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随着暑假的开始,很多学生选择出行游玩、报辅导班等来度过漫长的假期,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到图书馆阅读书籍来充实自己。7月,内蒙古图书馆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彩云服务还在继续,新华书店借新书,图书馆来“结账”。在此,小编也推荐一些新书,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在读书中找到快乐!
图片来自网络
内蒙古图书馆少儿馆精彩活动伴你度暑假
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获美国图书馆主席国际创新奖
内蒙古图书馆馆长李晓秋同志(右一)赴美领奖
获奖证书上写到:“彩云服务”项目1、针对图书馆图书流通率趋低的状况,采用高度创新、彰显读者决策采购的采访流程。2、与书店及读者社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多方共赢:增加书店的售书额;彻底改变图书馆服务模式;增强图书使用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满意度。3、利用云服务和移动技术打造实体与虚拟共享空间,集成整合网络资源从而推动阅读及图书馆馆藏的使用。4、构建可仿效的服务模式为在全国营造以读者为主的阅读氛围做出贡献。
据悉,内蒙古图书馆被授予的“美国图书馆主席创新奖”被誉为图书馆界的“奥斯卡”。美国图书馆协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协会,有来自110个国家的超过58000名会员。每一年有20000位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图书馆人参与ALA协会年会。协会成立于1876年,总部设在芝加哥。
读者书店“借书”图书馆即时结账
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约为40%。而内蒙古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为20%多一点。也就是说,全国有近六成、内蒙古有近八成的图书一进入图书馆就成了“死书”,没人借阅。而如今内蒙古图书馆新书流通率达100%,这一变化得益于该馆自主研发的“彩云服务”借阅平台的使用。
张树杰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读者、书店、图书馆集“借、采、藏”一体化的服务管理平台,2014年5月起在给书店安装培训以后,效果立刻显现出来。
据介绍,如今,在呼和浩特市任何一个数据交互平台实现计算机联网的图书销售单位,读者只需持有内蒙古图书馆的借阅证就可采购借阅。读者选好书后,在书店柜台刷借阅证、输入密码,即可完成读者下单购书环节。在书店工作人员对所购(借)图书进行条码和RFID芯片粘贴并通过光笔扫描转换后,系统自动将图书编目信息上传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完成图书的图书馆编目业务操作。读者即可将图书带走阅读。
为规避重复采购图书导致图书资源浪费,该系统也做了相应的程序设计。当读者在书店借阅系统“下单”后,系统会自动与内蒙古图书馆库存比对,若该书在图书馆的库存数已达到一定量,系统会提示读者去图书馆借阅。
据了解,自去年5月开展彩云服务活动以来,内蒙古图书馆完成了内蒙古新华书店总店(图书大厦)、新华书店内蒙古图书馆分店(内蒙古图书馆馆内)、内蒙古博物院书店、北京西单图书大厦4个试点单位的建设。已有1万余名读者通过彩云服务购买1.2万册图书,内蒙古图书馆共支付购书经费40多万元。
李晓秋说:“目前我们依据馆藏体系合理分配购书经费,除将三分之一的购书经费用于保障民族、地方文献收藏体系建设外,其余的购书经费用于彩云服务。”他同时表示,彩云服务管理平台即将推出手机客户端,一本好书一个读者读完,推荐给另一个读者看,书不需要还到图书馆,读者之间可以通过APP扫一扫,就完成图书借阅。(记者李玉波)
内蒙古图书馆开展换书活动
近日记者获悉,内蒙古图书馆在2016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将开展第三届换书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履行图书馆职能,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为主题,按照换书要求,提供闲置书应为公开正式出版物,内容健康,品相较好无严重残损。提供闲置书的读者将获得“换书券”,一书换一券,每人限换20册图书。教材教辅类书籍、期刊不接受。(记者王中宙)
内蒙古图书馆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向读者开放
