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与眉山地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关键词: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地域文化;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开发,既是对三苏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同时也是对三苏祠和三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研发对三苏祠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眉山地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博物馆不仅具有文物收藏、保护功能,还要发挥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职能。当下,三苏祠博物馆祠堂区和三苏纪念馆两大主题场馆都只是以传统的展览方式陈列,游客只能通过阅读墙面文字记忆讲解员解说获取信息,难以获得长效记忆。研发、设计东坡文化文创产品,不仅可以优化三苏祠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职能,对于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和学习也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形成东坡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也不容置喙。

东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三苏文化和眉山地域文化深入发掘的基础上的。三苏祠博物馆本就是眉山市旅游地标,而资源品牌的构建不仅对于三苏祠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有利,而且对眉山地域文化的深入发掘具有促进作用。

张娟娟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与产品研究》一文中指出:“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文化旅游活动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与普通旅游景区相比,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更具主体性、文化性、且旅游线路可以以历史发展的历程为基础,同时文化产品中还可以充分注入博物馆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文化产品的种类。”[1]三苏祠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三苏文化属性,可以使游客清晰地感受三苏文化的体验性和震撼力,对促进眉山市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化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对三苏祠文创产品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对三苏祠东坡文创进行了统计,具体品种如下表:

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统计表①

产品名称

文化元素

类别

冰箱贴

苏祠美景、护碑神兽“苏小咪”图案

生活类

纪念币

东坡盘陀像和三苏雕塑图案

纪念类

徽章

三苏祠东坡盘陀像图案

胸针

三苏祠银杏叶脉原型图案

银杏挂饰

杯垫

东坡盘陀像、园林建筑、苏祠瑞莲

文公尺子

东坡诗文佳句

文具类

文公铅笔

东坡书签

东坡盘陀像图案

叶脉书签

天然树叶、苏祠建筑和盘陀像图案

竹书签

东坡诗文佳句、花鸟图案

多次贴

墨竹图案

书签

《潇湘竹石图》图案(长方形)

尺子书签

《潇湘竹石图》图案

扇子书签

诗词魔方

东坡经典诗句

休闲类

扑克

苏祠园林景观建筑和三苏雕像

香包

苏轼书法集字

装饰类

手机挂绳

三苏祠标志和苏体字

戒尺

苏轼诗词佳句、墨竹图案

诗词娟扇

苏轼中秋词书法

刺绣团扇

三苏祠银杏叶图案

团扇

扇面图案为三苏祠并蒂莲插画

签字笔

咏竹名句及竹形笔杆

碑刻拓片

《赤壁赋》《寒食诗帖》等内容

书籍类

苏轼墨迹

以东坡《寒食诗帖》为内容

文化衫

三苏祠标志“万人如海一身藏”佳句

服饰类

棒球帽

诗词竹简

内容为《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诗意方巾

针织墨竹图案

电脑包

办公类

帆布包

茶席

马克杯

骨瓷茶具

东坡诗词佳句

收纳袋

三苏祠银杏图案

化妆包

竹图案

高粽祈福

苏体书法和祈福语

旅行杯

西园雅集图图案

诗词屏风

苏祠建筑、东坡盘陀像、苏轼词

文化类

苏祠丛帖

三苏尺牍为内容的线装书

笔记本

镶嵌苏轼书法墨页的笔记本

桂花糕

苏祠桂花为原材料

食品类

桂花茶

红包

苏体“福”字及祝福语

明信片

苏祠园林景观建筑图案

竹笔筒

苏轼诗词佳句为内容、书画图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为止,目前三苏祠东坡文创产品约552种单品,文创产品的文化内容集中在东坡诗文佳句、东坡书画、苏祠园林景观风物、东坡美食四大方面,所属类别主要分为文具类、生活类、食品类、碑帖类、书籍类、文化类、服饰类、装饰类、纪念类。朱颖涛在《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看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分析建议》一文中指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从2016年开始探索文创产品,主要经历了全权外包、战略合作和自主研发三个阶段[2]。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苏祠东坡文创正以蓬勃发展的姿态展示其生机与活力。试作如下分析: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依靠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并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式,对传统文化信息的提炼和表现。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研发,强调了三苏文化尤其是东坡文化元素在创意中的应用,苗贵松在《数据化决策:常州东坡文化内容创意与整合营销》一文中指出:“东坡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健康、饮食、建筑、民俗等多个领域,以及东坡文化精神符号、东坡文化产业创意、东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3]东坡文化深入人心,具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丰富的文化内容,三苏祠主打东坡品牌是符合群众文化心理和消费预期的。

