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cognition):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及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物的见解等.如小孩.青壮年和老人对“医院是什么地方”的看法不同,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同成什么,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

认知治疗(cognitivetheeapy):也有一些人翻译为认知疗法,属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理论取向。认知治疗系由贝克首创。在理论上,认知治疗乃是基于一种假设:个人的看法与想法(认知)决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动;个人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主要是由于他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有人说:“人生象半杯酒”,想到空的部分会使人感到虚无;想到实的部分会令人感到存在。认知治疗法的构想是,帮助当事人认识环境,了解自我,学习对事、对人、对己应有的想法、看法与应有的态度避免钻牛角尖的行为。

认知歪曲(conitivedistortion):认知中存在错误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或偏执的成分。如:“对视不礼貌”,“我是个失败的人”,“人际关系好=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等。

规则(rules):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根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但是贝克进一步指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如“如果有人不喜欢我,说明我是没有价值的”。

中介信念(intermediatebelief):在核心信念与自动化思维之间的信念。包括态度、规则及假设。如“处于危险之中是可怕的”(态度);“我必须一直是安全的而且谨言慎行”(规则);“如果我谨言慎行,生命就不会有危险”(假设)。

个案概念化(caseconceptualization):对个案的综合陈述与了解,一般由治疗师依据某种心理治疗理论对当事人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治疗师进行个案概念化:

1.当事人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发生,又是如何持续的;

3.当事人关于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基本观念;

5.当事人的假设、期望、规则及态度(中介观念)是什么;

6.当事人在处理这些负性信念所使用的策略是什么;

7.哪些自动化思维、意象以及行为造成了及疾患的持续;

8.当事人现有的信念与生活事件有什么样的关系;

9.当事人现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事,他是如何看的;

10.什么样的早期学习经验造成现在的问题,潜在的想法和信念是什么等。

对当事人的问题进行概念化开始于第一次与当事人的接触,并且持续下去。个案概念化是一个不断进行修正和诠释的过程。

信念(belief):人们对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一些特殊看法,是在幼年时期开始发展的。如“我不信任任何人”,“这个世界是残酷的”。

与自动化思维不同的是,核心信念不能完全清楚的被表达,直到治疗师持续探询当事人想法背后的意义而剥去其层层外壳。负向核心信念也包括对他人或世界的想法,如“别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这个世界是个堕落的地方”等。

我们用一个同心圆来说明自主思想(人们能够在意识层面知觉到的内容,如“我很聪明”,就象洋葱的表层)、自动化思维(难以觉察和控制,特别是在受挫的时候,依不同情境产生的。如“这个太难了,我肯定学不会”)、个人的假设与价值观(如“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图式(一个潜在的认知结构,最核心部分,如“我不能胜任”,像洋葱的内核)之间的关系。

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特点

5.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治疗师与当事人是合作关系,治疗师鼓励当事人积极参与治疗,让他决定要谈哪个话题,识别其想法的曲解之处,概括要点等

6.教育指导防止复发当事人要去掉歪曲的认知,就需要训练他们科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治疗师在治疗中好象教师,尝试对当事人进行再教育,治疗师指导当事人确认、评估及回应他们不良功能的思想与信念,促使问题的解决,目的在于教会当事人成为自己的治疗师,防止复发

7.科学方法采取实验的方法,治疗包括资料收集(问题、想法、态度),形成假设,实验和评估

8.家庭作业根据治疗进程,给当事人留家庭作业,一般包括个人资料的收集,验证假设以及认知治疗技术的练习等

9.治疗技术治疗师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想法、情绪和行为,除了常使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技术外,行为技术和格式塔技术等也常用于认知治疗,目的在于让当事人认知其内在想法,觉察不同的解决方法或修正其意见

认知行为治疗的一般原理

贝克强调当事人与治疗师的合作关系,这种立论认为当事人可以积极参与治疗,为“自助”(self-help)这一概念提供动力。因为人的内在沟通是可以由内省得到的;内在的沟通具有高度的个人意义;这种意义是由当事人自己推论出来的,不是由治疗师分析出来的。这种治疗关系将来访者放到了一个非常主动的位置上。

贝克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了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后发展成一套认知治疗技术。贝克认为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包含两个层次,即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所谓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是指与不愉快的事情有关,突现于脑中、不是周密推理的想法。负性自动想法的内容可以是对目前经验的解释,也可以是对未来经验的消极预期,或是对过去消极事件的解释,这就是导致情绪障碍的原因。深层的从童年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或图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用于对信息滤过、区分、评估和编码,指导对新信息的知觉、对旧信息的回忆及借助图式进行判断与推理,支配和评估行为,人们的有些假设是僵硬的、极端的、消极的,因而就表现为功能失调性态度。