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最近,不少到内蒙古图书馆的市民发现,内蒙古图书馆广场前多了个玻璃房子,走进去看像是两个大圆书架+ATM机;中间的ATM机是一个嵌入式的电脑操作系统,显示着:“内蒙古图书馆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这种被称为“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的机器开始正式对读者开放,24小时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图书借还服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示范借阅方式
2分钟完成借还自助服务
自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露脸以来,很多读者都想来尝试一下这里的自助借还服务。听说当日正式对读者开放,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昨日早早来到内蒙古图书馆,抢先“自助”体验一把。因为第一天开放,来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借还图书的人并不多。拿出读者证放在玻璃房外的刷卡机上,自助图书馆的大门便打开了。走到电脑屏幕前,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按照显示器上的提示步骤,插入读者卡、输入读者卡密码、点击还书键、把图书放到还书口。几秒种后,屏幕上显示出成功还书的信息,打印还书凭条——不到两分钟自助还书成功。接着,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又从滚动书架上选了本《世界之最》,记下“图书编号”,按照借书操作提示,也是不到两分钟就借出了图书。排队等候借书的读者感叹:“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即使图书馆闭馆了,也可以借还图书了。真希望我市以后有更多这样的自助图书馆。”
自助服务更方便读者
据了解,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一个全新的图书馆服务项目,市民不仅可以自助借书、还书,还可以自助申办借书证、自助续借,如果提前在内蒙古图书馆网站上预约借书,还可以在这里享受提取预约图书的服务。内蒙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部主任张树杰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有书籍700册,24小时可供读者借阅、借还的。”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在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内,不仅可以借还纸质图书,阅读纸质报刊杂志;还可以手机扫描二维码,免费下载期刊图书;小读者还可以通过中小学数字图书智能学习终端在线阅读,很方便。
张主任表示,自助图书馆将图书馆延伸服务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突破了图书馆馆舍建筑的功能局限,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在图书馆院内放置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进行试用,如果效果好,接下来还会在我市其他地方设置。比如,人流密集区的车站、商场、医院、小区等区域,为更多读者提供方便,让大家加入到全民阅读的行动中来。”张主任说。
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外景
读者在自助机橱窗内选取图书
读者从借还书门取书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环境宜人
“现在有了24小时借书图书馆,即使放学后内蒙古图书馆闭馆也能借还书籍,感觉很方便,”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学生陈琦按下取书按钮后,不到2分钟他就从自助机橱窗取到自己心仪的书籍。
2月1日上午,内蒙古图书馆“永不打烊”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呼和浩特正式投入使用。读者仅凭一张身份证,100元押金,在2分钟之内就可以自助完成借书等过程。该图书馆坐落在内蒙古图书馆前广场两处,无须馆员值守,通过RFID和条形码的关联,实现了图书借阅及归还的自动上下架功能,并且通过网络支持实现了远程监控和故障申报等功能。
据悉,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被称之为“第三代图书馆”。具备自助借书、自助还书、申办新证、预借服务、查询服务等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内蒙古24小时街区图书馆今后还将“落户”到如车站、医院、小区、商场等人流量密集的城市各个角落,真正实现全城“24小时全民阅读”。(陈立庚)
1.《过去的痛:梅·萨藤独居日记》
[美]梅·萨藤著
马永波译
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the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2.《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
