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清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清洁是指清除微生物及其他污垢,防止细菌繁殖,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清洁能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使人感到舒适、安全、心情愉快。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清洁状况和清洁能力进行评估,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应熟练掌握各项清洁护理技术,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是住院病人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一.口腔护理的概念口腔护理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口腔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是预防口腔疾病,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护理科学技术。

二.口腔护理的意义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的是机会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就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牙龈出血等疾患;甚至其毒素可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健康带来危害。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口腔清洁是狭义上的口腔护理,从广义上讲,是对口腔所具有的饮食、咀嚼、吞咽、美容及促进唾液分泌等一切功能的护理。

三.口腔护理目的:①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②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③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四.口腔护理的作用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口腔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繁殖生长,口腔内的牙齿间隙、牙龈沟难以清洁,这些解剖特征有利于细菌生长。

所以口腔卫生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热、术后,及意识障碍、人工呼吸的病人,不能经口进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燥,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细菌繁殖力增强,而且,因口腔分泌物不能下咽,存留在口腔内,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这些可能成为龋齿、牙周炎的原因,亦可能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等。

口腔护理可使口腔内细菌数减少,由于机械刺激,促进唾液分泌,增强口腔的自洁力。

从而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清爽,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防止口臭、口垢,促进食欲,维护口腔的正常功能。

同时,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的变化及口腔气味,可以提供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信息。

1.清洁除菌作用口腔护理具有局部清洁及去除口腔内细菌的作用。

重症病人和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的病人,其口腔内常受到严重污染,而引起口腔内正常细菌菌群环境被破坏。

通过口腔护理,能使口腔恢复正常的菌群环境,致病性细菌减少。

例如:日本千叶大学医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口腔护理前后口腔内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重症病人病程经过有重大影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念珠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细菌的数目,在口腔护理后呈现显著性减少。

2.预防治疗疾病口腔护理还对发生在口腔局部的口腔炎、口腔溃疡、尖周炎、牙周病等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特别是在ICU病人各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很高。

作为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对策之一,口腔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研究结果显示,口腔护理可以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使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降低。

3.促进病人康复口腔护理不仅是使口腔清洁,而且在于护理实施时的刺激,包括护理者的语言、动作,可诱发昏迷病人张口、睁眼,出现吞咽、拒绝等动作,不仅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有利于病人的意识恢复,改善吞咽功能,使经口进食成为可能。

例如:对吞咽障碍的病人,用纱布包裹冰块,把冰块部分放置在其舌头上,护理人员在口外拉住纱布,让病人用舌将冰块送至唇边,并同时吸吮溶解的水分,可改善吞咽障碍,使舌的运动灵活。

在口腔出现健康问题时,常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势必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

关于口腔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的效果及其对ADL(重症病人和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病人的影响,例如:日本森英雄作了一项调查,内容包括对病人饮食、排尿控制、换乘车、活动、感情表露、社会交往、站立等7个项目的改善程度作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口腔护理使病人饮食、活动和站立3个项目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口腔护理能对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改善ADL,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五.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住院病人常见口腔疾病:有机磷中毒患者口腔感染16.9%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24.1%口腔溃疡62.9%口腔口臭42.6%脑外伤致昏迷病人口腔感染27.2%口腔口臭36.3%内科重危病人口腔感染698%口腔溃疡25.5%牙龈出血30.1%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化疗后口腔感染19.8%食管癌手术后口腔溃疡14.2%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41.1%口腔溃疡18.8%牙龈出血30.0%口腔口臭10.0%口腔病灶感染能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吸入性或老年性肺炎,慢性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消化道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引起病灶感染的微生物有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当某些牙病细菌侵蚀人体器官和关节时,这些细菌还会改变自己的结构,从而使人体免疫力对细菌失去作用。

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的发生发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一颗发炎或者坏死的牙齿有可能造成像网球肘、胸部疼痛、抑郁、风湿病、变态反应甚至不育症之类的疾病。

例如:德国牙科医生维尔纳-贝克尔认为将近70%的内科疾病与病牙有关。

此外,其他研究表明了牙周病与数种重要的疾病之间的联系,这些病症不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而且也包括卒中、肺炎、骨质疏松和导致自发性早产的产科并发症。

口腔疾病与心脏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大部分是由口腔不洁和感染所引起,其中绝大多数是完全可以预防的1.心脏病口腔与心脏虽然相距遥远,但是许多疾病有着相互联系。

