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考古重大发现:出土近10万件文物填补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近年四川眉山考古发掘,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涵盖青铜器、陶瓷器、竹木漆器、金银玉器等等,类型齐全,地域覆盖广,真实地佐证了眉山多姿多彩的历史。

江口沉银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些历史遗址和遗物的科学考古发掘,生动展现了巴蜀区域文明向中华多元文明统一的进程。

如成眉市域铁路S5线建设工程、眉山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先后发现了汉代遗址,出土西汉纪年瓦当以及保存完整的明代窑址,保护了大量地下历史文化遗存……

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

建立成都平原古人类生存演化序列

考古工作,见证历史,连接未来。

在通气会上,眉山市文化和广播旅游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王枫介绍,近年来,在四川省文物局的大力指导下,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倾力支持下,眉山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的开展,优化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模式,加强队伍建设,考古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量达到近10万件,文物年代涵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战国晚期、西汉、东汉、三国至两晋、唐、宋、明、清,从汉代“排水工程”到宋代“人工水渠”,从青铜器到陶瓷器,从竹木漆器到金银玉器,类型齐全,年代跨度大,地域覆盖广,真实地佐证了眉山多姿多彩的历史。

王枫说,在工作中,还积极推动“考古中国—川渝地区文明进程研究”考古工作在眉山的开展。截至目前,眉山新发现史前遗址4处:

坛罐山遗址测年结果显示距今约20万年至8万年,是四川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成都平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莲花坝遗址测年距今6200年至5900年,是四川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明确地层关系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登云城址基本明确主体为宝墩文化遗存,测年显示距今不早于4800年,该城址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宝墩文化的分布范围及年代上限。

最后一处为彭山区武阳旧石器遗址。

这些重要遗址的发现,对于建立成都平原古人类生存演化序列、构建四川盆地旧石器年代框架有重大意义,逐步揭示眉山从旧石器、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状态。

川大眉山校区等出土西汉瓦当

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双赢”

近年来,眉山市着力做好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实现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双赢”。在城市建设前,事先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根据勘探结果及时调整建设规划,避让文物,既保护了文物安全,也保障了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截至11月,眉山今年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文勘和考古发掘项目共23个,文物勘探面积达85万平方米,抢救性考古发掘面积1.2平方米。实践证明,推动考古前置政策落实已成为促进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眉山,成眉市域铁路S5线建设工程、眉山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先后发现了汉代遗址,出土西汉纪年瓦当以及保存完整的明代窑址,保护了大量地下历史文化遗存。彭山区三医院建设项目,通过事先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调整建设规划区域,兼顾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协同发展。

成果展示

■坛罐山遗址

20万年前古蜀人用打制石器生产生活

坛罐山遗址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滴水村与太和镇马堰村交界处,地处成都平原南部、岷江支流东醴泉河南岸。

经2020-2022年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石核、石片等石制品500余件。坛罐山遗址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片两大类。石器分为旧石器时代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时代。根据光释光测年,初步推测遗址有石制品埋藏的地层最老年龄不低于20万年。坛罐山遗址考古证明,距今约20余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古蜀人已经擅长用加工后的石器生产生活。

此外,根据石制品埋藏及空间分布情况,推测坛罐山遗址原生形态受到一定程度水流扰动,但仍保留有早期人类行为与活动的重要信息,是一处古人类多次光顾、短期活动的场所。

坛罐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将逐渐揭开成都平原古人类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面纱,进一步为四川盆地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提供线索、导向和思路,也为下一步构建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旧石器年代框架、完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坡区文化和广播旅游局局长孙倩介绍,坛罐山遗址的发现,对眉山地方建制沿革有着深远影响,是眉山历史的缩影,对东坡区早期人类文明有着补史之缺的作用,是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中重要的发现之一,为后期文旅融合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为保护展示坛罐山遗址,眉山市东坡区目前已经修建坛罐山遗址保护大棚,将于2024年1月向公众开放,让公众能够近距离感受20万年前眉山先民的生产和生活。

坛罐山遗址,为今后成都平原旧石器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也指明了新方向。

■江口沉银遗址

已出水文物7.6万余件

博物馆明年10月试运行

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是国内首次滩涂考古。截至2023年4月,总共完成六期围堰考古,共出水文物7.6万余件,具备数量多、等级高、种类丰富、时代跨度大、地域范围广的显著特点。

该遗址考古出土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对研究明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生活史和研究四川文化、填补明末清初朝代更替西南历史空白、还原湖广填四川真相都具有重要价值。

据了解,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以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体统筹、高位推进,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推进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出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江口沉银遗址博物馆。

江口沉银博物馆项目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金银器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批量型宝藏博物馆,其选址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紧邻江口沉银遗址。该项目占地200亩,其中博物馆占地60亩,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包括出水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工程,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标本库建设工程等,展陈面积7300平方米。

■眉州城遗址

孕育三苏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0年7月,眉山市文物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共建眉山考古工作站协议,在四川率先成立首个市(州)考古工作站。

三年来,眉山已开展文物调查勘探工作40余项,其中近20项经调查勘探发现了新文物点,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30项,抢救性发掘保护了一大批重要文物。

