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全文约1.3万字,分为5个部分,全面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等内容。【和平发展】
中国打破“国强必霸”的传统崛起模式
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白皮书说,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
白皮书说,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开放水平只会越来越高。
白皮书说,中国从自身发展经验中深刻认识到,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开放水平只会越来越高。
【国防政策】
中国不会也无意搞军备竞赛
中国将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把为国家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对外工作的中心任务。
“同时,中国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白皮书写道。
白皮书说,中国面临复杂多样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受到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等威胁。
白皮书说,推进国防现代化是中国合理的国家安全需求,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要保障。中国国防开支是合理适度的,中国不会也无意同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中国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中国重视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外交政策】
中国绝不做以邻为壑的事情
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白皮书说,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白皮书说,中国充分尊重各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综合新华社等)
新版白皮书蕴多重新意
国务院新闻办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不仅再次重申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并为之注入了新的内涵。
在2005年官方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即已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宣示为中国的“国家意志”。并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中国跳出“国强必霸”历史周期律的决心在新发布的白皮书中得到进一步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同时白皮书还提出“四要四不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停滞;要对话,不要对抗;要理解,不要隔阂。”
“要理解,不要隔阂”,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适时发布的动机之一。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内国外形势复杂化,有必要进一步增信释疑。
根据专家和政策观察人士解读,白皮书对“和平发展”的阐述有几点新意应予注意:
———“积极有为”。白皮书中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将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等表述,反映出中国日益增强的全球视野及责任感。在“创造性介入”和“建设性斡旋”成为“新指南”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韬光养晦”,而是既保持谦虚谨慎,同时又有所作为。
———“核心利益”。白皮书还对国家“核心利益”做出明确阐述,这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处在重大调整期的当下有着重要意义。核心利益一方面是划清底线,另一方面也是让外界明了底线外有广阔的互利合作空间。
———“互利共赢”。白皮书中还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共同价值”等关键词,强调“包容性”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是中国最高层“科学发展观”内外精神贯通的体现。中国国内发展强调和谐社会、包容性增长,作为这一理念在对外关系方面的逻辑延伸,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必然也强调和谐世界、互利共荣。
总之,《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作为中国对自身立场的宣示,对于理解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发展思路,有着重要作用。(钟欣)【延伸阅读】
白皮书是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封面用蓝色,叫蓝皮书。