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件文物?“国宝”的级别又是怎么界定的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局部,北宋,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文物,根据近年的普查数据,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

而可移动文物数据,根据国家文物局2017年4月发布,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8911件,二级文物551192件,三级文物3086165件,其余为一般文物。

▲皇后之玺,西汉,陕西咸阳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一级文物,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印章底部刻有“皇后之玺”篆体字,“皇后之玺”是迄今所发现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帝后玉玺。

不可移动文物是指体量较大、不能或不可能移动的文物,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等;

故宫,明代宫殿建筑群,一级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是指体量小,可作流通、收藏的文物,如陶瓷器、青铜器、书画、丝织品、玉器等。

这些可移动文物大都分别收藏在全国4800余座博物馆中,其中非国有博物馆约占25%。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宗教机构也有部分收藏。

▲韩滉,《五牛图》卷,局部,唐代,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北京故宮藏。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五牛图》卷自清宫流出,下落不明。到了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最终由中方以6万港元购回。

那么,如何对文物进行等级分类呢?有人可能会说,年代越久远的文物肯定顶级越高呗?那当然不是这样。

▲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五代,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一级文物,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不论是可移动还是不可移动,文物等级的最终定级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就是按文化价值分类。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这样表述的: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上边这段文字的“太长不看版”:特别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一定程度。

所以,年代早的一级文物有很多,距今最远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比如浙江省博物馆藏的猪纹黑陶钵,比如郑州博物馆藏的彩陶双连壶,红山文化的人兽复合式玉器等。

彩陶双连壶,新时期时代,1972年郑州市北郊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房基内出土,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而年代近的一级文物也有不少,距今最近的一级文物,当属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在香港特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文物在定级之后级别相对稳定,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文物级别的改变的事件。

譬如高级文物因损坏等原因,价值降低,就可能降级;而对低一级文物,定级时可能认识上有偏差,现在有了新的认识或新的发现,就需要提升它的文物等级。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保管人员,在90年代清点库存时,从一般文物的藏品中,重新鉴定了一尊茶圣陆羽像,于是改定为一级文物。

陆羽瓷像,五代十国,传河北省唐县出土,高10厘米,一级文物。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随着考古和鉴定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古人生活了解得越来越充分,就一定会有更多在博物馆库房中静躺几十年的珍贵文物,重新被挖掘出它的真正文化价值。

THE END
1.中国文物常识中国文物之最 作者:邹建华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年:1987 中国文物 作者:李力 ISBN:7508504496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年:2004 中国文物之最 作者:邹建华 ISBN:7503200596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年:1987 中国文物 作者:李力 ISBN:9787508516790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年:2010 问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e5a60acb22fb1f4e7d3e1270c4abd6b5
2.中国文物地图集书籍资料库摘要: 中国文物地图集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资料为基础,适当采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普查部分相关资料,大量收录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省各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复查成果和新发现,共收录文物点18642处,其中古遗址6181处,古墓葬2440处,古建筑7233处,石窟寺及石刻123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342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98http://www.silkroads.org.cn/portal.php/portal.php?mod=view&aid=75097
3.流失文物——中国古代玉器精品(附高清资料)流失文物——中国古代玉器精品(附高清资料) 原创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流失文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疤。这些流失文物见证了历史的同时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晚清以来,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被列强蹂躏。 美国史密森机构又称史密森学会,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由英国科学家J.史密森https://www.acfun.cn/a/ac22870412
4.国家文物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查重要新发现推荐工作的通知[12-05] 国家文物局所监管企业2023年度工资分配信息披露[12-04] 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12-04] 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12-04] http://www.ncha.gov.cn/
5.1949年,他设计的五星红旗成为国旗文物资料 《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决定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国旗图案。海内外中华儿女抱着对新中国的热切期盼,踊跃投稿。经过认真评选,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从3000多幅设计图稿中选出38幅,印制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政协https://www.cqcb.com/zhongqingzhendang/2022-07-22/4964629_pc.html
6.《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挖掘流失海外文物回归背后的曲折与“一念在兹,万山无阻;克艰克难,荣归故土!”《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日前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失海外文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解读,首度披露了流失海外文物惊心动魄的回归历程,首度从海外视角、用精彩案例向世界集中讲述中国流失文物感人至深的回归故事;与此同时,本书对所录珍贵国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1209091841.html
7.一九○○年以来出土简帛一览1、谒 1955《文物参考资料》12期 1957年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 146支 1、遣策 2、《墨子》佚篇或儒家著作 1986文物出版社《信阳楚墓》、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57年 江苏高邮邵家沟遗址(东汉) 1支 1、东汉符簶 1960《考古》10期 1959年 新疆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古城(汉?) https://www.wzbwg.com/newsinfo/11897
8.国家文物局通报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旧石器时代至宋金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通报了吉林和龙大洞遗址、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北京金中都遗址等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http://www.bj.xinhuanet.com/20230929/b12fde06fc9e41138bbc308d2a1595f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