白谦慎著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
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穷乡儿女”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3.《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
张充和、张宗和著
张家十姐弟中,充和与大弟宗和最亲,不仅因为他们年龄只相差一岁,更由于二人对诗词、昆曲、书法等的共同爱好。清华的谷音社,青岛、上海、南京的曲会,抗战期间高校云集的滇黔地区……均留下过他们的高吟浅唱、曲声笛韵。
1949年,时局动荡中,充和随丈夫傅汉思移居美国,宗和则留在黔地任教,从此路远山遥,天各一方,不复相见。唯音书不绝,穿越重洋,互问短长。从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发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时光辗转纸上。如算上此后充和与宗和女儿以的通信,真正是历经半个世纪。内容由养花种草、衣食住行、曲人故旧谈到诗词书画、文学历史……抛去浮华与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笔笔简单有味。
三百余封书信,三十多万字,今由宗和女儿以与学者王道整理出来,几乎全为首次披露。小字蛮笺,既是张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谊的见证,也是特殊年月里,个人命运为时代裹挟的缩影。
4.《拍摄现场:与杰出电影摄影师对话》
[美]文森特·罗布鲁托著
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电影叙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把剧本翻译成图像,将导演的想法视觉化呈现。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电影摄影师们能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谈一谈电影摄影的艺术和技巧。文森特·罗布鲁托在书中采访了电影史上十三位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包括《教父》《外星人E.T.》《闪灵》等经典名片,这些访谈跨度长达五年,涵盖了从商业大片到独立电影的各种摄影艺术和技术。
5.《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杨念群著
时人常居于“安全”但“错误”的历史常识中无暇自省,直线“进化论”的无处不在,“五四”启蒙的阴影,绝然二分之对立以及政治化帽子的动辄一扣,种种褊狭已成窠臼。作者将此复原至历史空间中,重审检视,提请文质之辩,再议流品度人,探访那些已成历史尘埃之计,以传统之术助世人洞察现下。于此,不妨视作历史学人的又一关怀,不妨移作历史研究的另一镜鉴。
这本小书,大体讲的都是一些“反常识的历史观”。“反”是对应的意思,不是造反有理的反。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都会造成程序紊乱,因为后者更强势霸道,矫枉过度易给人遗老遗少之感。其实新旧常识本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也无法简单置换或评判出优劣,治史者重经验的记录和诠释,供知我者鉴之,如此足矣。
6.《击壤歌》
朱天心著
7.《八百万种走法》
[美]劳伦斯·布洛克著
布洛克小时候因为不会骑车,每天放学回家只好步行。大学时发表小说赚到第一桶金有钱买第一辆车之前,到哪里都走路。成年之后他开始跑马拉松,并将竞走发展为终身痴迷的运动。
布洛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完成于那些挑战体能极限的比赛间隙,他也发现行走与写作的道理如出一辙:你要做的只是两条腿轮流向前,而秘诀就是留在赛场上,就是不停地前进。
8.《内在体验》
[法]乔治·巴塔耶著尉光吉译
此书为巴塔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为其“无神学大全”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书出版于二战期间,是巴塔耶治疗肺病期间智力劳作的产物,他的主要哲学概念——耗费、逾越、祝祭、神圣情色,他有关生命、死亡与内在体验的沉思,均赖此书得以深刻展示。
9.《美术馆的秩序》
蓝庆伟著
如今是一个美术馆遍地开花的时代,一个美术馆竞争激烈的时代,却也是一个美术馆日渐去魅的时代。中国的美术馆本就先天不足,在“大跃进”式的发展中,更是暴露出理念、制度、人才各方面的不足。此时推出这样一本直指美术馆病灶的著作,无疑是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的。如何支撑起一座美术馆并且维持它的生存、融入市民的生活?或许《美术馆的秩序》能提供给你一个思考的路径。
10.《丹青引——中国画研究与欣赏》
陈滞冬著