口腔疾病可能引发或加重某些心脏病,而有些疾病症状使两者易产生混淆,导致误诊和耽误治疗。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举行的美国科学年会上提出牙周炎是导致心脏病的原因之一,口腔护理是预防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1).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等病原体侵犯心脏的瓣膜而引起的。

心瓣膜受损后会形成赘生物。

赘生物脱落会引起器官栓塞等异常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这类心内膜炎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是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白色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

防治细菌性疾病是防治心内膜炎发病的重要前提。

口腔中寄居着大量的细菌,其中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没有危害,一部分细菌毒性很弱,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致病,这类细菌称条件致病菌。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与口腔感染有关,这是由于二者的致病原极为类似。

在某些情况下,拔除病灶牙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症状立即消失。

一些牙科治疗过程,如洗牙术和小的口腔手术,被证实能够引起菌血症。

当进行拔牙、洁牙等口腔手术时,毒力较弱的细菌会通过创面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很快将进入血液中的细菌消灭,不致于使人生病,但对于原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的病人,由于瓣膜病变或心脏结构异常而使血流动力学紊乱,异常的血流冲刷造成心内膜损伤,为细菌粘着创造了条件。

病原体趁机侵入血液,细菌在已有损害的心脏瓣膜上沉积、滋生繁殖,形成赘生物,进而破溃,细菌再次进入血液,引起机体一系列复杂的异常表现。

在老年人,由于瓣膜钙化和心肌纤维化,细菌也容易附着于老化的心内膜上。

这些致病力很弱的细菌在心内膜粘着、繁殖,即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尽管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有很大进步,但其预后依然很差,尤其是老年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其死亡率较高。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牙科治疗中一种较为少见但具致命性的并发症。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机理中,菌血症是必然途径,链球菌是这种感染的普通病原菌。

细菌性心内膜炎与牙病的主菌都是草绿色链球菌,牙髓腔内与血流内的草绿色链球菌都是相同的。

所以对各种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认真的治疗,控制原发疾病。

因此,平时应注意从口腔疾病这类不起眼的小事着手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而对于原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来说,随时都要警惕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特别是这些病人在行拔牙时,都应当在术前两三天开始注射足量的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加强菌血症的防治,以免引起心内膜炎发生。

2).风湿性心脏病已经证实,急性风湿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而链球菌感染最多见的部位即是口腔部位等。

链球菌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可引起急性风湿热。

急性风湿热除引起发热、皮疹、皮下结节、关节炎、舞蹈症外,还可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炎。

反复发生链球菌感染和风湿热或风湿活动使心脏瓣膜增粗、增厚、僵硬、变形,瓣叶间粘连,腱索缩短,最终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这就是所说的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风心病病人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不但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寿命也会受影响,病情严重者多在45岁左右夭折。

由于应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链球菌复发感染和青霉素G治疗咽喉部感染,我国风湿热发病率有所下降,风心病发病率减少。

3).冠心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预防学教授马克-赫兹伯格提出的试验报告表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因素通常是高胆固醇、不运动和吸烟。

他和他的同事的新发现是"口腔里的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发作。

在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的血液里发现了口腔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

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等于在口腔内长有9英寸长的慢性伤口。

模拟实验证明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进入血管后,会促使产生作用类似与血小板的一种胶状蛋白质,它能促使血液凝固。

这种胶状蛋白质依附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堵塞血管,造成缺血和供养不足,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

科学家表示,如果最终证明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那么人们就更应当注意口腔卫生。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口腔卫生状况明显差于正常人群。

牙周炎病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

50岁以下男性牙周炎病人或无牙者冠心病发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

牙槽骨吸收严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脏骤停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倍和3倍。

牙周炎时,口腔细菌与毒素可进入血液系统,引起炎症,加速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导致冠心病恶化,另外还有可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4).心律失常口腔作为机体的门户之一,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牙龈炎和龋齿等感染性病灶非常多见,这些感染病灶除了引起口腔局部的病变,还会引起心律失常,称为病灶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是病灶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病人可能有心跳不规则、心跳过强甚至心脏停跳等不适感觉,有时因主观症状严重而影响工作和休息。

这些病人除心电图可发现室性早搏外,超声波等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现。

病灶性心律失常并非细菌直接感染心脏所致,而是由于感染灶中细菌毒素持续存在,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后果。

