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精读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2021年11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博物馆蓝皮书:中国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1.我国博物馆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类博物馆凭借宏富的馆藏、专业化的运营受到群众喜爱,专题性博物馆依靠富于特色的展示、富于创意的营销越来越赢得观众的青睐。大量以民俗记忆、非遗传承、工业遗产、近现代遗存、生活日用品等为主题的博物馆丰富了博物馆结构体系。一大批省、市、县级博物馆完成新馆建设,设施更加齐全,馆舍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博物馆正日益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新门户和新客厅。

从博物馆数量上看,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2016~2020年新增博物馆1679座,我国博物馆保持增长态势(图1),免费开放比例稳步上升。2019年,博物馆数量达到5132座,同比增长4.35%,其中免费开放4377座,占总数的85.29%;202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共5788座,同比增长12.78%,其中免费开放5214座,占总数的90.08%。同时,人均占有博物馆数量也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平均每26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部分地区,如北京、甘肃、陕西等省(区、市)平均每十几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2020年,平均每24.3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博物馆的资源和服务。

与此同时,非国有博物馆同样发展十分迅速(图2)。2019年,全国共有非国有博物馆1092座,占比21.28%,同比增长9.97%。2020年增长至1860座,占比32.14%,同比增长70.33%,增速较快。尽管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从我国博物馆整体格局来看,国有博物馆仍占据主导地位。

从博物馆类型看,综合类博物馆和历史类博物馆占比最高,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最少,各类博物馆数量并不均衡。2018年各类博物馆数量分别为综合类博物馆1772座,历史类博物馆1709座,艺术类博物馆482座,自然科技类博物馆182座,其他类博物馆773座,分别占比为36.03%、34.75%、9.80%、3.70%、15.72%(图3)。此外,新建博物馆类型多样。近年来新建成开放的博物馆中,既包括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展示世界现当代文化艺术的上海蓬皮杜艺术中心(西岸馆),也包括展示地区特色历史文化的临安博物馆、展示艺术家作品及生平的张大千博物馆,还包括全面展示地区自然生态文明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聚焦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随着更多新博物馆的成立,博物馆类型构成日趋多元化,朝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据统计,2018年全国博物馆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7506人,增幅为2.31%;2019年全国博物馆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7993人,增幅为0.45%(图4)。尽管博物馆工作人员总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无法满足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从馆均工作人员的数量看,实际上呈下降趋势,工作人员明显不足。

2.博物馆资源整合成果丰硕,馆际合作、跨界合作成为博物馆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博物馆资源整合成果丰硕,馆际合作、跨界合作成为博物馆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跨界合作成为新常态。尤其进入201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馆与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开展不同形式和多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合作范围和形式,丰富了“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实践形式。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召开之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通信科技公司相继与多家博物馆开展科技前沿合作,在博物馆开通5G业务。

3.博物馆文创“产业”和“事业”的融合趋势正在显现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2019~2020年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Ⅱ专题篇

2.中国博物馆展览设计研究报告

3.博物馆文创研究报告

4.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研究报告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6.近五年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7.故宫博物院宣教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Ⅲ案例篇

