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

尽管高校博物馆在诸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选取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希望能通过对它的整理和研究,为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2.研究对象概况

2.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概况

2.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与其他类似博物馆的比较

Table1.ComparisontablebetweentheMuseumofEthnicCulturesofMinzuUniversityofChinaandothermuseumsofethnicuniversities

表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与其他民族类高校博物馆对比表

名称

隶属层级

年度开放天数

年度观众总数(人)

藏品数(件/套)

珍贵藏品数(件/套)

展览数量(次)

馆舍总面积(m2)

展览空间面积(m2)

展览空间占比

质量等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

1951年

中央

160

10,000

42,831

0

6

4800

1600

33.3%

未定级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武汉)

1955年

其他

203

6559

10,510

8

4711

1865

39.6%

三级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兰州)

2000年

220

2000

2964

116

/

895

480

53.6%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成都)

1952年

240

6000

8448

6962

4192

60.2%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昆明)

1981年

12,000

2400

66.7%

云南民族博物馆(昆明)

1993年

320

422,040

21680

14

35,675

16.8%

一级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口)

80,792

10,901

790

3889

3147

80.9%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阳)

1985年

227

202,130

16,824

205

34

35,191

12,449

35.4%

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

2003年

260

764,329

36,204

3666

30

33,922

9000

26.5%

Table2.ComparisontablebetweentheMuseumofEthnicCulturesofMinzuUniversityofChinaandotheruniversitymuseumsinBeijing

表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与其他北京地区高校博物馆对比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126

4073

13,000

4

4000

1200

30%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2013年

128,202

14,617

482

25

30,0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1990年

250

6777

3160

1500

47.5%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2009年

200

20,000

97,192

5500

4700

85.5%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16年

3000

49,999

5000

350

7%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8年

20,137

71

21

14,777

3546

23.9%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

300

12,194

7500

73.3%

二级

2.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特征

2.3.1.藏品的丰富性与全面性

作为全国高校百余家博物馆中唯一收藏、展览56个民族文物的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了包括革命文物、土特产品、生产工具、服装、皮毛、古器物、历史文献、珠宝器、武器、乐器、宗教用品等在内的14类文物,共计3万余件。这些藏品不仅反映了全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国外部分国家和民族的瓷器、钱币、图片等文物,使得其藏品更具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特色。

2.3.2.展览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2.4.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主要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与丰富文化资源的综合性民族学博物馆,其自1951年建馆以来,便始终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2.4.1.辅助教学的重要场所

2.4.2.支持科研的重要基地

2.4.3.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公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2.4.4.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综上所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多样的展览和重要的作用,成为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3.研究方法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收集信息的方法为自填式问卷法,充分发挥其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调查广泛的优势,同时也采取结构性访谈法和自我观察法作为辅助手段,以弥补问卷法的不足,加深对于观众满意度问题的了解,进一步探索提高观众满意度、改善博物馆工作的方法与手段,建设观众满意的、质量更高的高校博物馆展览。

3.1.问卷设计与发放

3.1.1.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3.1.2.调查问卷操作化

本次调查问卷共涉及三大部分,17个具体问题,能够较为详尽地了解博物馆观众的大致情况与对博物馆的基本印象,可以较好实现问卷调查的研究目的。此外,题目数量较为合适,能够让被调查者更好地配合调查工作,也有利于后期的问卷收集和资料整理工作开展。具体问卷设计见附录1。

3.2.问卷回收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来收集游客对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体验感受和主观评价。本部分主要分析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

本小组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4份问卷,有效填写52次。

问卷内容分为三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游客获得博物馆信息的渠道、参观次数以及参观意愿等,通过这些信息来加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宣传手段并为后续问题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为具体印象调查,旨在收集游客对于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在展览内容、硬件设施、展览内容等方面的主观印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探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优点与缺点。

Figure1.PiechartofthepromotionmethodoftheMuseumofEthnicCulturesofMinzuUniversityofChina

图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推广方式饼状图

Figure2.PiechartofthedistributionofthenumberofvisitstotheMuseumofEthnicCulturesofMinzuUniversityofChina

图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观众参观次数分布饼状图

Figure3.PiechartoftheoverallsatisfactionofvisitorstotheMuseumofEthnicCulturesofMinzuUniversityofChina

图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观众参观总体满意度饼状图

Figure4.Piechartofthevisitors’satisfactionwiththeexhibitsoftheMuseumofEthnicCulturesofMinzuUniversityofChina

图4.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观众对展品说明文字满意度饼状图

Figure5.Piechartoftheaudience’ssatisfactionwiththeexplanationservice

图5.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观众对讲解服务满意度饼状图

Figure6.Piechartofthedistributionofthemuseum’ssuggestionsformuseumimprovements

图6.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改善建议分布饼状图

3.3.结构性访谈法的实施

Table3.Structuredinterviewquestiondesignform

表3.结构性访谈问题设计表

问题编号

访谈提纲

设问缘由

1

了解被调查者对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和其展览的参观情况和获取展览信息的渠道。

2

是什么样的原因吸引您来到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参观展览呢?