在临床工作中这类心律失常常被医生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如诊断为心肌炎等),使病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其实这类心律失常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对于病灶性心律失常,首要的治疗不是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而是彻底治疗口腔中的感染病灶,有时需要手术清除感染病灶,在感染病灶治愈后,心律失常大多随之缓解、消失。

5).心肌梗塞临床医生在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病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牙病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

医生们分析认为,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的局部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一些链球菌,这些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并可侵入血液,当血液中的细菌和内毒素达到一定水平时,便会引起小的血栓和动脉痉挛,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受到累及,便会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已经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人,也要进行必要的的牙科治疗,特别是治疗牙周炎和牙周脓肿,这样有利于心肌梗塞的治疗和恢复,同时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与心脏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大部分是由口腔不洁和感染所引起,其中绝大多数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因此,要做好口腔护理,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一旦发现口腔疾病应及时治疗。

因口腔疾病需手术的病人,手术前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凡风心病、冠心病等心脏病病人需要口腔手术时;术前,应有内科医生参与手术的讨论和术中由内科医生进行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2、呼吸道疾病研究人员发现了牙龈疾病和严重的呼吸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调查了14000名20岁以上的成人,每人都做了肺部和牙齿、牙龈的检查,结果发现了牙齿和肺之间的联系。

据HealthWatch报道:新研究发现,嘴里的牙齿和牙龈不好,会影响肺的功能。

美国布法罗大学的口腔生物学副教授佛兰克斯坎纳皮耶科研究表明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细菌在口腔中会越积越多,对那些免疫差的人来说,患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原因是这些本应依附在牙齿上的细菌会进入人的唾液里,再随呼吸进入气管的上部和其他细菌一起对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1).吸入性肺炎肺脓疡是由于细菌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吸入性肺炎多见,发生本病诱因据有关资料统计80%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的大多是来自口腔疾病,最常见是龋齿,次之齿槽脓肿、牙周炎、牙龈炎;小部分也来自扁桃体炎及鼻旁窦炎等。

当人熟睡时会厌和咳嗽反射相对减弱,口腔内带细菌的脓性分泌物,齿垢等污染物被吸入肺里,阻塞细支气管,同时细菌在此基础上生长繁殖,当人体的抵抗力或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害时,就产生肺部化脓性炎症,肺组织坏死,肺结构破坏而形成脓疡。

肺组织疡发生部位和人体肺脏解剖位置有关,正常人右主支气管径粗而徒直,污染物较容易坠入右肺,所以临床上右肺脓疡比左肺多。

此病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氨基醣甙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四环素族等。

同时根据脓疡的位置做体位排痰,对症治疗,补充营养等综合措施。

因此,要建议患龋齿病人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诊治,以免造成危害。

护理方法:①应注意口腔卫生和及早治疗牙病;②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最好使用保健牙刷,同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③清洁口腔食物残渣,清除细菌污染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也是预防吸入性肺脓疡的重要措施。

2).老年性肺炎老人大都患有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痴呆症等,机体的免疫力都不同程度地下降,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出现异常,口腔内的细菌易于引起呼吸系统的严重感染。

⑴由于喉头反射迟钝,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管肌肉松弛导致呕吐后的胃内容被吸入气管。

当老年人异物吸入后,呛、咳等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减弱,吞咽与声门关闭动作常不协调,同时将返流的胃内容吸入气管内,其中混入大量细菌和胃酸,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⑵口腔内的病原茵常在深睡中不知不觉地和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吸入气管,引起隐匿性吸入性肺炎。

曾对65岁以上肺炎康复后的老人,用同位素涂于他们的齿缝中,夜间同位素慢慢地溶解,第二天肺部摄片,70%的人在肺内可见到同位素,隐性吸入得到了验证。

而且这种肺炎发病率高,占吸入性肺炎的80%。

口腔、咽喉、气管、肺是互相延续的器官,在吞咽反射迟钝的老人,常常会发生口腔的内容物少量吸入气管内,同时也把口腔内常见的厌氧菌和喜欢在咽部定居的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起吸入肺内而引发炎症。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通过刷牙、漱口等方式保持口腔洁净;若是患有牙病等口腔疾病应及时治愈;若戴有假牙应经常清洗。

