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纵观近20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丛书系列
一、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二、配备个性化教材
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1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意义
1.1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匮乏
十多年来,各类中医护理学基础或中医护理学教材发展迅速,通过搜索引擎及联合书目查询系统等方法可检索出近60本教材,已经基本适合和满足高职、本科等多个层次的教学需要。但由于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起源于中国,国外没有相应的课程,无法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直接引用原版教材,双语教材编写的难度较大,因此截止到2009年,国内尚无该课程的双语教材出版。
1.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学的需要
1.3中医护理学国际交流的需要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摘要:现代教育在知识日新越异的年代中不断进化,“以教学为中心”正在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随着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作为中医药发展与传承的重要环节,中医教育更应该顺应时展,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克服中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考试手段陈旧等问题。笔者结合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开展翻转教学,以学生成绩及学生满意度为评价指标,探索翻转课堂在中医基础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主观能动性
1背景
2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学基础课程采用BOPPPS模式进行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针推、骨伤专业两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其中,骨伤班为对照组,针推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问卷调查结果、单元测验成绩及期末试卷成绩、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总成绩,评估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有效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习效果指标与单元测验成绩、期末试卷成绩、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学基础课程采用BOPPPS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BOPPPS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医学基础课程;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1研究方法与结果
1.1传统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1.2传统和自主授课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2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认识
摘要:我国儿科医生紧缺,急需大批儿科专业医生,加强儿科本科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中医儿科本科的实习学生,在基础理论不扎实、临床思维不清晰、实习质量下降的现状下,采取巩固基础知识、加强经典学习、培训实践技能、重视病历书写、门诊跟师学习、培训医患沟通技巧的对策,在短时期内使实习学生,夯实儿科专业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具体病人相结合,提高培养水平。
关键词:中医儿科;本科教育;现状;对策
1本科毕业实习现状
1.1基础理论不扎实临床思维待提高本科毕业实习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医儿科学,但带教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五脏特点,辨证概要,小儿疾病的特点,小儿用药的特点等内容,尚不能熟练掌握。而且,面对病情多变的复杂病例无从下手,诊治思路不清晰,临床思维能力需要提高。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培养医学生清晰的头脑、开阔的思维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前提。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分层次教学方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以医院66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干预实施前,组织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开展分层次教学,再次组织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比较实施前后的考核中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成绩。结果: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实施干预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中医理论知识考试和中医临床技能成绩,较干预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层次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中医护理学传统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强中医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中医;护理;教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三分治、七分养”突出了护理在卫生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护理更是体现了“七分养”的独特效果[1]。中医医院应当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并不多,中医医院人员配置标准规定中医护理专业人员要占护理人数30%以上,许多中医医院并未达到此标准。而西医院校护理学教育只重视西医护理教育,有的虽然设置了中医护理学课程,但在课程数和课程的设置上与中医院校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甚至没有将中医护理学设置为必修课。中医护理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施护实施各类独特的护理技术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人类健康,为医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医护理学重视理论知识,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医院迫切需要加强护士中医护理教学,开展中医护理实践技能培训。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高等专科《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方法:选取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班学生(每班43人)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应用型课程教学方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和学生满意度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高等专科《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可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