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持续升温多元化创新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文博新浪财经

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创新布展方式、丰富文创产品以及采用数字技术,将“博物馆体验”深入日常生活,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式创新让博物馆文创“活”起来

随着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文创产品正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历史元素转化为观众喜爱的消费品,成为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灵感推出的“凤冠冰箱贴”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这款冰箱贴木制款售价46元、金属款售价78元,每日限量发售,经常在开馆后一小时内便售罄,被赞“一冠难求”。9月,国博又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掀起新一轮抢购热潮,上市首日2小时内售出2300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累计销售已经超过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的“销售冠军”。

“没有围城的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

“文博热”不仅体现在文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火爆,也在城市生活场景中延续并焕发新意。

记者从12月4日的“中国·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中了解到,北京潘家园正在打造一片传统文化示范街区。该区域总面积达2.59万平方米,从东三环南路延伸至华威桥,覆盖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等多个文化节点。公共空间均融入了文化符号,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据潘家园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这片街区以中国经典文物“红山玉龙”为设计灵感,旨在让市民和游客在城市漫步中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联结。“通过开放式设计,以‘穿越时空的博物馆’为理念,希望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打造可逛、可赏、可触摸的文化街区。未来街区还将加入更多互动形式,激发市民和游客深度参与文化体验的热情。”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现场看到,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浓厚兴趣。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表示:“希望这里不仅是游览场所,更能成为一个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开放式课堂,让孩子能在这里接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解锁更多“文博热”新形态

从展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博产业正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既满足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跨界破圈”为关键词,通过联名合作、数字化技术等创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参观浏览。上海博物馆则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融合之路,通过推出“上博号”古埃及主题游船、“博物馆奇喵夜”等创意活动,4个月内吸引超百万人次观展,文创销售额更是突破1.5亿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明认为,“文博热”的背后是全社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博物馆正在从单一的展示功能向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平台转型,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文博行业的经济价值,也强化了其社会教育意义。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当代博物馆已展现出“澎湃的文化力量”。“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体验的创造者。我们希望通过‘打开方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更加深刻。”他说。

业内人士指出,文博产业的持续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年轻群体的推动下,“文博热”以新的形式激发了公众对历史与未来的探索热情。

THE END
1.探索数字时代的文博新形式,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十大趋势!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的深入挖掘和精准分析,可以帮助博物馆改变过去以经验为主导的管理服务模式,更高效的盘活和利用馆藏文化资源,为公众创造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趋势十 面向未来的文物资源数字化治理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博物馆行业的数据规模将急速增长,而与之相关的,包括数据标准制定https://www.urbanlight.cn/newsdetail/9dd34675-f2e9-11b0-ec66-ea030e8b9010
2.时评: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当前,各地文博热掀起热潮,“到博物馆去看看”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博物馆里既可以感受中华文脉之“大”,也可以品味时代变迁之“快”,更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发展之“新”,这些不同的“姿态”让博物馆焕发出持久的吸引力,点燃文化自信之火。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博物馆是文化的“储存器”,中华文化的风韵透过陈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220333046153779/
3.国博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 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研究成果“‘数说犀尊’智慧展厅”成功获评。 实验室以“一物一展”的形式打造“数说犀尊”智慧展厅。展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AOA定位、环境监测、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6_270723.shtml
4.探索与创新:AI技术打造百座虚拟艺术博物馆,引领数字化展览新趋势在这个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艺术展览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想象一下足不出户就能游览全球各地的艺术博物馆,欣到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如今,这一设想正逐渐成为现实——技术正引领着数字化展览的新趋势打造出百座虚拟艺术博物馆,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本文将探讨技术怎样打造这些虚拟艺术博物https://www.yanggu.tv/webgov/aitong/135759.html
5.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六、2021-2027年自然科学博物馆数字化信息体系构建 1、基于规范和高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基于场馆展品展示讲解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3、基于场馆信息门户、数字馆及共享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4、科技场馆的三网融合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市场分析 一、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发展概述 1、文化艺术类博物馆发展概述 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6.中国陶瓷博物馆市场调研报告可以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的展览策划和营销推广人才。此外,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技艺传承人等方式,提高制陶技艺的传承水平。结论:中国陶瓷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陶瓷艺术的重要机构,需要关注陶瓷艺术的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多元化资金来源的拓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保护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6100921486
7.博物馆数字化:最新政策引领下的行业趋势与发展拓展数字化展览与教育活动:政策要求博物馆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出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展览和教育活动,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效果。 二、博物馆数字化的趋势与发展 在最新政策的引领下,博物馆数字化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博物馆将不断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投入,提升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等方面的水http://www.efrontop.com/News/info_itemid_447.html
8.2024博物馆展览五大新趋势同时,大展将借助科技赋能、数字化演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数字展示新范式。 上海博物馆今年将推出“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 数字展览不仅成为了展览的亮点,也成为了行业内的新标配,将博物馆叙事带进了数字叙事的时代。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59
9.未来已来:何以定义数字艺术博物馆“元·界——关山月美术馆数字人文研究展”展览效果图 当下的艺术博物馆,已经有了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综合体的趋势,逐渐从单纯的数字化建设转变为对数字艺术博物馆这一全新的智识系统的探索,对外信息传播也从对观众的单向输出变成与观众的双向交流。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定为“博物馆的力量”,并将其阐释为三种力https://wwj.henan.gov.cn/2022/12-27/2662739.html
10.2024此外,文章还对博物馆观众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观众规模、结构特征、参观行为以及满意度调查。在发展趋势预测方面,文章指出了博物馆行业将向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特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探讨了技术创新应用、新兴业务模式探索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最后,文章对博物馆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包括投资环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7/5303224130012000.shtm
11.科技赋能观展体验成都文博展现新趋势趋势二:科技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科技赋能不仅推动了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也促进了文物展示与利用水平的提升。很多文博场馆创新推出“文博+科技”的数实融合展览,重构了文博数字化叙事,为博物馆的展陈叙事带来更多新体验。此次,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通过多项数字化技术建设的“千年东华”数字化保护展示项目将亮相。该项目https://www.cd12371.com/info/2024/2129490.html
12.博物馆网站建设全面解析与建设情况说明指南通过对观众行为和需求的深入分析,以及文物的数字化挖掘,博物馆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这也将有助于推动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博物馆网站建设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博物馆需要不断加强网站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体验和学习机会。https://www.ccwwl.com/news14168.html
13.“全面数字化”解锁艺术的共享时代央博“开放资源”趋势已成 将馆藏资源在线上免费开放,卢浮宫并不是独树一帜。谷歌的“艺术计划”是较早也是较知名的艺术品数字化项目。2011年启动至今,“艺术计划”已经与超过2000家知名博物馆、档案馆取得合作,这一项目利用谷歌街景技术对场馆内部实景进行数字化,并以超高清像素拍摄馆内藏品,其宗旨便是把全球的艺术和https://arts.cctv.com/2021/04/27/ARTIlasoNa7UQCtRfnnAft0n210427.shtml
14.什么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系统?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系统内容详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博物馆也不例外。通过数字化建设,博物馆可以把展品、文物等资源以数字形式保存,方便观众随时观看,也为博物馆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场景。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它可以将博物馆的展品数字化,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展览。通过数字化技术https://www.jiandaoyun.com/fe/bwgszhjs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