对于重症及卧床的老人,护士应帮助其进行口腔护理。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口腔护理不当,细菌在口腔中会越积越多,对那些免疫差的人来说,患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原因是,这些本应依附在牙齿上的细菌会进入人的唾液里,再随呼吸进入气管的上部和其他细菌一起对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牙周病主要是由于牙齿之间的有害细菌增殖所致,长期听之任之,牙周病就会不断恶化,有害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妨碍胰岛素发挥控制血糖的作用。

重度牙周炎是糖尿病病人血糖增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病人。

如果牙周感染得以有效治疗,病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就能恢复正常,其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岛素随之减少,这说明病人的糖代谢得到了改善。

4、胃肠道疾病长期吞食细菌也可导致各种胃肠疾病。

胃溃疡是幽门螺杆菌引起,药物很容易清除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牙菌斑上的幽门螺杆菌难以清除。

此菌的感染源在口腔,口腔卫生差是患胃溃疡的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致病菌,2001年美国研究人员艾夫库报告,在241位B12缺乏的病人中,有108人被确诊为合并胃HP感染,其中大多数病人为慢性非特异性胃炎,其次为萎缩性胃炎。

经进一步检查研究证实,有88人存在含有HP的口腔牙菌斑。

据此艾夫库认为,胃HP感染与牙菌斑密不可分,若采用无菌刮匙刮下牙菌斑,并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可获得HP细菌。

现已明确胃HP感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存在含有HP的牙菌斑,若不彻底清除牙菌斑,就无法阻止胃黏膜HP的感染。

所以,若想治愈胃HP感染,务需清除牙菌斑。

原因是牙龈病的细菌进入血管,会形成栓塞。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主要是一种炎性反应过程,以损伤内皮开始,并产生一种级联反应,最终以斑块形成而结束6、妇科问题1).流产牙周病也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有不良影响。

观察发现,患牙周炎的孕妇,在羊水中可培养出牙周炎的致病菌;此外,美国也发现,有牙周病的女性会生下体重过轻的下一代,其不良影响并不亚于抽烟的危害,甚至于有发生流产或死胎之情况。

专家建议,有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等牙周疾病应及早治疗,避免恶化到影响全身健康,若危及到胎儿生命就更划不来。

其实,无故流产的孕妇最好查一查口腔,有些流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牙周细菌随血流跑到胎盘,导致早期流产的后果。

2).早产牙龈疾病的细菌可进入血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曾对早产儿与其母亲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过调查,他们在一些早产儿体内,发现了与其母亲口腔存在的细菌相对应的抗体,证实有些早产与母亲患有牙周病有关。

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造成早产和低体重儿主要是由于母体的牙周感染干扰了妊娠自动调节的细胞因子和激素所致。

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自我口腔保健、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和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