《丹青引——中国画研究与欣赏》以历史发展为经,以艺术源流为纬,介绍了四川画派的千年历史以及四川画家对中国艺术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全书分为四大块内容: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当代国画发展的几大问题;追溯历史,客观、全面地分析四川画派的发展与演变;重点谈到张大千、晏济元、陈子庄等对近现代绘画发展的突出贡献;谈及画家自己的艺术生活。
11.《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
王新著
本书是艺术家全显光先生的评传,全书分艺术传略、艺术渊源、素描教学、色彩教学、教学模式、艺术理论、艺术作品、价值定位、附录等九个篇章生动描述了艺术家全显光的生活和创作历程。全显光是一个将德国艺术传统在中文语境里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教学和艺术理论、实践均体现了融创中西的鲜明特色。
12.《我和哈利的环球骑行》
羿云鸢_鱼著
《我和哈利的环球骑行》一书分喜马拉雅篇、亚洲篇、欧洲篇、北美篇、回国篇五个篇章来介绍作者和他的宠物狗哈利的环球骑行之旅。图文结合,立体展现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真实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作者对于旅途有着丰富、独特的感受,文字细腻、坚韧并长。通过作者感性的讲述,不断地思考和探寻,与自己的对话,孤单、艰难、回归与宁静,来呈现旅途的诱惑、丰富的内涵和多重意义。
13.《背上摇篮——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背带精品》
唐春松主编
14.《弗兰克·兰帕德少年足球探险小说系列》
兰帕德著
这部由世界足坛巨星弗兰克·兰帕德亲自为孩子们撰写的足球探险小说,将带领孩子们在奇幻的历史和传说故事中,体会足球这项世界级运动的超凡魅力,当然,也少不了一场又一场由兰帕德亲自带队的精彩足球赛!但要小心,你的对手可不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现代足球队员,而是由是木乃伊、海盗、牛仔、骑士、狮子、巨蟒……组成的魔法军团!
不少家长都苦恼孩子不爱运动,喜欢宅在家玩游戏,不喜欢与人交流,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现在,由世界足坛巨星兰帕德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球衣8号兰帕德少年足球小说系列”,将着力培养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阅读足球探险故事来帮助家长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从而参与到真正的足球赛场上,与同伴们协力合作,贯彻让孩子“学会共同生活”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
15.《冰心奖25周年典藏书系》
这是一套以“冰心奖”创立25周年为契机而推出冰心奖典藏书系。本书系共三辑30部作品,每辑10本,分别于2016年5月、9月和12月出版。本辑为第一辑。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翌平主编。葛翠琳、张之路、程玮、赵菱等10位著名的老、中、青三代冰心奖获奖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第一辑含《会唱歌的画像》《爸爸狗和儿子猫》《蝉为谁鸣》《赛里斯的传说》《猎犬冰狐》等10部作品,题材涵盖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和童话,每一部均为经典之作。
16.《秘密学校》
[美]艾维著
《秘密学校》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得主艾维作品,在“秘密”背后发现智慧和勇气,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192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麋鹿谷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有一所简陋的小学,不同年级的孩子只能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14岁的艾达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她必须通过一个月后的升学考试,到城里读高中。8个孩子中只有汤姆和她一起参加考试。在备考的关键时刻,学校唯一的弗莱彻老师因母亲病重被迫离职,校董会决定暂时关闭学校。一筹莫展、成绩优秀的艾达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让其他孩子继续学习,接受了汤姆的建议,瞒着校董会给7个孩子当起了“秘密老师”。但是秘密学校最终还是被校董会发现了,可艾达并没有放弃。最后,在爸爸妈妈和朋友的支持下,艾达不仅和汤姆一起成功升入高中,还帮助其他孩子通过了期末考试,并说服了校董会和麋鹿谷的人们让学校继续开办下去。
