0.18.2*毕业论文及设计0.04

8.3*社会评价及毕业生的主要流向0.04

-7-

二、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

一级评价等级标准自评院评校评

二级指标评定依据

指标A级C级等级等级等级

1.建1.1*专业建设规

目标明确,规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当有规划有措施规划、方案

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划与

1.2改革思路与有关政策教师座谈

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有思路,但成效不明显

举措成效依据

思路

2.目标明确,符合学校的定位及社会发展需有关文件及认证报

2.1*培养目标有目标,能考虑社会发学需要

培要告

养教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优

目化,学分数恰当,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

2.2*培养方案及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体系要求。专业目录教学计划及专家审

标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

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课程的开出率280%—90%定意见

及个性发展。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的开

培出率=100%(且课程质量高)

养2.3*教学大纲

模(实验、实习、毕符合课程目标,质量高完整大纲,专家审定意见

式业论文或设计)

3.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切实可有鼓励、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与文件,教师座谈,有

3.1师资培养

师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措施关人员名单及情况

资整体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有省级学科整体结构合理,基本满足现有教学需要;

队带头人或骨干教师;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有学科带头人;3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教师及任课情况表,

3.2*师资结构

伍研究生以上学历260%:高级职称教师比研究生以上学历40%50%;高级职称教学生座谈

例》40%;本科毕业教师W30%师比例N25%;本校毕业教师W40%

-8-

具有讲师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主讲教师比具有讲师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主讲教师比

例295%;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配讲师例285%;80%以上的专业基础课按A级

3.3*主讲教师教师级任课情况表

以上职称教师分别为2人和1人;高职称标准配备教师;高职称教师每年为本科生

教师每年均为本科生授课。授课比例N95%

近3年公开发表论文2篇/人.年,有论文公开发表论文》0.5篇/人.年;参加教研、

在核心期刊发表;参加教研、科研课题的科研课题的教师比例30—50%;80%以上获奖证明、发表论

3.4专业教师水

教师比例270%;80%以上教师的课堂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分在65-75之间。文、课堂教学质量评

学质量评分》85;教师获奖率(含科研、教师获奖率(含科研、教研、教学、综合分、课题证明

教研、教学、综合奖)>20%奖)5—10%。

经费使用方案和预

4.1专业经费使新办专业经费有详细的使用方案和经费预新办专业经费有使用方案和预算规划,能

算规划,经费使用情

用情况算规划,经费使用好,效益高。够合理使用经费。

况汇报。

4.教

(实验)教学设施,

学条设施和功能完善,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

4.1教学基础设设施和功能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有稳定开放实验室,多媒体

件级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

施与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利用较充分教室,实习基地,6

利用地,并得到充分利用

项生均教学经费

专业藏书生均250册,专业期刊215种专

4.2图书资料专业期刊》8种资料数目

业藏书生均230册

5规划合理、可行,效果明显;有校级优秀

教5.1*专业课程建课程,所有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良好;采用有规划和一定的效果;大多数课程教学效规划及效果证明;课

学设规划与效果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占专业主干果良好;双语教学的课程有一定比例。程教学质量评分

建课门数比例》8%

-9-

设专家评议,学生座

5.2*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反映最新学科知识;能基本反映最新学科知识,基本符合学科

与谈,改革方案及证明

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体系,有培养目标的实现

改材料

革实践教学队伍结构合理、素质高;有培养

实践教学队伍结构较合理、素质较高;有实践教学内容与体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措施,积极开

5.3*实践教学措施,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系,规划措施,实证

展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并占有实验的课程

的课程总数的比例40%—60%材料

总数的80%以上;

专业必修课选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或选用或国家、省部级以上奖或公认水平较教材及教材选用批

5.4教材建设

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280%;高的优秀教材280%;准单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包括考试方法),成效

5.5教学方法与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教具展示,听

显著;必修课采用多媒体授课学时占总学

教学手段10%左右课程有CAI软件课,学生座谈

时比例215%,授课效果好。

管理制度,执行记

6.1管理制度及

6制度严明,执行严格,文件齐全有制度,执行情况一般录,教学进度衣、试

教学条件

教卷等

学质量标准、评课制

管6.2*教学质量监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质量标准及监控体系科度、考核管理、执行

有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执行情况一般

理控学完整,执行情况好记录、毕业生质量的

反馈系统

7大多数教师能认真履行职责,治学严谨,教师教案、讲稿,课

教师认真履行职责,治学严谨,教学效果

教7.1教师风范教学效果较好;基本上做到教书育人,为堂教学效果材料等

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风人师表。证据材料

-10-

与近3年参加国内外学术、教学会议4次/学近3年参加国内外学术、教学会议2次/学会议通知,交流论

7.2学术教研活

学年,有交流论文:举办学术2次/学年开展年,有交流论文;举办学术1次/学年开展文,会议纪要活动记

动开展情况

风专题教研活动4次/学年专题教研活动2次/学年录

双学位修读率240%报考研究生率230%双学位修读率220%报考研究生率10%-

7.3学风参加科技文化、社团率260%生均年借阅15%参加科技文化、社团率230%—40%有关部门证据材料

图书》30册生均年借阅图书10—20册

7.4学生违纪比

基本无3—5%文件、记录

8.1学生成绩及校级以匕统考合格率》90%;三、四年级校级以上统考合格率60%—70%:三、四年

8

总体评价(近3学生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率23%;毕业率级学生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率0.

