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当好医生——神经外科专家王宁教授的故事

采访中,王宁大夫一再强调手术的质量。他说,手术之所以耗时长,是因为一边做手术一边要止血,出血多一是污染术境,同时也不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经王宁教授手术的病人恢复得都很快。不少人几天后就能坐起来,有的竟能下床走动。在神经外科病房区的走廊里,记者看到术后漫步的患者。提到为他们做手术的王宁大夫,他们的话语里流露出无限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患者徐强说:“我真没想到自己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当初,一听说得了脑膜瘤还得动开颅手术,我真是很紧张。经急诊科大夫推荐和家人的多方咨询,尤其是从网上看到患者们对王大夫的赞誉,我和家人决定请王宁大夫给我做手术。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最对的,很感谢王宁大夫。”

王宁大夫的办公室门前总是聚集着等待咨询的患者家属,其中不少人都是慕名从很远的外地赶来的。病人和家属信赖他,不仅是信赖他精湛高超的医术,更是信赖他高尚的医德和渊博的医学学识。

王宁大夫1985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当医生,迄今已30多年。1994年他到北京协和医院,师从中国最著名的垂体瘤专家任继渊教授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他又作为交流学者到日本深造,苦读4年获得日本医科大学甲级医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现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副主席的A?寺本明教授。谈到从医的初衷,王宁大夫沉思片刻,告诉记者:“我是哈尔滨人。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学医,因为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神圣。毕业后进了脑外科之后,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后来又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需要你有耐力,不能急躁……我的性格真是适合干这行。”

王宁大夫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自己所钟爱的神经外科医学事业。现在,一年他要做300多例手术,其中有关于脑膜瘤的、垂体瘤的、胶质瘤的,等等,用他手中的显微手术刀把许多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同事称赞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在医疗技术上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力求在手术技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王宁大夫还带领着一个富有朝气和敬业精神的团队——哈医大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第二病房(区)的医护人员。他谆谆叮嘱大家,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对病人一定要好。正在哈医大实习的李宽大夫说:“王教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对患者有大爱之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他脸上的微笑和和蔼的话语总是给患者以战胜病魔的希望。王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培养年轻人。对待年轻人,他总是悉心教导,百问不厌,给年轻人指明方向,让年轻人少走了很多弯路。王教授不仅是一位技术全面的脑外科医生,也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优秀的导师。”

THE END
1.这本书,让你笑面“疯”职场!医生精神病柳叶刀患者隐私他是精神科医生,也是喜剧演员,同时从事两个抑郁高发的职业,“我”却依旧选择做一个热血笨蛋:化致郁为治愈,病人,能救一个是一个! ?《也不知道谁更疯》是英国精神科医生本吉·沃特豪斯的“精神之旅”。它不只是一本故事集,更3rx.gzkai-shan.com是关于精神病的各种迷思、伦理思考,对科室现实难题的讨论,以及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MQ799F0556AOL6.html
2.神经外科医生的自述独白日记(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书评神经外科医生的自述独白日记 “一位半路医生的成长自述,一位事关生死的黑色幽默”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 ·:弗兰克·维托斯克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弗兰克·维托斯克1955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原本是一位钢铁厂工人,后进入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接受神经外科住院医师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57903/
3.一位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的病房故事,生活书店》简介书评当当新华书店大石桥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新华书店自营旗舰店】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 一位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的病房故事,生活书店》。最新《【新华书店自营旗舰店】让我们成为人的一切 一位儿童神经外科医生的病房故事,生活书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http://product.dangdang.com/11924876011.html
4.医生显微镜下巧给神经“减压”除病痛一周前,徐爹爹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神经外科求助。根据老人的病情,神经外科张章主任医疗团队为徐爹爹设计了显微神经减压手术。老人血糖调整稳定后,手术于国庆假期期间顺利实施。术中,张章医生在患者右腿开了一个几厘米的小口,借助高倍显微镜,将受压迫的神经组织松解。术后第二天,爹爹疼痛缓https://www.zxhospital.com/sjwk/info/1015/1374.htm
5.医生中的发明家,18位“爱迪生”医生的发明和专利的故事,你有启发么?乳房大的女性,在手术台上有一个弹性收缩,结合人体力学的人体支撑,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二是手术椅子系列,如参考自行车坐凳的形状设计出的符合医生手术用的手术椅,便于长时间手术的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操作,促进操作技术应用的稳定;三是显微镜保护系列,按显微镜不同类别形态私人定制显微镜消毒外衣;四是神经外科手术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cee20509398
6.林健黄岩林医生手术飞刀小说大结局,偏袒的患者知乎小说后续全文本小说全文来自知乎APP。 下载知乎APP,然后在知乎APP搜索:飞刀风波 搜索全文书名《飞刀风波》即可阅读全文。 小说讲述的是林健黄岩等人的故事,书名叫《飞刀风波》,本小说全文只能在知乎APP搜索得到。 一个虚构的医疗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神经外科医生林健因一次“飞刀手术”引发的职业危机。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94469971345434
7.医者仁心,他们的故事很感人今年上半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数量和手术量上升,每天手术基本都要做到晚上10点多,整个科室医生都处于高度超负荷的状态。科室主任徐淑军的父亲罹患甲状腺髓样癌,正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而徐淑军因为工作忙碌却无法看望陪伴老人。“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急患者所急,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一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40828/Articel07006MT.htm
8.《医生前男友来查房了》彩云归晋江文学城医生攻学生受,都成年了,攻是神经外科医生,不是肛-肠科的千万别误会文中医生的晋升道路跟现实中的不完全一样下本开《医生老公忽然冷淡》见作者专栏——卫译和夏凌风之间的故事很校园童话高中是同班同学,卫译是学渣,夏凌风是学霸学渣的成绩渣到什么程度呢,大约就是学霸每晚一对一补习都救不起来的程度于是大学时,https://a.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374741
9.《急诊科医生》口碑平平,为何医疗剧层出不穷却鲜少爆款?从前几年的《心术》、《青年医生》,到今年的《外科风云》和《急诊科医生》,医疗题材电视剧在荧屏上屡见不鲜,几乎每部都能够引发热议。那么,医疗剧为何会如此受关注?其他国家/地区的医疗剧又有哪些经典之作呢? 医疗剧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是以医院为背景,以医生和病人同疾病作斗争作为故事主线的一种电视剧类型。https://www.tmtpost.com/2903103.html
10.临医故事王新功,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主任,并担任山东省创伤学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专业 担起生命之重 “神经外科有很多重症病人,所以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对于重症医学方面知识,也必须掌握,才能最大化的去救治病人。”自http://www.iqilu.com/html/linyi/zt/lygs
11.一个文盲妈妈培养出一个天才神经外科医生,她是怎么做到的?最近看了一部电影,中文名是《恩赐妙手:本·卡森的故事》,是根据美国传奇神经外科医生本·卡森的传记改编的,在《朗读手册1》上看到本·卡森的故事,我很有兴趣,昨晚等两个娃都睡了,我找来了影片看。 本·卡森出生黑人单亲家庭,母亲小时候住在寄养家庭,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浸礼会牧师罗伯特?卡森,但是他另有妻子https://www.jianshu.com/p/e62981902625
12.上海有位“不务正业”的神经外科专家核心提示:为什么神经外科专家要去学中医?为什么医院工作繁忙还跑去开中医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桂松博士与中医的故事很多,你且往下看! 2018年7月26号,笔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2100号的上海莲塘轩中医门诊部拜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桂松博士。也许你会奇怪,为什https://www.sjyl.com/column/ctyy/03B51K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