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城市融合博物馆设计与城市意义探究1前言简牍博物馆案例分析中国书院博物馆案例分析我们的构思2前言3概念: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公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博物馆应满足保护、处理、研究和展示四大功能的要求。关于博物馆4博物馆意义:博物馆作自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精神高地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2003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在城市的公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需要博物馆。博物馆应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关于博物馆5城市公共空间意义从博物馆设计层面(城市空间、建筑空间、陈列
2、空间)和使用层面(社会大众、内容与方式、营销与管理)进行反思和现状调查与分析。6简牍博物馆7展出主题简牍长沙市简牍博物馆,是保护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16万枚孙吴时期纪年简牍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8展出背景1996年7月,五一路平和堂商业大厦发掘出1800余年的东吴简牍17万片,比迄今为止世界出土简牍的总量还多。为了保存、研究、展示这批国宝,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在天心阁东面修建长沙简牍博物馆。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9博物馆区位选址长沙简牍博物馆基地位于长沙市白沙路92号,天心阁东北侧西临建湘路,东接白沙路南面为规划的市民广场和城南路。长沙天心古阁为古城长沙的历史记忆。长沙简牍博物馆选
3、址于天心阁东北角且配套建设市民广场强化了长沙的城市空间记忆。博物馆选址距白沙古井仅300m。白沙井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白沙古井为核心的白沙公祀是长沙市民不可缺失的生活、休闲、文化场所。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10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简牍博物馆、天心阁、白沙井三者相距较近,三者相互融合,拥有良好人文背景的环境。11设计层面(硬件)城市空间设计博物馆因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而成为城市空间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源泉。博物馆正走出高雅的殿堂,走向大众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与城市空间相融台。从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和实践以及博物馆学研究看来,历史文化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的文化表现内容和形式,场所的故事和记忆成为公共空间表达的主要内
4、涵。博物馆的城市意义12设计层面(硬件)城市空间设计1作为城市建筑1.1文化传承1.1.1中国文化传承1.1.2湖湘文化传承1.1.3传统建筑形式变异1.2地理文脉承接1.3文化输出者1.4建筑特质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城市公共文化设施2.1公众活动发生的场地与空间2.1.1广场2.1.1.1纵向交通2.1.1.2古玩市场疏导作用(早市)2.1.2停车场131.1.1中国文化传承在广场景观环境及建筑设计中紧扣竹简文化中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竹”意。竹竹简中国文人精神中国文化大量使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营造手法,设置内部庭院,下沉中庭等,通过竹与建筑材料的对比与配合,烘托
5、多样化的建筑、广场氛围。博物馆院落式空间布局,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博物馆的城市意义141.1.3简牍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有所传承,但同时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简化、变异,以体现建筑的时代性。简牍博物馆建筑以及室外广场大量采用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空间的手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设计通过室内外空间横向层次感的变幻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丰富性。博物馆的城市意义1.1.2湖湘文化传承简牍博物馆设计时,并非具象的使用湖湘文化元素,而是抽取其代表性的精神意象:外墙设计中大块的黑色体量,隐喻湖湘文化中坚忍不拔的阳刚之气,而隐没其中的竹与穿插其中的白色体块,又暗示着湘楚文化中灵动、妖逸、秀拔的阴柔之美
6、。151.2地理文脉承接长沙是国务院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由于文夕大火、城市开发建设等原因,城市的历史记忆已为数不多,而天心阁即为其中一个。天心阁与博物馆是主、次关系,天心阁作为长沙市的标志建筑,作为长沙古城过去一段辉煌历史的见证,理应得到尊重。博物馆从高度、体量等方面应遵从这一原则,严格控制天际线,以突出古城墙。博物馆的城市意义161.2地理文脉承接简牍博物馆、天心阁、白沙井三者相距较近,三者相互融合,共同形成长沙城市历史文化核心区。博物馆的城市意义171.3文化输出者简牍博物馆不仅仅具备了传统博览建筑相对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并且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在内容上引入文化休闲
7、、文化消费和文化辐射的功能,因而简牍博物馆成为萃取长沙文化精英的“文化心脏”,从而使博物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成为长沙市历史文化新意象。博物馆的城市意义18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简牍博物馆、天心阁、白沙井三者相距较近,三者相互融合,共同形成长沙城市历史文化核心区。191.4建筑特质开放简牍博物馆剔除高大的围墙,将博物馆与城市、公众零距离接触,并且,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的资源来解决博物馆诸如停车、人员疏散、公众参与、绿化、社区活动等问题,优化博物馆区域的周边环境,使博物馆以亲切的形态与公众对话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01.4建筑特质入口设计亲和入口非中心对称设计,尺度宜人,给人以亲切感。南向入口以一个水庭
8、和竹子框景作为柔性界面。自然景观宜人。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11.4建筑特质亲切在建筑内部空间里展示空间与庭院空间有效地组织和渗透,一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素朴、清新明朗的博物馆形态,二来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以文物为中心”的封闭式空间组织形式,使室内展示空间尺度变小,形成具有亲切感的博物馆空间,获得环境的认同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21.4建筑特质开敞不压抑使用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空间的手法,使博物馆室内空间充满自然采光,突破了“黑暗博物馆”的模式,营造了“阳光博物馆”的空间形式。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3设计层面(硬件)城市空间设计2城市公共文化设施2.1公众活动发生的场地与空间2.1.1广场2.1.