在眉山文庙遗址系统的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中,清理出清光绪十三年眉山文庙北侧、西侧宫墙遗迹。发掘共出土(含采集)文物288件,部分器物保存完好、制作精美。其中瓷器居多,以瓷碗、瓷盏为主,另有瓷盘、铜钱、铜币等,时代跨度大,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各类建筑构件、经幢等,年代囊括了唐、清至民国。这些重要文物为研究眉山文庙的建筑格局、修筑方式、兴废历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对探寻眉山城市文脉,梳理眉山城市肌理,厘清眉山城市的厚重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藏极品宋瓷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北宋的定窑和唐代一脉相承,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烧成的瓷器精美洁白。因为釉色洁白没什么可发挥的余地,工匠就在装饰上创新,比如这个定窑盘子就有非常精美的印花,这张照片效果不够好,强烈建议可去现场看看,能开眼界。另外你会发现这盘子镶了一圈铜口。铜色紫黑,和白色形成强烈反差,非常漂亮。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19831
2.台北故宫文物:陶瓷艺术(新石器时代—北宋)一九八七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一批青瓷,其中十三件作品在随葬的供物帐上,记载成「瓷秘色」,透过供物及出土瓷器的对照,所谓秘色瓷的样貌方正式揭晓。五代钱氏王国曾将越窑秘色瓷当作贡品,上贡唐、宋。虽然目前遗留的窑址,依然无法证实秘色瓷官窑的存在。然而从五代贵族墓葬的随葬青瓷,已可约略重见当时官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673873785686540&wfr=spider&for=pc
3.江口崖墓出土文物:宋龙泉窑瓷器要说与龙泉瓷器关系最紧密的人物,当属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了。明代有记载,说:哥哥烧的是哥窑,弟弟烧的是龙泉窑。龙泉窑以釉色著称,主要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中国古代烧瓷的高温釉,商代是草木灰釉,商周以后开始使用石灰釉。 由于釉中含钙少,釉面没有完全熔融,在光线的照射下发生散射,使人看起来整个龙泉瓷器柔和https://www.mshw.net/xwzx/msyw/201903/t20190312_405941_detail.html
4.梦韵天青——宝丰清凉寺汝窑最新出土正在为您跳转到访问页面如果您的浏览器没有自动跳转,请检查以下设置。(1)请确保浏览器没有禁止发送Cookie。(2)请确保浏览器可以正常执行JavaScript脚本。(3)若使用IE浏览器,请使用IE9及以上版本。(4)确保本地时间的准确性。(5)请观察这个时间(2024-12-17 08:59:22)若时间一直未变化,则是由于验证页面被https://www.hnswwkgyjy.cn/NewsView.php?News_ID=626
5.“南海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学术成果首页 关于扬博 参观指南 陈列展览 馆藏精品 文物保护 学术研究 教育互动 马可波罗纪念馆 资源共享 文创产品 学术研讨学术成果博物馆协会 “南海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 简要:瓷器在拥有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耐火性能好和不透水特点的同时,其脆性也很大,出水瓷器在高盐、高压的海洋环境下历经千年,大都已残缺破损,https://www.yzmuseum.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214
6.《河南文物之窗》——最早的瓷器《河南文物之窗》——最早的瓷器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瓷器。瓷器,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大使,蜚声海内外。1953年郑州新郑二里岗商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和1954年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商代墓葬中发掘的青釉瓷尊,将我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提前至3600年https://wwj.henan.gov.cn/2020/05-09/1554900.html
7.10万瓷器碎片出土圆明园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为您提供10万瓷器碎片出土 圆明园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高清视频在线观看,10万瓷器碎片出土 圆明园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主要内容:国内外热点资讯第一时间为您放送,全球奇闻趣事一网打尽!https://v.pptv.com/show/3Hz0e3sowwFk4ko.html
8.宜昌博物馆出土文物图录:陶瓷卷宜昌博物馆著收藏宜昌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经建档的三峡宜昌地区内出土文物藏品17035件,主要为当阳赵家湖东周楚墓,宜昌市前后坪秦汉墓,宜昌中堡岛、枝江关庙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种类有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金银器、漆木器、书画等。本册为陶瓷卷,从馆藏铜器中精选150件,包括清光绪哥釉铺首环耳青花八百千秋图瓷尊、明https://item.winxuan.com/1201950179
9.御窑四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展每日环球展览御窑瓷器中的纹饰、色彩、器型、功用也反映出显著的节令物候和民俗特征,与农耕文明有着多重联系,使陶瓷成为皇帝推广「农本思想」的媒体与载体。此次最重要的一件展品为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由御窑遗址出土的60余片残片拼对、修复而成。鸭身圆润饱满,饰以黑、黄、绿等多种彩釉,因没有红色而被称为「素三彩」https://art.icity.ly/events/dwqssni
10.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1987年前,世人知有秘色瓷,却不知其色形,只可借晚唐诗人陆龟蒙之《秘色越器》中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二句聊以自慰。 1987年4月,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14件越窑青瓷出土。这种只供皇帝赏玩的御供瓷器,自此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https://m.douban.com/note/713878689/
11.南方文物泉州府后山出土的江西瓷器陈鹏,曾庆生 <正> 泉州“府后山”座落泉州市内北角偏东,在现晋江地区卫生学校,晋江军分区界内,其范围东西宽25米,南北长38米,高5.80米。一九七九年文物部门从该处采集了大量标本,府后山的堆积层按其层次,大体可分为三层、即明清层、宋元层、唐五代层。明清层甚薄,其堆积层只有几十厘http://lfww.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1983&st=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