THE END
1.牙疼不是病?灭火有妙方!牙周炎口臭,一治即消真神奇?有人说,这些问题总是反复发作,治了又犯,简直无解。难道真就没办法摆脱这些困扰吗?别急,中医告诉你,牙疼和口腔问题,绝不只是牙齿的问题,背后藏着的“火”才是关键!牙疼不是病?其实是“火”在作怪!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认为牙疼、牙周炎、口臭的根源,绝是牙齿出了问题。它们背后藏着的是人体内部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306268583917566&wfr=spider&for=pc
2.口腔科降教育处方——口腔专题口腔科健康教育处方——口腔专题 龋齿 俗称“虫牙”,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定时刷牙,时间长了,牙齿受到腐蚀破坏,出现空洞,形成龋齿。龋齿不仅妨碍咀嚼、影响美观,而且可以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影响全身健康。 自我保健措施: 1、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经常使用含氟的牙膏,使氟沉积https://www.qbxrmyy.cn/new/detail/id/105.html
3.2018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能制作各类口腔修复体和矫治器; 2.能与口腔医师进行专业交流,并辅助治疗; 3.能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能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做基本防治; 4.能对口腔常用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 5.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并能进行CAD/CAM设计、制作。 (三)素质要求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2.htm
4.预防保狡工作总结精选13篇预防保健科工作总结 篇5 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由牙防所统一组织、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采取混合编队的组织形式,由6个牙防小队17名医生对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约50000名儿童/青少年进行牙病普查普治工作。 二、健康教育 1月6日,李医生为友谊新村幼儿园60多位小朋友的家长们,做了“微笑中国口腔健康教育——阳https://www.liuxue86.com/a/4872627.html
5.口腔护理心得体会(精选10篇)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有:龋病、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牙周炎、复发性口疮、冠周炎、麻醉术、拔牙术、开髓术、备洞充填术、取印模、灌模型、卡环弯制、排牙等。基本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了,才能从点到面、循序渐进,学会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4、口腔各学科多有其特点,把握学习实习的方向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500825.html
6.医院开处方让去外面药店买的阻断药,怕买到的是假药药剂科高危后50个小时医院处方开了阻断药物,如果是正规药房的话,那就认为是可信的,但是这类型的药物副作用https://iask.fh21.com.cn/drug/105171183.html
7.得了龋齿的饮食指导蛀牙牙齿牙缝牙菌斑全国爱牙日龋齿是一种常见病,很多人只是知道得了龋齿不能吃糖,但是得了龋齿的饮食指导你知道多少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得了龋齿的饮食指导,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本文,能认识龋齿的饮食禁忌和有益于龋齿防治的食物,远离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NEV5QP05566MTF.html
8.个体诊所规章制度(通用9篇)2、门诊医护人员以口头讲解和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及时向病人或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 六、口腔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为了完善科室服务管理机制,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现制定绿色通道就诊。 绿色通道适用人群: 1.持老年证者。 https://m.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01129080152_617550.html
9.口腔门诊病例书写规范9篇(全文)口腔门诊病例书写规范 第1篇 眼科门诊记录 门诊记录 姓名 冯立章 性别 男 年龄 15 门诊号 910903 初诊记录 1991-9-3 右眼红、痛、畏光、流泪3天。 患儿3天前晨起感右眼疼痛,似有异物,疑为“红眼睛”,自滴“消炎眼药水”无好转,眼痛逐渐加重,伴畏光、流泪。病前4-5天曾患“感冒”。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8h48utd.html
10.口腔科常用处方.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口腔科常用处方.doc,口腔科疾病用药 15.1. 口腔感染性疾病用药……… 15.1.1口腔病毒性感染用药……… 15.1.1.1疱疹性口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1118/29801877.shtm
11.疾病齿科指什么,口腔疾病有哪些5,口腔科主要看什么病 1,口腔疾病有哪些 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常见的有口腔溃疡,牙周病,牙髓病,磨损,上颌前突,青少年牙周炎,舌病,唇病,龋齿,唇裂,四环素牙,单纯性牙周炎,口腔念珠菌病, 腭裂等都属于常见的口腔疾病,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如一个小小的烂牙问题,所涉及的不仅http://www.dayayi.com/xiya/xyjy/192821.html
12.口腔科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2、门诊医护人员以口头讲解和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及时向病人或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 六、口腔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为了完善科室服务管理机制,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现制定绿色通道就诊。 (一)绿色通道适用人群: 1.持老年证者。 2.体弱多病者。 3.有肢体或智力残疾者。 (https://m.588k.com/qywd/gzzd/860683.html
13.2007年第17期《院报》内容北京协和医院9月19日,30余名口腔科医护人员,分别在东西两院门诊设置了咨询台,现场咨询,解答口腔健康问题,前来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有的患者专程从郊区赶来;9月21——22日我们举办了口腔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常见口腔疾病预防进行科普教育,积极推行“健康奥运健康北京”理念,努力实践着奥林匹克精神,把真情和关爱奉献患者,奉献给社会,https://ims.pumch.cn/detail/15793.html
14.常见口腔疾病与治疗39问医生病情分析:常见口腔疾病与治疗可采取口腔卫生维护、龋齿填充、牙周病治疗、口腔黏膜炎局部用药、口腔溃疡贴敷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1.口腔卫生维护通过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来保持口腔清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和食物残渣堆积,从而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2.龋齿填充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100228325.html
15.医学实习总结一、在口腔科实习半月学到的知识: 1、认识器械、材料及它们的用法。 2、了解了其他常见病的护理及预防原则。 3、熟悉了常用医疗无菌,污染物品的处理方法。 4、积累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觉悟。不足之处。 5、门诊病历的书写方法。 二、临床经验: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shixizongjie/224623.html
16.口腔知识点总结例如, 即使有71.5%的被调查者知道细菌是龋病及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但对具体致病机理仍然不清楚。 甚至也只有64.1%的被调查者能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而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口腔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在正确刷牙的基础上使用牙线, 可以有效清除牙邻间隙的残留菌斑及食物残渣, 预防牙邻面龋及牙周炎, 但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1x6kk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