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隋唐大运河出土古陶瓷概述大运河遗产网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文献记载:“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大业四年又开永济渠,并重修江南运河”。第一次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通过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贯通,使东西南北中的人流、物流得以畅通。其中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极其重要的河道,唐宋时期称汴河,“渠广四十步,河畔筑御道,道旁栽柳树”,其流经线路沿东汉汴渠(古汴河)至开封后,与古汴河分道折向东南,经今河南商丘、永城,安徽淮北柳孜、宿州、泗县、江苏盱眙入淮河,全长1300里,是隋唐大运河连接东西南北的枢纽河道。此渠历经隋、唐、宋三代600余年,对唐宋王朝的大繁荣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1998年,在进行宿州至永城公路濉溪段改建过程中,于濉溪县百善镇以东路段施工时出土了大量的瓷片、铜钱等物。1999年初,百善镇以西路段动工,在柳孜村施工中发现大量陶瓷、古钱等文物,还有一处石构建筑遗迹。5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考古所与淮北市博物馆和濉溪县文管所共同组成考古发掘队,对柳孜的石构建筑体进行发掘,从5月4日进点至11月7日撤点,历时200天,布8个探方,累计发掘面积900余平方米。有三项重大发现:一是出土一座宋代石筑码头,二是出土8艘唐代沉船,三是出土了隋、唐、宋、元时期的来自全国20多座窑址的近10万片瓷片,其数量之多,窑口之众,品种之丰富,十分罕见。

这次考古重大成果,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目前正在积极做前期申报工作。

另安徽省宿州市从2006年4月到2007年9月有两次汴河故道的考古发掘,根据宿州市博物馆高雷先生《大运河宿州段考古成果汇报》说:发掘面积共1064平方米出土各类以瓷器为主的器物3900余件,涉及20多个窑口,这次发掘得知河口宽32.6米、底宽20米、深5米,文化层共分9层。2009年10月淮北市为迎接第五届大运河文化节,对淮北市百善镇老街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挖掘得知文化层共分8层,清理出一批唐宋瓷器。

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出土瓷器的品种和特点。

据阚绪杭先生《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报告》:瓷器在柳孜遗址的发掘中大量出土,(这次发掘主要是在唐代地层)整理的瓷片近10万片,器形有碗、钵、盘、盏、盆、罐、壶、瓶、坛、灯、瓷塑、盒,可修复件中其中碗917件,盘69件,盏119件,盆37件,钵209件,罐129件,壶28件,瓶6件,坛8件,灯4件,盒7件,盂6件,盏托1件,枕9件,瓷塑2件,铃15件,三彩器38件。釉色有黄釉、青釉、白釉、黑釉、彩釉、影青等,多数釉色深浅不一,其中黄釉较多、次为青釉、白釉、酱釉、黑釉等,多数瓷器釉下施一层化装土,胎釉结合较牢,极少数有脱釉、飞釉现象,器表多素面、有少数点彩、彩斑、三彩、窑变,在装饰上有贴花、刻划花,绘花、印花、塑花,少数器物有文字装饰。

这些高古瓷(大运河瓷)的总体特征,王红五先生在他的专著《大运河瓷》中,用五个字概括就是“全、新、多、亮、精、”。

(1)、全的特征指出土瓷所涉及的窑口全。

(2)、多的特征指出土瓷的数量多、品种多。

(3)、新的特征指运输过程中沉没的商品或贡器,绝大多数是未曾使用过的器皿,釉面净,露胎净,器表少有附着物,最多有一点碱沁划痕,因而新。

(4)、亮的特征指器表因地下大运河弱碱性的水土环境,优于废墟、墓葬和地下水较多的窖藏。釉表接触不到有腐蚀或污染的物质,故而器表很亮。

(5)、精的特征指数代以来大量南方窑口的贡品遗存,和北方窑口的一些外销产品遗存以及南宋进贡金朝的“岁贡”“岁币”瓷器都有可能遗落在大运河河里,成为今天我们能见到的精品。

