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整理

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创办于江苏南通。该苑是一所兼有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的集自然、历史、艺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学校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1.史密森学会

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门博物馆机构。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遗

赠捐款,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截至2012年学会下设19个博物馆、17个研究中心和1所国立动物园。19所博物馆中有弗利尔美术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肖像馆、国家

航空和航天博物馆、美术和工业大厦、非洲艺术馆等。其董事会由历届美国副总统、最高法

院首席大法官、华盛顿市长、参议院3人、众议院3人、知名人士9人共18人组成。

1.阿什莫尔博物馆

近现代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同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英国贵

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美术品、动植物标本和其它各种文物全部捐献给牛津大

学成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第一所向社会公开开放的

博物馆。这被认为是近现代公共博物馆设立的标志。同时也开创了私人收藏公之于众的先河。阿什莫林博物馆现设古器物部、西方艺术部、东方艺术部、赫伯登钱币室四个部门展出欧洲、古埃及、古希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出土文物。还有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以及伊斯兰国

家在内的各国绘画、陶器、雕刻、工艺品等。该博物馆的版画与素描室收藏有三万多件欧洲

版画与素描,包括大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伦勃朗等古典大厦的素描、手

稿与版画。

1.大英博物馆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

之一。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

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是建立在私人收藏基础上的1753年英国医生、博物

馆学家汉司.斯隆爵士以建造一座珍藏馆为条件,将其收藏的8万余件珍贵藏品捐献给国家。1759年不列颠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以后藏品不断增加。该馆收藏有世界各国的精美艺术品,设100余间陈列室。分为埃及古器物、希腊、罗马古器物、西亚古器物、欧洲中世纪器物、东

方古器物、英国史前和罗马占领时期艺术、钱币和纪念章、版画和画稿等部门展出。著名展

品有法老木乃伊、巴台农神庙上的建筑雕刻、《女史箴图》、敦煌经卷、绘画等。

1.简述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和卢浮宫开放的影响和意义

阿什莫尔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因为它的建立标志着博物馆

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

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法国

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

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论述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100多年来,博物馆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极不寻常的道路。1905年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

馆诞生,才开始了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新纪元。1928年全国博物馆只有10个,到1936年

发展到77个。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虽然起步晚,但一开始就具有比较鲜明的收藏、科研和教

育作用。因为战争中断了希望的进程,使博物馆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中国大陆只剩下21

个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十分重视,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拨款发展博物馆事业,1952年全国省市以上博物馆就发展到40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博物馆仿照苏联地志博物馆筹办全面反映地方自然、历

史和社会主义建设面貌的地志博物馆,1957年全国博物馆达到72个,除青海、西藏外,省

级博物馆大体都已建立,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博物馆集中在少数城市的不平和局面。1988年

底统计全国文化系统共有博物馆903个,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

纪念性博物馆为206个。这些博物馆,加上非文化系统的博物馆,组成了反映中国古代历史

和近代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体系,并正在形成自然历史类和专业类博物馆体系。2009年,全国

博物馆总数已达2900家,在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到386个,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2009年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447个。而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走近博物馆。

1.简述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

律的科学。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

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1.谈谈你对2017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

的历史”的理解

主题同时强调了,接受有争议的历史是展望未来的第一步。通过选择“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这一主题,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着眼于探讨:作为伴随人类发展而固有的有争议的历史,如何理解其中难懂的方方面面。同时,该主题鼓励博物馆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其调节,

以多元化的观点和平讲述历史。国际博物馆协会邀请世界各类文化机构参与国际博物馆日庆

祝活动,希望人们通过这一活动增进理解。

1.谈谈你对2018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新方法,新观众”的理解

级互联的今日世界,博物馆也融入了这一潮流。因此,国际博物馆协会将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若不考虑博物馆所创造的各种联系,我们无法了解博物馆发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中无法分离

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可以吸引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通过新的

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博物馆可以将藏品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比如,一

都诞生于科技。博物馆为了保持对社会的关切,他们将视野投向当地的社区,以及组成社区

的多元群体。近年来,我们见证许多博物馆通过与少数群体、原住民和地方机构合作组织了

无数的公众活动。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藏品阐释与展示的

新方式。我们邀请全世界的文博机构一起加入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庆祝活动,一起探索博物馆与社区、文化景观及自然环境的所有联系从而改变利用藏品的方法。

