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打工,小心遭遇“兼职诈骗”

春节将近,不少大学生已进入寒假假期。“有没有兼职呀”“大学生在线求兼职”,一些大学生想要趁着假期赚取零花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类似的求职信息。

刚返邯的林同学也发布了这样一条,没想到立马有“老板”私信了他。但谁能料到,这位找上门的“老板”带来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场骗局。

日赚百元的工作竟是“刷单”陷阱

“同学,我这儿有个兼职工作,不需要工作经验,特别简单,一天50-100元,你感兴趣吗?”林同学刚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大学生求兼职的信息后,就收到了有人发过来的私信。

林同学告诉记者,他看到信息后,感觉有点像刷单诈骗,但对方又强调不用自己提前垫付任何资金,这点和看过的刷单诈骗案例不太一样。“万一真的是正规的兼职工作呢,一天能挣100块钱,确实不少。”林同学心里这样想,半信半疑同意对方将自己拉入了所谓的“工作群”中。

这时,群内管理员向林同学发来了好友请求。林同学通过后,管理员表示,如果想一次多挣点钱,可以接“大任务”,但这些任务不是谁都能接的,每单“大任务”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自己先出点钱接单,完成任务后,会和返利一起退还,并要求林同学向指定账户转账。

具有反诈意识的林同学并未掉入骗子的陷阱中,但如今,打着“轻松兼职”“简单赚取零花钱”的旗号,诱导大学生从事非法兼职的手段越来越多,大学生一旦“中招”,轻则损失钱财,重则甚至可能涉嫌犯罪。

应聘高薪“话务员”,说的竟是诈骗话术

“话务员,一天最高500元,日结”,这样薪资高、极具诱惑力的招聘信息,极易吸引部分缺乏社会经验,又急于求职的年轻人。

近日,某地一大学生就因“兼职话务员”,涉嫌帮信罪而被公安机关抓获。

抱着侥幸心理,知法犯法的大学生何某并不是个例。

2023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帮信、掩隐三类犯罪人员中,16至22岁人员占比20%左右,不乏在校及刚毕业学生。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帮信、掩隐三类犯罪人员中,大学专科以上(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人员分别为4400余人、5900余人、7600余人。

寒假兼职,这些工作不能做

当兼职诈骗瞄准大学生,该如何防止被骗,又该如何避免成为骗子的“帮凶”?

邯郸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寒假兼职,这些工作不能做。

跑跑腿取现就能挣钱。不法分子为了转移赃款,会雇佣人员在银行取款或线下购买贵金属等来转移资金,并许诺高额报酬。这些工作其实就是在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充当洗钱的“工具人”。

计划在寒假找兼职工作的大学生,应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和所谓的“高薪轻松工作”;同时,应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谨防诈骗陷阱。若接到96110全国反诈防诈统一预警热线,一定要及时接听。

THE END
1.反诈大学生也中招!兼职背后的诈骗套路须警惕→许多大学生以为自己反诈意识强 可是骗子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这就让大学生在寻找兼职的路上 经常容易栽跟头 掉进兼职诈骗的陷阱里 案件回顾 杨同学是江苏某大学学生,想用课余时间赚些零花钱,某天,杨同学刷到一条批改作业的兼职视频,便点击链接添加了对方QQ号。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1748
2.学生日常安全碎碎念典型大学生网络受骗案例让你认清骗局【典型案例二】 大学生于某,在QQ群加陌生好友,进行网络理财,下载对方提供理财app软件,先后转账2万余元到账户,由对方为其进行股票操作,一周时间账户盈利1万余元,无法提现,被对方拉黑,被骗2万4千余元。 【典型案例三】 大学生李某为购买苹果手机及其他高消费品,通过校园贷小广告上的借贷平台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https://nmc.xpu.edu.cn/info/1057/2243.htm
3.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及解析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及解析,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层出不穷,我们都会被动或主动地接收、了解相关的诈骗信息,特别是当代活跃在互联网空间的90后、00后们,每天都可以便捷地了解过许多碎片化的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对相关诈骗手法有所耳闻。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数是浮https://www.51zlaw.com/xingfa/86803.html
4.警惕网络诈骗揭秘大学生最容易上当的三大骗局!一、网络兼职诈骗 案例介绍: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大学生,正想找份兼职来赚点零花钱,顺便积累点社会经验。你在网上浏览着各种招聘信息,突然一个“日赚千元,轻松在家工作”的广告吸引了你的注意。你心动了,心想:“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兼职吗?”于是你毫不犹豫地点击了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期待着丰厚的回报。 https://aqbw.xzyedu.com.cn/info/1049/2338.htm
5.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防范原则:谨慎对待网络贷款,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6. 兼职陷阱案例 分析:嫌疑人以兼职为名,诱使学生交纳保证金或培训费,随后消失。 防范原则:谨慎对待兼职机会,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交纳费用。 以上案例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受骗主要是由于缺乏防范意识、急于求成、求职心切等原因。为了防止被骗,大学生应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8/12/75092861_1118613755.shtml
6.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近期大学生兼职诈骗案件高发求职者须加强近期,有不少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上网时刷到“网络刷单,月入万元”等暑期兼职招聘消息,不限区域、没有门槛、工作轻松、薪资诱人的广告词,着实让不少放假在家的学生心动不已。这样的兼职招聘信息,真的可以相信吗?下面跟随反诈民警了解两起真实案例。 7月3日9时许,家住鲁山县库区乡的尹某涵报警称,她大学放假回家遭遇https://www.pdsxww.com/2021/07/08/wap_99383129.html
7.大学生防诈骗活动新闻稿范文(精选18篇)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发展的多样化,电信诈骗手段和形式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大学生被电信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防范各类电信诈骗的意识,维护自身财产安全,提升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计算机类xx班于5月25日下午开展了“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班会。 https://www.ruiwen.com/xinwengao/6217581.html
8.校园兼职成网络诈骗“重灾区”大学生易中招——中国青年网寒假已过,进入开学季,各种校园兼职广告充斥网络社交平台。记者连日采访发现,各种兼职微信群、论坛里满满都是套路,“先缴费后兼职”伎俩背后是骗子们精心策划的局,校园兼职已成网络诈骗重灾区。 “在宿舍躺着就把钱赚了”、“轻松刷单,月入五千”等极具诱惑力的校园兼职广告遍布网络,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很容易“中招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2/t20170228_9186694.htm
9.小学防范电信诈骗工作方案(精选14篇)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7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