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角度鉴赏五大名窑——官窑

宋朝的官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官窑瓷器目前存世很少,估计百余件,目前真的官窑瓷器价位是天价。另外宋朝还有“官”字窑,以区别于官窑如哥窑、定窑、钧窑等,它们的落款都是在瓷器底部有一个“官”字。这些瓷器也是凤毛麟角,价格也是天价,官窑起自唐,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瓷器。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窑花口盘

根据官窑的特征来看,可以如下鉴定区分:(1)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种,胎质较松,呈紫灰色。(2)薄胎薄釉青瓷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满釉,外底留有3至4个或更多支钉痕。(3)薄胎薄釉青瓷采用垫饼垫烧,釉多开片不透明,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淡黄和青灰色,纹饰少见,有紫口铁足现象。(4)器形有碗、盘、洗和各式瓶、炉等,仿古铜、玉器造型较多见。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因此对于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的真伪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有位山东学者认为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都是赝品。此说一出,引起瓷界广泛争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传世宋代官窑瓷器是真品,也是珍品。

瀚林文化博物馆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五大窑中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是应该有个标志的。钧瓷多为花盆宋徽宗喜欢养花,建了一个大花园,花盆多用钧窑。

官窑三足香炉

在施釉上,早期南宋官窑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几层甚至十几层,釉的厚度甚至超过胎骨。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青灰、青黄、灰绿、黄绿和炒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以蟹爪纹为主,也有冰裂纹等,大多是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在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纹再次之。

官窑三足炉

南宋官窑器均属皇家所用,器型极其严谨规范,追求精致,不可越规。一般均是仿古代青铜器形式而制作,形制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大件器物较少见,所见大都是小型器物,如盘、碗、瓶、炉、洗和文房用品等。

鉴于上述制瓷特点,要鉴识南宋官窑器,就必须先看胎质。市场上可见到一些黑胎的仿官窑器,但这些仿品黑胎虽相似,而胎质常显粉状而过于细腻,不像真品因含杂质较多反而显得粗糙,在酱色的露胎处,可见点点黑褐色斑状色块。所以,凡在露胎处不见点点黑褐色斑者,就要小心。真品胎色呈糯米状,仿品胎质常无法做出糯米状。因为缩釉,真品有棕眼,棕眼呈自然状态,露胎处也可见点点黑褐斑。仿品常无棕眼,有的也不自然。在釉面上,因为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感,因此,首先要看器物有无玉质感。真品视之如青玉。因为要追求玉质效果,釉面玻璃质感不强,釉面润泽,呈亚光乳浊性。放大镜下可见气泡如细小的串珠紧密聚集在一起一样。因为烧造温度不高,整器击之声音较低。仿品这一点上是最难做到的。所以,凡器物无玉质感者,就须谨慎待之。出土器在开片之内可见有土沁深入肌理。仿品也可做出土沁相似的颜色,但在放大镜下常可见土沁都是浮在表面的,做得好的,也可有侵入的,但不自然,不均匀,认真细看,不难识别。真品器形规正,形美而又有沧桑之感;仿品在这一点上常无法达到,尤其是不能传递出历史的沧桑之感。

官窑瓷片

对于官窑器,明清时就有仿制。当时的仿品,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有深色胎,也是涂色所致。施釉薄而透亮,开片过于规正。明清仿品是慕其官窑之美,因此,虽与官窑真品有别,但制作精良,也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样值得收藏。近代以来的作伪之品,工艺粗糙,毫无审美价值,为的是遮人耳目,在收藏时要小心剔除.

官窑棕式瓶

综上所述:北宋官窑瓷器由于传世真品较少,投资风险比较大,偶遇可得,无需花大精力投资。南宋时期的官窑瓷器相对于北宋时期,人们的制瓷的创造和技术上逐渐成熟,精品层出,存世量相对于北宋要多,投资前景很可观。如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尊。此尊造型大器,饱满自然,通体施釉,釉色粉青,釉层肥厚,玉质感强烈,粉釉色一流,表面细研紧致,且色泽翠丽晶莹,胎体厚重,胎釉结合紧密,是不可多得的官窑器物,其价值不可估量。后期元、明、清、也有仿官窑,不乏精品,可收藏等以后北宋、南宋官窑瓷器市场上,价格稳定、不常见流通时适当出手,投资空间比较大。