这是一本儿童成长小说,简洁流畅地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冲突穿插其中:弱势群体儿童与代表社会权威的校董会、县教育局之间的矛盾;“秘密老师”艾达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艾达的自我追求与重重困难之间的矛盾……主人公艾达身上的正能量在紧张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得以充分体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和蜕变。
17.《莫吐儿传奇》
[俄]肖洛姆-阿莱汉姆著
《莫吐儿传奇》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著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作者逝世100周年纪念版。于困苦中生出勇气,于荒芜中开出花朵。
九岁男孩莫吐儿家境贫寒,再加上父亲病重,母亲只能靠变卖家中的物品维持生活。不谙世事的莫吐儿观察着形形色色的来他家买东西的人,觉得快乐无比。父亲去世后,家里的境况更加糟糕,幸好,莫吐儿的哥哥讨了个老婆,可以吃住在老丈人家,这样,哥哥的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母亲把莫吐儿送到一个有钱人家,让他陪一位精神有问题的老人过夜以赚取生活费。所有的人都认为莫吐儿很可怜,可是莫吐儿却庆幸自己成了孤儿,照样过得欢天喜地。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好的一面发展,不久,哥哥有钱的老丈人破了产,他只能和妻子回到一贫如洗的家中。走投无路之际,哥哥决定和他的朋友皮尼亚一起去美国淘金。为了寻找机会到美国,他们一路流浪,从布罗德来到了克拉科夫和利沃夫,又到维也纳,再到安特卫普,在那儿他们等待着和嫂子的家人以及邻居彼西亚相聚。流浪的旅程仍在继续,似乎看不到尽头……而天真的莫吐儿,依然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中……
18.《和爸爸一起读书》
〔美〕理查德·乔根森/著
〔美〕瓦伦·汉森/绘
《和爸爸一起读书》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全书以阅读为主轴,从回忆小时候与父亲共读开始,讲述了这对父女一生的阅读之旅。
小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爸爸都会读一本书。有时候,我们和书里那只戴高帽的猫一起窝在软软的沙发里,有时候和玩具们一起坐在壁炉旁,有时候就只有我和爸爸两人,我们会来到幽静的星空下读书。随着年纪渐长,阅读的主题在变化,我和爸爸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可是,那个软软的沙发一直陪伴着我们,我和爸爸的阅读也从未停止。后来,我成为了母亲,也和孩子们挤在那个软软的老沙发里,重温那些陪我走过童年的书。
全书飘漫着温暖气息,与亲人共处时,与自己共处时,与想象共处时,因为书的存在,才成就这样的美好时光。
19.《鸟有翅膀,孩子有书》
〔法〕阿兰·塞尔/著
〔法〕吕西尔·普拉桑/绘
《鸟有翅膀,孩子有诗》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苹果、轮船、裙子、狼、鸟……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又都彼此关联。苹果与它的籽,大海上的船与它的帆,动物的眼睛和城市的窗,每一件事物都有让它灵动的精灵,那是赋予它生命的关键。它们彼此依赖,共同演奏着绚烂至极的生命之歌。孩子有书,就像鸟有了翅膀,可以飞在高高的天空,获得无比广阔的视野,发现地球原来比一只蜗牛还要脆弱。
本书通过意象的对比和关联,表达书之于孩子与翅膀之于鸟有同样重要的作用。书赋予孩子精神的生命,让孩子在精神的世界自由翱翔。
20.《黑色的狮子》
〔韩〕李智善/著·绘
《黑色的狮子》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这是在美术馆发生的奇遇故事,是一本充满着巧妙幻想的图画书。
跟随爸爸妈妈逛美术馆的小女孩,在觉得无聊的时候,突然听见了奇怪的声音,好奇心被勾起的小女孩于是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然后画里的门就像谎言一般地打开了,小女孩毫不犹豫地走出门外,爬上了浮在空中细细长长的梯子,因为好奇而并不停地往前走,遇到了非常巨大非常恐怖的毛茸茸、眼睛溜溜转的狮子。即使小女孩全身哆嗦,她仍然对狮子说:“你千万不要想着吃我,我真的一点儿也不好吃。”正是小女孩的这份勇气,小女孩进入到梦寐以求的乐园,在这个地方和狮子一起玩耍,感觉幸福极了。
21.《桂林百姓傩》
钟仕聪著
桂林百姓傩从何而来?如何从兴盛到式微?其面具、音乐、舞蹈、戏剧艺术又有什么样的特征?本书集作者近三十年桂林傩文化研究结晶,收录多年收集的大量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富有激情,是桂林本土学者对桂林傩文化研究的一次突破,填补了桂林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