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学,给学校管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地考验,如何应对挑战
教育部下发指导意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充分利用线上慕课、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教师正好利用这个契机,完成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升在线教学水平与能力,为后续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思路与实战经验。
一、在线教学优势
二是拓宽了教学资源获取渠道,在疫情期间,教育部公开了全国高校近4000门次的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几乎涵盖了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课程,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三是教学效果检测的多样性、灵活性与便捷性。比如设置视频学习任务点、弹幕、视频学习闯关模式、章节测验、问卷调查、主题讨论、线上阅读任务设置和其他作业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每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与兴趣所在,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
五是教师秒变主播的角色转换,对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以直播、快播等自媒体占据主流的时代,教师借助网络直播授课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极为受用的教学方式。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教师的备课压力增大,所有的视频、延伸阅读资料、问卷、测试等等都要在课前准备到位,使得教师的备课量比平时增大两倍。
二是教师与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师对学生无法一一对号入座,不利于增进师生关系。
三是无法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影响部分实践内容的实施。
一、收获
1.国家级关于在线学习最“温和”的激烈的观点辩论
对于突如其来的“在线学习”,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看法,那国家最权威的观点和总结又是什么呢在本次报告中出现了激烈的争辩,本次在线学习是教育的一个试验在线学习是否应该让最优秀的教师来执教一节课在线学习是否将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去···专家们给了自己的观点却没有给我们统一的答案。其实意见相左的答案的原因是专家们所站立的角度的不同或者说是关于在线学习在本地区的普及度的不同,故专家们的观点都是非常认同的。本次专家组成有领导者和一线的校长。
2.后疫情时代的学习方式
对于疫情之后的学习方式专家们的意见非常统一,应该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疫情”让在线教育的发展提速,至少对于北方的我们来说是提速的。
3.教学方式的转变
项目式学习和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优势的突显,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在本次疫情中持有这种学习方式的学生学习成效明显。
4.技术是为教学服务,技术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学习
5.如何评价在线学习
从教学的三要素开始评价:教师、学生、评价。从这三点出发,也许会发现本次的的在线学习并不是非常成功,因为涉及到的是全体全员学生。领导会感觉成功因为在线学习保证了本学期的如期进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教师会感觉失败因为在线学习让老师身心疲惫,让失去教师监管的学生更“自由”,评价完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