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晋织锦是蜀锦

尼雅遗址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与一位臭名昭著的探险者有关——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对,就是那位敦煌藏经洞的盗宝者。剧中多次提及的英国探险家华特先生,或许原型就是斯坦因。

原标题: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晋织锦是蜀锦

《鬼吹灯》中胡八一错过了这两件宝贝

尼雅遗址出土的汉晋织锦是蜀锦

传说中的精绝国手绘图

尼雅遗址。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复制品)

【名词解释】

精绝古城,是汉代的一个古国,位于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民丰县。《汉书·西域传》记载,在西汉时期,这里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36个王国,其中在尼雅地区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家。这里离长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着四百八十户人家,养着士兵五百人,这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这个遥远的精绝国,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俨然是丝绸之路上机构完整的要塞。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这个国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作为盗墓题材小说的扛鼎之作,小说《鬼吹灯》凭借情节曲折离奇的特点,斩获了一票死忠粉。由此改编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前不久上线之后刷爆朋友圈,靳东的演技和陈乔恩的颜值都在线,让这部网剧被贴上“制作精良、业界良心”的标签。

如果你是小说《鬼吹灯》的死忠粉,或者对精绝古城抱有太多的好奇,不妨来到成都博物馆参观丝绸之路特展。2月21日,记者从成博获悉,来自精绝古城的两件宝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和“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正在负一楼展厅展出,而且被学者认为是蜀锦。网剧中连胡八一都没“见过”的神秘织锦,让成都市民大饱眼福。

死也要去的精绝国

在网剧中,自带主角光环的胡八一等人遭遇了缺水、迷路,甚至火瓢虫、行军蚁等妖魔鬼怪集体出洞,诸多困难也无法阻挡他们要抵达精绝古城的决心。其实,剧中的精绝古城并非虚构,而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位于新疆民丰县的尼雅遗址,被学界认为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

最早关于精绝国的记载出现在《汉书·西域传》中,“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以北约10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尾闾地带。它以两米多高的佛塔为中心,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周围有寺庙、民宅、窖址、墓地、果园、林带、道路、水池等两百多处遗迹。从分布的范围看,当年这座城具有相当的规模。

精绝国虽然小,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故而殷实富庶,成为周边各个小国家争夺的目标。公元3世纪前后,精绝国因为缺水、沙漠化的环境问题,以及国内贪腐和邻国入侵,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此后四百多年,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时,曾路过精绝国遗址,描述道“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

藏经洞盗宝者发现

1900年,斯坦因率领探险队来到了尼雅绿洲,当地人伊普拉欣引起了他的注意。伊普拉欣从北方沙漠里带回来两块写有字迹的木板,实际就是考古学家们俗称的木简。斯坦因惊讶地发现,木简竟然是用一种早已消失了的佉卢文书书写。他按捺住内心的喜悦,邀请伊普拉欣当他的向导去沙漠中寻宝,两人一拍即合。

一年后,斯坦因顺利到达了伊普拉欣发现文物的地方。进入尼雅的第一天,他就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几百片木版文书,超过了以前人们所知的这类文书的总和。当然,尼雅遗址发掘出的文物远不止于此。陶器、木雕、金耳饰、铜戒指、水晶珠饰、漆器残片和各类织物,更有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捕鼠夹、靴熨斗、弓箭、红柳木笔等物品,让他欣喜若狂。

斯坦因将这个城市遗址命名为“尼雅遗址”。他并不像剧中的华特先生那般神志不清,而是将大量精美的文物带回欧洲,这一发现轰动全球,外国人将尼雅遗址称为东方的“庞贝城”。

精绝国文物成都造

1995年,尼雅I号墓地的发现,使尼雅考古获得丰硕成果,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学术界。当年10月,中日尼雅联合考察队发现一瑞兽纹锦,织锦呈圆角长方形,周边用黄绢缝边缀带,用以护膊。这件千年不朽、保存完整的织锦,上书8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记者从成博讲解员处获悉,尼雅遗址出土的多件汉晋织锦被认为是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采用经线提花的织造方法制作,以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织出星纹、云纹、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纹。另一件“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从其织锦工艺来看,蜀地盛行的“多综多蹑织机”即可胜任。这种提花织机穿综时比较复杂,须采用一经穿多综、一纬提一综的穿经和提综的织花方法,而织造时只需一人操作,“老幼皆可为之”。

据了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这件文物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极具考古价值,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之一,此次以复制品的方式来到成博展出。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出土的见证人之一。在他看来,织锦上织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语文字,与现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含义不同,它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对五大行星的星占学考察,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占辞术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参观博物馆就像读一本入门书

参观博物馆,有些什么讲究呢?

一般来说一个博物馆的观众群体可以分为:一般大众、青少年群体和专家群体。一般观众参观博物馆有些是为了增长知识,有些是为了寻找共鸣,有些是为了娱乐体验,有些也许仅仅是把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交场所。不同的观众参观博物馆有不同的方式。

希望从博物馆中获取一些知识,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些有关事项。

首先,提前了解博物馆大致情况。可以上网去看看博物馆官网,了解博物馆的精华或者近期活动等。这样就可以带着期待去参观博物馆,有想看的展品,或者想参加的活动,那么自然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比如在去湖南省博时就抱着看辛追夫人的期待,通过展览了解辛追夫人及其墓葬的考古情况,也看到了这具保存完好的尸体,印象深刻。

