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上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12月12日,中国农业大学召开学科文化论坛系列研讨暨博物馆育人联盟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上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把博物馆打造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理想空间,尤其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场地,不断增强博物馆育人价值和服务功能。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动物医学标本馆、黑土地博物馆、曲周精神展览馆等一批校内外文博场馆陆续落成,加之学校原有的图书馆、档案与校史馆、文化艺术馆、中国饲料博物馆等,已经发展成为极具农大学科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这既是展示办学特色的立体图景,又是学科文化传承的生动肌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大思政育人元素。探索成立学校博物馆育人联盟,通过重塑理念、挖掘内涵、拓展平台等,可以有效促进学科育人、文化育人、思政育人“三融合三提升”,并转化为强农报国的强大思政引领力,这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契合学生兴趣需求特点。

会议指出,一是要重塑理念,树立“大博物馆”观念,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一所大学亦是一个博物馆,在学校办学空间不足的情况下要将学校视为一个大博物馆,在有限空间内打造小而精的“博物馆群”,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努力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二是挖掘内涵,充分发挥学科文化优势,以学科前沿启发人、文化品格熏陶人、先锋人物激励人,策划开展系列博物馆主题日活动,鼓励博物馆育人理论研究、作品创作和文创产品开发。三是拓展平台,做好网络全媒体宣传互动,鼓励博物馆建设集“图、文、音、视”等为一体的数字博物馆育人地图,进一步做好“博物馆群”的宣传推广展示,不断扩大博物馆育人的受益群体和育人实效。

THE END
1.校园校史馆校园校史馆是一个非常具有学习氛围的场所,校园校史馆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方便参观者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到学校的一些概况,这样可以建立起与参观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与普通的商品展厅设计是不一样的。那么学院展厅设计方案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跟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https://93510498.b2b.11467.com/news/5368643.asp
2.曲阜师范大学:建好教师博物馆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模式曲阜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孔子故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建好中国教师博物馆,聚力“搭建平台、汇集资源,形成标准、探索模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以文化人,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守正创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在孔子故里铸起引领教师溯源问道、明德修身https://www.sdjyxww.com/gdjy/60337.html
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高校博物馆在教育上的作用与普通课程相比, 有其优越性, 首先学生可以自发性的、不用按照规定的顺序与课程来主动探索学习, 专注于学生的自学, 这样的安排提高了博物馆的利用率, 也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6]。在南非, 高校博物馆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 南非大多数的高校都已成立博物馆, 不仅加强与周边中小学的联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4.7省市25所高校博物馆馆长探寻新科技变革下高校博物馆未来走向国内外80多所高校博物馆代表、关注高校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等共计52万人次在线观看论坛同步直播。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如何加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今日(12月17日),“智在未来?文博赋能,为传播喝彩——第七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1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3974370114093.html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以探索和实践拓展新时代高校博物馆育人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带入新时代高校博物馆育人创新路径中,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总要求,在优化园区生态环境、提升科教服务水平、创新开展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品牌形象、扩大学校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https://i.ifeng.com/c/8RPPL9SUgEb
6.一馆一世界!探秘,我的宝藏大学博物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犹如川流不息的长河,收藏、保护、展示着文明印记的博物馆正是我们凝望过去、连接现实、通往未来的渡口。 2012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江南大学作为副秘书长单位,积极践行“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的理念,不仅将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32028
7.中国文化报拆除“围墙”,推动高校博物馆走进大众视野在今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中,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提出,开放性是高校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校博物馆如何破解开放性的难题?“可进一步释放社会功能,探索‘校地共建 社会共享’办馆模式。如一些城市针对非国有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出台了补助政策,此举能有效激活https://wwj.henan.gov.cn/2023/07-22/2782947.html
8.高校历史文化博物馆(精雅篇)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非常稀少,更凸显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珍贵和稀缺,因此更应该充分挖掘每一座博物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9ntcb.html
9.高校博物馆的时代机遇与使命担当中工理论高校博物馆的时代机遇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展现过去、讲好历史故事,把握现在、加强自身建设,面向未来、适应时代需求;博物馆事业如何适应https://www.workercn.cn/33915/202010/14/2010140932227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