由于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河流,而五大河流的支流又伸展到远离大运河的内地,这样全国各地各个窑口生产的瓷器通过这些河的支流、干流,畅通到外地。能在通济渠上行走的:一是当时的畅销瓷,即当时各大民窑的名牌产品,它们北上或南下。这在运河发掘品中可窥一斑。二是进贡品,一般是南方窑经过汴河进京的。三是外销瓷,一般是北方窑经过汴河到扬洲港远销海外的。四是汴河沿岸的一些小窑口生产的瓷器由于运输的需要经过汴河。五是汴河两岸百姓日常生活使用的瓷器。六是由于河道的废弃当作垃圾丢弃在河内的。这些瓷器都会因为水患、战乱、事故、盗抢等原因遗弃在运河内。

四、大运河瓷的鉴定

在辨识运河瓷的研究中,我们的一些运河瓷收藏家、研究者根据运河瓷独特的埋存环境,经过长期的潜心琢磨。结合与其它环境存在瓷对比,总结出一些规律要点:认为有些“大运河瓷”看起来新,感觉上净,视觉上亮,还有一些听起来闷,抚摸干涩,上手份量轻,总体数量上精品少、大路货多。从鉴定方面讲有以下几个特点供读者参考:

1.运河瓷的叩击声音就一般而言,同一时代,同一窑口,同一品种的瓷器与其它环境出土的瓷器相比有些暗哑,音频较短,不像传世品的发音清脆悠长,也不像出水瓷器那样糠散发闷,也没有一般出土瓷所常有的“沙沙”的声音。

2.运河瓷的釉面一般比较干涩,它的釉面特征与其它环境下的高古瓷有些不同。运河瓷虽然涵盖了从隋到元八个朝代东西南北中几十个窑口,但是运河瓷有着一个明显的特征(不包括很亮的瓷)就是釉面包浆显得有点干涩。

大运河瓷所经历了前700年的水环境,后700年的土环境,中间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流沙环境,特殊的环境造成了特殊的品相,这是与其它环境所不同的。是介于“出土瓷”与“出水瓷”之间的一个门类。