年):)95%,学位获得》95%毕业率85%-90%,学位获得70%—80%

8.2*毕业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分量及综合训练能结能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质

THE END
1.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就业方向有哪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外科、中医骨伤治疗、中医骨病治疗、推拿治疗、手法学、理疗学。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后能够从事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骨伤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http://test.55xw.net/show-42162.html
2.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最近几年中医学也是非常的火热的,很多的学校都在开设中医学专业,比如我国比较好的几个中医药学校也是在开设中医学专业,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等。下面就来介绍下中医学专业主要学哪些课程。 1.基础课程 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其他的医学专业的也是差不多的,也会有高数和英语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马克思https://m.scgra.com/zhengce/30935.html
3.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课件课件.pptx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课件课件.pptx 26页VIP内容提供方:A~下一站守候 大小:3.76 M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4-12-16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15/7126140113010010.shtm
4.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中医学,能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中医师。 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https://xxgk.shutcm.edu.cn/2024/1218/c1342a164113/page.htm
5.最会养生的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核心课程,构建了系统全面且深入的中医学知识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临床实习、案例分析、跟师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技巧,熟悉中医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多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574970446666150&wfr=spider&for=pc
6.关于印发《上海市基层非中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广泛,主要涉及中医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的主要诊察方法以及中医辨证的主要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诊病方式和常见辨证方法。 【推荐教材】 1.《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教材 印会河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https://wsjkw.sh.gov.cn/zyygz2/20231123/a3b6c40d6a5d4863aae2fc6e8fdd7391.html
7.《医学电子学基础》课程简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10篇(全文)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医学检验专业所需要的电子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内容简介:医学电子学基础是研究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相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 介绍电路基础、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医学常用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振荡电路和直流电源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wmqan6c.html
8.中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6)召开座谈会(至少8场)。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教师、学校领导、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院(系)行政、学术、课程负责人等,必要时还需会晤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4.会晤院(系)行政、学术、课程负责人的主要内容? (1)培养定位、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制订与实施,课程安排、专业特色及适应性; https://zyxy.hbu.cn/info/1052/2231.htm
9.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我们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认真研究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制订授课计划, 组织课堂理论及实训教学。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内容涉及中医骨伤发展简史、常用诊断与治疗技术、骨折与脱位、筋伤、骨病5个模块, 涵盖许多基础课程知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ik69r.html
10.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目录: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外科、中医骨伤治疗、中医骨病治疗、推拿治疗、手法学、理疗学。 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大家掌握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通过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可以拓宽知识视野,进而提升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方面的专长http://m.e4221.com/zhuanye/11281.html
11.中医养生学好课程有哪些一、中医养生学好课程有哪些 有中医养生学,主要的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读、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药膳食疗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气功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https://www.lnky.net/zhongyiyangsheng/31672.html
12.医学论文经典(15篇)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不仅包括教授免疫学理论与技能,更涵盖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但由于该门学科内容较多,相对较为枯燥,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较大难题,近年来,针对医学生在免疫学教学课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将PBL联合CBS引入到免疫学教学改革之中[4https://www.wenshubang.com/yixuefenleiyixuebiyelunwen/4554332.html
13.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3-0015-02 https://www.1mishu.com/haowen/180846.html
14.精算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培养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内容、掌握骨伤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遇到相关疾病时,可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例如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病人。 课程体系 《中医骨病学》《中医经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就业方向 可在各级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及教学等部门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以及卫https://m.gaokao.cn/gk-mb/20/1263
15.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学什么专业简介: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专业前身是中医学(骨伤科学方向),后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骨伤科学方向),1997年开始本科招生,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中医骨伤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中医及现代诊疗方法,尤其是中医骨伤技术与方法诊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4776107.html
16.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开设课程主要学什么中医骨伤科学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注:如果同学们想了解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开设课程 主要学什么的详细信息,可以在《蝶变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查看,复制打开以下链接:http://gaokao.chunyuqiufeng.com,《蝶变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是一款功能齐全,性价比超高的软件,蝶变AI内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全部来源于各大院校官网https://www.jikeqicheng.com/499342.html
17.文科男生最好就业的专业有哪些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就业前景 之所以把该专业也列入文科生青睐的十大专业,是因为西医类专业基本上不招文科生,而文科考生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对医学很https://www.oh100.com/gaokao/748223.html
18.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新)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入门课,主要是讲述骨折、脱位、筋伤等损伤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症状,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检查和治疗,着重讲述中医骨伤特色疗法,包括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内服和外用中药,骨折筋伤后的功能锻炼等,让学习者能掌握及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 https://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327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