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陆龟蒙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将青瓷形容的恰到好处。
优雅、含蓄是青瓷的气质,而文人墨客用青瓷品茶时那丝丝缕缕的茶气,更是增添了缥缈之感。
以至于,他们为不同的青瓷色泽起过各种优雅的名字:“艾色”“秘色”“雨过天青”“梅子青”“粉青”……这些词句,都是对青瓷色彩的不同描绘。
各窑口代表性器物集锦,上排从左至右分别为
汝窑天青椭圆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耀州窑青釉刻花三鱼纹碗,耀州窑博物馆馆藏
越窑北宋青瓷牡丹纹粉盒,上林湖越窑博物馆藏
下排从左至右分别为
龙泉窑龙泉窑青瓷鬲式炉,杭州博物馆馆藏
婺州窑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永康博物馆馆藏
瓯窑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执壶,温州博物馆馆藏
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但你知道吗?这些令人迷醉的色彩,与它们的窑口不无关系。
壹
而说青瓷,宋代注定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朝代。
贰
叁
成熟瓷器虽始于东汉,但其发展离不开青铜时代原始瓷的积累。
肆
越窑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该窑从宋金兴起,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甚至北宋末年,曾一度被宫廷垄断为官窑,一方面从民间集中能工巧匠,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同时又采用种种措施禁止在民间流传。
龙泉窑烧造地在今浙江省西南部、与江西安徽两省接壤的龙泉境内。其烧造历史始烧于三国两晋,此后经唐代持续发展,宋代达到鼎盛,经元明两朝的不断烧造,于清初断烧。是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的青瓷品种。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窑口,窑址到今没有发现。唐代的“贡窑”也有产过“官窑器”,只是如南宋官窑的产品只供宫廷使用。
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不管是南宋顾文荐的《负喧杂录》,或是叶寘的《坦斋笔衡》,都有这样的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它成为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
土与火的相遇会发生什么?有时是相克,被一方侵蚀覆灭,有时却是相生,二者融合产生惊艳的美。青瓷,就是二者碰撞下迸发的结晶,在我国一代代能工巧匠的革新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