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全县有27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彝汉杂居的情形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雷波县独特的地域特征,使得当地彝族民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圣乍语区、阿都所地语区、义诺语区等传统彝族民歌,还有其他民族创作改编的新民歌,这些民歌见证了雷波县的前世今生,展现了雷波县鲜明的精神面貌及人文风俗,是传播当地文化必不可少的一大载体。雷波县彝族民族种类多样,众多研究人员对其开展题材、色彩区分类,客观地展现彝族民族的整体特色。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雷波县彝族民族得以漂洋过海,传遍世界各地。为此,专业学者针对彝族民族的传承与保护展开了广泛研究,2006年,雷波被授予“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的称号,充分表明了雷波县彝族民歌的代表性及多样性。为切实推进雷波县彝族民歌的传承发扬,有必要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探索研究。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波县彝族民歌的语言特征及色彩特征: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波县不仅表现出圣乍语区、阿都所地语区、义诺语区三大方言区的语言特征,还包含彝汉交融的第四大方言区。其中,圣乍方言广泛应用于瓦岗所什诺伙片区,阿都所地方言广应用于瓦岗所什格伙,义诺应用于莫红、西宁、马颈子等地区,彝汉交融的语言特征则体现于田坝、永盛、黄琅等杂居区。这些方言区都表现出突出的彝语语言特征,鲜有元音,主要包括有紧元音、紧喉元音、松元音等,演唱期间需要做到张弛有度;辅音偏多,主要包括有浊音、清音,这些辅音普遍存在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分[1]。雷波县彝族民歌歌词充分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或是一些重要时节演唱的音乐,或是日常口头吟诵的小曲,无不实现了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的有机融合。比如,这首在彝族丧葬仪式上,由毕摩为亡故者吟诵歌唱的民歌——阿古啊!天上有条道,地上有条道,地上母猪拱的道。歌词通俗易懂,将丧葬仪式的指向进行了有效明确,以此表达了对亡故者家属的告慰之情。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波县彝族的历史、文化大多是通过口头传承的,并且传承载体尤以民歌为主。诸如对于民族发展历史、伦理思想道德、社会行为规范等的记忆传承,彝族人民长期以来都有赖于唱诵民歌的方式。雷波县彝族民歌大致包括有丫合(山歌)、媳西尼几(婚嫁歌)、伙格(聚会娱乐歌)、厝史依纳(葬礼歌)等。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丫合,在彝语中的含义为放声歌唱。雷波县彝族山歌一般在山野田间演唱,歌词内容通常表达的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或者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早期,丫合多为独唱,也就是个人的即兴演唱,如今演唱形式越来越丰富,产生了结构精小的对唱、套曲形式的领唱和齐唱等[2]。在陈述唱词中,雷波县彝族山歌节奏与自然语言的节奏相近,旨在简洁明了地表述演唱者内心的话,充分表达演唱者的思想情感。比如,雷波县彝族山歌《苦歌》——苦啊!成天成夜为主人做活,心里有说不尽的苦,有苦无处说,只有唱歌诉苦情。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波县彝族女子出嫁时,家中的姐妹会和新娘交换项链、银镯等首饰,在出嫁当天,至亲姐妹还要与新娘在同一个盖头下对唱离别歌曲,以表达娘家的不舍之情。媳西尼几在彝语中意为结婚嫁女,作为彝族婚嫁歌的统称,主要包括有妮惹莫莫、尔伙、作伙等。其中,妮惹莫莫通常指的是彝族叙事歌曲《阿嫫妮惹》;尔伙指的是吟唱,大多为叙事歌,歌词内容与婚嫁无法,具有突出的表演特色,广泛流传的包括有《吉尺约呷》《呷嫫阿妞》《兹惹伍伍》等;作伙指的是对歌,且主要为男方接亲队伍与送亲姑娘们相互间进行对歌。在彝族人民婚嫁时,广泛流行男方接亲队伍与送亲姑娘们之间进行对歌逗乐的习俗。比如,彝族民歌《阿县县井转》——姑娘小伙快来转,火钳绕着火塘转,镶刀围着荞麦杆转,蒸柄绕着饭团转,粗手绕着锄柄转,姑娘绕着新郎家转,姑娘小伙快来转。该首民歌描述的是彝族人民在接亲过程中,女方姑娘将来接亲的小伙拉来对歌,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走边歌唱的情形。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伙格,意为玩唱,另外还有叙唱、唱人唱事等意思。依据内容、体裁的不同,可将伙格划分成三种: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礼仪歌,即为在一些礼仪场合中宾朋相互应酬、称颂的歌曲。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娱乐歌,多指开阔眼界、诙谐取乐等供人们娱乐的歌曲。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叙事歌,既包括唱历史传说的古老歌曲,也包括各事件、人名作为内容或歌名的叙事歌,它们充分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3]。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波县彝族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死则焚其尸”的习俗。彝族俗语说:家族再疏远,听到哭声就赶来。《吙啰夺》作为雷波县彝族的一首哀歌,其如同汉族的孝歌,歌词——啊,啊,真伟大;啊,很可怜;堂内主人家,制造铜铁号,号角声声响;堂内主人家,我们这对小伙子,今晚在主人家堂内。该首歌节奏柔缓、音调低沉,表达了演唱者对已故之人的无限哀思。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波县彝族民歌在长期传承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可供开发的价值,因此应当加强对雷波县彝族民歌深层价值的有效提炼,进而推动雷波县彝族民歌传承发展。比如,提炼雷波县彝族民歌的文化价值。雷波县彝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人文风俗等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4]。通过对边缘化的雷波县彝族民歌进行改革创新,在保留雷波县彝族民歌固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元素,进而促进雷波县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o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