然后,租讲解器或请讲解员。博物馆展品介绍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的内容都由讲解来贯穿,因此讲解内容可以系统地带你进入博物馆展示内容的某个领域,也可以加深记忆,同时有讲解带领,对展品的了解就可以更加深入。

最后就是,参与展览活动或讲座。博物馆经常会根据展览内容或是临展举办活动,各种讲座更是展览内容的延伸。这些都会更加丰富参观的体验。

THE END
1.“东方睡美人”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的传奇人生,死因成千年之谜利苍辛追夫人一直胸口处常常隐隐作痛,又向右背部牵扯着痛。除了胸口痛外,辛追夫人还经常出现胸问、头晕、乏力、腹胀等症状,平常常着人去请长沙郡的名医诊治,诊后给出了几个病名,说辛追夫人操劳过度,患有心悸、胸痹、徽胀等几病于一身,开出了治心血不足、心血癌阻、肝肾阴虚的方子,吃几副后便见了好转,便叮嘱少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BEAS505564AHT.html
2.一念?辛追梦最珍贵的陪葬品,“襌,衣不重也。从衣,单声。褝为絅,有衣裳而无里。”马王堆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一件48克,一件49克。素纱襌衣作为辛追夫人其中的两件随葬品,出土后经考察,是当今世界上最轻薄的面料之一。 岁月不朽 馆藏唐摹本《兰亭序》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又称“黄绢本”,仅次于唐冯承素神农本的精良摹本。https://www.meipian.cn/574zv813
3.辛追夫人棺椁可以发朋友圈吗不可以。根据查询湖南省博物馆官网显示,博物馆内辛追夫人棺椁和其余的展示品为了保护文物,不允许拍摄照片,拍摄不到照片没有照片,因此不可以发朋友圈。辛追夫人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儿子是利豨,是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1号的墓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07737847276243284.html
4.到长沙旅游看完湖南博物馆朋友圈这样发1湖南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可以提前一个星期约2不能带任何东西进去场馆!注意:任何东西,包括饮料,跟坐飞机一样,检查的很严3里面有一个三层免费开放的场馆,还有收费的场馆,根据自己需求参观。湖博真的很好拍,一些比较网红的图片位置奉上:关于辛追夫人的基本在三楼,yiti 在一楼不准拍照;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375381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国际博物馆日海报丨如果文物可以发朋友圈他们会分享什国际博物馆日海报丨如果文物可以发朋友圈 他们会分享什么日常 文物是时间的见证者 也是历史文明的讲述者 当文物不单是作为博物馆里的展品时 你是否想过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锁它们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 让我们一同走近湖南博物院 看一看文物们的“朋友圈”日常https://hn.rednet.cn/m/content/646849/51/13910611.html
6.辛追夫人的“朋友圈”辛追夫人的“朋友圈”夏楚婷;亦工;马王堆汉墓墓主一家三口地位显赫,但他们的墓中并没有金银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这和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环境有关。刘邦刚刚建立汉朝时,国家还非常贫困,在汉文帝、汉景帝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下,才迎来了一段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文帝、汉景帝都倡导休养生息,减轻赋税,https://wh.cnki.net/m/article/detail/QBWG202011005
7.长沙日记之“辛追夫人”我不得不离开辛追夫人,就像他有多不情愿见到我。 我走出博物馆来到街头,张口呼吸月桂的香气,还有夏日的热浪。我不该看到它的,我的幻觉还在发生。远处的高楼像倒塌的书架,阳光正从天空的漏斗中慢慢渗落,一个乞丐只用一只手乞讨,将另一只残废的手藏在怀里。 https://www.jianshu.com/p/39c59e1611e9
8.度看全球的抖音走进丹凤门遗址博物馆,你更是会被那些精美的文物和生动的展览所吸引,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年代。接下来,咱们沿着中轴线往北走,就来到了含元殿。这可是大明宫的正殿,也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的地方。站在含元殿的遗址上,你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那悠扬的钟鼓声、看到那盛大的仪式。而当你睁开眼,https://www.douyin.com/user/MS4wLjABAAAA7MiBFHNPPRj3U65yoFHsAidGO6ZxlZ7TjXwHt5uvvu4
9.别太离谱丨喝红酒能软化血管?不仅没用可能还有害!潇湘晨报网谣言: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人曲裾式素纱单衣被盗? 真相:今年是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院特别推出“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其中一件展品?——辛追夫人的曲裾式素纱单衣引发部分网友的疑惑:“这件衣服不是被盗、被毁了吗?”“是真品吗?还是复制品”对此,湖南博物院辟谣称,辛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6c953f684201757c76c2265.html
10.再现辛追:考古发掘50载,容貌焦虑20年2003年1月11日,根据赵成文教授2002年4月绘制的辛追38岁时的复原像为蓝本制作的头部塑像———西汉辛追复原像在湖南省博物馆正式亮相。 2003年6月27日,辛追全身像被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工作人员复原。 (辛追复原塑像,图/新华网) 赵成文版的辛追,如今看来是比较”美型“的。在年龄上选择以30岁为基准,后来的复原塑像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090566
11.统战人·同心力丨黄景禧:推动湘港澳法律规则服务“互通”“融合”“这是我今年第三次带团来长沙交流了。”在2024元旦前夕,青年律师黄景禧正带着他各专业领域的澳门朋友们来湖南参观学习。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黄景禧聊起长沙的人文景点或是特色小吃,言谈间却有种娘家人的架势: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辛追夫人“镇馆”的省博物馆、年轻人眼中必打卡的芒果TV、描画蓝图的长沙市规划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1/08/0329013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