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藏在博物馆里的龙”——张家界市博物馆携手天子山小学共启“流动展课进校园”活动

为丰富学生课外知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家界市博物馆积极响应“文化进校园”的号召,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以“藏在博物馆里的龙”为主题的流动展课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天子山小学的师生们共同参与,将博物馆的珍贵文化资源直接送到孩子们身边,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

专业讲解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述了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民间信仰、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对龙文化的理解。

为增强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博物馆还安排了手工制作龙形工艺品的环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龙,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创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龙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子山小学的师生们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们也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张家界市博物馆与天子山小学的此次合作,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THE END
1.博物馆进校园文化润童心乐器音乐底蕴传统文化博物馆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12月10日,苏州教育博物馆“流动的博物馆”微展开展仪式在苏州市至德教育集团举行。 此次微展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与八音代表性乐器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同学们不仅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古代乐器,还能亲手触摸、尝试演奏,这种亲密的体验让他们对中国传统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QRPCE0545H15M.html
2.汉风文化进校园烈烈汉风拂鹏城,共庆国际博物馆日!湖南博物院“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本项目从时代风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对外交流五个方面,集结了湖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汉景帝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73
3.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10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普及宣传弘扬钧陶瓷文化。与慧润阶梯和东区实验小学签订合同,已做好课件,课程表已经制作完毕、安排好我馆讲解人员到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制定下一步上课计划。 3、在网站上制作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栏目 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国际博物馆日,我馆在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网站上制作了国际博物馆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5/5077809.html
4.精彩回顾“博物馆进校园主题沙龙分享”暨《思考与创新》课程11月22日,人文与艺术课程中心思考与创新课程组在金融咖啡厅2楼举办了课程中期成果汇报展示——“博物馆进校园”主题活动。该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思考与创新》课程的中期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第二环节是知名博物馆文化讲解人李彬老师带来的博物馆文化主题讲座。 https://tsjy.eurasia.edu/info/1047/5018.htm
5.博物馆活动策划方案5篇活动二“家风传千秋”——流动博物馆进校园 xx历史悠久,化灿烂,先后诞生了xx公氏等众多名门望族,形成了忠孝、仁义、廉洁、勤俭、善学等独具特色的xx家道化。本次活动市博物馆志愿宣讲团将走进校园,为大家讲述xx的家风故事,引导青少年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培育道德的养分,传承好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256860.html
6.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积极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和建设数字博物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努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 (三)改革创新,增加博物馆、纪念馆活力。各有关博物馆、纪念馆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认真研究和把握博物馆运行规律,按照国家关于http://wwj.zj.gov.cn/art/2008/1/30/art_1639072_35819943.html
7.青海省博物馆开展“送展览进校园”活动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青海省博物馆紧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策划推出了“送展览进校园”活动。 此次活动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湟川中学共同承办,于5月16日在青海省湟川中学展出。展览以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陈列展为主,以“人与史”“人与民俗”“人与http://www.qh.xinhuanet.com/2024-05/17/c_1130147330.htm
8.许昌市博物馆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原科技学院部门动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力度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11月9日下午,由许昌市博物馆主办,中原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承办,原初书院协办的“许昌市博物馆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我校许昌校区举行。许昌市文广旅局https://xwzx.zykj.edu.cn/2023_11/09_08/content-42815.shtml
9.“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走进教场小学5月14日下午,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会宁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会宁县教场小学,为师生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课,送去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红色教育展览。 为此,会宁县博物馆以馆藏文物和会宁历史文化为主要素材,精心设计了适合小学生的历史文化课,同时以猛犸象考古发掘、会师园等的摄影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制https://www.meipian.cn/1bjx9yle
10.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各地博物馆大力开展馆校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行动,主要目的就是把博物馆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科技教育资源融合起来,把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内正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成长阶段获得相应的多方面的知识补充,不至于因为过分偏科而在自身知识体系构成中出现短板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204/t20220406_256060_wap.shtml
11.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精选十篇)博物馆是真正意义上“人类社会的立体教科书”,常常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协助公民实现素质的提升与完善,故而在具有丰富性的同时又具有愉悦性。 教育形式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公民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是在完全自主、自由的状态下接受科学文化、道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与熏陶,而博物馆恰好提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3k2uq6.html
12.教育/工作坊纪要——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第四季分享主题:文靖东路小学博物馆课程策划与实施 戴璐、贾璐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与南京博物院开展馆校合作的契机源于国家文物局的“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确立了“靖水文澜——在流动中成长”馆校合作的课程主题,以学校的木工坊为亮点,打造儿童营造社,融入大运河沿岸的建筑元素,涵盖了运河沿岸的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491
13.圆桌当“到博物馆去”成为风尚,重看博物馆的未来艺术评论二是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在不断增强,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博物馆进校园的项目在扎实开展,每年两亿多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各类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也能够平等享受博物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通过流动博物馆等形式,博物馆主动将展览和教育活动送到社区、送到学校、送到部队、送到乡村、送到边疆地区,普惠均等日益成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6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