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开始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途径,而且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注重内容实质,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渗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从而有效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要想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创新。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强化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创新授课方式,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上网的同时要注重提升自身辨别网络信息、过滤不良信息的能力,并将该能力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教授学生自觉过滤错误信息。其次,要加强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高校思政教师要想进一步加强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出现错误思想的原因,针对具体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对于主流价值电影如《红海行动》、《战狼2》等的观看和讲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此来强化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第三,构建立体化思政教育平台。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校园内部网站的运用,从而有效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途径。首先,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单一的图文展示转化为语音对讲、视频播放等新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大学生对于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积极性。其次,在校园内部网站中搭建思政教育特色板块,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工作融合在一起,整合各项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综合性服务。
在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要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络多元、开放的特征,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创新力度,改变教学观念,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系成都大学讲师)
本文系2022年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TCCX&DZX-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