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光明日报

6月16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新地标——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建筑群大气质朴,线条飘逸舒展。千年运河水在博物馆边上缓缓流淌,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两年前筹建开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领衔的团队担纲大运河博物馆建筑部分的设计,敦厚又灵秀的设计风格“很扬州”。

开馆当天,博物馆当日的预约量达5000多人次。在13个不同主题的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上万件文物了解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可以通过高科技数字化技术,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上的水利工程、漕运盐利、商业贸易、饮食风物以及沿线自然生态。

这是一场穿越历史的时空之旅,只要你来过,就会被大运河文化蕴含的美深深打动,就会感受到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大运河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置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国智慧,堪称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较为集中展示大运河沿线文物的展览,从中可一窥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和沧桑巨变。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的开封州桥遗址古汴河河道剖面,宽25.7米,深8米。粗糙的颗粒下,是一部运河河道变迁史。策展人曹军告诉记者,汴河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从剖面上弯弯曲曲、高低错落的勾线,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宋、元、明、清历代的文化堆积和河道变迁情况。

位于山东的南旺枢纽水源工程展现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先进技术。1号展厅里建造了一个展示南旺分水原理的模拟场景,通过水源工程、梯级船闸工程,成功解决了越岭运河的水源调配与水道水深控制的问题,让漕船顺利翻山越岭。该工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我国大运河史上的一个创举,从此,京杭大运河的船舶运输畅通了近500年。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气势恢宏,由大运河沿线8省(市)15位书画篆刻家历时一年半创作完成。图卷长135米、高3米,描绘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沿线的新图景新风貌,把大运河全域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宝串成一串“珍珠项链”,令观众大饱眼福。

在大运河展览的最后几个部分,又回到了传统文物诉说的方式。在“紫禁城与大运河”专题展览里,精美的苏州金砖、扬州玉器、南京云锦让人目不暇接。通过该展览,观众才真正理解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所说的那句话,“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故宫和紫禁城建造的一砖一瓦、衣食住行所需,都是从全国各地通过大运河运输到北京的。

沉浸式体验,光影高科技里感受大运河唯美画卷

大运河沿线美景众多,非遗璀璨,如何让丰富的历史遗存在博物馆里生动还原并完美呈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采用5G、VR、裸眼3D等技术,将世界文化遗产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乘一叶扁舟,闲观两岸枕水人家。“运河上的舟楫”专题展览有着最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展厅层高达17米,展出了70多件船模,最壮观的是明清时期常见的沙飞船仿真模型,它长达20米,桅杆高15米。沙飞船设置了一个虚拟互动体验区,站上“船头”,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出发,一路向北,穿过拱宸桥、苏州吴门桥、无锡清名桥,来到镇江金山寺、淮安水上立交、徐州窑湾古镇,飘着酱香的酱缸摆满了整个院子;凌空飞过山东南旺戴村坝、河北白洋淀,在荷花荡和芦苇丛之间穿梭。运河沿岸的建筑风貌和民俗风情在眼前缓缓掠过,真可谓一日看尽运河繁华。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再现了城镇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走在街头,临清钞关、京师闹市、淮扬风物、南船北马要冲、江南烟雨水巷尽收眼底。建筑风格从中原、齐鲁,到江淮、江南,4个地域的城镇村落的街巷空间串联。在“大运河街肆印象”之江南街景中,LED屏做成的天幕每20分钟循环一次,模拟一天24小时的光影变化。晨曦初露,鸟鸣蛙叫;电闪雷鸣的同时,雨水淅淅沥沥地顺着房檐滴进门前小河里。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勾起了人们对江南的回忆。

高科技的运用,让整个非遗展厅处处透露着现代感。耳朵贴近墙上的一个个小圆圈,便可聆听《霸王别姬》《牡丹亭》《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戏剧;轻叩两扇传统木门,喜庆的年画随之更新。来到“河之恋”展馆,仿佛坠入如诗画卷,720度的环屏,让人自由穿梭在“时空河道”,感受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的奇妙感受。

近年来,博物馆的亲子参观比例越来越高。“运河湿地寻趣”展览,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送给10岁以下儿童的礼物。展厅色调清新明快,展陈视线下移,展览用标本的形式展示了生物和鸟类的分布情况,在一块圆形湿地里还投放了鱼虾等运河湿地的动植物。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运河湿地世界,探寻运河秘密。

“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互动区是以往在博物馆中少见的一种展览形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介绍,和之前的“运河湿地寻趣”展览不同,这个展览带有学习任务,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目标观众为10岁到15岁左右的青少年。

“我们采用青少年喜欢的密室逃脱游戏形式,把一个个跟运河有关的谜题串联起来,青少年玩家要在都水监衙门获得密码和解谜手册,解答问题,完成一段有趣的运河之旅。”郑晶告诉记者,通过光影或机械的互动装置操作,在玩游戏的同时,青少年也完成了对运河知识的掌握。