总之,大运河瓷与其它遗址、墓葬出土器物比较,运河瓷干净;与海水瓷比较,海水瓷呈哑光状态;与淡水瓷比较运河瓷又少了很多划痕,品相较好;与窑址出土的瓷器比较运河瓷有土沁、碱沁;与地宫、窖藏比较,运河瓷更开门一些,不似地宫、窖藏若无明确记载或正式考古发掘,很难辨其真伪;与传世器物比较少了一些包浆。如果把以上各类途径面世的古陶瓷,按总体品相排个队,应该是窖藏塔基地宫出土瓷、传世品瓷、大运河瓷、海水出水瓷、墓葬遗址瓷、淡水出水瓷,当然不包含特殊的个例。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藏极品宋瓷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北宋的定窑和唐代一脉相承,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烧成的瓷器精美洁白。因为釉色洁白没什么可发挥的余地,工匠就在装饰上创新,比如这个定窑盘子就有非常精美的印花,这张照片效果不够好,强烈建议可去现场看看,能开眼界。另外你会发现这盘子镶了一圈铜口。铜色紫黑,和白色形成强烈反差,非常漂亮。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19831
2.台北故宫文物:陶瓷艺术(新石器时代—北宋)一九八七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一批青瓷,其中十三件作品在随葬的供物帐上,记载成「瓷秘色」,透过供物及出土瓷器的对照,所谓秘色瓷的样貌方正式揭晓。五代钱氏王国曾将越窑秘色瓷当作贡品,上贡唐、宋。虽然目前遗留的窑址,依然无法证实秘色瓷官窑的存在。然而从五代贵族墓葬的随葬青瓷,已可约略重见当时官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673873785686540&wfr=spider&for=pc
3.江口崖墓出土文物:宋龙泉窑瓷器要说与龙泉瓷器关系最紧密的人物,当属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了。明代有记载,说:哥哥烧的是哥窑,弟弟烧的是龙泉窑。龙泉窑以釉色著称,主要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中国古代烧瓷的高温釉,商代是草木灰釉,商周以后开始使用石灰釉。 由于釉中含钙少,釉面没有完全熔融,在光线的照射下发生散射,使人看起来整个龙泉瓷器柔和https://www.mshw.net/xwzx/msyw/201903/t20190312_405941_detail.html
4.梦韵天青——宝丰清凉寺汝窑最新出土正在为您跳转到访问页面如果您的浏览器没有自动跳转,请检查以下设置。(1)请确保浏览器没有禁止发送Cookie。(2)请确保浏览器可以正常执行JavaScript脚本。(3)若使用IE浏览器,请使用IE9及以上版本。(4)确保本地时间的准确性。(5)请观察这个时间(2024-12-17 08:59:22)若时间一直未变化,则是由于验证页面被https://www.hnswwkgyjy.cn/NewsView.php?News_ID=626
5.“南海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学术成果首页 关于扬博 参观指南 陈列展览 馆藏精品 文物保护 学术研究 教育互动 马可波罗纪念馆 资源共享 文创产品 学术研讨学术成果博物馆协会 “南海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 简要:瓷器在拥有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耐火性能好和不透水特点的同时,其脆性也很大,出水瓷器在高盐、高压的海洋环境下历经千年,大都已残缺破损,https://www.yzmuseum.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214
6.《河南文物之窗》——最早的瓷器《河南文物之窗》——最早的瓷器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瓷器。瓷器,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形象大使,蜚声海内外。1953年郑州新郑二里岗商城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尊和1954年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商代墓葬中发掘的青釉瓷尊,将我国烧制瓷器的历史提前至3600年https://wwj.henan.gov.cn/2020/05-09/1554900.html
7.10万瓷器碎片出土圆明园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为您提供10万瓷器碎片出土 圆明园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高清视频在线观看,10万瓷器碎片出土 圆明园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主要内容:国内外热点资讯第一时间为您放送,全球奇闻趣事一网打尽!https://v.pptv.com/show/3Hz0e3sowwFk4ko.html
8.宜昌博物馆出土文物图录:陶瓷卷宜昌博物馆著收藏宜昌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经建档的三峡宜昌地区内出土文物藏品17035件,主要为当阳赵家湖东周楚墓,宜昌市前后坪秦汉墓,宜昌中堡岛、枝江关庙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种类有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金银器、漆木器、书画等。本册为陶瓷卷,从馆藏铜器中精选150件,包括清光绪哥釉铺首环耳青花八百千秋图瓷尊、明https://item.winxuan.com/1201950179
9.御窑四时: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展每日环球展览御窑瓷器中的纹饰、色彩、器型、功用也反映出显著的节令物候和民俗特征,与农耕文明有着多重联系,使陶瓷成为皇帝推广「农本思想」的媒体与载体。此次最重要的一件展品为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由御窑遗址出土的60余片残片拼对、修复而成。鸭身圆润饱满,饰以黑、黄、绿等多种彩釉,因没有红色而被称为「素三彩」https://art.icity.ly/events/dwqssni
10.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1987年前,世人知有秘色瓷,却不知其色形,只可借晚唐诗人陆龟蒙之《秘色越器》中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二句聊以自慰。 1987年4月,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14件越窑青瓷出土。这种只供皇帝赏玩的御供瓷器,自此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https://m.douban.com/note/713878689/
11.南方文物泉州府后山出土的江西瓷器陈鹏,曾庆生 <正> 泉州“府后山”座落泉州市内北角偏东,在现晋江地区卫生学校,晋江军分区界内,其范围东西宽25米,南北长38米,高5.80米。一九七九年文物部门从该处采集了大量标本,府后山的堆积层按其层次,大体可分为三层、即明清层、宋元层、唐五代层。明清层甚薄,其堆积层只有几十厘http://lfww.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1983&st=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