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法律评论》2024年第4期要目

1.出资未届期股权转让后的责任承担研究

——兼论新《公司法》理解及适用中的理念与原则

范健、杨金铭(1)

2.经理的扩权现实与公司法因应

叶林、钱程(24)

3.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教义学展开

刘斌、梅龄丰(47)

4.股东派生诉讼先诉请求规则的功能重校

王琦(68)

【学科前沿】

5.论行政优益权视角下的情势变更

满艺姗(85)

6.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处理中最小必要原则的适用

朱晓峰、林睿尧(102)

7.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保护的边界分析与路径选择

郝敏、李靖仪(125)

8.AI时代著作权独创性标准适用问题研究

曾田(140)

作者:范健、杨金铭(南京大学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出资未届期;股权转让;责任承担;商事信用

作者:叶林、钱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法律规范与社会实践之间始终存在张力。新《公司法》显示出立法者弱化经理职权的倾向,然而,经理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则呈现出明显的权力扩张现象。这种现象与美国“经理中心主义”的背景存在不同,在我国具有特殊成因。基于产权划分的治理模式深刻影响到现代经理的权威塑造,“谁投资谁所有”的内在逻辑形成了经理扩权的外在表象,而《公司法》事实上赋予了经理作为公司信息汇集节点的地位,变相地推动了经理扩权。在此背景下,应当正视经理权力扩张对公司治理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对其采取妥当的规制立场。新《公司法》对于经理职权和地位的规范无助于消弭风险,强制性的安排难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的多元现实,因而需要对经理扩权的现象采取特殊监管措施。对此,域外主要采用两种类型的规制方法。显性方法是约束董事长兼任经理的现象,缓和公司内过高的权力集中度。但这种方法过于刚性,难以适应复杂的公司实践。隐性方法是细化经理的信义义务,通过报告义务、服从指示和勤勉义务等内容的具体配置,使经理处于董事会的领导下。该方法旨在解决董事会与经理的代理成本问题,更为灵活、具有适应性,适宜我国采纳。

关键词:经理;权力扩张;董事长兼任经理;经理义务

作者:刘斌、梅龄丰(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内容提要:《公司法》第191条在一般条款层面规定了董事对第三人责任,在理论基础上与法人机关理论形成内在协调,其逻辑根基在于董事执行职务时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具有组织法和行为法上的复合可归责性,该责任无法因组织关系而免除。董事对第三人责任是具有复合属性的法定责任,须同时满足两个法域面向的构成要件。组织法层面包括主体要件、执行职务的行为要件、违反对公司信义义务以及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主观要件,主观要件的认识对象系执行职务;行为法层面包括侵害行为、损害结果以及相当因果关系要件,损害范围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责任形态应为补充责任,同时根据不同董事行为的具体过错程度及对损害的原因力大小确认其责任范围,以保证过责相称。

关键词:董事;第三人;法定责任;信义义务;补充责任

作者:王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派生诉讼;先诉请求;商业判断规则;董事独立性;信义义务

作者:满艺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行政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客观情势发生重大变化是行政法上行政优益权制度和民法上的情势变更规则、不可抗力规则适用的基础。由于行政协议中因行政行为导致的履行障碍较之在民事合同中具有特殊性,我国民法中的不可抗力规则与情势变更规则并无直接适用的空间。通过对我国行政协议中情势变更的司法实践进行提炼可发现,我国行政优益权除包含法律所规定的变更、解除、监督权外,内嵌民法上的情势变更规则,并成为行政诉讼结构的补充机制。为了完善我国行政协议中情势变更问题的法律适用,应在严格区分导致协议履行障碍的行政行为类型基础上,秉持行政优益权理论的基本立场,对民法规则予以修正适用,同时立足利益衡平原则建立相对人完整补偿机制。

关键词:情势变更;行政优益权;行政协议

作者:朱晓峰、林睿尧(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最小必要原则;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比例原则;利益权衡

作者:郝敏、李靖仪(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导航电子地图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资源,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伴随数字经济时代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据信息的广泛共享,导航电子地图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诸多新挑战,相伴而生的著作权保护问题频发。加强导航电子地图的著作权保护需要厘清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保护的基础法律关系,依据“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排除导航电子地图中不受保护的“思想”。导航电子地图中构成作品的地图数据应当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对于不构成作品的地图数据,著作权法可以保护基于地图数据利用的行为。涉及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侵权责任问题时,有必要提高侵权赔偿的计算标准,吸纳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导航电子地图的著作权保护还需要强化协同治理措施,充分发挥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能,强化导航电子地图审核部门的登记保护效力,促进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保护的理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保护;地图数据;独创性

