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捐赠兽首被移除台媒:几尊兽首能统战台湾?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正仪征询收藏、艺术界,以“艺术性不够”为由,决定将兽首移除。

自成龙捐赠的兽首展示以来,曾遭“赝品”、“文化统战”的质疑,还曾被泼红漆,命运坎坷。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正仪征询收藏、艺术界,以“艺术性不够”为由,决定将兽首移除。

12生肖兽首原是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水池的一部分,由清廷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设计,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遭劫掠,流散至世界各地。曾拍电影“12生肖”的成龙,以现代工艺复刻12生肖,并将它送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加坡国立亚洲文明博物馆等博物馆。

设计者姚仁喜:移除不影响建筑设计

兽首在去年底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开幕典礼上,由成龙亲自送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却因具高度政治争议,在南院设置才3天,便遭一对男女泼红漆。现任院长林正仪上任前表示,要跟各界沟通讨论、决定兽首去留。

林正仪表示,他上任后征询各界意见,都赞成移除。收藏界与艺术界认为兽首“艺术性不够”,在地民众则认为“政治争议性高”,不应该放在中庭入口处如此重要、显眼的位置。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设计者姚仁喜,则未对兽首移除表示赞成或反对,但认为移除兽首并未影响建筑设计。

成龙回应:故宫对于“尊重文明,保护文化”有不同态度,“那我们也尊重”

成龙团队指出,成龙将兽首捐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时,想表达的“尊重文明、保护文化”的态度已经完成,“这整件事是一个态度传达的艺术行为”。

成龙也曾捐赠一组相同的兽首给新加坡国立亚洲文明博物馆。兽首去年底矗立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后,引发争议。当时成龙曾发表“致全球博物馆及文化工作者:来自成龙先生的一封信”,说明制作兽首的来龙去脉。

他在信中表示,拍以兽首为主题的电影“12生肖”前,便已想清楚要复刻12兽首,让它成为“传达讯息的时空胶囊”,“让更多人理解到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世界……学会尊重不同异文明的文化应当成全人类共识。”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冯明珠,任内曾提四大理由说明不拆兽首的原因。理由包括:兽首装置象征泛亚洲文化,非“文化统战”;兽首是现代仿作而非“赝品”;兽首为装置艺术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接受捐赠是因为兽首本身,而非成龙的身分等。

对“兽首确定拆除”一事,冯明珠表示惊讶,但自认已非院长,“尊重现任院长作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打算拆掉成龙集团赠送的十二兽首,这种行为既无礼又无聊。人家特地送来的礼物,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是出于好意,既然已经收下又拿来装点门面了,公然把它拆掉就是失礼。

即使改朝换代,但做为世界级的博物馆,就该展现世界级的泱泱大度。搞这种小动作,只会让人觉得鸡肠鸟肚,缺乏包容格局。

不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不是太闲太无聊了,专在这种小事情上伤脑筋。为了合理化拆除的行为,院长说了一大堆理由,诸如因为是复制品,不是公共艺术,缺乏艺术性,还要顾及社会性与政治性观点,又请教原设计者,确定拆除后,不会破坏整体景观等等。

这些大部分都是莫须有的借口,所谓艺术性与否,往往是很主观的,也不能院长一人说了算,何况很多公共艺术看起来也不怎么样,甚至对景观的破坏性更强。虽然兽首拆了不会影响整体景观,可是不拆也一样对景观无碍吧?何必多此一举?

说穿了,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所谓的“社会与政治观点”,更直白地说,就是认为这些圆明园的兽首是“文化统战”。

日前,与家人一起到南院参观,当天游客不少,在园区走动时,也会讨论一些兽首的生肖,但就是没听到有人表示反感。那些动辄说“文化统战”,甚至搞喷漆的人,未免对台湾人的自主意识太缺乏信心了。小小几尊雕像,就能统战台湾了?有那么严重吗?

