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一起复习了博物馆的基本概念,然而概念的形成从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定义也不会一以贯之,每一次新的变化都体现着时代背景和文化思潮的变动。接下来我们将分两期推送分别回顾一下西方的博物馆发展史和中国的博物馆发展史,旨在帮助大家精简内容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历程。
本期推送是在书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了部分拓展信息,有需要的同学请自行补充到书本和笔记上哦~
起源和早期形态
【关键词】学院、宗教、贵族、不公开
公元前3世纪左右,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为女神缪斯修建神庙,又称为亚历山大博学园,即亚历山大城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艺术珍品和科学仪器,还包括有诗人手稿和兽皮等材料,大量学者在此研究、讲学。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垄断了文化和教育,而教会和修道院则以教化为目的,收藏了大量的基督教文物。
除宗教文物收藏外,宫廷和贵族庄园成为世俗文物珍品的主要收藏地。
中世纪的收藏,无论是宗教文物或贵族收藏,都是不对公众开放的。
15-18世纪
文艺复兴宣扬人的价值、主张平等、提倡科学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解放思想的热潮迅速传遍整个欧洲,为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条件。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世界开始被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标本的收藏热潮。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卢浮宫以博物馆的身份向公众开放,这是博物馆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建立并开放,这是西方近代史上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也是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共博物馆,为普通人进入博物馆打开了大门。
19-20世纪
在这一时期,博物馆理论和研究开始逐渐成熟,人们开始思考和重视博物馆的陈列和管理。
开始出现了一批完备的大型博物馆,如是史密森博物馆学会,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日本国立科学馆等著名博物馆。而史密森博物馆学院,成为当今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研究机构。
博物馆专业组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期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表现。1889年,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专业组织。此外,对博物馆收藏、陈列、展示和教育的研究,也逐渐趋于专业化。
二战后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种类和展览类型愈加丰富,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分类包括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和其他类型博物馆等,
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大量现代化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博物馆更好的进行保藏、研究和教育工作。同时,为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类博物馆快速发展,并担当社会科普的任务。
新的社会需求和理念的提出,要求传统博物馆“以人为中心”进行转型,博物馆不断社会化、社区化,与大众的关系愈加密切,在普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