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这也是自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之后,我国第3次聚焦儿童青少年群体。
10月10日,“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透露,目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有多达10亿儿童遭受身体、心理或性暴力;自杀是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是15至29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我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和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精神专科和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人数逐年递增,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该院儿少精神科门诊量在26000余人,2020年则达到了5万余人。
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面对这些问题,周围人该如何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未来上海又将在这一领域做出哪些努力?
当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话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副主任蔡军,解答上述疑问。
澎湃新闻:今年9月1日,上海开通了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目前有多少比例是儿童青少年或其家长打来的?主要聚焦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我们也接到了一些危机来电,主要是因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影响出现消极念头,或与周围人关系出现问题引发负面情绪,或因学业压力、恋爱问题等产生悲观想法。
针对这些危机来电,我们会有志愿者进行评估,看是否具有自杀等消极倾向,也会咨询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回访,我们也会不断跟进。
澎湃新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或老师该如何及早发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又该如何及早干预?
蔡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积极观察孩子,多陪伴多沟通,再努力从各种蛛丝马迹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存在某些心理问题。
当然,一些精神疾病症状的临床表现是非常多样化的,我们一般也会将它们归纳为三类,分别是生物学、情绪以及行为。
此外,学校的老师也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上述问题,就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寻求专业帮助、联系家长等等。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澎湃新闻:上海在缓解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方面,有哪些尝试?
蔡军:上海主要通过医教结合来缓解这一现状。目前在上海,每个大学都设立了心理治疗中心,初中和高中都有心理咨询老师,市区两级精神卫生中心也与诸多高校合作,设立了绿色转诊通道。
今年,上海将会在16个区精神卫生中心开设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使得这部分人群的就医便利性大大提高,郊区的孩子不再需要跑来市区看门诊。
同时为了提高心理咨询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上海也在一些街镇试点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服务的对象就包括儿童青少年人群。
针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来自上海精神卫生机构与老师、社区志愿者等各类团体开展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
澎湃新闻:家庭关系也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上,不乏有部分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家长该如何处理?
蔡军:面对离异这类问题,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澎湃新闻:当前,也有不少儿童青少年在面临学习压力时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该如何去缓解呢?有人认为,家长的过多忧虑会导致了孩子学习压力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蔡军: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这是肯定的。但我觉得,家长首先应该需要对孩子的学等各方面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尽可能地去发现孩子的长处,找到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一个教育方向。
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觉得考取大学,或考取重点大学,那才是孩子有出息的表现,考不上重点大学就不是,这种认知不完全正确,需要纠正过来,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和自我优势,也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
另外一方面,国家目前也推出了“双减”政策,也是希望从孩子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逐步丰富自己的学业之外的生活,想要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不仅仅是依赖读书,运动和健康、兴趣爱好等等也是很重要的。
澎湃新闻:您认为,未来上海在精神卫生领域还有哪些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的?
蔡军:首先,从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上来说,除了完善医疗体系以外,我们今后还需要在精神卫生养护上多下功夫,因为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日常治疗是以养护为主的,尤其对一些无法被普通养老院接收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开设专门的养护机构显然是有必要的。此外,就精神障碍疾病本身而言,治疗并不只依赖临床医疗药物,还要求心理上的康复训练。因此,考虑到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是在社区中生活,开设相应的精神康复机构也就成了未来的当务之急。
其四,从上海城市建设发展角度来看,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上海的公共卫生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而心理健康当然也是重点板块之一,我们也会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来应对诸如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出现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为市民提供相应的心理问题救助渠道,这也是我们未来重点攻坚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