在郑晶心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有自己的愿景:3年内年观众数达到150万人次,其中70%是外地游客,不仅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新地标,也成为著名的文旅目的地,给人们多一个来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的理由。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同生共长,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醒目的标识。早晨散步到冶春园吃早茶,上午畅游瘦西湖,下午打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晚在三湾古运河畔听广陵潮,兴许还能邂逅“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壮观景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之旅,将会日益成为让人充满惊喜和收获的心灵之旅。

THE END
1.VR大空间技术重现运河古城"东方庞贝"风采近日,大运河《水下【VR大空间技术重现运河古城“东方庞贝”风采】 近日,大运河《水下古城VR》全国首展在南京开启,将持续至2025年1月15日。。 该展览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打造,利用前沿的VR大空间技术,结合详尽的历史文献资料,以4K全景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古泗州城的辉煌历史。 在VR体验中,观众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乘坐热气球俯瞰古城https://weibo.com/7750558190/P4Dx2aXEx
2.我市新增两个VR沉浸式剧场今日洛阳近日,“宇宙猜想·启程”与“丛林探险Ⅰ·重返侏罗纪”两大VR沉浸式剧场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与洛阳博物馆分别亮相。 “欢迎大家乘坐‘火神号’载人火箭,从地球出发,飞往火星……”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二楼,专为“宇宙猜想·启程”打造的500多平方米展厅内,来自山西的游客林琳和同伴在工作人员帮助下穿戴好体验设https://www.ly.gov.cn/2024/07-29/277143.html
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流动的文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流动的文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全面反映大运河给百姓带来美好生活为核心主旨,运用多元的展示手段和差异化的先进科技手段对大运河文化进行多维度的集中展示,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在全国首创“大运河国家文化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8-05/doc-imzfehcr4361263.shtml
4.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今日开馆,看点有哪些?澎湃号·湃客大运河博物馆处处可见5G、VR、球幕、环幕等“黑科技”交互式设备,给游客带来数字化沉浸式体验。 在基本陈列展“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入口以船行至岸边开始,由一条主街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运河故事”串联,以真实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体验,从多个维度让观众身临其境,开启一场穿越时空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59718
5.穿越古代遨游敦煌,多个沉浸式VR体验项目分享2024年7月9日,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授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首都博物馆指导的《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共享大厅地下一层开展。 展览运用国内前沿VR技术,打造一场沉浸式视听盛宴,让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璀璨魅力。 https://www.urbanlight.cn/newsdetail/8aea2fa5-f853-b6c2-edd4-8da417ae2e90
6.戴上VR设备看“京杭大运河”数字阅读让人们“一屏万卷”中工旅行观众在数字阅读发展与技术博览会上体验5G+阅读。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给读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戴上VR(虚拟现实)设备看“京杭大运河”,马上就“置身”于漕运码头;翻开一本关于秦兵马俑的书籍,眼前立即出现兵马俑的立体造型;给手机加上一个反光镜,打开绘本,手机会自动为孩子朗读绘本内容……新技术的加入融合了人们的感https://www.workercn.cn/32885/201904/29/190429102941282.shtml
7.案例展示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包含以“裸眼3D”为亮点的“5G+VR大运河沉浸式体验”;以复原的沙飞船为媒介载体,综合应用全域投影实时渲染、现实增强技术(AR)、360°环幕IMAX投影等高难度复合型展示手段的沉浸式虚拟体验“运河上的舟楫”;以运河街肆4D空间,配以天幕LED和物联网、程控技术的“https://www.zztrc.edu.cn/hzfzzx/info/1205/6589.htm
8.从高冷到火热,这届年轻人对博物馆“下手”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地下一层数字化展厅,观察者网利用场馆智能化设备,看到了三星堆一处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将满地碎片复原成完整陶器的动态场景,也看到了古蜀国久远的繁华与生动。 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向观察者网介绍,此次三星堆数字化展陈“是利用12K超高清技术和裸眼3D技术,打造的VR沉浸式体验,将文物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https://www.guancha.cn/qiche/2024_07_15_741522.shtml
9.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挺有意思的,沉浸式感受三星堆的魔力。 pic_cover: dotSource: 回应 2024-11-24 21:57 尼娜 很有意思,带全家一起体验了一把,更深刻地了解了古蜀国文化 dotSource: 回应 2024-11-24 20:02 冰鱼 前段时间去看了北京有名的三星堆展览。 位于北京通州区新建的大运河博物馆,旁边是城市中心图书馆。展厅展出了很https://www.dianping.com/shop/H8w8UghMDb6KDnsy
10.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中运博”,全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总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https://www.meipian.cn/50p8dmgv
11.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河之恋”是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数字化专题展厅,展览以“水”“运”“诗”“画”四个篇章,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打造出虚拟空间体验,采用“科技+艺+文化”的裸眼技术理念,突出声、光、电、形、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营造出富有创意、极具新意的沉浸式体验。 https://www.jianshu.com/p/e03ef4091e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