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意识差
总体上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保卫部门及学校学工队伍的安全知识教育,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提高警惕,防范意识有所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高,防范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以及遇事鲁莽、自我控制和保护能力较差等。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麻痹大意,不够重视。比如:宿舍里贵重物品是否妥善保管;离开宿舍是否随手关锁门窗、切断电源;是否使用违规电器、私拉乱接电线;在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用手机、钱包、书包占座等。大量案件表明,大学生往往成为受侵害或侵害他人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安全素质不高,个人防范意识较差,应急策略严重缺乏。
(二)开放式办学使高校的安全保障受到挑战
随着大学校园的开放,社会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学校,一些犯罪分子高校流窜作案,打“游击战”、进行校园“大扫荡”。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的安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许多高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治安状况比较复杂,周边的村民、黑车、网吧、小吃街、外卖等都是不稳定的因素。另外,伴随着后勤社会化和学校建设施工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不一,潜存着一些不安全因素。总之,学校人员复杂、社会上的思想也在学校里扩散,使得高校成为一个人员、思想汇集之地。
二、高校易发案件的类型
高校易发案件主要有治安类案件和诈骗案件两种类型。
(一)治安类案件
治安类案件多为被盗案件,主要有自行车被盗、手机被盗、宿舍内被盗、占座被盗几种情况。
1.自行车被盗:自行车被盗主要是新车和高档车被盗,学生使用赠送的车锁,极易被打开;多为傍晚和夜间作案,有独自作案和团伙合伙作案两种。
2.手机被盗:食堂、教学楼和篮球场是手机被盗主要高发场所。在食堂教学楼门口,犯罪分子在学生进楼掀卷帘门的时候进行扒窃;在篮球场、体育场,主要是学生放松警惕,将手机直接放在篮球架下或者休息座椅上,犯罪分子利用学生专心打球的机会随窃。
3.宿舍内被盗:宿舍内被盗一是因为离开宿舍时不锁门,被乘虚而入盗走财物;二是财物没有上锁,给别人可趁之机。
4.占座被盗:大学生在教室上自习或者在食堂就餐时,用贵重物品占座,无人看管就离开;犯罪分子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大扫荡”,将学生在食堂、教室占座的书包等物品直接拿走。
(二)诈骗案件
诈骗案件分为网络电信诈骗和校园内诈骗。
1.网络电信诈骗
主要有网购被骗、网络兼职刷单、冒充熟人或好友、冒充公检法等工作人员、短信发送积分兑换或中奖链接等。
(1)网购被骗:网上购物,在网上提交订单后,犯罪分子通过非正当手段窃取买家信息,并以客服或卖家身份联系买家,称订单出现问题或发货不成功,需要重新办理退款或订单,通过虚假链接或网页填写银行卡号及密码或索要手机验证码等,犯罪分子得手后往往会将作案时使用的手机号注销、克隆网站变成百度或谷歌等界面。
2.校园内诈骗
主要有新生入学推销诈骗、校园求助诈骗、找兼职诈骗等。
(1)新生入学推销诈骗:新生刚入学,一切都比较陌生,诈骗分子冒充学长、老师,推销、收取上机费、英语资料费等进行诈骗。
(3)找兼职诈骗:帮助学生介绍兼职,但需先交纳押金,兼职满一个月才返还押金或给学生推销产品兼职,可以获得底薪和提成,需预先收取产品费用等。
三、高校易发案件的防范对策
(一)加大“三防”力度,完善防范措施
是加大技防投入力度,在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区域安装摄像头等技防措施,确保监控系统的清晰度、可视度及全覆盖。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促进群防群治
学生作为主体,要培养自身的安全素质,加强自我管理,把问题控制在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另一方面利用校卫队、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倡议学生个人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履行个人义务,并参与、协助、打击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做学校的“安全宣传员”“护卫小分队”。
参考文献:
[1]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