1.谈谈你对2019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理解

THE END
1.博物馆进校园文化润童心乐器音乐底蕴传统文化博物馆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12月10日,苏州教育博物馆“流动的博物馆”微展开展仪式在苏州市至德教育集团举行。 此次微展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与八音代表性乐器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同学们不仅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古代乐器,还能亲手触摸、尝试演奏,这种亲密的体验让他们对中国传统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QRPCE0545H15M.html
2.汉风文化进校园烈烈汉风拂鹏城,共庆国际博物馆日!湖南博物院“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本项目从时代风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对外交流五个方面,集结了湖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汉景帝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9673
3.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10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普及宣传弘扬钧陶瓷文化。与慧润阶梯和东区实验小学签订合同,已做好课件,课程表已经制作完毕、安排好我馆讲解人员到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制定下一步上课计划。 3、在网站上制作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栏目 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国际博物馆日,我馆在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网站上制作了国际博物馆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5/5077809.html
4.精彩回顾“博物馆进校园主题沙龙分享”暨《思考与创新》课程11月22日,人文与艺术课程中心思考与创新课程组在金融咖啡厅2楼举办了课程中期成果汇报展示——“博物馆进校园”主题活动。该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思考与创新》课程的中期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第二环节是知名博物馆文化讲解人李彬老师带来的博物馆文化主题讲座。 https://tsjy.eurasia.edu/info/1047/5018.htm
5.博物馆活动策划方案5篇活动二“家风传千秋”——流动博物馆进校园 xx历史悠久,化灿烂,先后诞生了xx公氏等众多名门望族,形成了忠孝、仁义、廉洁、勤俭、善学等独具特色的xx家道化。本次活动市博物馆志愿宣讲团将走进校园,为大家讲述xx的家风故事,引导青少年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培育道德的养分,传承好家风,践行核心价值观。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256860.html
6.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积极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和建设数字博物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努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 (三)改革创新,增加博物馆、纪念馆活力。各有关博物馆、纪念馆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认真研究和把握博物馆运行规律,按照国家关于http://wwj.zj.gov.cn/art/2008/1/30/art_1639072_35819943.html
7.青海省博物馆开展“送展览进校园”活动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青海省博物馆紧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策划推出了“送展览进校园”活动。 此次活动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湟川中学共同承办,于5月16日在青海省湟川中学展出。展览以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陈列展为主,以“人与史”“人与民俗”“人与http://www.qh.xinhuanet.com/2024-05/17/c_1130147330.htm
8.许昌市博物馆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原科技学院部门动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力度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11月9日下午,由许昌市博物馆主办,中原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承办,原初书院协办的“许昌市博物馆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我校许昌校区举行。许昌市文广旅局https://xwzx.zykj.edu.cn/2023_11/09_08/content-42815.shtml
9.“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走进教场小学5月14日下午,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会宁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会宁县教场小学,为师生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课,送去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红色教育展览。 为此,会宁县博物馆以馆藏文物和会宁历史文化为主要素材,精心设计了适合小学生的历史文化课,同时以猛犸象考古发掘、会师园等的摄影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制https://www.meipian.cn/1bjx9yle
10.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各地博物馆大力开展馆校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推进博物馆进校园行动,主要目的就是把博物馆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科技教育资源融合起来,把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内正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成长阶段获得相应的多方面的知识补充,不至于因为过分偏科而在自身知识体系构成中出现短板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204/t20220406_256060_wap.shtml
11.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精选十篇)博物馆是真正意义上“人类社会的立体教科书”,常常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协助公民实现素质的提升与完善,故而在具有丰富性的同时又具有愉悦性。 教育形式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公民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是在完全自主、自由的状态下接受科学文化、道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与熏陶,而博物馆恰好提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3k2uq6.html
12.教育/工作坊纪要——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坊(第四季分享主题:文靖东路小学博物馆课程策划与实施 戴璐、贾璐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与南京博物院开展馆校合作的契机源于国家文物局的“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确立了“靖水文澜——在流动中成长”馆校合作的课程主题,以学校的木工坊为亮点,打造儿童营造社,融入大运河沿岸的建筑元素,涵盖了运河沿岸的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491
13.圆桌当“到博物馆去”成为风尚,重看博物馆的未来艺术评论二是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在不断增强,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博物馆进校园的项目在扎实开展,每年两亿多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各类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也能够平等享受博物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通过流动博物馆等形式,博物馆主动将展览和教育活动送到社区、送到学校、送到部队、送到乡村、送到边疆地区,普惠均等日益成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6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