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应用

常见心理障碍的认知解释

抑郁症出现的认知主题是:剥夺、挫败、失落。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还会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很消极。这种消极的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遇到这些问题都会产生抑郁倾向,但对那些具有抑郁认知图式的人而言,其处理信息的加工过程,包括信息的选择、真实性检验和推理等其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认知歪曲,如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等就会在这种图式的影响下变得更为显著,他们对现实的境遇评价会更低,客观性就会更差。

焦虑患者的认知图式具有倾向于对通常情境做威胁性甚至灾难性的解释,他们或者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无能,或者期望过高,以致实际情况常常与他们的期望不一致。当出现这种认知不协调时,或者维持原有的信念,否定或排斥显示经验;或者转变自己的信念,加之又缺乏积极的应对策略,焦虑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证实了焦虑的认知内容是以”危险”为主题的,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在焦虑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危险“的负性自动想法和焦虑关系密切,而由非理性信念所反映的特定的认知图式可能促使患者过度夸大危险性。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两因素理论和贝克的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

(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5)过分要求控制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

常用认知评估工具

Beck抑郁问卷(DBI)、Beck焦虑问卷(BAI)、Beck绝望量表(BHS)、自动想法问卷(ATQ)、功能失调性态度(DAS)。

THE END
1.科普文章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压力管理。从其名称即可看出,该疗法结合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主要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进行干预。简单来说,认知行为疗法并不关注我们的睡姿、剖析过去或解梦,而是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让我们在感知、思考和行动时能够准确地识别自我、他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https://xgb.ksu.edu.cn/info/1411/6811.htm
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最早是由A.T.Beck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将治疗焦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信念上,通过改变患者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心理问题。 1.ABC理论:基本理论模型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是ABC理论。其中A(activating events)是诱发性事件https://cmhadb.cma-cmc.com.cn/know/v/articleDetail/20/26520.html
3.2认知行为疗法入门——认知行为疗法基础基本理念:认知行为疗法的英文是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常被简称为CBT。我们从认知行为疗法的字面就可以知道,它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这个疗法以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为主要干预途径。 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病理模型和心理咨询技术方法。 https://www.meipian.cn/4z86sdqr
4.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由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1553933314.html
5.第一章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发展与现状而认知行为疗法则着眼于当前的病人的症状,重视实证研究支持治疗的有效性论断。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利用的理论是精神分析法,而认知行为疗法则重视从改变行为和认知着手,直接改变患者的情绪(心理症状)。目前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临床治疗的实证支持。 基本原则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36318394/
6.认知行为疗法笔记(一):普通人也能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成为自己的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和定义:什么是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 如何更加持久地改善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呢? 认知行为效果的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历史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 原则1:认知行为疗法是以关于患者问题的不断发展的解释和对每一个患者用认知术语进行的个体的概念化为基础的。 原则2:https://zhuanlan.zhihu.com/p/590622827
7.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pdf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pdf 6页内容提供方:聚好信息咨询 大小:421.31 KB 字数:约4.59千字 发布时间:2024-05-17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3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14/7124020152006106.shtm
8.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1953年获美国神经和精神病学会颁发的精神病学证书。此后,贝克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并于l958年在美国精神分析学院毕业。目前任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和认知治疗中心主任,《认知治疗与研究》主编。其主要著作有《抑郁症:原因与治疗》、《认知治疗与情绪困扰》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k5OTQ4MA==&mid=2247541979&idx=2&sn=42b4196e0c7f556410591c26a88248ae&chksm=a68c1bcc91fb92daadaafee1593277ccf3874b791154de0f019dd53b06de35d3098fa56845a8&scene=27
9.认知疗法第一章认知行为疗法概述01治疗也是基于概念化,或者说对每个患者(他们特殊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理解之上的。治疗师寻找各种方法来引起认知改变(矫正患者的想法和信念系统),从而带来情绪和行为上持久的改变。 二、认知行为疗法背后的理论是什么? 总的来说,认知模式提出功能不良思维(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在所有的心理障碍中都是常见的。当人们https://www.jianshu.com/p/328a8ae431db
10.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模型 认知行为疗法适应症 案列展示 基本理念 认知行为疗法,简称为CBT 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一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为主要干预途径。 案列1 小刘和小孔 小刘和小孔两个人面试同时被刷下来,小刘异常沮丧,感觉这个城市不适合他发展;小孔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83367621&efid=N8I_Hr9Zt6-Dwfg_4sK3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