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三)

为依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投资者的财产安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期,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法宣办推出《保护中小投资者之你问我答》系列问答,按照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规则,围绕纠纷调解、股东治理等方面,分成六个篇章进行阐释,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三个篇章。

1、在由股东提起的民事诉讼中,若要判定被告承担责任,法院必须达到何种证明标准或确信程度(如排除合理怀疑、清楚且令人确信的证明、内心确信、优势证据、可能性之权衡)

对于民事诉讼,原则上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即法院必须确信事实具有证据的支撑;对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高于民事诉讼,要求“排除合理怀疑”。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节(第63、7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订)第55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在提起诉讼前,持有公司10%股份的股东能否得到公司内部文件(董事会会议记录、买卖合同等)

是,可以直接获得。股东有权查阅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并且可以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3、97条;《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9年修订)第9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33条(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97条(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3、在民事审判中,原告可以请求法官从被告或不合作的证人处收集哪些信息

被告表明其答辩所依赖的信息等。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原告有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的义务,仅可申请法院向证据持有人调取证据,或原告律师向法院申请律师调查令后,向被告或证人调取证据。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4、在民事审判中,若原告请求法院从被告或证人处收集证据,原告所提请求中必须包含哪些信息

请求必须明确载明所要收集的文件(如文件名称、作者、日期和内容)。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订,2020年5月1日施行)第20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名称或者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以及明确的线索。

5、在民事审判中,如何询问被告或证人原告是否可以直接向被告或证人发问

对于被告,原告或其律师可以自主发问,而无须获得法院的事先许可。对于证人,原告或其律师必须经得法庭的许可,方可发问。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4)互相辩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如果法院作出有利于股东的裁决,则法律费用的补偿数额由法院裁定。

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及文件:《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29条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

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26条股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51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直接提起诉讼的案件,其诉讼请求部分或者全部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公司应当承担股东因参加诉讼支付的合理费用。

THE END
1.刑事庭审询问证人制度实证研究报告2、辩方询问证人空间有限。一方面,庭审中辩护律师对控方证人的询问多局限于控方发问的范畴,较少提出截然相反的主张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如在双方互殴的某故意伤害案中,控方证人称“在围观人数众多情况下,见到被告人用木棒打伤被害人”,辩护人对该证人的陈述持怀疑态度,但在询问中没有进一步提出被害人的伤并非被告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1/id/2516422.shtml
2.“保护少数投资者”这一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我们能得几分?且看民事审判中如何向被告和证人发问? 对于向被告的发问,答案的选项为:1. 原告或其律师可以自主发问,而无须获得法院的事先许可;2. 原告或其律师必须获得法院许可后方可发问;3. 在原告向法官提示问题之后,法官进行问询;4. 法官无须获得原告的提示信息而可自主发问。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48535
3.辩护人庭审发问系列文章之一法眼法语人文荟萃律师文化王俊民:华东政法大学律师事务研究所主任、教授 刑事辩护往往被人们认为就是据实依法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意见,所谓辩护就是在法庭辩论阶段滔滔不绝的“说”,没有意识到或不重视刑事辩护的精髓更在于庭审调查阶段的“问”。 一、庭审发问、询问与讯问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庭审中辩护人向被告人提问称为“发问”,公https://www.lawyers.org.cn/info/1efc309263a541f59155298318f5835d/
4.刑事辩护全流程实务指引与文书模板(教科书式的规范导航式的流程七、对被告人发问 八、对对方证人发问 九、对警察证人发问 十、对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发问 十一、庭审发问过程中的反对或异议 NO.1刑事证据实务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证据的属性 二、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三、我国法庭采纳、认定证据的标准 四、为什么法庭质证说“真实性”而不说“客观性” 五、辩护人如何发表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7845
5.庭审发问的技巧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第一百九十四条证人作证,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售留新丧荐导暨等设对盘的法集泰凭发合诉金判义责务爱替的贪容誓术界会的时候,应http://www.cnlawweb.com/service/templates/2024021843440.html
6.刑事辩护流程是怎样的?6.来访者是否可能将案件委托给律师事务所 7.委托人已经为案件做过的工作情况 8.律师认为应当了解的其他信息 接受委托 1.在案件正式受理之前,律师一般不向委托人过于详细地解答法律咨询 2.得到委托人的委托意向后,律师应当尽快与之讨论收费事宜 3.律师应当鼓励委托人将案件全部诉讼过程予以委托 https://www.64365.com/zs/682814.aspx
7.证人在法庭上提供证言,公诉人怎样发问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证人在法庭上提供证言,公诉人应当按照审判长确定的顺序向证人发问。可以要求证人就其所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进行陈述,也可以直接发问。证人不能连贯陈述的,公诉人可以直接发问。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华律网咨询专业律师。https://www.66law.cn/laws/1738685.aspx
8.辩护人出庭反公诉套路指南之发问篇在从公诉人向辩护人转换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冲出技能的舒适圈,跳入更有挑战的伸展区,与其藏着掖着,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 为此,我们提出了“反套路”的方法,抛砖引玉,帮助刑辩律师解决关于发问的问题,也欢迎律师朋友提出更多的套路。 当公诉人驳斥:“辩护人和被告人无权向公诉人提问”时,辩护人该如何应对? http://www.niandongyang.cn/xsbh/2928.html
9.刑事庭审发问程序所存在问题的研究——以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的庭审直到目前为止,由于受中国传统且存在缺陷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审判中心主义尚未替代侦查中心主义、刑事审判法庭以侦查机关所取证据进行书面审理为主、证人不出庭、先讯问被告人后询问证人的询问模式等因素影响,诉讼参与人尤其是中国刑辩律师在刑事案件庭审中所应当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发问的积极作用根本无法得到发挥以致使https://www.jylawyer.com/jinyaxy/jinyawj/20170711/10079.html
10.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系列解读——证人证言篇法官,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经审判人员许可后均可对证人发问。(新证据规定第七十四条) 11.当事人及代理人如何向证人发问? 1)程序、原则。庭审程序一般是证人连续陈述,陈述完毕法官发问,各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发问,质证。因证人已陈述待证事实的基本情况,故发问不宜重复。发问不能有诱导性,不能与待证事实无关,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21/17/32872179_931492031.shtml
11.庭审中刑事辩护律师的问话技巧律师准备在庭审中提出什么问题,想查清哪一个案件事实,完全可以在会见时先向被告人提出,听取被告人如何回答,必要时让被告人进行解释。 在与被告人沟通时,律师还应当将自己发问的总体思路和哪些问题是重点问题告诉被告人,让被告人自己有一个具体的、充分的准备。 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zhishi/492577.html
12.商事案件中的交叉盘问—如何让对方说出你想要的答案专业文章交叉盘问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发问从对方事实证人或专家口中获得己方想要的答案。因此,看似发问的过程实质是将己方希望之结果通过对方之口表述出来的过程,即并非询问而是通过对方之口讲述。 笔者犹记得之前在伦敦的带教大律师强调的一点——“never ask a question that you do not know the answer(永远不要问一个你https://www.allbrightlaw.com/SH/CN/10475/185f13c2d4e75088.aspx
13.律师询问证人笔录范文(精选3篇)二、我国律师询问证人规则及对证人询问技巧运用现状 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在庭审中以职权询问方式为主。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向证人、鉴定人发问,应当先由提请通知的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经审判长准许,双方也可以发问。可以看出,我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222jm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