作者:曾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人工智能;作者身份;独创性标准;差异性;符号学

THE END
1.赵宏:法律关系在行政法上的功能定位与体系结构阿赫特贝格可说是二战后推动行政法律关系学理的先驱,其关于“法律关系是两个或更多的主体由法律规范所创设的关系”的定义,迄今仍是法律关系的经典概念。借由对法律关系的连结点,即权利主体、权利主体成立法律关系的可能以及形成法律关系的法规范的分析,阿赫特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DMyODMwMw==&mid=2247513326&idx=1&sn=bc4f689934f2bd4c30c017297ba0c45e&chksm=ea980b22586ab653044bb07d3313e551f588c9136ec63f6ff6efb010feab44b4ca0488647351&scene=27
2.新旧法律的适用原则是什么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管理也必须进步,那么我们的法律也会出现新的法律,那么新旧法律的适用原则是什么?下面就有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新旧法律的使用原则是什么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旧法律的适用原则是什么 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根据《立法法》https://m.66law.cn/laws/210149.aspx
3.行政诉讼新法旧法如何适用新旧法冲突适用规则应体现为新法优于旧法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当新的行政法律规范与旧的行政法律规范相冲突时,除旧法具有溯及力外,人民法院应当适用新法,即对新法生效后发生的事件适用新法,对新法生效前发生的事件适用旧法。但当新法明确规定有溯及力时除外。对于行政相对人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时间不同时如何https://mip.64365.com/tuwen/jgcns/
4.行政法新旧法律的适用原则律师普法行政法新旧法律的适用原则 普法内容 从旧兼从轻”为原则,即新法发生效力时的未决案件原则上按照旧法处理,但是新法对该行为的处罚较轻的,应当按照新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https://www.110ask.com/tuwen/12480435999911702318.html
5.法院审理公司登记行政案件时,如何适用新旧法?澎湃号·政务市场经济的迅速深入发展,涉及公司登记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对于新旧法律规范的适用也是行政审判实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期干货小哥针对工商登记行政案件的新旧法适用问题整理了相关裁判规则和实务观点,供读者参阅。 公司登记行政案件的新旧法适用 法信·裁判规则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68047
6.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法不溯及既往,是指国家不能用当前制定的法律去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由于人们过去从事了某种当时是合法但是现在看来是违法的行为而依照当前的法律处罚他们。这一原则始源于罗马法,确立于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在我国,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https://www.hengyang.gov.cn/jdhy/zcjd/bmjd/20210121/i2282256.html
7.行政处罚案件中“从旧兼从轻”原则的法律适用亦帆注:最高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明确了行政案件“实体从旧、程序从新“的适用规则,结合纪要中的除外情形,小编将其归结为“实体从旧兼从轻,程序从新”的适用原则。文中不周延之处,且辩证看待。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处理各种新旧法律适用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简单理解就是“有利于http://www.8888120.cn/editor/display.php?id=42473k35404t3s3g
8.《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一至四卷)裁判要旨汇总袁裕来律师企业的经济性质,应以发生法律效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准。因此,人民法院确定企业经济的性质,应当根据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所确定的企业经济性质为准。 第13号案例: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有关“协助走私”规定的可适用性——厦门博坦仓储有限公司诉福建省厦门海关行https://yuanyulai.blog.caixin.com/archives/215609
9.行政执法行政法律规范竞合适用规则(三)执法者需要选择最优的法条适用方案。 虽然竞合的法条都有适用的可能性,但基于特定原则,这些法条不可能均适用,这就要求执法者选出最优的一个(组)法条。 这是法律规范竞合理论的使命,即解决竞合法条的最优解问题。 三、行政法律规范竞合的分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7/07/7293128_1132405203.shtml
10.法律适用规则研究梳理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研究(顾建亚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立法学(朱力宇、张曙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立法学教程(徐向华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律解释与适用方法(孔祥俊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关于法的溯及力问题和法律不溯既往原则的若干新思考(朱力宇,载《法治研究》2010年https://m.douban.com/note/706781155/
11.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问题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选择刑法的适用,选择的对象是刑法规范而非刑法条文。在单纯的刑法条文修订或者司法解释修订的情况下,新旧刑法规范孰轻孰重往往较为容易判断,但在刑法条文与司法解释双重修订的情况下,特别是刑法条文与司法解释的修订对行为的评价呈轻重不同的两个方向时,如何选择法律适用就成为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3/id/7219133.shtml
1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马工程版本.ppt2 判例解释适用的基本原则为“同案要同判”。 3 我国判例解释适用的主要法律思维方式为类推推理,即运用类推推理判断待决案件与判例之间是否“同案”。 . 规范审查 规范审查又称附带性审查,主要是指原告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请求对规范性文件进行的合法性审查。 (一)附带性审查的对象和范围 依照 《行政诉讼法》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31/8107106022004124.shtm
13.年会第四分论坛综述政府治理现代化与部门行政法李昕的论文具有较深层次,可以承接宪法和具体法律,解答了公共服务的本质即民生保障,不仅有理论供给,也有制度构建的建议。最后,她认为论文可以补充对均等化、连续性、适应性、主体多元化等基本原则的介绍。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肖泽晟)https://fzw2008.gdufs.edu.cn/info/1180/4774.htm
14.《城乡规划法》若干法律适用问题解析律师博文(三)此案的法律适用问题 对于本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总体上,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2008年1月1日实施《城乡规划法》后处理该法实施前发生的违法建设案件,原则上应该适用《城市规划法》。理由如下: 第一,从现有法律规定看,《立法法》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78523826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