10、充分考虑博物馆与城市广场互动的效果,这样,使博物馆与南向的立交桥以及100m高的高层建筑有一个缓冲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给天心阁建筑留出了视野,很好地处理了博物馆与天心阁和市民广场的关系。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62.1.1广场博物馆主入口设置在南面,通过一个水面与城市广场对接,广场人流很容易进入博物馆,建筑入口体量开放而亲切。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72.1.1.1天心阁、白沙井与简牍纵向的交通筒牍博物馆与广场开放相连,远眺天心阁,东临白沙井,建湘路与白沙路高差5m,博物馆及广场位于其间,沟通二者。建立建湘路的地面层广场空间,自然形成了自沙路以商业空间为主的一层空间以及商业服务和地下车库功能的负一、负二
11、层空间。博物馆的城市意义282.1.1.1天心阁、白沙井与简牍纵向的交通博物馆的城市意义天心公园292.1.1.1天心阁、白沙井与简牍纵向的交通整个广场中引导人流,组织场景的空间线索主要有两条:线索一:从建湘路一侧平入一跨越两个庭院或在广场上停留休息,或由栈道引导进入博物馆,或进入到下沉庭院通过台阶步行通道下至白沙路标高线索二:从白沙路一侧平入或下行一进入到一层,负一层商业一通过庭院上至建湘路标高广场可见庭院是两条线索交汇的的高潮场景,体现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因而空间也在此流动起来。两条线索立体交织在一起,串联空间场景,激发事件的产生,塑造了开放多选择的追踪式空间情节,激励参观者建构自己的场
12、所感,强调对话和相互间的交流。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02.1.1.1天心阁、白沙井与简牍纵向的交通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12.1.1.2古玩市场疏导作用(早市)博物馆人群在广场中也将产生许多的衍生行为,促进了城市公共群体在广场中的交流。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22.1.1.2古玩市场疏导作用(早市)特色古玩跳蚤市场,每逢周五、六、日早上4点开市,商户流动日均500余户余户。目前每周大约有6万人到地摊市场淘宝。古玩地摊市场越赶越热闹,有时甚至从门外摆到地下停车场内。每周星期五、六、日,有十余个省区的古玩爱好者赶到天心阁古玩城的地摊淘宝,成为中南地区颇有特色的古玩地摊市场。(清水塘太平街政府城管
13、态度)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3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42.1.2停车场由于城南路商圈地处繁华闹市,且规划建设早,对停车位设计预见性并不高,特别是在简牍博物馆、天心阁等周边商圈停车问题更为严重。且因为白沙路太窄,且北方有隧道连接,易造成拥堵,故设为禁停路段,近期开张的天心阁古玩城、白沙古玩城吸引了大量的古玩爱好者,使商铺业主和顾客流量进一步增多,简牍周边停车难已成为迫切问题。因此,简牍博物馆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建立开放性地下停车场无疑是适时明智的解决方案。简牍博物馆充分利用广场公共空间的资源来解决博物馆诸如停车、人员疏散、公众参与、绿化、社区活动等问题,并且优化了博物馆区域的周边环境,解决了区域问题。博物
14、馆的城市意义35使用层面(软件)受众内容与形式城市影响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6受众参观者社会大众简牍博物馆为免费设施,在接待游客的同时,也为公众日常的休闲活动提供方便。简牍博物馆的空间组织以以人为主体作为设计的原则。激发人多方位的参与欲望提高参观的兴趣促进人们的交往:希望博物馆的空间能支持当代文化休闲活动的心理特征提供一种外向的、舒适的、轻松自由的环境让人们自愿参与,自主选择博物馆的城市意义37受众通过问询简牍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查阅资料,可以看出:非本市参观者占74,长沙市市民参观者仅26比重较轻。参观者年龄结构单一,青年学生比例77少年和中老年比例很少。免赞参观博物馆的回访率仍然较低参观者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