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让博物馆的文化信息传播更广泛,同时也为文创产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发展数字文创产业则是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
“华夏宝库”从上线至今已发售了26款数字产品,其中包含数字文创、数字纪念票、数字门票、数字潮玩等多种形式的产品。
华夏宝库产品展示
在我参与过的产品开发中,最有挑战性的就是“华夏宝库”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合作的数字门票系统,这套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全国首个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的博物馆数字门票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进行门票的线上预约,同时包含了数字纪念票及数字文创产品的收藏、鉴赏、转赠等多种服务功能。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套数字门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一)初期规划和需求分析
同时针对首期数字门票和数字纪念票的主题元素选择,团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团队选定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西周带鞘短剑”为首期主题元素。剑乃兵器之王,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希望这美好的寓意能受到用户的喜爱。
西周带鞘短剑
(二)中期开发与问题解决
数字门票系统的开发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意的碰撞。在开发初期我们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首先面对的就是博物院复杂的观众构成,将各类观众都整合到购票系统中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需要为所有观众提供方便的购票体验,因此购票系统针对特殊人群提供专属的预约引导,以便各种年龄和技能水平的用户都能轻松使用系统,同时也离不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公众服务部门的配合,使门票预约的流程面对各类人群都能做到方便使用。
同时,由于票务系统和区块链数字纪念票都涉及用户的实名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首要任务。需要严格的安全策略和数据加密措施,因此平台的服务器进行了三级等保的认证,三级等保认证包含了五个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要求和五个安全管理要求,共涉及测评分类73类,要求非常严格。
此外,这套区块链数字门票系统除了传统票务系统拥有的约票功能外,还拥有数字门票、数字纪念票的收藏、鉴赏和转赠等功能,系统需要引导用户来了解和体验这些新鲜功能,并保证各个功能之间的流程是流畅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完成操作。
(三)系统测试、完善和优化
在系统的中期开发过程中,团队构建系统核心架构、进行前端和后端开发以支持用户需求的同时,集成系统与博物院的现有系统,确保数字门票系统与博物院其他服务无缝连接。邀请一小部分用户参与系统的测试和反馈,以便及早发现和修复问题。
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界面设计、性能优化和功能扩展。我们也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工作人员提供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系统的后台操作,并为来参观的观众提供支持。在系统正式上线前,我们进行了最后的性能测试、安全审查和数据备份,为系统上线做好充分准备。
(四)系统顺利上线
2023年4月28日,由陕历博数字文博平台“华夏宝库”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联合打造的数字门票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是全国首款博物馆区块链数字门票系统,填补了陕西文博系统在数字平台领域的空白。这套数字门票系统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两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字资源实现共享,促使文化传播更为便捷、内容更为丰富与立体。
华夏宝库x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数字门票系统
作为平台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打造的系列主题数字文创产品之一,本次发布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数字门票”与“(弓鱼)国宝剑”数字纪念票,设计内容均源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西周带鞘短剑”。西周带鞘短剑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神秘的美感。精湛的铸造工艺和巧妙的装饰艺术,是实用需要与艺术追求的完美结合。作为柳叶形青铜短剑的典型代表,西周带鞘短剑是青铜短兵器中的珍品,见证了西周时期各民族交流融合历史的缩影。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数字门票
(弓鱼)国宝剑”数字纪念票
除数字门票外,陕历博数字文博平台“华夏宝库”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开展了一系列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首期选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三足铜鸟为原型,制作了数字文创产品“(弓鱼)国三足铜鸟”,平台通过高清数字拍摄和三维重构,将博物馆藏品进行立体数字化呈现,并赋予其文化创意,让沉睡在展厅里的文物“活起来”。
(弓鱼)国三足铜鸟
这套数字门票系统的建设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系统运行和推广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一件成功的数字文创并不只是一件独立的产品,而是将文化创意、数字资产、权益赋能、用户社交等多种元素融合形成的一整套产品生态。而生态的建设则需要长期的努力与投入,未来“华夏宝库”平台也希望能跟更多的优质资源合作,共同打造更为丰富创新的系列主题数字文创产品,持续地为博物馆数字文创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庞雅妮、李博雅:《博物馆观众“第三需求”研究—关于陕西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0(12).
[2]魏鹏举:《数字时代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旅融合路径——以文博文创数字化发展作典范》《广西社会科学》2022(08).
[3]《博物馆数字文创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北京文化创意》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