了解被调查者参观动机,探究其参观预期。

3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当中最吸引你的展览和地方是哪里?

了解被调查者的参观收获,探明博物馆吸引观众的亮点以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您对本次博物馆展览的内容、选题、展品、互动等方面设置是否满意?哪些对您的参观活动产生帮助?哪些又给您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5

您对于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展厅环境、服务态度感受如何?是否满意?

在参观结束后,您觉得实际的陈列展示效果达到心理预期了吗?如果没有达到,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呢?

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预期和可能出现的心理落差。

7

从参观者角度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值得博物馆深刻反思和改进。

您是否愿意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为什么?

可以从侧面了解参观者对于本次展览持正面还是负面态度,并了解缘由。

9

作为少数民族的同学,您认为博物馆是否正确、合理地展出了您民族文化代表性文物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呢?

从少数民族同学的视角来探究民族博物馆是否完成其自身使命与定位。

4.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在经费方面存在短缺现象。由于资金不足,博物馆在展品收集、修复、保养以及更新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导致博物馆的展品数量有限,种类不够丰富,且部分展品因长期缺乏维护而呈现出老化、损坏的现象。此外,经费短缺也限制了博物馆在宣传推广、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投入,使得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在展示手法上显得较为陈旧、展陈形式较为单一。传统的展柜陈列和悬挂上墙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静态展示难以激起观众的兴趣,而互动性和体验性较差的展览也使得观众难以深入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观众渴望更加生动、有趣的展示方式,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然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在这方面缺乏创新和突破,使得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共鸣。

第四,博物馆在公众参与方面也存在不足。虽然博物馆开展了一些宣传活动,但缺乏有目的的宣传方式,导致公众参与意识不强。此外,博物馆在活动策划和组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使得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受到一定限制。

第五,博物馆的服务设施和信息指引仍有待完善。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迷茫或不便,因此博物馆应加强导览系统的建设,提供更为详细和便捷的参观指南。同时,博物馆还应加强观众的互动体验设计,如设置互动展示区、提供体验活动等,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

5.针对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发展建议

5.1.合理高效利用博物馆经费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高校的下属机构,其可利用和支配的经费与资金十分有限,为了提高博物馆服务质量、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博物馆经费。

5.1.1.经费利用原则

在博物馆的经费利用中,首先应该优先保障博物馆核心业务与重点项目,作为民族类、高校类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应立足于自身定位,确保民族文化传承和展示工作的顺利展开,完成自身的使命。此外,还应该合理规划经费预算,并且严格执行博物馆经费的使用规定,避免浪费和滥用。

5.1.2.经费利用策略

第一,优化展览策划与制作,丰富展览内容,根据民族文化特色,提升展览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水平,打造精品展览,吸引更多观众,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5.2.提高服务质量与互动体验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为了吸引博物馆观众、提高博物馆社会效益,需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互动体验。

首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为观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提高博物馆整体服务水平。

其次,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如观众提问、讲解员互动等,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深入参与和体验,加深其对于展览的印象。

再次,充分建立反馈机制,通过设置观众意见箱或在线调查等方式,收集观众意见和建议,并且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

从次,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通过引入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教育项目,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参观流程,如简化购票、安检等环节、设置清晰的参观路线和指示标识等,方便观众快速了解和参与教育活动。

5.3.丰富展览形式与内容

展览作为博物馆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内容,丰富展览形式与内容对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必须及时充分地丰富展览形式与内容。

第一,积极策划主题展览。博物馆需要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内涵,策划更多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的专题展览,可以围绕某一特定民族或文化主题进行策划,吸引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观众群体,也可以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时机,推出系列主题展览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第三,定期更新展览内容,保持展览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让观众每次参观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让博物馆拥有更多的“回头客”。