新当局上台以来,未见正面的施政绩效,但搞批斗、修理人,却非常在行。或许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堪寂寞,也要来共襄盛举吧?相信深绿人士必然拍手叫好,而当初泼漆的“爱台愤青”,说不定也有机会轻判甚至获判无罪,被封为英雄。

THE END
1.故宫受损瓷盘是赝品?故宫回应:不是同一件藏品半岛网故宫受损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8月1日晚在央视曝光,随后有网友发现,受损文物与故宫官网的资料图片不符。而最早爆出故宫瓷器门的网友“龙灿”2日凌晨在博客中质疑,故宫公布的破损文物宋代哥窑为赝品,并公开提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调查组组长陈丽华女士,希望对方给出回应。2日上午,故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绝不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108/20110803/news_20110803_1493970.shtml
2.“台北故宫里假货是不少,但这种假与地摊的假不是一回事”“别以为台北故宫里的都是国宝,其中很多宋元作品,真的少假的多。”近日,傅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傅申是中国著名鉴定家、书画家,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此次,他受浙江大学艺术学系邀请,将在浙大连续举办六场《书画鉴定与艺术史》公开讲座。 作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史学者、鉴定家,傅申的话引起很多关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14261
3.“动森”惊现赝品兵马俑,侵权博物馆?专业人士:兵马俑版权曾属点开故宫博物院的网站,进入“数字文物库”,可以浏览52558件(套)故宫馆藏文物的高精度图片,但无法直接下载,图片旁边还有“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的字样,这又是怎么回事? 故宫“数字文物库”页面有版权声明(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截图) 点开“版权声明”可以看到,这里的版权指的是“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41660
4.书画经典近期,早已下落不明,原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隋人章草书《出师颂》墨迹,却由嘉德拍卖公司征得,并定向出售给故宫博物院,使这件原为清宫内府收藏的名迹物归原主,一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多数业内人士欣喜此件名迹幸存至今和再度问世,并找到合适归宿而得以永久保护。但也有人提出种种质疑,诸如作品是真是假,究竟何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resource/museum_files/show_files/special/ggz/yjzs_05.htm
5.著名鉴定家傅申:别以为台北故宫的都是国宝,宋元作品假的多“别以为台北故宫里的都是国宝,很多宋元作品,真的少假的多。”近日, 傅申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傅申是中国著名鉴定家、书画家,也是台湾文化界最有份量的一张名片,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受浙江大学艺术学系邀请,3月18日至4月18日,傅申将在浙大连续举办六场《书画鉴定与艺术史》公开讲座。这也让他成为艺术界https://www.guancha.cn/art/2015_03_21_313084.shtml
6.《千里江山图》到底是不是赝品?《千里江山图》到底是不是赝品? 近日,故宫展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观者如潮。关于《千里江山图》,历来评述的着力点都围绕在年仅18岁的天才画家希孟身上。例如,清代收藏家宋荦断言王希孟完成此图后,20余岁即殒命。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杨新早在1979年第二期《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关于〈千里江山图https://sichuanart.com/newsitem/278086797
7.肖燕翼:董其昌书画鉴考三题【内容提要】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近来相继推出“清初四王绘画特展”、“董其昌书画艺术特展”,作者认为,展出的“四王绘画”和“董其昌书画”中,仍有被认定为“真迹”的赝品混迹其间,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归纳为“书画鉴考三题”并依次展开分析。其一,以董其昌在崇祯己巳(1629)“中秋”的一天为例,就现存传http://www.ihss.pku.edu.cn/templates/zs_lw/index.aspx?nodeid=149&page=ContentPage&contentid=3485
8.文献纪录片论文(精选8篇)接着,就高士奇向皇帝进呈书画赝品的历史故事采访了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杨丹霞,又一次进行了时空对接。这种“现在──过去──现在”的时空对接,不仅是一种时空方式,而且表达了现在时空对历史时空的解释、评论和佐证。在《故宫书画》中不仅有过去和现在的两重时空的对接,还有三重时空的对接。影片的开头,镜头首先停留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27kmnke.html
9.天津博物馆藏瓷瓶身价过亿因为售价太高了,徐进修就请来自己的老师孙瀛洲,孙先生是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最权威的瓷器专家,他专程到天津来亲自鉴定。“最后由孙老确认是清代宫廷里的珍品,我们才买下来”。 “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购到这件瓷器,当时惊动了国内各博物馆,很多知名收藏家都闻讯赶来观看。该瓶无论题诗,绘画风格都符合宫里的东西,但款用https://www.chinaqw.com/news/2005/1107/68/46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