视觉元素是人类接受和传达信息的工具与媒介,突出表现为符号性特征。三苏祠文创产品中视觉元素的符号性表现是以三苏祠中的经典图形和人文景观为基础的。潘雪梅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理念与原则-以四川三苏祠博物馆为例》指出:“四川三苏祠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遵循从文化与历史脉络中撷取视觉元素的原则,将其作为文化产品及包装设计的形象,以现代文化资产的角度,再现历史风貌和人文气质,从而形成自身的性格特征。”[4]三苏祠文创产品视觉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体现在三苏祠博物馆的标识--“苏”字象形图案,“苏”字象形形象既是三苏祠博物馆为三苏父子故居的核心标识,也与三苏祠南大门古建筑形制一致,因此三苏祠文创产品都以苏字象形符号作为logo标志。其次,体现在三苏祠的标志性园林景观--东坡盘陀像。苏祠纪念币、盘陀像徽章、杯垫、东坡书签、诗词屏风等图案设计就以东坡盘陀像为背景。东坡盘陀像是1982年,由雕塑家赵树桐先生据北宋李伯时的“东坡盘陀画像”创作。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坐标,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处园林景观,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视觉元素为人广泛接受。

此外,教育作为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三苏祠文创产品教育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上表中所列文创有17种产品为文具类,产品形态以及文化元素都具备教化和教育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创产品中的书签,其文化内容主要是东坡诗词佳句。第二,教育功能还体现在文创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书上。文创产品的包装和说明书文字是对产品本身的知识和文化美学特性描述,能够增进消费者对东坡文化的认识。

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在研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三苏祠东坡文创产品文化元素单一,主要以东坡诗词文赋为主体,这狭隘了东坡文化的广度与深度,也局限了文创产品的多元性、丰富性。

针对上述所论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所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升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东坡文创在传承和发挥三苏文化与眉山地域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宣传职能,试作以下对策建议:

健全、丰富的文创产品种类,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可以多角度地促进博物馆主题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周成仕在论述东坡文化产业时指出:“东坡文化产业就是以生产东坡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产业。它包括东坡文化产品的研究研发、生产制作、市场营销、文化消费、文化旅游和东坡品牌的使用等。也就是从研发到生产、消费以及借助品牌所构成的产业体系。”[8]东坡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广度性,决定了东坡文化产业的立体性和多元化,东坡文化产业的立体性和多元化决定了东坡文化创意产品种类的丰富性和创意形式的创新性。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在突出符号性、注重沟通性、强调方法性的同时,应打破思维局限,丰富文创产品的种类,创新创意形式,使三苏祠东坡文化文创产品更具趣味性、富有生动性、内涵丰富性,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把“三苏文化带回家”,让三苏文化走向民间,走向大众。

主题文化展览在实现博物馆基本职能之外,最大的贡献则是集中展示博物馆文化。三苏祠三苏文化主题展或东坡文化主题展览,不仅可以提升三苏文化的传播深度与广度,同时为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三苏祠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传承和发扬三苏文化的主题博物馆,其所藏文物的独特性是任何其他博物馆无法比拟的,除了体现博物馆主题文化之外,还涉及各个朝代对东坡文化传承的印记。因此,对文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的提取,并用于文创产品之中,这样就将深藏在库房中的馆藏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不仅创新了三苏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促使了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品主题与馆藏文物的不断融合,也丰富了文创产品的种类与创意形式。

正如周成仕先生所论,东坡文化产业是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消费以及借助品牌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因此,东坡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至关重要。自媒体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为产品营销模式创造了机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坡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和宣传可以实现跨界合作。殷秩松说:“博物馆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互联网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跨界合作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到东坡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与服装服饰、家居家纺、美妆、食品、文具、休闲等各个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实现东坡文化创意IP融入到各种产品中,促使东坡文化创意产品IP得到更好的传播。

王悦在《新运营理念指导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中指出:“文化创意讲究的是以自己当地特有的传统产业、历史文化、人文艺术为基底(素材),经过现代美学概念及设计手法加以包装和改造升级,成为不可复制或模仿的产品。”[9]三苏祠东坡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与眉山地域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文化创意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苏文化与眉山地域文化共生共存,互为表里。只有推动三苏祠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与眉山地域文化的不断的、深入的融合,才能促进传统产业、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充分的发掘与传播,才能更加完善的、广泛的推动三苏祠文化产业和眉山地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注释:

①:此表是根据三苏祠文创店有关文创编制而成。

参考文献:

[1]张娟娟:《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与产品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6月15日,第205页。

[2]朱颖涛:《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看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分析建议》,《三苏祠》2020年第3期,第58页。

[3]苗贵松:《数据化决策:常州东坡文化内容创意与整合营销》,《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第2页。

[4]潘雪梅,万汉:《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理念和原则--以四川三苏祠博物馆为例》,《绿色包装》,2016年5月15日。

[5]赵娟:《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策略研究》,《中国市场》,2020年第10期,第128页。

[6]邢致远:《浅议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与产品》,《中国博物馆》,2015年12月31日,第445页。

[7]谢宗辰:《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品牌策划中的应用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8年4月,第17页。

[8]周成仕主编:《东坡文化产业发展概论》,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9]王悦:《新运营理念指导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中国民族文博》,第7辑,第14页。

THE END
1.文化强国视野下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文化强国视野下中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博物馆发展选择 中国现代博物馆建设起步晚、起点高。1905年,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创建http://www.dangjian.cn/whsb/2024/09/29/detail_202409297000234.html
2.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博物馆还要科学划分陈列展览区的文物类别,优化文物展览区的环境,凸显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馆藏文物的区别。博物馆在优化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环境后,有助于加强展览的整体性。在陈列展览馆藏文物时,应当将展览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促进陈列展览的创新性发展。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709/7411.html
3.苏州博物馆6月15日,“江苏省民办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对策”课题成果研讨会在我馆举行,苏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局)副局长尹占群,江苏省文物局博物馆处主任科员邢致远,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南京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张国祥,以及苏州市博物馆协会、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和部分民办博物馆代表参加了研讨活动。 https://www.szmuseum.com/Wap/News/Details/2d5fcddd-d3bb-499a-9079-789142667806
4.2019~2020年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钱益汇谢雨婷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多方的支持下蓬勃发展。本报告在全面收集、回顾近五年博物馆数据的基础上,从博物馆基本情况,相关政策法规,博物馆观众、展览、社教、藏品、科研、文创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对现状进行论述,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博物馆的宏观规划布局,促进博物馆均衡和持续发https://xianxiao.ssap.com.cn/catalog/5677765.html
5.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PDF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PDF,5 4 2015 8 第 卷第 期 吕梁学院学报 年月 Vol. 5 No. 4 Journal of Lüliang University Aug. 2015 ·· 历史学研究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马晶晶 ( , 030024) 山西博物院 山西太原 :2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28/124821832.shtm
6.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摘要 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http://rwdl.xis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684.shtml
7.“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发展对策分析在进行智慧博物馆建设时,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融入新型的技术模式,从而使智慧博物馆建设能够有序的发展之路,以此来提高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效果。本文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博物馆;博物馆发展;发展对策 一、大数据和智慧博物馆的概述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206/9392760.shtml
8.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指:“以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为基础,经过创意和科学技术的转变而形成的各种产品。”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工作,以此来缓解博物馆的运营资金紧张等问题,从而,增强博物馆自身的运营能力。 http://www.eeelw.com/guanli/144461.html
9.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博思数据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博物馆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博物馆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博物馆行业的现状、中国博物馆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博物馆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博物馆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10.行业动态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使博物馆成为学生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2]在文旅融合新格局下,围绕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开展研学实践成为博物馆教育的新业态、新探索。https://wap.nnhm.org.cn/kxyj/bwgxdt/bwgxdt/4028c108908ec8c40190907475b50045.shtml
11.民办非工作报告6篇(全文)一、赤峰地区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 2015上半年,赤峰博物馆调研小组对赤峰地区的民办博物馆进行调研。截止2015年5月,赤峰市正式注册的民办博物馆为8家,分别是赤峰市区内的龙乡博物馆、玉源博物馆、西拉沐沦博物馆;敖汉旗的“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内蒙古龙源博物馆、新州博物馆;翁牛特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及巴林左旗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x8iue1o.html
12.考察调研报告4月11日14日,xx公司党委组织公司后勤部门、党建共建单位山东新星集团以及外部专家一行20余人,围绕党建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多项重点内容,到白山方大及旗下xx省酒博物馆展开重点调研。调研结束,xx公司后勤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还留在白山方大,进行为期一周的跟班交流学习。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21102310_2418693.html
13.对三星堆实践报告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出任馆长。到20世纪40年代,华大博物馆就已经发展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的https://www.jy135.com/shouji/336170.html
14.邹统钎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方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Web数据库。各省市也纷纷建设地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此外,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影音作品http://www.guoxue928.com/nd.jsp?groupId=-1&id=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