5.4.加强博物馆宣传与推广

加强博物馆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博物馆公众知名度,对博物馆发展具有相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扩大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其次,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通过加强宣传与推广,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益。最后,民族博物馆的宣传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国家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5.4.1.线上宣传

5.4.2.线下宣传

6.结语

致谢

诚挚地感谢中央民族大学朱萍讲师对论文内容和研究进度的指导,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克勤教授对本篇论文发表的指导与建议。

基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在民大学生中的印象及其作用调查”(项目编号:URTP2022110397)。

附录

附录1.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学生观众参观体验调查问卷

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学生观众参观体验调查问卷

2024年____月____日编号:NO.___________

尊敬的游客:

您好,我们正在对参观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的观众进行一项调查,旨在调查本校学生在游览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的体验,以改善和提升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的服务品质,并作学术研究之用。本次调查问卷实行匿名作答的方式,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隐私保密,所有数据仅限本次调查研究使用。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若非特殊标注,每个问题都为单选,请在答案后的方框内打钩。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是如何获得博物馆的信息?

广播电视媒体其他网站上面的新闻推送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官方网站

3、这是您第几次参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三次以上

4、如果您是两次以上来博物馆参观,主要原因是什么?(若第三题选“第一次”则跳过该题)

满足好奇心假日休闲增进亲友关系学术研究工作需要其他,请注明:________

5、您若有机会还愿意重复参观该展览吗?

会不会

第二部分具体印象调查

1、展览内容生动有趣,对你有吸引力吗?

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

2、展品是否足够丰富?

3、说明文字是否具体易懂?

4、参观线路是否简洁明确?

5、博物馆环境是否干净整洁?

6、讲解服务是否优质高效?

7、辅助器材(交互设备)是否足够易操?

8、工作人员态度是否和蔼热情?

9、博物馆是否让您掌握更多知识?

10、博物馆预约是否便利快捷?

第三部分您的建议

1、您认为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可多选)

THE END
1.校园校史馆校园校史馆是一个非常具有学习氛围的场所,校园校史馆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方便参观者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到学校的一些概况,这样可以建立起与参观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与普通的商品展厅设计是不一样的。那么学院展厅设计方案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跟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https://93510498.b2b.11467.com/news/5368643.asp
2.曲阜师范大学:建好教师博物馆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模式曲阜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孔子故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建好中国教师博物馆,聚力“搭建平台、汇集资源,形成标准、探索模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以文化人,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守正创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在孔子故里铸起引领教师溯源问道、明德修身https://www.sdjyxww.com/gdjy/60337.html
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高校博物馆在教育上的作用与普通课程相比, 有其优越性, 首先学生可以自发性的、不用按照规定的顺序与课程来主动探索学习, 专注于学生的自学, 这样的安排提高了博物馆的利用率, 也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6]。在南非, 高校博物馆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作用, 南非大多数的高校都已成立博物馆, 不仅加强与周边中小学的联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4.7省市25所高校博物馆馆长探寻新科技变革下高校博物馆未来走向国内外80多所高校博物馆代表、关注高校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等共计52万人次在线观看论坛同步直播。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如何加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今日(12月17日),“智在未来?文博赋能,为传播喝彩——第七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1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3974370114093.html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以探索和实践拓展新时代高校博物馆育人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带入新时代高校博物馆育人创新路径中,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总要求,在优化园区生态环境、提升科教服务水平、创新开展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品牌形象、扩大学校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https://i.ifeng.com/c/8RPPL9SUgEb
6.一馆一世界!探秘,我的宝藏大学博物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犹如川流不息的长河,收藏、保护、展示着文明印记的博物馆正是我们凝望过去、连接现实、通往未来的渡口。 2012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江南大学作为副秘书长单位,积极践行“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的理念,不仅将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32028
7.中国文化报拆除“围墙”,推动高校博物馆走进大众视野在今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中,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提出,开放性是高校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校博物馆如何破解开放性的难题?“可进一步释放社会功能,探索‘校地共建 社会共享’办馆模式。如一些城市针对非国有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出台了补助政策,此举能有效激活https://wwj.henan.gov.cn/2023/07-22/2782947.html
8.高校历史文化博物馆(精雅篇)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非常稀少,更凸显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珍贵和稀缺,因此更应该充分挖掘每一座博物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育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9ntcb.html
9.高校博物馆的时代机遇与使命担当中工理论高校博物馆的时代机遇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展现过去、讲好历史故事,把握现在、加强自身建设,面向未来、适应时代需求;博物馆事业如何适应https://www.workercn.cn/33915/202010/14/2010140932227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