THE END
1.北宋官窑——鉴定估价北宋官窑——鉴定、估价苏有朋影音馆 吉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唉!唉!房子都没买!50年全部买瓷器了! 古玩鉴赏学习 1043跟贴 打开APP 男子鬼市买古代瓷器,称是乾隆用过的笔洗,男子:这个烟灰缸咋卖 土妮儿热点追踪 224跟贴 打开APP 咸丰他妈的瓷器,范老师看不明白了吗? 古玩鉴赏学习 打开APP 博物馆https://m.163.com/v/video/VAIJ4N7CL.html
2.枢府瓷:元代官窑瓷中的“凤毛麟角”北宋官窑瓷确实存在,但北宋官窑遗址至今未见。瓷器作为实用器、陈设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元代瓷器何等优秀,难道仅局限在民间使用,皇宫却不能使用?都用金盘、银碗、铜盆、铁锅端菜上饭宴请外国使臣和文武百官,如何消受得起,实在令人难以想像。更何况至今又有多少可以证明是元朝宫廷使用的金银器皿呢?原故宫现国博研究http://m.taoci52.com/t/8998.html
3.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真品图片及价格北宋后期在开封(汴京)设置官窑烧制瓷器,为北宋官窑;南宋时期宋高宗的在杭州(临安)设置新窑口专门为宫廷所烧制的瓷器,为南宋官窑。 宋代官窑瓷器有以下特点: 1.因为其瓷器的胎土含铁量非常高,造成上手感非常的沉重,胎土呈现为黑褐色,也就是我们之后称之为的“紫口铁足”。 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44741.html
4.北宋汝窑瓷器真品开片特征北宋汝窑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珍品之一,其真品具有独特的开片特征。以下是北宋汝窑瓷器真品开片的主要特征: 开片位置:北宋汝窑瓷器的开片通常出现在底部或足部区域。开片是指装饰性的刻痕或突起,形成“裂纹”效果。在真品中,开片通常会出现在碗、盘、瓶等器物的内外侧或底部。 https://www.guanruo.cn/chaishaozixun/2023/0902/5184.html
5.宋代官窑瓷器存世量是多少件谢谢北宋官窑深腹碗 估价 6000-6000 中国陶瓷 1-2个月见刊—(主编收稿-保正刊-保检索) 中国陶瓷主编在线收稿审稿,(1-2天审稿1-2个月见刊)中国陶瓷 可对公付款,提供杂志社版面费票据,发表无后顾之忧!!广告 宋代官窑瓷器的价格多少? 宋代官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每一件都是国宝。 宋代官窑瓷器真品https://wenda.so.com/q/1534489017213480
6.真品宋官窑瓷器气泡特征聚宝坊真品宋官窑瓷器气泡特征 真品宋代官窑瓷器的气泡具有聚沫攒珠的特征,即气泡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这些气泡大小不一,较为稀疏,但是距离大体均匀,并且还有破损情况,内部有窟窿,周围也会产生黄色次生物。 宋代官窑瓷器的气泡特征https://www.jbf.cn/shoucang/ciqi/1073.html
7.中国瓷器的最高成就:传世顶级官窑瓷赏析!北宋官窑瓷器传世甚少,这是因为黄河古道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改道,窑址均被淹没无存,实物也难以寻找之故,所以考古界无法考证,这对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研究是一件憾事。 而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朝皇室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也就是南宋初年,当时的南宋皇帝宋高宗便在京都又设官窑于修内司(即杭州老虎洞修内司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9115794.html
8.瓷器美术门类美术学术网美术网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http://www.meishu.com/baike/10/1/2690.html
9.极罕见的《北宋官窑青釉冰裂纹琮式瓶》鉴赏而在北宋时期的汴京官窑瓷器中,冰裂纹瓷成为其中最具特色的品种。期间,其器形又多以仿古青铜器器形出现,如爵、尊、觚、琮等,且多为祭祀之用,这又与宋徽宗的喜好有关,也是北宋官窑瓷器在器形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或者称为判断南北宋烧制期的标准之一)。 https://www.meipian.cn/4ytbx2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