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一些人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敌对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煽动,可能影响学生的安全稳定。
2、认真审视我校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一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了一批辅导员工作网页(博客),培养了一批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络已经成为教育学生、沟通学生,引领学生和服务学生的重要平台,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但也应该清醒看到,目前我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有的学院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亟待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够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学生工作网站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还不强等。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3、建设和完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要立足于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栏目设计要合理、内容要丰富、布局要美观;网站建设要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意识,旗帜鲜明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要体现学生管理的便捷性,将学生事务管理网络化,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要注重服务性,把网络建成服务的平台,开设就业指导、学习专栏、勤工助学、考级考证等特色服务类专栏;通过设置留言栏目、信箱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并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做好网上释疑解难工作,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网站或博客。各学院要把辅导员工作网站或博客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辅导员工作的平台和与学生交流的窗口。进一步改善网页整体架构,完善网页功能,丰富网页内容;积极借鉴优秀辅导员工作网页的优点,取长补短,不断拓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充分把握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着眼于对工作网页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使工作网页信息始终贴近学生需求,保证工作网页具备持续的吸引力。
三、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处理
6、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工作。要对各种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时识别不良言论和敏感信息,分析其倾向性和发展趋势。要把从各方面获得的零散、孤立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分别进行加工处理。要整理存储分析处理过的信息,把各种网络舆情信息按一定的主题分类,建立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机制,制定预警方案。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1、网络信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网络资讯和信息进行捕捉、汇总和反馈,随时了解“学生网民”动态,定期总结网络论坛(BBS)上的主要观点,从中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并及时报学院和学工部。
13、网络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为做好舆情信息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等。
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14、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要建立学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定期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和安排。要强化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报告、处理和反馈机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15、各学院要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积极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切实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16、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学工部将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组织课题攻关。各学院要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要分析各年级、各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不断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