8.中国中小型博物馆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建议——以北京地区为例

9.人工智能时代博物馆何去何从——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之路

10.创新与实践: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运营的管理学思考

11.新时代博物馆创新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

12.标准化助力现代科技类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以北京汽车博物馆为例

13.以文物为本,传统与科技相结合——首都博物馆书画修复经验谈

14.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讲好山东故事,讲活齐鲁文化

15.甘肃省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开展文化扶贫纪实

16.小微博物馆的生存困境与发展策略——以老舍纪念馆为例

17.非国有博物馆如何践行社会责任——以建川博物馆为例

Ⅳ国际借鉴篇

18.欧美大型博物馆的管理:制度、挑战与变化

Ⅴ博物馆大事记

19.国家博物馆事业

Ⅵ附录

20.博物馆政策法规现状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邮编:100029

THE END
1.文化强国视野下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文化强国视野下中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博物馆发展选择 中国现代博物馆建设起步晚、起点高。1905年,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创建http://www.dangjian.cn/whsb/2024/09/29/detail_202409297000234.html
2.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博物馆还要科学划分陈列展览区的文物类别,优化文物展览区的环境,凸显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馆藏文物的区别。博物馆在优化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环境后,有助于加强展览的整体性。在陈列展览馆藏文物时,应当将展览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促进陈列展览的创新性发展。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709/7411.html
3.苏州博物馆6月15日,“江苏省民办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对策”课题成果研讨会在我馆举行,苏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局)副局长尹占群,江苏省文物局博物馆处主任科员邢致远,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南京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张国祥,以及苏州市博物馆协会、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和部分民办博物馆代表参加了研讨活动。 https://www.szmuseum.com/Wap/News/Details/2d5fcddd-d3bb-499a-9079-789142667806
4.2019~2020年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钱益汇谢雨婷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多方的支持下蓬勃发展。本报告在全面收集、回顾近五年博物馆数据的基础上,从博物馆基本情况,相关政策法规,博物馆观众、展览、社教、藏品、科研、文创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对现状进行论述,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博物馆的宏观规划布局,促进博物馆均衡和持续发https://xianxiao.ssap.com.cn/catalog/5677765.html
5.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PDF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PDF,5 4 2015 8 第 卷第 期 吕梁学院学报 年月 Vol. 5 No. 4 Journal of Lüliang University Aug. 2015 ·· 历史学研究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马晶晶 ( , 030024) 山西博物院 山西太原 :2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728/124821832.shtm
6.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摘要 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http://rwdl.xis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0684.shtml
7.“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发展对策分析在进行智慧博物馆建设时,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融入新型的技术模式,从而使智慧博物馆建设能够有序的发展之路,以此来提高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效果。本文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博物馆;博物馆发展;发展对策 一、大数据和智慧博物馆的概述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206/9392760.shtml
8.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指:“以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为基础,经过创意和科学技术的转变而形成的各种产品。”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工作,以此来缓解博物馆的运营资金紧张等问题,从而,增强博物馆自身的运营能力。 http://www.eeelw.com/guanli/144461.html
9.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博思数据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博物馆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博物馆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博物馆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博物馆行业的现状、中国博物馆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博物馆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博物馆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I09165O4NN.html
10.行业动态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使博物馆成为学生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2]在文旅融合新格局下,围绕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开展研学实践成为博物馆教育的新业态、新探索。https://wap.nnhm.org.cn/kxyj/bwgxdt/bwgxdt/4028c108908ec8c40190907475b50045.shtml
11.民办非工作报告6篇(全文)一、赤峰地区民办博物馆发展现状 2015上半年,赤峰博物馆调研小组对赤峰地区的民办博物馆进行调研。截止2015年5月,赤峰市正式注册的民办博物馆为8家,分别是赤峰市区内的龙乡博物馆、玉源博物馆、西拉沐沦博物馆;敖汉旗的“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内蒙古龙源博物馆、新州博物馆;翁牛特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及巴林左旗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x8iue1o.html
12.考察调研报告4月11日14日,xx公司党委组织公司后勤部门、党建共建单位山东新星集团以及外部专家一行20余人,围绕党建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多项重点内容,到白山方大及旗下xx省酒博物馆展开重点调研。调研结束,xx公司后勤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还留在白山方大,进行为期一周的跟班交流学习。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21102310_2418693.html
13.对三星堆实践报告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出任馆长。到20世纪40年代,华大博物馆就已经发展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的https://www.jy135.com/shouji/336170.html
14.邹统钎中国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方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Web数据库。各省市也纷纷建设地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此外,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影音作品http://www.guoxue928.com/nd.jsp?groupId=-1&id=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